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7647U -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7647U
CN214487647U CN202022337338.XU CN202022337338U CN214487647U CN 214487647 U CN214487647 U CN 214487647U CN 202022337338 U CN202022337338 U CN 202022337338U CN 214487647 U CN214487647 U CN 214487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recovery
fixed
fixed ring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73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钢
刘俊华
李广盛
杨文科
黄江涛
杨山
郑明清
陈杰
李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73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7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7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7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料回收装置,包括支架和容纳于支架的回收容器,支架包括固定底盘、支撑杆和固定环,支撑杆围绕固定环设置,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盘和固定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底盘与固定环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杆,使得固定底盘与固定环之间形成了镂空的筒状空间,以便于放置回收容器,因此,将滤芯倒置在该容器内,可使其内部的浆料顺利流出到回收容器中,实现浆料的集中、同一回收,避免了传统滤芯由于直接报废而造成的浆料浪费,有效地提高了浆料的利用率,省却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有助于滤芯的快速拆装,大大地提高了浆料的回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大、循环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性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数码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中。
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电池隔膜。其中,正极极片通常是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等均匀混合成浆料后涂布在集流体上制得,而正极活性材料一般为锂金属的化合物,如磷酸铁锂、钴酸锂等,正极活性材料约占电池总成本的30%~40%。而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上,往往会设置不同的滤芯对涂布浆料进行过滤,如:搅拌、涂布工序。现有技术中,上述的滤芯在更换后通常会进行直接报废处理,而滤芯的内部一般残留有大量的涂布浆料,因此,滤芯的直接报废容易导致涂布浆料的大量浪费,进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对滤芯中的浆料进行回收的方案,以更好地节省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浆料回收装置,有效地对锂离子电池的搅拌、涂布等工序中的一级滤芯中的浆料进行回收,避免了传统滤芯直接报废造成的浆料浪费,提高了浆料的利用率,省却了生产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包括支架和容纳于所述支架的回收容器,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底盘、支撑杆和固定环,所述支撑杆围绕所述固定环设置,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和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底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底盘,并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固定底盘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固定底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环对应设置的通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通孔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和三角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固定底盘的中心位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支撑杆为多根,每根所述支撑杆等距设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所述固定环为圆形、三角形、椭圆形和矩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的改进,还包括推车,所述推车与所述固定底盘嵌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底盘、支撑杆和固定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和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环对应设置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底盘与固定环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杆,使得固定底盘与固定环形成了镂空的筒状空间,以供放置回收浆料的容器,因此,可将待回收浆料的滤芯倒置在该容器内,继而使其内部的浆料顺利流出到容器中,实现浆料的集中、统一回收,避免了由于滤芯报废而造成浆料的浪费,有效地提高了浆料的利用率,省却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有助于滤芯的快速拆装,大大地提高了浆料的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0-回收容器;1-固定底盘;2-支撑杆;3-固定环;4-推车;11-通孔;10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浆料回收装置,包括支架100和容纳于支架的回收容器0,支架100包括固定底盘1、支撑杆2和固定环3,支撑杆2围绕固定环3设置,且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盘1和固定环3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底盘1与固定环3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杆2,由支撑杆2围绕固定底盘1和固定环3形成了镂空的筒状空间,以供安放回收容器0,因此,在对电池搅拌、涂布工序中的滤芯进行回收时,可将滤芯直立倒置在该回收容器0内,即滤芯的开口向下倒置进入回收容器0内,继而使滤芯内部的浆料可顺利流出到回收容器0中,实现了浆料的集中、统一回收,避免了传统的滤芯由于直接报废而造成浆料的大量浪费,有效地提高了浆料的利用率,省却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另外,该种镂空的结构简单,有助于回收容器0以及滤芯的快速拆装,大大地提升了浆料的回收效率。
其中,支撑杆2既可设置为多根,当然,也可以设置为一根,但是,为了使得滤芯和回收容器0更好地实现固定,于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设置为四根,且支撑杆2均布在回收容器0的四周,因此,使得回收容器0的四周受力平衡,在将滤芯倒置或者倾斜进入回收容器0时可以放置得更牢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环3和支撑杆2主要为回收容器0和滤芯作支撑使用,而且固定环3与连接滤芯的管道连接,因此,可根据需要回收的滤芯结构,将固定环3设置为相应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矩形的结构。在实际执行时,为了提高滤芯中浆料的回收效果,滤芯的管道还可采用双回流的管道设计,即滤芯与涂布机模头之间采用双回流管道连接,既能够使固定环3与滤芯的管道更好实现固定,同时,也使得涂布机模头内的涂布浆料更充分地回流至滤芯中实现回收。
