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6374U -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6374U
CN214486374U CN202023060596.4U CN202023060596U CN214486374U CN 214486374 U CN214486374 U CN 214486374U CN 202023060596 U CN202023060596 U CN 202023060596U CN 214486374 U CN214486374 U CN 214486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ation
air
control valve
oxidizing
therm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05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605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6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6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6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节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每个第一氧化风单元均连接两台吸收塔;每个第一氧化风单元均包括一台第一氧化风机和两台第二氧化风机,其中,两台第二氧化风机均与其中一台吸收塔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两台吸收塔均连接,第一氧化风机与其中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第一氧化风机与另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流量计;相邻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第一氧化风机相互连接,且两台第一氧化风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台第一氧化风机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使得两台吸收塔达到需求平衡,节能效果好,且调节能动性较高。

Description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背景技术
火电站氧化风机是用于给电厂脱硫吸收塔输送氧气,将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钙(俗称石膏)的重要设备,直接影响SO2的吸收效果以及石膏的生成率,也间接影响着脱硫效率。一般火电站均设置有多台机组,每台机组均对应配置一个吸收塔进行烟气的脱硫,现有氧化风系统设置为每台吸收塔配套两台氧化风机(两台均为罗兹型结构风机),一用一备。但是,现有氧化风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罗兹风机自身是无法调节风量的,一般按照吸收塔对氧化风的风量要求进行选型,通常需要按照比所需风量略大15%来选型设置;一台机组固定两台氧化风机为此台机组的专用,不能将氧化风输送至其余吸收塔进行多台机组调节使用,能动性低,调节性能不够优化;每台机组运行必须启动运行一台氧化风机,配置几台机组就需要开几台氧化风机,每台机组都会有固定的氧化风机能耗;当氧化风机发生故障时,无法提供氧化风供给将无法促进石膏的生成,脱硫效率会大大降低,甚至低于国家标准,将会造成机组的被迫停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电站氧化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氧化风系统无法调节风量、能动性低、能耗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均连接两台吸收塔;
每个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均包括一台第一氧化风机和两台第二氧化风机,其中,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均与其中一台吸收塔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两台吸收塔均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出口风量可调节,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其中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另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流量计;相邻的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相互连接,且在两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为高速离心式氧化风机,所述第二氧化风机为罗兹风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两台吸收塔之间包括一条连接主路和两条连接支路,其中,两条连接支路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一个吸收塔,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主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以及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分别设置在各自的连接支路上;所述连接主路的一端连接两条连接支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主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连接主路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优选地,两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连接管路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一台吸收塔的第二氧化风单元,所述第二氧化风单元包括一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或者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且所述第二氧化风单元与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一台或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处于停运备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火电站氧化风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利用一台第一氧化风机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且可以调节出口风量,使得两台吸收塔达到需求平衡,达到最优的能耗设置,节能效果好。