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8522U -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8522U
CN214488522U CN202120123121.0U CN202120123121U CN214488522U CN 214488522 U CN214488522 U CN 214488522U CN 202120123121 U CN202120123121 U CN 202120123121U CN 214488522 U CN214488522 U CN 214488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plate
frame
sleeve
di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31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Xinhuan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Xinhua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Xinhua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Xinhua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31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8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8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8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冶金产品常规整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包括模架上板、连接板和模架下板,模架上板、连接板和模架下板从上到下依次通过导向柱连接,模架下板与导向柱固定连接,模架上板和连接板均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模架上板与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模架下板之间均设有弹簧;连接板上固定有整形套,模架上板上固定有上整形芯棒,上整形芯棒通过整形套上部伸入整形套内;模架下板上固定有下整形芯棒,下整形芯棒通过整形套下部伸入整形套内;模架上板、连接板和模架下板之间通过导向柱连接,只要保证模架上板、连接板、模架下板以及导向柱的加工精度,就可以保证在整形移动过程中的精度,最终保证产品的整形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冶金产品常规整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粉末冶金整形工艺一般都是采用机械或液压冲床,在上下面板间安装整形模具,通过调整整形模具的位置度,给产品施加一定的压力,来改善产品的尺寸,表面硬度和轮廓精度。但是目前生产的产品平行度要在0.02mm以内,平面度在0.01mm以内。很难把产品公差调节在中值。导致产品的质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大部分的冲床本身的精度就在2丝以上,现有工艺无法完全达到图纸上的技术要求,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整形用冲床精度不足,无法确保产品精度的一致性。如:平行度<0.02mm,平面度<0.01mm。
2.整形更换模具效率过低,平均1~4小时
3.常规自动化整形机生产效率低,2000/班
4.人工整形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通过设置整形模架可以提高整形精度;通过整形机进行整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整形模架,包括模架上板、连接板和模架下板,所述模架上板、连接板和模架下板从上到下依次通过导向柱连接,模架下板与导向柱固定连接,模架上板和连接板均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模架上板与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模架下板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整形套,模架上板上固定有上整形芯棒,上整形芯棒通过整形套上部伸入整形套内;所述模架下板上固定有下整形芯棒,下整形芯棒通过整形套下部伸入整形套内;所述整形套中部设有径向通孔,产品可以通过径向通孔进入整形套内或从整形套内移出。
所述导向柱设有四个,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
所述导向柱上设有定位卡箍,定位卡箍位于模架上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定位卡箍限制模架上板的移动。
所述上整形芯棒通过上固定螺栓与模架上板连接;下整形芯棒通过下固定螺栓与模架下板连接。
一种精整机,包括上下料机构和一种整形模架;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通过输送机构将产品输送至整形套内或将产品从整形套内移出;通过上料机构将产品转移至输送机构上,通过下料机构将输送机构上的产品取出。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环形轨道和用于固定产品的卡套,环形轨道固定在架体上,卡套位于环形轨道内并可沿着环形轨道移动;环形轨道的转向处均设有推料气缸,通过推料气缸推动卡套沿环形轨道移动;推料气缸的缸体与环形轨道或架体固定连接。
所述卡套包括卡套本体和弹簧销,所述卡套本体中部设有放置通孔,弹簧销设置在卡套本体上,弹簧销的一端可以伸入放置通孔内;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处均设有输送带。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横移机构和纵移机构,所述上料架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横移机构固定在上料架上,纵移机构与横移机构连接,通过横移机构驱动纵移机构横向移动,所述纵移机构连接有手指气缸,通过纵移机构驱动手指气缸纵向移动,通过手指气缸夹持产品。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架和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架与架体固定连接,下料气缸的缸体与下料架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构处设有出料孔,通过下料气缸将产品从出料孔处顶出。
