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2406U - 一种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2406U
CN214492406U CN202120877769.7U CN202120877769U CN214492406U CN 214492406 U CN214492406 U CN 214492406U CN 202120877769 U CN202120877769 U CN 202120877769U CN 214492406 U CN214492406 U CN 214492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ire
grooves
shoulder main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77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伯翰
赖硕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Shin Tire and Rubbe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777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2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2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2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的胎肩上设有胎肩主沟,所述胎肩主沟的两侧沟壁上均沿轮胎周向依次间隔地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侧面与所述胎肩主沟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通过在胎肩主沟的沟壁上设置凹槽,并让凹槽的槽侧面与胎肩主沟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这样能够提升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并且不会过度地降低花纹块强度,因而可以缓解轮胎初期快速偏磨耗的问题。另外,还通过在凹槽底面上设置刀槽缓解了轮胎末期快速偏磨耗的问题。另外,还通过将中心主沟的沟壁设置成具有多个梯形凹部和梯形凸部的结构提升了轮胎的排水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些轮胎在胎面上沿周向设置三条主沟,一些轮胎在胎面上沿周向设置四条主沟。设置四条主沟的轮胎,其排水能力比设置三条主沟的轮胎好,但是由于其花纹块的总体积小,所以磨耗能力不好。相比而言,设置三条主沟的轮胎的磨耗能力较好,但是湿地抓地性能不好。有鉴于此,如何使轮胎既具有较好的磨耗能力,又具有较好的湿地抓地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的胎肩上设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胎肩主沟,所述胎肩主沟的两侧沟壁上均沿轮胎周向依次间隔地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侧面与所述胎肩主沟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沿轮胎周向依次等间隔分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胎肩主沟的沟壁由多个V形凹部沿轮胎周向依次相连而成,相邻V形凹部之间形成V形凸部;所述胎肩主沟的两侧沟壁,一者的V形凸部与另一者的V形凹部相对;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V形凸部的尖端处,所述V形凸部的两侧面形成所述多边形的两条边,所述多边形的其余边由所述凹槽的槽侧面形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侧面以及连在所述第一槽侧面两侧第二槽侧面和第三槽侧面,所述第一槽侧面与轮胎的赤道线平行,所述第二槽侧面和所述第三槽侧面关于所述第一槽侧面对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边形为正多边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有刀槽,所述刀槽的一端与所述胎肩主沟贯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轮胎胎面靠近赤道线的中心区域的弧度ARC1与远离赤道线的两侧区域的弧度ARC2不同,使两者在轮胎径向上形成高度差;设定两者的最大高度差为P,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为D2,D2和P满足:P≤D2≤1.2P。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度ARC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所述弧度ARC2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tanα和tanβ的差值满足:0≤tanα-tanβ≤0.03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轮胎的胎侧设有侧沟,所述胎肩主沟的径向深度为D1,所述凹槽的径向深度为D2,所述侧沟的径向深度为D3,三者满足:D3>D1且D3>D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轮胎的两侧胎肩上各设有一道所述胎肩主沟,两所述胎肩主沟关于轮胎的赤道线对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轮胎的赤道线上设有中心主沟,所述中心主沟的沟壁由多个梯形凹部沿轮胎周向依次相连而成,相邻梯形凹部之间形成梯形凸部;所述中心主沟的两侧沟壁,一者的梯形凸部与另一者的梯形凹部相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梯形凹部为等腰梯形凹部,所述等腰梯形凹部包括顶面,所述顶面连在两侧腰面距离相近的一端之间,所述顶面与轮胎的赤道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轮胎通过在胎肩主沟的沟壁上设置凹槽,并让凹槽的槽侧面与胎肩主沟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这样能够提升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并且不会过度地降低花纹块强度,因而可以缓解轮胎初期快速偏磨耗的问题。