当第一氧化风机故障时,可以利用两台第二氧化风机分别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调节能动性较高,避免了单一氧化风机供给单一机组的局限性,避免了因各自吸收塔的氧化风缺失导致机组停运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火电站氧化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火电站氧化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氧化风机;11、#1第一氧化风机;12、#2第一氧化风机;2、第二氧化风机;21、#1第二氧化风机;22、#2第二氧化风机;23、#3第二氧化风机;24、#4第二氧化风机;3、第一流量计;31、#1第一流量计;32、#2第一流量计;4、第二流量计;41、#1第二流量计;42、#2第二流量计;5、第一控制阀;51、#1第一控制阀;52、#2第一控制阀;6、第二控制阀;7、第三控制阀;71、#1第三控制阀;72、#2第三控制阀;8、第四控制阀;81、#1第四控制阀;82、#2第四控制阀;9、第一调节阀;91、#1第一调节阀;92、#2第一调节阀;10、第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均连接两台吸收塔;且每个第一氧化风单元的结构组成大致相同,下面仅以一个第一氧化风单元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氧化风系统仅包括一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均包括一台第一氧化风机1和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其中,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2均与其中一台吸收塔连接,且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均各自配有对应的第五控制阀10,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与两台吸收塔均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的出口风量可调节,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与其中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9,以调节第一氧化风机1供给该吸收塔的氧化风量;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与另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和第一流量计3,通过第一控制阀5控制该连接管路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第一流量计3实时显示第一氧化风机1供给该对应的吸收塔的氧化风量。当所述氧化风系统中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时,相邻的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相互连接,且在两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6,以控制两个第一氧化风单元之间的开启和关闭。
正常工作时,可仅开启一台第一氧化风机1,同时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处于停运备用状态,且可以通过调节出口风量,使得两台吸收塔达到需求平衡,以达到最优的能耗设置,提高节能效果。当第一氧化风机1故障时,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分别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调节能动性较高,避免了单一氧化风机供给单一机组的局限性,避免了因各自吸收塔的氧化风缺失导致机组停运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以上仅仅是氧化风系统中包括一个第一氧化风单元的工作过程,当氧化风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时,通过第二控制阀6控制相邻两个第一氧化风单元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即开启两台第一氧化风机1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当其中一台第一氧化风机1出现故障时,可以如上所述,使用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替代故障的第一氧化风机1的工作,分别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也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阀6开启两个相邻的第一氧化风单元,使用相邻的第一氧化风机1替代故障的第一氧化风机1的部分工作,具体地,关闭第一控制阀5,通过相邻的第一氧化风机1为设置有第一调节阀9的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未设置第一调节阀9的吸收塔则各自开启一台第二氧化风机2供给氧化风,相对应的另一台第二氧化风机2处于停运备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显示部分吸收塔与第一氧化风机之间的部分连接管路,连接管路的末端与吸收塔对应的氧化风母管连接,以向吸收塔供给氧化风。
可选地,所述氧化风系统还包括连接一台吸收塔的第二氧化风单元,所述第二氧化风单元包括一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或者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2,且所述第二氧化风单元与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连接。当吸收塔的数量为奇数时,则可以通过设置的第二氧化风单元为该吸收塔提供氧化风。第二氧化风单元包括一台第一氧化风机1时,该第一氧化风机1与第一氧化风单元的第一氧化风机1通过第二控制阀6连接,通过第二控制阀6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第二氧化风单元中的第一氧化风机1所连接的吸收塔。第二氧化风单元包括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时,正常工作状态,其中一台第二氧化风机2开启,以供给对应的吸收塔氧化风;当相邻的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第一氧化风机1出现故障时,也可以启动第二氧化风单元中的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通过第二控制阀6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第二氧化风单元中的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所连接的吸收塔。