所述出料孔处设有缓冲筒,缓冲筒下端铰接有减速翻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模架上板、连接板和模架下板之间通过导向柱连接,只要保证模架上板、连接板、模架下板以及导向柱的加工精度,就可以保证在整形移动过程中的精度,进而克服现有压机精度不足的缺陷,且可以最终保证产品的整形精度。
整形套中部设有径向通孔,产品可以通过径向通孔进入整形套内或从整形套内移出;通过设置径向通孔可以方便产品进出。
设有设有定位卡箍,通过定位卡箍限制模架上板的移动,避免模架上板移动过度。
通过上下料机构可以代替人工进行上料,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形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形模架一个方向的半剖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整形模架另一个方向的半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精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精整机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料机构的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半剖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卡套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整形模架,10为模架上板,100为上固定螺栓,11为连接板,110为下固定螺栓,12为模架下板,13为导向柱,14为弹簧,15为整形套,150为径向通孔,16为上整形芯棒,17为下整形芯棒,18为定位卡箍;2为上下料机构,20为架体,21为输送机构,210为环形轨道,211为卡套,2110为卡套本体,2111为弹簧销,2112为放置通孔,212为推料气缸,213为出料孔,22为上料机构,220为上料架,221为横移机构,222为纵移机构,223为手指气缸,23为下料机构,230为下料架,231为下料气缸,24为输送带,25为缓冲筒,251为减速翻板,252为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整形模架,包括模架上板10、连接板11和模架下板12,模架上板10、连接板11和模架下板12从上到下依次通过导向柱13连接,模架下板12与导向柱13固定连接,模架上板10和连接板11均与导向柱13滑动连接,模架上板10和连接板11均可沿着导向柱13滑动;在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之间以及连接板11与模架下板12之间均设有弹簧14;设置弹簧14一方面可以起到复位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证受力均匀的目的。
连接板11上固定有整形套15,模架上板10上固定有上整形芯棒16,上整形芯棒16通过整形套15上部伸入整形套15内;模架下板12上固定有下整形芯棒17,下整形芯棒17通过整形套15下部伸入整形套15内;通过上整形芯棒16、下整形芯棒17以及整形套15配合实现整形作业。
在整形套中部设有径向通孔150,产品可以通过径向通孔150进入整形套内或从整形套内移出。
具体的:为了保证整形精度,上述部件需要保证加工精度。本整形模架在使用中,先将整体放置在压机的下方,然后将需要整形的产品放入整形套15内,最后启动压机,压机下压实现整形。
压机在下压过程中对模架上板10施力,使弹簧14产生弹性,并在弹簧14的作用下保证模架上板10和连接板11实现联动;此时,模架上板10上的上整形芯棒16以及模架下板12上的下整形芯棒17会对产品进行挤压,保压一段时间实现整形;整形结束后,压机上移,在弹簧14的作用下模架上板10和模架下板12复位,上整形芯棒16和下整形芯棒17也复位不与产品接触,之后通过径向通孔150将产品取出即可。
整形套15、上整形芯棒16和下整形芯棒17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即设计与产品形状相对应的整形套15、上整形芯棒16和下整形芯棒17;生产不同的产品更换不同的整形套15、上整形芯棒16和下整形芯棒17即可;以生产1083活塞为例:整形前先进行上述部件的更换,整形过程中,上、下整形芯棒会同时接触1083活塞的两平面进行整形。
进一步,导向柱1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优选设有四个,弹簧14套设在导向柱13上,弹簧14的数量同理根据需要设定即可;在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之间的一个弹簧14以及连接板11与模架下板12之间的一个弹簧14称为一对弹簧。如本方案中则设有两对,即两个对角的导向柱13上各设有一对。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之间的弹簧14两端分别与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相抵,模架下板12与连接板11之间的弹簧14两端分别与模架下板12与连接板11相抵。当然,弹簧14除了可以套在导向柱13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其它位置。
进一步,导向柱13上设有定位卡箍18,定位卡箍18位于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之间,通过定位卡箍18限制模架上板10的移动,防止模架上板10在压机的作用下下移过度;并且还可以起到限制连接板11上移。
进一步,上整形芯棒16通过上固定螺栓100与模架上板10连接;下整形芯棒17通过下固定螺栓110与模架下板12连接。即均采用螺栓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为卡接等其它固定连接方式。
如图6至9所示,一种精整机,包括上下料机构2和上述的一种整形模架1;上下料机构1包括架体20以及设置在架体20上的输送机构21、上料机构22和下料机构23,通过输送机构21将产品输送至整形套内或将产品从整形套内移出;通过上料机构22将产品转移至输送机构21上,通过下料机构23将输送机构21上的产品取出。
