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4108U - 食材泡制器 - Google Patents

食材泡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4108U
CN214484108U CN202120008847.XU CN202120008847U CN214484108U CN 214484108 U CN214484108 U CN 214484108U CN 202120008847 U CN202120008847 U CN 202120008847U CN 214484108 U CN214484108 U CN 214484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heat dissipation
ring
heat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88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eitaihe Po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eitaihe Po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eitaihe Po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eitaihe Po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088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4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4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4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材泡制器,其设有一内部为泡制空间,外表可发散热质之热散内杯,一具保温功能,内部为一体内空间提供热散内杯轴向套合之保温筒杯,一双合盖体,内端设有内杯盖封部和一筒杯盖合部,可分别封或盖合热散内杯与保温筒杯,经由组合空间变化,经环境温度作用,以改变温度工作曲线,提供对不同食材温度时程所依独特工作温度需求。本实用新型可因应食材不同泡制时程需求,可选用或从中随机调配器材组合或变动选用形式,借以调变时间温度曲线,以应和泡制熟化状态或保温需求,或独立进行微波加热。

Description

食材泡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材泡制器。
背景技术
相关食材的泡制器具,除了以外部能源提供热转换的热工作方式之外,更有以真空隔热发生闷热以熟化食材之普及方式,和常见有泡制茶叶或花茶之泡茶壶,其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自然交换,避免高热浸泡,使释放出的成分,不会苦涩,可得美味饮用,依据多种能量运用方式而有多种器材的设计,唯目前未见有可供随意调配,以调变工作温度曲线,应和不同食材温度使用之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材泡制器,其为提供一种可因应食不同时程泡制需求,经器材的组合空间配置,而可调变温度工作曲线,应对不同食材熟热、或保温、或泡制温度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材泡制器,其包含有:一具轴向中心线,本体可受电子微波穿透,外表具热发散之热散内杯,所设开口外围为一提取框边,提取框边往下连接一上围端,杯底具有一落置平面;一具有热阻作用之保温筒杯,上端设有一开口,内部为一体内空间,提供上述热散内杯同轴套置,体内空间上端内表为一对合内圆;一嵌封环件,设有一可弹性套接在上述上围端外圆之环本体,环本体外圆辐向往外延伸设有相等半径曲率之变形弹片;一具热阻作用之双合盖体,阴面轴向设有一外毂环,外毂环外圆结合有一盖封环件以形成一对内杯密封盖合之盖封部,外毂环往上径向转接有一对筒杯开口盖合之盖合部。
