CN214497491U - 混凝土预制方桩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预制方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7491U
CN214497491U CN202120222628.1U CN202120222628U CN214497491U CN 214497491 U CN214497491 U CN 214497491U CN 202120222628 U CN202120222628 U CN 202120222628U CN 214497491 U CN214497491 U CN 214497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le body
pile
pip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226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g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g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g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g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226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7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7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7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方桩,包括:桩体,其上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轴线与桩体的轴线重合;桩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通孔,每组第一通孔位于桩体的同一横截面内,第一通孔的一端与中心孔连通,另一端与桩体的侧壁连通;导管,滑动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端头,固定在导管远离桩体轴线的一端,端头为中空设置,且其上均布有排浆孔;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中心孔内,用于驱动导管沿第一通孔运动,并向导管内注浆;其中,导管与端头连通,浆液能够沿导管进入端头内,并从排浆孔排出。本申请能够提高桩基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混凝土预制方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方桩。
背景技术
桩基础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复合地基加固方法,按照桩基础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方桩是预制桩的一种,也就是截面为矩形的桩体,在道路桥梁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预制方桩在工厂制作完成后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然后通过机械振打的方式将预制管桩预埋在地基内,虽然预制桩相对于灌注桩,存在施工周期短的优点,但是桩基与周围地基之间连接力相对较差,从而影响了桩基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桩基的稳定性,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方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混凝土预制方桩,包括:
桩体,其上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轴线与桩体的轴线重合;桩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通孔,每组第一通孔位于桩体的同一横截面内,第一通孔的一端与中心孔连通,另一端与桩体的侧壁连通;
导管,滑动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
端头,固定在导管远离桩体轴线的一端,端头为中空设置,且其上均布有排浆孔;以及
驱动机构,设置在中心孔内,用于驱动导管沿第一通孔运动,并向导管内注浆;
其中,导管与端头连通,浆液能够沿导管进入端头内,并从排浆孔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方桩时,导管的一端伸进中心孔内,方桩预埋完成后,驱动机构控制导管沿第一通孔轴线方向移动,将端头向外顶出,端头插进桩体周围的土体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向导管内注浆,浆液进入端头内后从排浆孔排出,浆液向四周扩散,包裹在端头以及导管的外侧,导管和端头与周围的土体凝固为一体,增强了整个桩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注浆管,位于中心孔内;以及
锥形部,沿注浆管的轴向固定有多个,其侧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
其中,锥形部为中空设置,注浆管与锥形部的内部连通,导向槽远离锥形部尖端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导管相对导向槽滑动并能够与第二通孔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方桩前,导管的端部与每个锥形部的尖端相对应,预埋完成后,控制导管向下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导管相对导向槽滑动,直到导管对应在导向槽的端部时,导管与第二通孔相对应,此时,向注浆管内注浆,浆液沿注浆管进入锥形部内,然后经第二通孔进入导管,导管内的浆液进入端头内,在注浆压力作用下,从排浆孔排出。
可选的,所述锥形部的底部边缘与中心孔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管和锥形部沿中心孔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不会晃动,保证了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导管的管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预埋方桩的过程中,土体沿第一通孔进入中心孔内。
可选的,所述端头的截面直径朝向远离导管的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头远离导管的一端为尖端,移动过程更为顺畅,能够减小驱动力。