使用时,通过上料机构22将待整形的产品放置在输送机构21上,通过输送机构21将待整形的产品转移到整形模架内,通过压机与整形模架配合实现整形;整形结束后,通过输送机构21将整形后的产品转移出去,并将其它待整形的部件转移至整形模架内继续进行整形作业;输送机构21上的整形后的产品通过下料机构23取出放入料框或者进入下一步工序。
进一步,输送机构21主要进行产品的输送,因此其可以采用多种实现,优选采用以下推舟式的结构:
如图12所示,输送机构21包括环形轨道210和卡套211,通过卡套211对产品进行固定。环形轨道210固定在架体20上,卡套211位于环形轨道210内并可沿着环形轨道210移动;环形轨道210的转向处均设有推料气缸212,通过推料气缸212推动卡套211沿环形轨道210移动;推料气缸212的缸体与环形轨道210或架体20固定连接。
输送时,环形轨道210上放置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卡套211;通过推料气缸推动其中的一个卡套211移动,卡套211会推动前方的卡套211移动,从而可以卡套211的依次移动。推料气缸推动将装有需要整形的产品推入整形模架内,然后压机下压进行整形,整形结束后,推料气缸再次推动装有需要整形卡套211,将整形后的卡套211顶出。
进一步,如图15和16所示,卡套211包括卡套本体2110和弹簧销2111,卡套本体2110中部设有放置通孔2112,弹簧销2111设置在卡套本体2110上,弹簧销2111的一端可以伸入放置通孔2112内。待整形的产品放置在卡套本体2110的放置通孔2112内,放置通孔2112的内径略大于产品的外径,通过弹簧销2111抵住产品进一步起到固定产品的作用。
进一步,如图10和11所示,上料机构22和下料机构23处均设有输送带24。通过上料机构22处的输送带24可以实现连续上料;通过下料机构23处的输送带24可以实现整形后产品的转移。
进一步,上料机构22包括上料架220、横移机构221和纵移机构222,上料架220与架体固定连接,横移机构221固定在上料架220上,纵移机构222与横移机构221连接,通过横移机构221驱动纵移机构222横向移动,纵移机构222连接有手指气缸223,通过纵移机构222驱动手指气缸223纵向移动,通过手指气缸223夹持产品。
上料时,纵移机构222下移,通过手指气缸223夹持产品,夹持后纵移机构222上移;之后通过横移机构221机构实现横向移动将产品移至输送机构21处,然后通过纵移机构222下移,手指气缸223开爪将产品放置在输送机构21上。
上述横移机构221和纵移机构22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直线电机、直线滑台等结构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气缸实现,采用气缸时优选采用带有导向功能或导轨的气缸。
具体的,以气缸为例:横移机构221命名为横移气缸,纵移机构222命名为纵移气缸;横移气缸采用导轨方式与纵移气缸连接,纵移气缸采用具有导向功能的气缸。
横移气缸的缸体固定在上料架220上,横移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导轨上滑台(导轨与滑台滑动连接)与纵移气缸的缸体连接,导轨与上料架220固定连接,纵移气缸的缸体与滑台固定连接,横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台固定连接,通过横移气缸活塞杆的移动驱动滑台沿导轨的移动;纵移气缸活塞杆与手指气缸223的缸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下料机构23包括下料架230和下料气缸231,下料架230与架体固定连接,下料气缸231的缸体与下料架230固定连接;输送机构21处设有出料孔213,通过下料气缸231将产品从出料孔213处顶出;因此,卡套本体2110中部设有放置通孔2112。具体的:卡套211移动至出料孔213处后,下料气缸231的活塞杆下移将其从卡套本体2110中顶出,并最终通过出料孔213下落。
进一步,如图13和14所示,出料孔213处设有缓冲筒25,缓冲筒25下端铰接有减速翻板251。产品下落过程中先与减速翻板251接触推动减速翻板251运动,从而可以减弱产品下落的动能,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避免下落速度过快导致产品受损。减速翻板251上设有配重块252,在配重块252的重力作用下,使减速翻板251呈闭合状态。
上述上料结构和下料机构2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多种结构,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机械手等。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整形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上板(10)、连接板(11)和模架下板(12),所述模架上板(10)、连接板(11)和模架下板(12)从上到下依次通过导向柱(13)连接,模架下板(12)与导向柱(13)固定连接,模架上板(10)和连接板(11)均与导向柱(13)滑动连接;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之间以及连接板(11)与模架下板(12)之间均设有弹簧(14);所述连接板(11)上固定有整形套(15),模架上板(10)上固定有上整形芯棒(16),上整形芯棒(16)通过整形套(15)上部伸入整形套(15)内;所述模架下板(12)上固定有下整形芯棒(17),下整形芯棒(17)通过整形套(15)下部伸入整形套(15)内;所述整形套(15)中部设有径向通孔(150),产品可以通过径向通孔(150)进入整形套(15)内或从整形套(15)内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形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3)设有四个,弹簧(14)套设在导向柱(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形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3)上设有定位卡箍(18),定位卡箍(18)位于模架上板(10)与连接板(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形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整形芯棒(16)通过上固定螺栓(100)与模架上板(10)连接;下整形芯棒(17)通过下固定螺栓(110)与模架下板(12)连接。
