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1564U -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1564U
CN214491564U CN202120499849.3U CN202120499849U CN214491564U CN 214491564 U CN214491564 U CN 214491564U CN 202120499849 U CN202120499849 U CN 202120499849U CN 214491564 U CN214491564 U CN 214491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avity
air
die
sill bar
blow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98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国基
姜晓平
黄杨安
梁炎均
卢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98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1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1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1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包括合围成模腔的前模具和后模具、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用于安装底模的底模板以及从模腔顶部伸入模腔内的拉伸杆,所述模腔内设有承托机构,承托机构包括底杆、驱动机构,底杆内开设有可在模腔内形成气柱以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的气柱通道,底杆连接有给气柱通道输入气体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底杆位于模腔外的一端连接,模腔内设有排气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模腔内喷出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的气柱,利用气柱代替底杆接触支撑瓶坯的目的,如此使底杆无需与瓶坯直接接触,避免了瓶坯吹瓶后底部材料包裹底杆影响产品成型品质和脱模困难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瓶坯吹瓶质量和提高脱模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容器成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吹塑成型容器成型过程中,特别是注拉吹两步法的吹塑成型方法中,瓶坯的轴向拉伸基本都是通过一根拉伸杆(圆钢棒)接触瓶坯内底部一次性将瓶坯拉伸到模腔底部。在拉伸杆拉伸过程中同时注入压缩空气,借助压缩空气将瓶坯吹胀,使其紧贴于模具的型腔壁上,经冷却定型得到中空塑料制品。当瓶坯拉伸到与模腔底部金属接触时,瓶坯底部冷却比较快、加之拉伸空间受限材料很难充分拉伸,容器底部形成积料、导致材料浪费,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容器底部容易开裂,尤其在大容量容器(5L以上)上更为严重。此外,当瓶坯垂直拉伸尺寸较大时,拉伸杆易于出现速率不稳定、刚性不足、瓶坯底部容易产生偏心,导致吹塑容器壁厚不均匀,影响容器整体强度。
为此本公司发明出一种轴向双方向定位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27312.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技术方案基本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吹塑成型模具存在瓶坯吹瓶后底部材料包裹底杆(承托杆)影响产品成型品质和脱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成型模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包括合围成模腔的前模具和后模具、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用于安装底模的底模板以及从模腔顶部伸入模腔内的拉伸杆,所述模腔内设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底杆和驱动底杆伸入模腔中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内开设有可在模腔内形成气柱以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的气柱通道,所述底杆连接有给气柱通道输入气体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底杆位于模腔外的一端连接,所述模腔内设有可将模腔内空气排出在模腔外的排气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模上设有通孔,底杆从通孔内穿入模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底模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空气供给设备,所述空气供给设备通过输气管与气柱通道的输入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于模腔内壁上使模腔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柱通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通的下直流段、聚流段、上直流段,所述底杆的外侧设有连通下直流段的进气口,所述下直流段通过进气口与供气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上直流段的输出端与模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流段为直径从下至上逐渐缩小的渐缩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直流段和上直流段为直径从下至上均相同的直通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底杆上设置有气柱通道,该气柱通道由供气机构供气,可以在模腔内喷出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的气柱,从而达到利用气柱代替底杆接触支撑瓶坯的目的,如此使底杆无需与瓶坯直接接触,避免了瓶坯吹瓶后底部材料包裹底杆影响产品成型品质和脱模困难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瓶坯吹瓶质量和提高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3,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包括合围成模腔的前模具1和后模具、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3、用于安装底模3的底模板4以及从模腔顶部伸入模腔内的拉伸杆5,所述模腔内设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底杆6和驱动底杆6伸入模腔中部的驱动机构7。进一步的,所述底杆6内开设有可在模腔内形成气柱以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的气柱通道1A,所述底杆6连接有给气柱通道1A输入气体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底杆6位于模腔外的一端连接,供气机构向气柱通道1A输入气体,再由气柱通道1A喷出气柱以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与申请号为201811527312.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使用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底杆6不直接接触支撑瓶坯底部,在瓶坯拉伸到承托装置所在位置时,底杆6已从模腔底部伸出并利用气柱通道1A喷出的气柱来托住已经逐步拉伸并膨胀的瓶坯底部的中心,从而使瓶坯底部预先形成被承托点高、周边低的锥底;另外在预先形成锥底后,拉伸杆5和底杆6同时往下拉伸并继续向瓶坯注入气压,底杆6通过气柱引导瓶坯底部直接落在模腔底部的中心位置,瓶坯膨胀并紧贴模腔内壁,然后冷却形成吹塑容器,完成后拉伸杆5退出并回到原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模3上均匀分布有多条凸起的筋条31,多条筋条31在底模3的中部汇集并形成凸起的凸台状,该凸台的正中部设有贯穿底模3的通孔,所述底杆6从通孔内穿入模腔内,所述驱动机构7安装在底模3的外侧,底杆6与拉伸杆5在同一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7可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电机,当只需单次承托时,优选为气缸,反应快速、成本低,当需要多次往复承托时,优选为伺服电机及其传动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可以控制往复的次数及伸缩的幅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7通过多条连接杆9与底模3连接,连接杆9穿过底模板4的空位与驱动机构7连接,多条连接杆9围成中空的驱动机构安装支架,通过驱动机构安装支架将驱动机构7与底模3隔开,既方便驱动机构7的安装,也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空气供给设备2A,所述空气供给设备2A通过输气管3A与气柱通道1A的输入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供给设备2A为空气压缩机,当底杆6已从模腔底部伸出时,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压缩空气,使气柱通道1A喷出气柱。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于模腔内壁上使模腔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孔,排气孔的两端分别与模腔内部和模腔外部连通。使用时,当气柱冲击支撑瓶坯底部中心后,气柱的空气向四周散开,然后再从排气孔排出在外,以避免模腔内部的空气影响到吹瓶质量。为了提高排气效率,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设于前模具1和后模具之间的排气缝隙,所述排气缝隙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排气缝隙与模腔相邻设置,所述排气缝隙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孔和模腔连通。