优选的,固定底盘1上开设有与固定环3对应设置的通孔11,该通孔用于滤芯的呼吸嘴通过,在通常情况下,通孔一般设置在固定底盘1的中心位置,以便于与固定环3形成配合。另外,通孔11的形状与滤芯的呼吸嘴相匹配,如圆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可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进行合理性适配。
优选的是,固定底盘1与固定环3之间平行,且支撑杆2与固定底盘1之间为垂直设置。通过将固定底盘1与固定环3设置为平行,有助于使得滤芯的两端保持稳定放置,使得滤芯内的浆料能够稳定地流动,实现回收,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支撑杆2与固定底盘1垂直,因此,当滤芯倒置时也能够保持垂直,加快了滤芯内的浆料流动速率,省却浆料回收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推车4,推车4与固定底盘1嵌合连接。通过设置推车4,有助于方便对回收后的浆料进行运送,提高了浆料的回收效率,另外,由于通过推车4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因此,可根据滤芯的位置而进行灵活性调节,无需更改滤芯的管道布置,省却设备改造成本;另外,由于推车4与固定底盘1之间嵌合,因此,能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受力点,为滤芯和回收容器0提供合适的支撑作用力。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与固定底盘1之间为倾斜设置。因此,将滤芯倒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时,能使滤芯倾斜,因此,其内部的浆料能够顺利地从滤芯的出口流入进入回收容器0中,同样能够实现浆料的有效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与固定底盘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α<90°,但是为了使滤芯内的浆料更充分、更快地流入回收容器0中,夹角α在通常情况下一般设置为较大的角度,如60°<α<90°。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和容纳于所述支架的回收容器(0),所述支架(100)包括固定底盘(1)、支撑杆(2)和固定环(3),所述支撑杆(2)围绕所述固定环(3)设置,且所述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1)和所述固定环(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垂直设置与所述固定底盘(1)。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底盘(1),并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1)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环(3)。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1)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环(3)对应设置的通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为矩形、椭圆形和三角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设置于所述固定底盘(1)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多根,每根所述支撑杆(2)等距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为三角形、椭圆形和矩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浆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车(4),所述推车(4)与所述固定底盘(1)嵌合连接。
CN202022337338.X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Active CN214487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7338.XU CN214487647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7338.XU CN214487647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7647U true CN214487647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97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7338.XU Active CN214487647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7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409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柔性自支撑富锂锰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1346B (zh) 锂离子电池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2867940B (zh) 一种锂硫电池改性正极的工艺
CN108987736A (zh) 一种同轴碳/磷酸铁锂/石墨烯纳米纤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76432A (zh) 一种柔性锑纳米粒@碳纳米线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233261A (zh) 一种单晶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214487647U (zh) 一种浆料回收装置
CN110911653B (zh) 四氧化三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42710B (zh) 一种铬基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28351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1282171Y (zh) 双电极式卷绕蓄电池
CN107195868B (zh) 一种基于硫代硫酸钠和酸反应的硫正极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476280B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的夹持机构
CN201725843U (zh) 一种高倍率锂电池
CN109192987A (zh) 一种锂电池用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950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9544497U (zh) 单面焊接的电池模组
CN113764839A (zh) 一种极片及锂电池
CN208899024U (zh) 在粉末表面均匀电沉积导电材料的装置
CN112053853A (zh) 一种层状Co-Ni氢氧化物-Co9S8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206194846U (zh) 锂电池连接导片
CN206758536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5896607U (zh) 一种通用式动力电池模组
CN108767187A (zh) 一种单体电芯连接结构
CN206194911U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动力镍氢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