可选的,所述排浆孔的截面积由内向外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能防止在预埋方桩的过程中土体内的大颗粒物堵塞排浆孔,其次,排浆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浆液压力沿排浆孔的轴向逐渐增大,更有利于浆液的排出。
可选的,所述桩体的侧壁上相对第一通孔的轴线圆形阵列有多个滑道,所述滑道沿第一通孔的径向设置;
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端头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方桩前,导管向中心孔内移动,连杆摆动,与导管之间的夹角增大,并推动滑块沿滑道运动;方桩预埋完成后,驱动机构控制导管和端头移动,连杆与导管之间的夹角减小,注浆完成后,浆液包裹在连杆的外侧,而连杆的端部分别与端头和滑块相连,连杆支撑在桩体和端头之间,并与周围土体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桩基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桩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桩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桩体的过程中,桩尖向土体内插入的过程更为顺利。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预埋方桩时,导管的一端伸进中心孔内,方桩预埋完成后,驱动机构控制导管沿第一通孔轴线方向移动,将端头向外顶出,端头插进桩体周围的土体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向导管内注浆,浆液进入端头内后从排浆孔排出,浆液向四周扩散,包裹在端头以及导管的外侧,导管和端头与周围的土体凝固为一体,增强了整个桩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混凝土预制方桩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桩体;12、中心孔;13、第一通孔;14、滑道;15、桩尖;21、导管;22、端头;23、排浆孔;3、驱动机构;31、注浆管;32、锥形部;33、导向槽;34、第二通孔;41、滑块;4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方桩,包括桩体11、导管21、端头22以及驱动机构3。
桩体11的中心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中心孔12,驱动机构3设置在中心孔12内;桩体11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通孔13,其中,每组第一通孔13均位于桩体11的同一横截面内,每组第一通孔13的数量为四个,均沿中心孔12的径向设置,第一通孔13的一端与中心孔12连通,另一端与桩体11的侧壁连通。
导管21滑动设置在第一通孔13内,导管21与第一通孔13一一对应;端头22固定在导管21的端部,端头22位于桩体11外部,端头22为中空设置且与导管21连通,端头22的侧壁上均布有排浆孔23。
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导管21沿第一通孔13的轴线方向与运动,并向导管21内注入浆液。
预埋方桩时,导管21的一端伸进中心孔12内,方桩预埋完成后,驱动机构3控制导管21沿第一通孔13轴线方向移动,将端头22向外顶出,端头22插进桩体11周围的土体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向导管21内注浆,浆液进入端头22内后从排浆孔23排出,浆液向四周扩散,包裹在端头以及导管21的外侧,导管21和端头22与周围的土体凝固为一体,增强了整个桩体的稳定性。
另外,桩体11的下端部还固定有桩尖15,预埋桩体11的过程中,桩尖15向土体内插入的过程更为顺利。
端头22为锥形设置,其截面直径朝向远离导管21的一侧逐渐减小,端头22远离导管21的一端为尖端,移动过程更为顺畅,能够减小驱动力。
进一步的,排浆孔23的截面积由内向外逐渐减小,首先能防止在预埋方桩的过程中土体内的大颗粒物堵塞排浆孔23,其次,排浆孔23的孔径逐渐减小,浆液压力沿排浆孔23的轴向逐渐增大,更有利于浆液的排出。
为了防止预埋方桩的过程中,土体沿第一通孔13进入中心孔12内,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管21的管壁与第一通孔13的内壁贴合。
参照图2、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方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机构3包括注浆管31和锥形部32。注浆管31位于中心孔12内,沿中心孔12的轴线方向设置;锥形部32与注浆管31固定连接,沿注浆管31的轴向均布有多个,每个锥形部32与每组第一通孔13相对应,锥形部32为中空设置,注浆管31与锥形部32的内部相连通,浆液沿注浆管31流动的过程中能够进入锥形部32内。
锥形部32的侧表面上沿其周向均布有四个导向槽33,导向槽33分别与每个导管21对应,导管21的端部能够卡在导向槽33内;导向槽33远离锥形部32尖端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34,第二通孔34与锥形部32的内部连通。
预埋方桩前,导管21的端部与每个锥形部32的尖端相对应,预埋完成后,控制导管21向下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导管21相对导向槽33滑动,直到导管21对应在导向槽33的端部时,导管21与第二通孔34相对应,此时,向注浆管31内注浆,浆液沿注浆管31进入锥形部32内,然后经第二通孔34进入导管21,导管21内的浆液进入端头22内,在注浆压力作用下,从排浆孔23排出。
进一步的,锥形部32的底部边缘与中心孔12的内壁贴合,注浆管31和锥形部32沿中心孔12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不会晃动,保证了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桩体11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四个滑道14,滑道14沿第一通孔13的径向设置,并相对第一通孔13的轴线呈圆形阵列;端头靠近导管21的端部铰接有四个连杆42,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连杆42分别与对应的滑道14在同一平面内;滑道14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41,连杆42远离端头22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块41铰接。
预埋方桩前,导管21向中心孔12内移动,连杆42摆动,与导管21之间的夹角增大,并推动滑块41沿滑道14运动;方桩预埋完成后,驱动机构3控制导管21和端头22移动,连杆42与导管21之间的夹角减小,注浆完成后,浆液包裹在连杆42的外侧,而连杆42的端部分别与端头22和滑块41相连,连杆42支撑在桩体11和端头22之间,并与周围土体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桩基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桩体(11),其上开设有中心孔(12),中心孔(12)的轴线与桩体(11)的轴线重合;桩体(11)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通孔(13),每组第一通孔(13)位于桩体(11)的同一横截面内,第一通孔(13)的一端与中心孔(12)连通,另一端与桩体(11)的侧壁连通;