优选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为高速离心式氧化风机,所述第二氧化风机2为罗兹风机。其中,所述高速离心式氧化风机可产生较大流量,风机自身出口带有可调式动叶,可以通过动叶的开度来控制风机的出口流量大小。因此,仅开启第一氧化风机1也可通过调节出口流量以及设置的第一流量计3使得两台吸收塔达到需求平衡,降低能耗,减少能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与两台吸收塔之间包括一条连接主路和两条连接支路,其中,两条连接支路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一个吸收塔,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主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9以及所述第一控制阀5和所述第一流量计3分别设置在各自的连接支路上;所述连接主路的一端连接两条连接支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的出口。其中,连接主路为第一氧化风机1向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的共用支路,通过连接主路和两条连接支路分别向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通过一条连接支路上设置的第一调节阀9,调节供给对应吸收塔的氧化风量;通过另一条连接支路上设置的第一控制阀5和第一流量计3,控制该连接支路的启闭,并可以显示供给对应吸收塔的实时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4和第三控制阀7,以控制第一氧化风机1的开启和关闭,并实时显示第一氧化风机1的出口风量,以便于对氧化风的供给量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连接主路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8,两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1的连接管路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控制阀7与所述第四控制阀8之间。通过第四控制阀8可以关闭对应的连接主路与连接支路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氧化风机1的出口风量通过第三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6之后,进入相邻的第一氧化风单元或第二氧化风单元所对应的吸收塔。
下面以氧化风系统中包括两个第一氧化风单元,为四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如图2所示,四台吸收塔分别以#1吸收塔、#2吸收塔、#3吸收塔和#4吸收塔表示,两个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第一氧化风机1分别以#1第一氧化风机11、#2第一氧化风机12表示,两个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第二氧化风机2分别以#1第二氧化风机21、#2第二氧化风机22、#3第二氧化风机23和#4第二氧化风机24表示。#1第一氧化风机11与#1吸收塔、#2吸收塔之间的连接主路上的第二流量计4表示为#1第二流量计41,第三控制阀7表示为#1第三控制阀71,第四控制阀8表示为#1第四控制阀81,对应的,两条连接支路上的第一调节阀9表示为#1第一调节阀91,第一控制阀5表示为#1第一控制阀51,第一流量计3表示为#1第一流量计31。#2第一氧化风机12与#3吸收塔、#4吸收塔之间的连接主路上的第二流量计4表示为#2第二流量计42,第三控制阀7表示为#2第三控制阀72,第四控制阀8表示为#2第四控制阀82,对应的,两条连接支路上的第一调节阀9表示为#2第一调节阀92,第一控制阀5表示为#2第一控制阀52,第一流量计3表示为#2第一流量计32。
正常工作时,第二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1第二氧化风机21、#2第二氧化风机22、#3第二氧化风机23和#4第二氧化风机24均处于停运备用状态。#1第一氧化风机11处于正常运行状态,#1第一控制阀51、#1第三控制阀71、#1第四控制阀81和#1第一调节阀91均处于开启状态,向#1吸收塔、#2吸收塔供给氧化风。根据#1吸收塔、#2吸收塔的氧化风需求,调整#1第一氧化风机11出口的动叶开度,以调节控制其出口风量,并通过#1第二流量计41进行实时显示。通过#1第一调节阀91调整对#2吸收塔供给的氧化风量,则其余的氧化风用于供给#1吸收塔,并通过#1第一流量计31进行实时显示,从而达到需求平衡,能耗最低,没有多余的损失。
#2第一氧化风机12对#3吸收塔、#4吸收塔的氧化风供给过程,与#1第一氧化风机11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当#1第一氧化风机11出现故障时,关闭#1第三控制阀71、#1第四控制阀81和第二控制阀6,开启#1第二氧化风机21、#2第二氧化风机22分别为#1吸收塔、#2吸收塔供给氧化风,可通过#1第一调节阀91调节对#2吸收塔供给的氧化风量,并可通过#1第一流量计31进行实时显示,其余的氧化风用于供给#1吸收塔。类似地,当#2第一氧化风机12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得#3第二氧化风机23和#4第二氧化风机24分别为#3吸收塔、#4吸收塔供给氧化风。
或者,当#1第一氧化风机11出现故障时,关闭#1第三控制阀71,打开#1第四控制阀81和第二控制阀6,并关闭#1第一控制阀51和#2第一控制阀52。开启#1第二氧化风机21或者#2第二氧化风机22,为#1吸收塔供给氧化风;开启#3第二氧化风机23或者#4第二氧化风机24为#3吸收塔供给氧化风。开启#2第一氧化风机12,依次经过#2第一流量计32、#2第三控制阀72、第二控制阀6、#1第四控制阀81和#1第一调节阀91,为#2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依次经过#2第一流量计32、#2第三控制阀72、#2第四控制阀82和#2第一调节阀92,为#4吸收塔供给氧化风;其中,通过#2第一流量计32实时显示#2第一氧化风机12的出口风量,通过#1第一调节阀91调节对#2吸收塔供给的氧化风量,通过#2第一调节阀92调节对#4吸收塔供给的氧化风量,从而达到需求平衡。类似地,当#2第一氧化风机12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得#1第一氧化风机11同时为#2吸收塔和#4吸收塔供给氧化风,而#1吸收塔和#3吸收塔则各自开启一台备用的第二氧化风机。
四台吸收塔通常需要四台氧化风机运行,且为罗兹风机,无法调节自身风量,造成能耗的浪费,而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氧化风机可通过动叶自身调节风量,达到需求平衡,而且只需运行两台第一氧化风机,能耗低,故障率也降低。并且,当有风机产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风机以及管道之间的搭配,保证每台吸收塔都会有足量的氧化风供给,完全避免了单台风机对单台机组的局限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利用一台第一氧化风机1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且可以调节出口风量,使得两台吸收塔达到需求平衡,达到最优的能耗设置,节能效果好。当第一氧化风机1故障时,可以利用两台第二氧化风机2分别为两台吸收塔供给氧化风,调节能动性较高,避免了单一氧化风机供给单一机组的局限性,避免了因各自吸收塔的氧化风缺失导致机组停运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并且,当氧化风系统中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时,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6、第三控制阀7和第四控制阀8的开启和关闭,可以调整第一氧化风机1所供给的吸收塔,极大地提高了调节能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氧化风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均连接两台吸收塔;