所述的双合盖体内面中央,设有一卡扣部,提供一挂笼活动组合。
所述的在热散内杯底部中心,往上凹入有一定位凹口,以及保温筒杯所设体内空间内底中心,往上凸设有一中心凸锥,定位凹口与中心凸锥定位楔合后,热散内杯所设平面贴环可维持贴压于保温筒杯的开口端面。
所述的该热散内杯身部设有一握持部,其中该握持部外表,设有一防烫区片。
所述的该双合盖体为一圆块状,由一上衬板结合一内衬体所形成,二者之间,间入有一隔热层膜。
所述的该变形弹片为一环状体,径向结合在环本体的外圆表面。
一种食材泡制器,其包含有:一具轴向中心线,本体可受电子微波穿透,外表可进行热发散之热散内杯,所设开口外围为一提取框边,提取框边往下连接一上围端,杯底为一落置平面;一具有热阻作用之保温筒杯,上端设有一开口,内部为一体内空间提供上述热散内杯同轴套置,体内空间上端内圆为一对合内圆;一嵌封环件,设有一可嵌接在保温筒杯所设对合内圆所设嵌接环槽之环本体,环本体内圆往中心径向向内延伸有相等半径曲率之变形弹片;一具热阻作用之双合盖体,阴面轴向设有一外毂环,外毂环外圆结合有一盖封环件以形成一内杯盖封部,外毂环往上径向转接有一筒杯盖合部。
所述的双合盖体内面中央,设有一卡扣部,提供挂笼活动组合。
所述的在热散内杯底部中心,往上凹入有一定位凹口,以及保温筒杯所设体内空间内底中心,往上凸设有一中心凸锥,定位凹口与中心凸锥定位楔合后,热散内杯所设平面贴环可维持贴压于保温筒杯的开口端面。
所述的该变形弹片为一环状体,径向结合在环本体的内圆表面。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可因应食材不同泡制时程需求,可选用或从中随机调置器材配置空间或形式,借以调变时间温度曲线,以应和泡制熟化状态、或保温需求、或为可独立加热之器材总成,主要设有一本体可接受微波穿透,及可向外热平衡的热散内杯,套置于一具高度隔热作用的保温筒杯内部,二者为以徒手式的组卸操作,总体配合一可盖合热散内杯的开口以及保温筒杯的开口之双合盖体,总成借由徒手式的调换配置,而提供多种温度曲线供应对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设有一内部为泡制之装载空间,单体外表可发散热质,单体可接受微波加热之热散内杯,一内部设有一体内空间提供热散内杯轴向套合之保温筒杯,一设有内杯盖封部、筒杯盖合部可分别封或盖合热散内杯、保温筒杯之双合盖体,经由组合空间变化,以改变温度工作曲线,提供不同食材独特工作温度需求。
本实用新型该双合盖体内表,提供一挂笼活动组合,泡制操作时,该挂笼为悬置在热散内杯内部中央,可接受热水浸泡所承纳之食材,或对该食材发生蒸气闷蒸。
本实用新型在热散内杯与保温筒杯轴向组立后相对端口之间,设有一嵌封环件以封闭套接间隙所形成的空间与外部阻隔,避免热散内杯所发散的热温往开口方向散开,确得长时间保温。
本实用新型该双合盖体为由一上衬板与一内衬体所构成,二者之间的互对面,可涂布或贴制方式结合有一层隔热层膜,使双合盖体具有阻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该嵌封环件设有环本体,结合于热散内杯的上围端,环本体向外径向扩展有片状变形弹片,该嵌封环件所设环本体,另可组合于保温筒杯所设一嵌接环槽,向内辐伸展变形弹片,组合后,变形弹片作用在热散内杯的上围端,相同可封闭由套接间隙所形成的互对空间,避免热气外散。
