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0258U -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0258U
CN214490258U CN202023123064.0U CN202023123064U CN214490258U CN 214490258 U CN214490258 U CN 214490258U CN 202023123064 U CN202023123064 U CN 202023123064U CN 214490258 U CN214490258 U CN 214490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djusting
coaxiality
assembl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30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红叶
姚雷
林翠萍
侯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Tianj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30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0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0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0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分布的夹紧装置和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的顶部;第一底座的顶部后端设置有立板;立板的顶部设置有上板;上板顶部开孔安装有一个调整气缸;调整气缸底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具的顶部相联动连接;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顶部前端安装有下夹紧块;第二底座的顶部后端安装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顶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上夹紧块的后端底面相连接;上夹紧块的前端底部,具有第一夹紧凹槽;下夹紧块的前端顶部具有第二夹紧凹槽。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可靠地调整由两个零件装配获得的阶梯轴的同轴度,节约调整时间,提高同轴度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零部件装配时,常遇到对两个接触零件的外圆轴线同轴度有要求的情况。
目前,为了保证同轴度,主流方法是把装配件安装在偏摆仪上,旋转装配件,找到最高点,向下按压,检查同轴度,如果没有到位,则重复调整过程。该操作,不仅动作繁琐重复,对操作人员的熟练度要求较高,调整的过程复杂,用时比较长。而且是否符合同轴度要求由操作人员目视判定,容易受到不同操作人员的经验干扰,调整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其中,对于装配后结构为阶梯轴的两个零件,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方便、可靠地调整由两个零件装配获得的阶梯轴的同轴度,保证阶梯轴的同轴度,节约同轴度的调整时间,提高两个零件同轴度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包括左右间隔分布的夹紧装置和调整装置;
其中,调整装置,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上模具和下模具;
上模具的下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调整凹槽;
下模具的上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调整凹槽;
第一调整凹槽和第二调整凹槽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空腔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右端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下模具,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的顶部;
第一底座的顶部后端,垂直设置有一个立板;
立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上板;
上板,位于上模具的正上方;
上板的顶部,开孔安装有一个调整气缸;
调整气缸底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具的顶部相联动连接;
其中,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底座;
第二底座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下夹紧块;
第二底座的顶部后端,安装有夹紧气缸;
夹紧气缸顶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个上夹紧块的后端底面相连接;
上夹紧块的前端底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夹紧凹槽;
下夹紧块的前端顶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夹紧凹槽;
第一夹紧凹槽和第二夹紧凹槽上下对称分布;
第一夹紧凹槽和第二夹紧凹槽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二空腔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左端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优选地,调整气缸底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个横向分布的滑台的顶部前侧相连接;
滑台的底部前侧,与上模具的顶部相连接;
滑台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垂直通孔;
其中,第一底座的中部左右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柱);
每个导向柱,垂直贯穿通过一个垂直通孔;
导向柱的上部,与上板相连接。
优选地,紧装置和调整装置,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紧装置和调整装置,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
优选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
优选地,夹紧装置和调整装置,安装在外部设备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
优选地,装配件,包括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
第一零件横向贯穿第二零件的内腔,第一零件尾部的外螺纹与第二零件的内腔具有的内螺纹相螺纹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零件的右端,放置于第一调整凹槽和第二调整凹槽合在一起形成的空腔中;