每个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均包括一台第一氧化风机和两台第二氧化风机,其中,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均与其中一台吸收塔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两台吸收塔均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出口风量可调节,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其中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另一台吸收塔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流量计;相邻的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相互连接,且在两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为高速离心式氧化风机,所述第二氧化风机为罗兹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风机与两台吸收塔之间包括一条连接主路和两条连接支路,其中,两条连接支路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一个吸收塔,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主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以及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分别设置在各自的连接支路上;所述连接主路的一端连接两条连接支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路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的连接管路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一台吸收塔的第二氧化风单元,所述第二氧化风单元包括一台所述第一氧化风机或者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且所述第二氧化风单元与所述第一氧化风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站氧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风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一台或两台所述第二氧化风机处于停运备用状态。
CN202023060596.4U 2020-12-17 2020-12-17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Active CN214486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0596.4U CN214486374U (zh) 2020-12-17 2020-12-17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0596.4U CN214486374U (zh) 2020-12-17 2020-12-17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6374U true CN214486374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9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0596.4U Active CN214486374U (zh) 2020-12-17 2020-12-17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6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3014B2 (ja) 2軸式ガスタービン
CN109026801B (zh) 一种单轴离心压缩机组及低能耗操作方法
CN102644585A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的混合控制系统与方法
US11852040B2 (en) Method of automatic load regulation, oper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steam turbine and motor combined drive and power generation in converter saturated steam utilization
CN214486374U (zh) 火电站氧化风系统
CN111058902A (zh) 一种基于工业汽机异步发电的节能系统和节能控制方法
CN108468575B (zh) 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3329616U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脱硫吸收塔氧化风输送装置
CN113405088A (zh) 一种三冲量变频自动调节方法
CN110714804B (zh) 一种适用于caes系统膨胀机组的旁路控制系统
CN202073749U (zh) 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2381311U (zh) 基于9f级燃气蒸汽联合机组凝泵自动控制系统
CN212027972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水工质余压利用结构
CN113217443A (zh) 一种离心式脱硫氧化风机的母管制节能装置及方法
CN210087400U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轴封供汽系统
CN203348040U (zh) 一种发电厂汽动空压机系统
CN215566140U (zh) 一种用于提高igcc汽轮机最佳热效率的控制装置
CN219355842U (zh) 一种两台同类型火电机组湿法脱硫供浆系统
CN101539136B (zh) 一种电制冷机压缩机变频自动调节装置
CN210303155U (zh) 一种变频器一拖二浆液循环系统
CN220657023U (zh) 一种脱硫一二级塔氧化风优化系统
CN220205804U (zh) 火电厂火检探头冷却系统
CN220415797U (zh) 除尘风机冷却水控制装置
CN211445050U (zh) 一种节能空分制氧装置
CN211778136U (zh) 一种离心式脱硫氧化风机的母管制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