本实用新型该双合盖体设有一内杯盖封部及一筒杯盖合部,内杯盖封部相同可设有类如嵌封环件之盖封环件,内杯盖封部负担着对热散内杯内部的空间做密封,筒杯盖合部则做为盖合的作用,盖合在保温筒杯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热散内杯独立使用,由于其表面具有向外热平衡的作用,因此可提供泡制温度曲线为突降之食材,如茶叶或花茶的泡制,要求避免长时间高温热作的食材。
本实用新型将热散内杯与保温筒杯组合,同步封塞嵌封环件发生密封状态,则热散内杯总体所承载的热温受到保温筒杯的维护,经双合盖体盖封后,可长时间高温保持,形同保温杯的使用,亦可借高温泡制容易熟化之食材如鸡蛋、或马铃薯、或常态为以文火加热性质之中药材如人参、枸杞等。
本实用新型该保温筒杯可为独立使用,基本上具有保温,但由于双合盖体所设筒杯盖合部只是对保温筒杯的开口作盖合,因此内部会失去压力,而对外散热可作为冬季汤品食用承装,另一使用方式为保温筒杯承纳冰块冷状物,或可做为冰淇淋易热解的冰品承装,避免手部温度传达入冰品,维持其外观美感及冰温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合盖体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封环件、盖封环件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总成结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散内杯由双合盖体盖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筒杯由双合盖体盖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总结合剖视图之嵌封环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符号说明:
热散内杯---10 开口---11 唇口---12
上围端---13 围套环槽---14 定位凹口---15
封塞口---16 装载空间---17 弧曲锥面---120
平面贴环---121 提取框边---122 握持部---123
中心线---S 套接间隙---G 嵌封环件---20
环本体---21 变形弹片---22 防烫区片---30
保温筒杯---40 体内空间---41 开口---42
外围体---43 内衬体---44 中心凸锥---45
对合内圆---46 弧曲角缘---420 嵌接环槽---460
双合盖体---50 内杯盖封部---51 筒杯盖合部---52
上衬板---53 内衬体---54 外毂环---55
套接环槽---56 内毂环---57 卡扣部---58
扳扣边---59 隔热层膜---530 盖封环件---60
环本体---61 弹性舌片---62 挂笼---70
进出口---71 扣件---72 滤孔---73
落置平面---18 对合环围---2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可因应食材不同泡制时程需求,可选用或从中随机调置器材组合空间或形式,借以调变时间温度曲线以应和泡制熟化状态或保温需求或为可独立加热之器材总成,主要设有一本体可接受微波穿透,及可向外热平衡的热散内杯,套置于一具高度隔热作用的保温筒杯内部,二者为以徒手式的组卸操作,总体配合一可盖合热散内杯的开口以及保温筒杯的开口之双合盖体,总成借由徒手式的调换配置,而提供多种温度曲线供应对使用,保温筒杯内部设有一体内空间提供热散内杯轴向套合所设双合盖体设有内杯盖封部、筒杯盖合部可分别封或盖合热散内杯、保温筒杯,经由组合空间变化,以改变温度工作曲线,双合盖体内表提供一挂笼活动组合,泡制操作时,该挂笼为悬置在热散内杯内部中央,可接受热水浸泡所承纳之食材,或对该食材发生蒸气闷蒸,或加温,适用于行动时使用。
在热散内杯与保温筒杯轴向组立后相对端口之间,设有一嵌封环件以封闭套接间隙所形成的空间与外部阻隔,避免热散内杯所发散的热温往开口方向散开,确得长时间保温,以及双合盖体为由一上衬板与一内衬体所构成,二者之间的互对面,可涂布或贴制方式结合有一层隔热层膜,使双合盖体具有阻热作用。