第二零件的左端,放置于第一夹紧凹槽和第二夹紧凹槽合在一起形成的空腔中。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方便、可靠地调整由两个零件装配获得的阶梯轴的同轴度,保证阶梯轴的同轴度,节约同轴度的调整时间,提高两个零件同轴度的一致性,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中,调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中,夹紧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所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刚相互连接一部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所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夹紧装置;2为装配件;3为调整装置;
4为导向柱;5为立板;7为气缸;
8为上板;9为滑台;10为上模具;11为下模具;12为第一底座;
13为夹紧气缸;14为上夹紧块;15为下夹紧块;16为第二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分布的夹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
其中,调整装置3,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上模具10和下模具11;
上模具10的下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调整凹槽100(左右两侧也开口);
下模具11的上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调整凹槽110(左右两侧也开口);
第一调整凹槽100和第二调整凹槽110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空腔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2(具体是阶梯轴)右端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也就是说,第一调整凹槽100和第二调整凹槽110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一空腔结构,与装配件2右端的外形结构一致。
下模具11,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2的顶部;
第一底座12的顶部后端,垂直设置有一个立板5;
立板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上板8;
上板8,位于上模具10的正上方;
上板8的顶部,开孔安装有一个调整气缸7;
调整气缸7底部的动力输出端(即活塞杆),与上模具10的顶部相联动连接;
其中,夹紧装置1,包括第二底座16;
第二底座16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下夹紧块15;
第二底座16的顶部后端,安装有夹紧气缸13;
夹紧气缸13顶部的动力输出端(即活塞杆),与一个上夹紧块14的后端底面相连接;
上夹紧块14的前端底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夹紧凹槽140(左右两侧也开口);
下夹紧块15的前端顶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夹紧凹槽150(左右两侧也开口);
第一夹紧凹槽140和第二夹紧凹槽150上下对称分布;
第一夹紧凹槽140和第二夹紧凹槽150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二空腔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2左端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尺寸设计,保证夹紧装置1与调整装置2同轴,同时对夹紧气缸和调整气缸的气缸缸径进行设计,确保具有合理的夹紧力矩。
需要说明的是,上模具10通过调整气缸7的下压动作,来保证两个零件同轴度满足要求;通过气缸对调整装置进行驱动,进行尺寸设计,保证同轴度达到要求范围;通过导向柱4,可以你保证下模具的运动路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调整气缸7底部的动力输出端(即活塞杆),与一个横向分布的滑台9的顶部前侧相连接;
滑台9的底部前侧,与上模具10的顶部相连接;
滑台9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垂直通孔90;
其中,第一底座12的中部左右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柱4(形状为圆柱形);
每个导向柱4,垂直贯穿通过一个垂直通孔90;
导向柱4的上部,与上板8相连接(例如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夹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左右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夹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安装在外部设备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装配件2,包括第一零件21和第二零件22。
具体实现上,第一零件21的右端,放置于第一调整凹槽100和第二调整凹槽110合在一起形成的空腔中;
第二零件22的左端,放置于第一夹紧凹槽140和第二夹紧凹槽150 合在一起形成的空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第一零件21和第二零件22这两个零部件,它们的结构关系为:第一零件21横向贯穿第二零件22的内腔,第一零件21尾部为螺纹连接,即第一零件21尾部(即左端部)有螺纹与一个螺母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并通过螺母夹紧固定第二零件22。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对于本实用新型,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部分:位于左侧的夹紧装置1和位于右侧的调整装置3。
具体实现上,在进行调同轴度操作时,将装配件2放置在本实用新型上,通过开启夹紧气缸13,左侧的卡紧装置1实现对装配件2的自动夹紧,在夹紧到位后,右侧的调整装置3通过调整气缸7的下压动作,可以自动实现同轴度调整,整个过程的逻辑控制,可以通过气缸的进气量来控制。
具体实现上,对于调整装置3,第一底座12、立板5和上板8三个零件,组成调整装置的整体结构框架,两根导向柱4在滑台9的运动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上模具10和下模具11上下闭合在一起后,可以依靠形成的内部空腔(即第一空腔)的轮廓形状,使两个工件(即装配件2包括的两个零件)的轴线重合。
具体实现上,对于夹紧装置1,通过卡紧气缸13的下压动作,使得上卡紧块14和下卡紧块15闭合在一起,实现卡紧装配件2的左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能够实现装配件(即两个零件)同轴度的自动调整,且同轴度能满足要求;
2、简化了操作动作,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同轴度调整的一致性;
3、该装置通过修改模具凹槽形状结构,可推广至不同阶梯轴结构的同轴度自动调整作业,或其他类型结构组件的调整作业中。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方便、可靠地调整由两个零件装配获得的阶梯轴的同轴度,保证阶梯轴的同轴度,节约同轴度的调整时间,提高两个零件同轴度的一致性,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间隔分布的夹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