如图1和2所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前模具1或后模具的合模面上设有内排气凹槽41A、至少一个外排气凹槽42A,所述外排气凹槽42A与内排气凹槽41A连通;当前模具1和后模具合模时,所述内排气凹槽41A与前模具1或后模具的合模面组合形成所述排气缝隙,所述外排气凹槽42A与前模具1或后模具的合模面组合形成所述排气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气柱通道1A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通的下直流段11A、聚流段12A、上直流段13A,所述底杆6的外侧设有连通下直流段11A的进气口14A,所述下直流段11A通过进气口14A与供气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聚流段12A用于将气流聚中流向上直流段13A,再由直流段喷出在模腔内形成气柱,以承托支撑瓶坯底部的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流段12A为直径从下至上逐渐缩小的渐缩形结构,以便于气流集中到上直流段13A上,再由上直流段13A输出形成气柱,从而有效提高气柱的承托支撑效果。另外,所述下直流段11A和上直流段13A为直径从下至上均相同的直通形结构,所述下直流段11A的直径大于上直流段13A的直径,所述下直流段11A的直径与聚流段12A的最大直径相同,所述上直流段13A的直径与聚流段12A的最小直径相同,以进一步提高气柱的质量。而且由于上直流段13A为直通形结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即便有塑料废料塞在上直流段13A内,也可以通过气柱通道1A进行吹气,通过气体的气压推力快速地将塑料废料吹出上直流段13A外,减少清理时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输气管3A和空气供给设备2A之间通过一可加热空气的加热设备连接,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空气供给设备2A上的加热箱5A和设于加热箱5A内的电加热管6A,所述加热箱5A的输出端与输气管3A的输出端连接,输入端与与空气供给设备2A的输出端连接。加热设备可以将空气供给设备2A输出的空气加热,避免气柱的温度过冷而影响到吹瓶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包括合围成模腔的前模具和后模具、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用于安装底模的底模板以及从模腔顶部伸入模腔内的拉伸杆,所述模腔内设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底杆和驱动底杆伸入模腔中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内开设有可在模腔内形成气柱以承托支撑瓶坯底部中心的气柱通道,所述底杆连接有给气柱通道输入气体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底杆位于模腔外的一端连接,所述模腔内设有可将模腔内空气排出在模腔外的排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上设有通孔,底杆从通孔内穿入模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底模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空气供给设备,所述空气供给设备通过输气管与气柱通道的输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于模腔内壁上使模腔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通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通的下直流段、聚流段、上直流段,所述底杆的外侧设有连通下直流段的进气口,所述下直流段通过进气口与供气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上直流段的输出端与模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流段为直径从下至上逐渐缩小的渐缩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直流段和上直流段为直径从下至上均相同的直通形结构。
CN202120499849.3U 2021-03-09 2021-03-09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Active CN214491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9849.3U CN214491564U (zh) 2021-03-09 2021-03-09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9849.3U CN214491564U (zh) 2021-03-09 2021-03-09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1564U true CN214491564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2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9849.3U Active CN214491564U (zh) 2021-03-09 2021-03-09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1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91562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气柱散气结构
CN214491564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吹气支撑结构
CN110303664A (zh) 一种配备加热拉伸系统的吹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CN214645795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模吹气支撑结构
CN211712945U (zh) 一种制瓶行列机的成型系统
CN20854380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吹塑模具
CN210477771U (zh) 一种配备加热拉伸系统的吹塑成型模具
CN101633557A (zh) 一种玻璃钢化机组用冷却风栅
CN215040186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传感式拉伸杆结构
CN214491563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多级气柱支撑结构
CN215095551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模腔加热冷却结构
CN212264268U (zh) 筒型拉伸件冲压模具
CN212826770U (zh) 一种汽车管道吹塑机
CN215095557U (zh) 应用于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拉伸杆预吹结构
CN215040177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多段预吹装置
CN210026241U (zh) 一种塑料弯瓶的新型拉弯吹成型设备
CN109454855B (zh) 一种轴向双方向定位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
CN214645799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多底杆结构
CN204955380U (zh) 一种新型吹瓶装置
CN110065216A (zh) 一种塑料弯瓶的新型拉弯吹成型设备
CN21600140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吸塑机模具
CN215095555U (zh)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
CN201254522Y (zh) 一种玻璃钢化机组用冷却风栅
CN211763078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汽车格栅注塑模具
CN213500555U (zh) 一种拉板式连接顶出机构的直接管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