嵌封环件设有环本体,结合于热散内杯的上围端,环本体向外径向扩展有片状变形弹片,该嵌封环件所设环本体,另可组合于保温筒杯所设一嵌接环槽,向内辐伸展变形弹片,组合后,变形弹片作用在热散内杯的上围端,相同可封闭由套接间隙所形成的互对空间,避免热气外散,以及双合盖体设有一内杯盖封部及一筒杯盖合部,内杯盖封部负担着对热散内杯内部的空间做密封,筒杯盖合部则做为盖合的作用,盖合在保温筒杯的开口,提供多种使用功能。
热散内杯可独立使用,由于其表面具有向外热平衡的作用,因此可提供泡制温度曲线为突降之食材,如茶叶或花茶的泡制,以及可独自接受电子微波加热。
热散内杯与保温筒杯组合,同步封塞嵌封环件发生密封状态,则热散内杯总体所承载的热温受到保温筒杯的维护,经双合盖体盖封后,形同保温杯的使用,亦可借高温泡制容易熟化之食材如鸡蛋、或马铃薯、或常态为以文火加热性质之中药材如人参、枸杞等。
该保温筒杯可为独立使用,另一使用方式为保温筒杯承纳冰块冷状物,或可做为冰淇淋易热解的冰品承装,避免手部温度传达入冰品,维持其外观美感及冰温口感。
本实用新型细部实施,为由一具轴向中心线,本体可受电子微波穿透,外表可进行热发散之热散内杯,所设开口外围为一提取框边,提取框边往下连接一上围端,一具有热阻作用之保温筒杯,上端设有一开口,内部为一体内空间提供上述热散内杯同轴套置,体内空间上端内圆为一对合内圆,一嵌封环件,设有一可弹性套接在上述上围端外圆之环本体,环本体外圆表面辐向往外延伸设有变形弹片,或环本体内圆辐向延伸有变形弹片,可切压于热散内杯的上围端,二者皆可封闭套接间隙所形成之套接空间,一具热阻作用之双合盖体,阴面轴向设有一外毂环,外毂环外圆结合有一盖封环件以形成一内杯盖封部,外毂环往上径向转接有一筒杯盖合部,其中双合盖体内面中央,设有一卡扣部,提供挂笼活动组合。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器材结构及选用之说明,请参阅图示说明如下:
首先请先参阅图1所示,热散内杯10所设表体可为对外热平衡消散热温之材质,基本上为了抗酸碱问题,而采用金属或陶瓷上釉的作法所形成,单体可独立受电子微波穿透进行电波对食材撞击加热,上端为一开口11,往内导通一装载空间17,开口11周边依据中心线S围绕形成一唇口12,唇口12外圆表为一可提供手指抓取之提取框边122,提取框边122往下转角连接有一平面贴环121,平面贴环121往下经由一弧曲锥面120连构于上围端13,上围端13往下连接到热散内杯10的杯底,腰身设有一握持部123,握持部123因应装载空间17所装载的热水,和其本体热传达的考虑,而在握持部123位置设有一膜层状之防烫区片30,该防烫区片30可为是贴片,或是以不同隔热材质复合,或是以涂上隔热涂料所形成之涂层,在杯底底部中央,往上凹入设有一提供轴向定位之定位凹口15,以及杯底为一可供本体立置于桌面,平辐状之落置平面18。
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在上围端13部位,可设有一围套环槽14,围套环槽14提供一可弹性变形的嵌封环件20所嵌套,嵌封环件20设有环本体21,环本体21外圆至少一处形成有可弹性变形的变形弹片22。
保温筒杯40为由外围体43、内衬体44共构而成,内部形成一阻热空间,该空间可填布隔热材料,或者以真空方式形成真空高度隔热性能。
外围体43、内衬体44在上端位于开口42位置所交接,开口42的交接点为一弧曲角缘420,弧曲角缘420及所构成的开口42整个表体为滑顺表面,提供就口饮用时,不会刮伤嘴唇,弧曲角缘420的曲率可放大,让开口42的端部为细薄状,开口42内表对应热散内杯10的上围端13位置形成有一平滑表面的对合内圆46,对合内圆46则提供嵌封环件20的变形弹片22所滑塞。