5.一种精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料机构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整形模架;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架体(20)以及设置在架体(20)上的输送机构(21)、上料机构(22)和下料机构(23),通过输送机构(21)将产品输送至整形套内或将产品从整形套内移出;通过上料机构(22)将产品转移至输送机构(21)上,通过下料机构(23)将输送机构(21)上的产品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1)包括环形轨道(210)和用于固定产品的卡套(211),环形轨道(210)固定在架体(20)上,卡套(211)位于环形轨道(210)内并可沿着环形轨道(210)移动;环形轨道(210)的转向处均设有推料气缸(212),通过推料气缸(212)推动卡套(211)沿环形轨道(210)移动;推料气缸(212)的缸体与环形轨道(210)或架体(2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精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211)包括卡套本体(2110)和弹簧销(2111),所述卡套本体(2110)中部设有放置通孔(2112),弹簧销(2111)设置在卡套本体(2110)上,弹簧销(2111)的一端可以伸入放置通孔(2112)内;所述上料机构(22)和下料机构(23)处均设有输送带(2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2)包括上料架(220)、横移机构(221)和纵移机构(222),所述上料架(220)与架体(20)固定连接,所述横移机构(221)固定在上料架(220)上,纵移机构(222)与横移机构(221)连接,通过横移机构(221)驱动纵移机构(222)横向移动,所述纵移机构(222)连接有手指气缸(223),通过纵移机构(222)驱动手指气缸(223)纵向移动,通过手指气缸(223)夹持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23)包括下料架(230)和下料气缸(231),所述下料架(230)与架体(20)固定连接,下料气缸(231)的缸体与下料架(230)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构(21)处设有出料孔(213),通过下料气缸(231)将产品从出料孔(213)处顶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精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213)处设有缓冲筒(25),缓冲筒(25)下端铰接有减速翻板(251),所述减速翻板(251)上设有配重块(252)。
CN202120123121.0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Active CN214488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3121.0U CN214488522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3121.0U CN214488522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8522U true CN214488522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4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3121.0U Active CN214488522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8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5381B (zh) 一种滑轨自动装配机
CN111531054A (zh) 工件取出装置及多工位压力机
US3391439A (en) Method of making tapered disk wheel
CN109093380B (zh) 一种票夹自动组装机
CN109226637B (zh) 一种脚轮自动装配铆合装置
CN106111795B (zh) 用于加工汽车起动机机壳的级进模
CN214488522U (zh)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CN109702086A (zh) 正反复合拉伸模具及油压设备
CN112756483A (zh) 一种整形模架及其精整机
CN207982042U (zh) 一种风窗横梁下板的修边模具
CN214684239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模功能的自动化浇铸成型装置
CN114178425B (zh) 一种带有自动出料功能的工件冲压机
CN115722571A (zh) 一种汽车钣金加工用冲压模具
CN106736697B (zh) 管弯头夹持工装
CN211438911U (zh) 链条组装设备
CN210450548U (zh) 一种弹片生产用冲压模具
CN214517586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12222262A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钣金件冲压装置及其冲压方法
CN206952538U (zh) 用于加工卷制轴套的平床身型自动成型设备
CN112496227A (zh) 一种用于汽车摆臂生产加工的锻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60766A (zh) 自动钥匙双面铣槽机
CN215544369U (zh) 一种全自动缩管机
CN112742989B (zh) 一种铁盒加工用快速成型模具
CN109305546B (zh) 冷镦配料传送装置
CN115069921B (zh) 全自动气弹开料及连续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44399 Xinhu Industrial Park, Pinglu County, Yuncheng,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Xinhuan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044300 Xinhu Industrial Park, Pinglu County, Yu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XI XINHUAN POWDER METALLU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