因此,该充气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和耐磨耗性能均比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轮胎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中心主沟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胎肩主沟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轮胎的径向半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胎肩主沟,1a侧面
2中心主沟,2a侧腰面,2b顶面;
3凹槽,3a第一槽侧面,3b第二槽侧面,3c第三槽侧面;
4刀槽;
5花纹槽;
6侧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充气轮胎的胎肩上设有胎肩主沟1,胎肩主沟1绕轮胎周向一周。图中,轮胎的两侧胎肩上各设有一道胎肩主沟1,两道胎肩主沟1关于轮胎的赤道线CL对称。
胎肩主沟1的两侧沟壁上均设有多个凹槽3。每侧沟壁上的凹槽3沿轮胎周向依次间隔分布,最好是等间隔地分布,以便保证轮胎周向各位置的性能一致。
凹槽3的槽侧面与胎肩主沟1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最好是正多边形,以便保证轮胎各方向的性能一致。
图中,胎肩主沟1的沟壁由多个V形凹部沿轮胎周向依次相连而成,相邻V形凹部之间形成V形凸部。胎肩主沟1的两侧沟壁,一者的V形凸部与另一者的V形凹部相对。
凹槽3设置在V形凸部的尖端处。图中,凹槽3包括第一槽侧面3a以及连在第一槽侧面3a两侧第二槽侧面3b和第三槽侧面3c,第一槽侧面3a与轮胎的赤道线平行,第二槽侧面3b和第三槽侧面3c关于第一槽侧面3a对称。
图中,所述多边形为正五边形,V形凸部的两侧面1a形成正五边形的两条边,凹槽3的第一槽侧面3a、第二槽侧面3b、第三槽侧面3c分别形成正五边形的另三条边。需说明,实际实施中,多边形不局限五边形。
设置凹槽3,并让凹槽3的槽侧面与胎肩主沟1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这样能够提升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并且不会过度地降低花纹块强度,因而可以缓解轮胎初期快速偏磨耗的问题。因此,使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和耐磨耗性能均比较好。
将胎肩主沟1的沟壁设置成由多个V形凹部依次相连而成的波浪形结构,方便形成所述多边形,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
如图所示,凹槽3的底面上还可以设置刀槽4,刀槽4的一端与胎肩主沟1贯通。图中,刀槽4是与轮胎轴线相平行的直线槽,实际实施中,刀槽4也可以相对轮胎轴线倾斜布置。
在凹槽3的底面上设置刀槽4,可以缓解轮胎末期快速偏磨耗的问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轮胎的耐磨耗性能。
如图所示,轮胎的赤道线上设有中心主沟2,中心主沟2环绕轮胎周向一周。图中,中心主沟2的沟壁由多个梯形凹部沿轮胎周向依次相连而成,相邻梯形凹部之间形成梯形凸部。中心主沟2的两侧沟壁,一者的梯形凸部与另一者的梯形凹部相对。这种形式的中心主沟2能够提升轮胎的排水能力。
图中,梯形凹部为等腰梯形凹部,等腰梯形凹部包括顶面2b,顶面2b连在两侧腰面2a距离相近的一端之间,顶面2b与轮胎的赤道线平行。设置为等腰梯形凹部更利于提升轮胎的排水速度。
如图所示,该充气轮胎的胎面上还设有花纹槽5,花纹槽5设置在中心主沟1与胎肩主沟2之间,设置花纹槽5,更利于提升轮胎的湿地抓地性能。
如图4所示,轮胎胎面靠近赤道线的中心区域的弧度ARC1与远离赤道线的两侧区域的弧度ARC2不同。由于ARC1与ARC2不同,所以轮胎胎面的中心区域和两侧区域在轮胎径向上形成高度差,设定两者的最大高度差为P,凹槽3的径向深度为D2。优选让D2和P满足:P≤D≤1.2P,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保障轮胎具有较好的耐磨耗能力。
如图4所示,弧度ARC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弧度ARC2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tanα和tanβ的差值满足:0≤tanα-tanβ≤0.034。