导管(21),滑动设置在第一通孔(13)内,与第一通孔(13)一一对应;
端头(22),固定在导管(21)远离桩体(11)轴线的一端,端头(22)为中空设置,且其上均布有排浆孔(23);以及
驱动机构(3),设置在中心孔(12)内,用于驱动导管(21)沿第一通孔(13)运动,并向导管(21)内注浆;
其中,导管(21)与端头(22)连通,浆液能够沿导管(21)进入端头(22)内,并从排浆孔(23)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
注浆管(31),位于中心孔(12)内;以及
锥形部(32),沿注浆管(31)的轴向固定有多个,其侧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33);
其中,锥形部(32)为中空设置,注浆管(31)与锥形部(32)的内部连通,导向槽(33)远离锥形部(32)尖端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34),导管(21)相对导向槽(33)滑动并能够与第二通孔(34)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32)的底部边缘与中心孔(12)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1)的管壁与第一通孔(13)的内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2)的截面直径朝向远离导管(21)的一侧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浆孔(23)的截面积由内向外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1)的侧壁上相对第一通孔(13)的轴线圆形阵列有多个滑道(14),所述滑道(14)沿第一通孔(13)的径向设置;
所述滑道(14)内滑动设置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上铰接有连杆(42),所述连杆(42)远离滑块(41)的一端与端头(2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桩尖(15)。
CN202120222628.1U 2021-01-27 2021-01-27 混凝土预制方桩 Active CN214497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22628.1U CN214497491U (zh) 2021-01-27 2021-01-27 混凝土预制方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22628.1U CN214497491U (zh) 2021-01-27 2021-01-27 混凝土预制方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7491U true CN214497491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22628.1U Active CN214497491U (zh) 2021-01-27 2021-01-27 混凝土预制方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7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055A (zh) * 2022-05-25 2022-07-29 湖南梅溪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式拼接沉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055A (zh) * 2022-05-25 2022-07-29 湖南梅溪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式拼接沉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1134C2 (ru) Способ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микросвай в почве,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закрепления регулируемых анкеров
CN104895071B (zh) 适用于预制空心桩的方向可控注浆装置及方法
CN1928251A (zh) 混凝土封底、带桩帽和带桩翼的筒(管)桩成孔器及施工工艺
CN108729440B (zh) 螺旋高喷扩翼搅拌扩底劲性复合桩、其施工方法及钻机
CN214497491U (zh) 混凝土预制方桩
CN110725306B (zh) 利用刚性插入件形成斜向受力体的施工方法
CN115341540B (zh) 用于沙瓤性边坡支护的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22217A (zh) 一种旋喷施工后注浆预制管桩及其施工工艺
CN210341897U (zh) 一种新型预制管桩结构
CN102182196B (zh) 公路岩石边坡的反循环式注浆锚杆加固法
CN110725303B (zh) 刚性插入件结合喷浆搅拌加固体的斜向受力体施工方法
CN220550582U (zh) 用于预制桩基结构且带有圆鼓件和树根桩的混凝土桩
CN113585239A (zh) 一种预应力锚桩
JP4603652B2 (ja) 地山の固結方法
JP4608327B2 (ja) 中掘り工法に用いる鋼管杭の先端構造。
CN107190737A (zh) 一种高强度模袋桩的施工工艺
JPH02243820A (ja) 複数の分枝と拡大柱根部を備えた補強コンクリートロードベアリングパイル及びパイル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手段
CN205776195U (zh) 高压旋喷锥型体锚杆
CN112942316A (zh) 预制方桩及其施工工艺
NZ74476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nchoring tie rod and anchoring tie rod
CN109680687B (zh) 一种桩台一体成型的施工工艺
CN108193683B (zh) 深层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地基结构
JPH0971929A (ja) 地盤改良工法
CN112049104A (zh) 一种可扩展的软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EP3115512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rtbetonrammpfahls und vorrichtung dafü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