保温筒杯40的内部为一体内空间41,由开口42对外导通,体内空间41内底部中央位置对应上述热散内杯10所设定位凹口15的凹入结构,而设有一相对凸出之中心凸锥45,使热散内杯10进入体内空间41内部终极点时,该定位凹口15可跨在中心凸锥45的上表,依据得到组合时的中心线S共轴定位,并且借由该中心凸锥45的点,和对合内圆46提供变形弹片22的滑塞定点支持作用,使总成组合的中心线S可为重迭,并避免外力撞击时,热散内杯10的底部可得扶持,不会撞到体内空间41的内表底部。
热散内杯10的唇口12表面,为可提供就口饮用的滑顺表体,保温筒杯40的开口42相同借由弧曲角缘420的曲度,而可提供保温筒杯40独立使用时,可安全提供就口饮用,则热散内杯10与保温筒杯40被选用时,皆可作为独立之杯具使用及组合应用。
请再参阅图2所示(请配合图1),本实用新型之双合盖体50具有内杯盖封部51及筒杯盖合部52可对热散内杯10与保温筒杯40(如图1所示)分别所设的唇口12及开口42作盖封或盖合,双合盖体50为由一上衬板53内部套合一内衬体54所形成,二者之间的互对表面或上衬板53的内表整体实施热阻功能,其方式可涂布有隔热层膜530,或是以隔热片材贴膜方式所形成。
双合盖体50上方最大外圆利用为一扳扣边59,该扳扣边59可提供使用者手指握持,在双合盖体50的内表设有一卡扣部58,该卡扣部58提供一挂笼70上端所设扣件72所旋切扣合,挂笼70上端为一进出口71,进出口71导通内部空间,表体往内通设有多数滤孔73,以提供水液进出川流。
双合盖体50基本上由一上衬板53内表结合一内衬体54所形成,上衬板53可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或原木等以造就不同之花纹,实施有防水之必要,阴面结合一内衬体54,内衬体54为依据中心线S为中心共轭旋转围绕形成有一外毂环55及一内毂环57,内毂环57内圆则提供卡扣部58所实施,外毂环55径向外表提供一与嵌封环件20相同概念之盖封环件60所结合,盖封环件60可设有一环本体61,嵌套在外毂环55所设的套接环槽56,使盖封环件60与外毂环55之间得到束套之结合,并受外毂环55所限定不会滑落,盖封环件60由环本体61辐向向外延伸有一可弹性变形之弹性舌片62,借由该弹性舌片62之弹性变形作用力,而可达到对热散内杯10如图1所示的开口11作封塞作用,其封塞结果可让热散内杯10的装载空间17形成一气密之状态。
请再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嵌封环件20包含盖封环件60可实施类似之概念,由一环本体21及或环本体61(如图4实施)作为环箍基础,在其内、外辐向外表至少形成有一段边际为相等半径曲率之变形弹片22或弹性舌片62,变形弹片22或弹性舌片62基本上为薄状,因此易于变形,该变形即失去真圆度,借由真圆度的变形,即可产生缺口,于各部件卸开操作时,让大气压力能够导通,另外,该变形弹片22或弹性舌片62可为等角分设,或连构为一环状体,分别实施于环本体21或环本体61的内、外辐向,有关变形弹片22或弹性舌片62的变形作用请容后再述。
请再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器具实施主要由一热散内杯10、一保温筒杯40及一双合盖体50加上一挂笼70所共构为一总成,各器材可依中心线S共轴套接,此种总体组合选用之实施,挂笼70内部可装载需长时间热作之食材,如中药、鸡蛋、或马铃薯,置入于挂笼70之中,由滤孔73导通热散内杯10的装载空间17,装载空间17为提供热水装载则热水可侵入所载食材,热散内杯10的外表可向外交换出热质,该交换后会被限止于套接间隙G所形成的空间,对外借由保温筒杯40的真空阻热作用,让套接间隙G内部之热质不会往保温筒杯40总体外表发散,使热散内杯10整体得到长久保温的效果。
该套接间隙G所形成之空间,上端形成一对合环围200,则借由一束套于上围端13的嵌封环件20封塞所轴向对外阻隔,嵌封环件20借由该环本体21以滑塞作用,挤压填塞在对合内圆46的表面,则借由环本体21的挤压填密可封合套接间隙G的内部空间,让该气体不会与外部环境气体通流交换。
热散内杯10与保温筒杯40的结合底部由定位凹口15及中心凸锥45互对成一定点,上端由嵌封环件20的环本体21就位,形成另一定点而得共轴套合,维持中心线S的线性重叠,热散内杯10外表在体内空间41的里部环形围面。