如图4所示,充气轮胎的胎侧设有侧沟6,胎肩主沟2的径向深度为D1,凹槽3的径向深度为D2,侧沟6的径向深度为D3,三者满足:D3>D1且D3>D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的胎肩上设有胎肩主沟(1),所述胎肩主沟(1)的两侧沟壁上均沿轮胎周向依次间隔地设置多个凹槽(3),所述凹槽(3)的槽侧面与所述胎肩主沟(1)的沟壁在胎面上形成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沿轮胎周向依次等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主沟(1)的沟壁由多个V形凹部沿轮胎周向依次相连而成,相邻V形凹部之间形成V形凸部;所述胎肩主沟(1)的两侧沟壁,一者的V形凸部与另一者的V形凹部相对;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V形凸部的尖端处,所述V形凸部的两侧面(1a)形成所述多边形的两条边,所述多边形的其余边由所述凹槽(3)的槽侧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包括第一槽侧面(3a)以及连在所述第一槽侧面(3a)两侧第二槽侧面(3b)和第三槽侧面(3c),所述第一槽侧面(3a)与轮胎的赤道线平行,所述第二槽侧面(3b)和所述第三槽侧面(3c)关于所述第一槽侧面(3a)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正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底面上设有刀槽(4),所述刀槽(4)的一端与所述胎肩主沟(1)贯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胎面靠近赤道线的中心区域的弧度ARC1与远离赤道线的两侧区域的弧度ARC2不同,从而使两者在轮胎径向上形成高度差,设定两者的最大高度差为P,所述凹槽(3)的径向深度为D2,D2和P满足:P≤D2≤1.2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度ARC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所述弧度ARC2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tanα和tanβ的差值满足:0≤tanα-tanβ≤0.0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的胎侧设有侧沟(6),所述胎肩主沟(1)的径向深度为D1,所述凹槽(3)的径向深度为D2,所述侧沟(6)的径向深度为D3,三者满足:D3>D1且D3>D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的两侧胎肩上各设有一道所述胎肩主沟(1),两所述胎肩主沟(1)关于轮胎的赤道线对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的赤道线上设有中心主沟(2),所述中心主沟(2)的沟壁由多个梯形凹部沿轮胎周向依次相连而成,相邻梯形凹部之间形成梯形凸部;所述中心主沟(2)的两侧沟壁,一者的梯形凸部与另一者的梯形凹部相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凹部为等腰梯形凹部,所述等腰梯形凹部包括顶面(2b),所述顶面(2b)连在两侧腰面(2a)距离相近的一端之间,所述顶面(2b)与轮胎的赤道线平行。
CN202120877769.7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气轮胎 Active CN214492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7769.7U CN21449240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气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7769.7U CN21449240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气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2406U true CN214492406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7769.7U Active CN21449240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2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A015457B1 (ru) Протектор шины с прорезями с двойной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ью
JP414530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507573A (zh) 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03568737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充气轮胎
JPH06171316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4271366B (zh) 车辆轮胎的运行条带轮廓
JP3012686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TWI669224B (zh) Tire pattern structure
CN214492406U (zh) 一种充气轮胎
CN211684524U (zh) 一种雪地轮胎花纹
TW201343428A (zh) 多重不對稱溝壁之輪胎胎紋結構
CN216861093U (zh) 一种抗水漂性能好的轮胎花纹及轮胎
CN112937221A (zh) 一种充气轮胎
CN103781638A (zh) 轮胎
CN214450047U (zh) 一种胎肩带有傍花的冬季轮胎
CN212446981U (zh) 一种轮胎
CN208053002U (zh) 一种用于越野行驶的充气式摩托车轮胎
CN210174550U (zh) Suv全地形轮胎
CN210881548U (zh) 一种轮胎
JP201221851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077176B (zh) Suv全地形轮胎
CN113829805A (zh) 一种全地形车用充气轮胎
CN217705389U (zh) 轮胎
KR20110004557A (ko) 중하중용 공기입 래디얼 타이어
CN106183653B (zh) 出租车专用耐磨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