其中,调整装置(3),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上模具(10)和下模具(11);
上模具(10)的下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调整凹槽(100);
下模具(11)的上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调整凹槽(110);
第一调整凹槽(100)和第二调整凹槽(110)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空腔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2)右端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下模具(11),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2)的顶部;
第一底座(12)的顶部后端,垂直设置有一个立板(5);
立板(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上板(8);
上板(8),位于上模具(10)的正上方;
上板(8)的顶部,开孔安装有一个调整气缸(7);
调整气缸(7)底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具(10)的顶部相联动连接;
其中,夹紧装置(1),包括第二底座(16);
第二底座(16)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下夹紧块(15);
第二底座(16)的顶部后端,安装有夹紧气缸(13);
夹紧气缸(13)顶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个上夹紧块(14)的后端底面相连接;
上夹紧块(14)的前端底部,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夹紧凹槽(140);
下夹紧块(15)的前端顶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夹紧凹槽(150);
第一夹紧凹槽(140)和第二夹紧凹槽(150)上下对称分布;
第一夹紧凹槽(140)和第二夹紧凹槽(150)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二空腔的形状大小,与需要调整同轴度的装配件(2)左端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气缸(7)底部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个横向分布的滑台(9)的顶部前侧相连接;
滑台(9)的底部前侧,与上模具(10)的顶部相连接;
滑台(9)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垂直通孔(90);
其中,第一底座(12)的中部左右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柱(4);
每个导向柱(4),垂直贯穿通过一个垂直通孔(90);
导向柱(4)的上部,与上板(8)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位于同一横向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1)和调整装置(3),安装在外部设备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件(2),包括第一零件(21)和第二零件(22);
第一零件(21)横向贯穿第二零件(22)的内腔,第一零件(21)尾部的外螺纹与第二零件(22)的内腔具有的内螺纹相螺纹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零件(21)的右端,放置于第一调整凹槽(100)和第二调整凹槽(110)合在一起形成的空腔中;
第二零件(22)的左端,放置于第一夹紧凹槽(140)和第二夹紧凹槽(150)合在一起形成的空腔中。
CN202023123064.0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Active CN214490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3064.0U CN21449025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3064.0U CN21449025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0258U true CN214490258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3064.0U Active CN21449025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0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0855A (zh) * 2022-05-09 2022-08-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作动筒筒体的自动调平装置及其调平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0855A (zh) * 2022-05-09 2022-08-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作动筒筒体的自动调平装置及其调平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046586A (ko) 조립이 용이한 승강 테이블 받침
CN214490258U (zh) 一种装配件同轴度的新型调整装置
CN111136770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成型预制构件模具的快装式装置
CN206811565U (zh) 一种用于手机中板的摄像头安装孔成型的夹具
CN212042500U (zh) 十字轴的双向闭式热模锻模具
CN211757766U (zh) 一种内径扩张器
CN211729875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塑料成型模具
CN209062510U (zh) 一种基于五金手机中框对安装玻璃的治具
CN209999585U (zh) 注塑机模具固定调节机构
CN110238797B (zh) 一种橡胶弹簧的组装工装
CN211195078U (zh) 一种新型液压模具组装结构
CN216858974U (zh) 一种可适应高速抖动多方位牢固固定装置
TWM593940U (zh) 改良式伺服電動缸結構及其壓床裝置
CN220880232U (zh) 一种能将模具快速安装到压机平台上的定位装置
CN219169513U (zh) 一种用于多工位冷镦机的模具上下调节装置
CN219052688U (zh) 一种冲床定位装置
CN218925899U (zh) 一种冲孔机构
CN220005609U (zh) 一种配电柜板材加工打孔装置
CN218983136U (zh) 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模具的自抽芯结构
CN213703950U (zh) 一种简易的异形预制构件吊点固定工装
CN212551625U (zh) 一种用于离心对开模的拔模组件
CN219881212U (zh) 一种用于手机摄像头金属框的铜钉铆合装置
CN214353692U (zh) 一种改性环保树脂制品制备用成型装置
CN216973739U (zh) 一种装配式骨架安装结构
CN113997228B (zh) 一种衔铁旋转双拍合结构继电器磁路部分装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