热散内杯10的唇口12,可向下转接有一与中心线S呈垂直,等高的平面贴环121,平面贴环121的环辐表面,可全面贴合开口42的口缘,状态为与开口42的弧曲角缘420为一环口线状的切压,并让平面贴环121与开口42口缘之间形成线性的细缝贴合,平面贴环121与中心线S呈垂直,使与保温筒杯40之间的开口42组合为轴向端面开合面对。
热散内杯10的装载空间17受到双合盖体50的内杯盖封部51作用,可使装载空间17形成密闭空间,该实施为在双合盖体50朝装载空间17的阴面延伸有一外毂环55(请配合图2所示),外毂环55的外圆提供一具弹性之盖封环件60所套置,盖封环件60设有环本体61,嵌入套置在外毂环55的套接环槽56,环本体61外圆辐向形成有可弹性变形之弹性舌片62,弹性舌片62以滑塞方式塞压在热散内杯10的封塞口16,借由该弹性舌片62的辐向封塞效果,让装载空间17内部可得气密,加上双合盖体50具有阻热效果,则相辅让处于保温筒杯40空间之热散内杯10单体可得保温作用,该保温作用所使用之水液为高热,则可为高热保温或提供给挂笼70利用为蒸熟食材之热能。
当一密闭空间气体受到降温变化,则密度增加时即会与外部环境形成一负压之压力,投射到本创作之热散内杯10,该装载空间17经时程温度工作后,所形成之负压,将开启双合盖体50操作时,借由双合盖体50的扳扣边59扳开连动盖封环件60的弹性舌片62,弹性舌片62即因外力产生弹性变形,该变形即可使外周失去真圆度形成缺口,该缺口即可提供外部大气压力进入装载空间17,而方便双合盖体50的开启。
保温筒杯40的体内空间41相同受到热散内杯10外表的热气作用,在使用开始时间,相同会产生有正压力,冷却后体内空间41相同会形成负压,同样借由嵌封环件20的变形弹片22的变形作用,经由唇口12侧边所形成的提取框边122,提供手指提取拉动变形弹片22变形,变形弹片22变形失去真圆度之后,所形成的缺口,大气即可导通体内空间41,平衡后则易于分离热散内杯10。
请再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在于茶叶的泡制,则可利用热散内杯10与双合盖体50的配置组合,即可适切提供茶叶泡制,按茶叶的泡制需求需高温冲泡,依不同茶叶特性,其泡制温度约需85到95度之间,加上时间的调控,则可泡制出美味的茶汤,若一直维持高温,则会大量急速释出甘宁酸或儿茶素等苦涩分子。
依乌龙茶的泡制如西施壶倒入热水后,其温降工作明显,经由时程的控制,选择了泡制的曲线区段,则可泡制出顺口茶汤,主要如一般茶壶倒入茶叶冲制滚热开水之后,其温度即会自然发散,由里部平衡出热质。
本实用新型的热散内杯10具有对外热平衡作用,加上双合盖体50的内杯盖封部51盖封可防止茶叶香气分子提早外散,冲制后可得美味飘香的茶汤。
依据本式使用,热散内杯10单体可独立进行电子微波穿透,以对内部所装载之食材撞击发热。
在热散内杯10外表可设有供提取之握持部123,使热散内杯10可得独立使用,该握持部123为了防烫而可结合实施有一防烫区片30。
请再参阅图6所示,该保温筒杯40由于设有内衬体44与外围体43,结合形成阻热空间功能,外围体43与内衬体44结合的内部空间可为真空状态,而让体内空间41可对外阻热,该体内空间41为一组合空间,当将保温筒杯40转为独立使用时,该体内空间41转用为一容纳食材的置纳空间,所置纳食材为饮用水液,可借由其阻热能力而保温,置入之食材可为液体、或为冰块、或为冰品如冰淇淋需等低温成形之食材,借该阻热之保温筒杯40可维持冰温成形的冰淇淋避免融化,维持其形状外观,并延长品尝的冰温口感。
保温筒杯40所设开口42提供一双合盖体50所盖合,双合盖体50具有阻热作用,更能维持内部冰品避免提早融化,双合盖体50所设的内杯盖封部51此际为悬空状态,筒杯盖合部52则盖合在开口42的弧曲角缘420,并形成一线状的贴合,双合盖体50的筒杯盖合部52为可一凹入状,让开口42的弧曲角缘420可切入筒杯盖合部52的内槽空间,也避免双合盖体50平面松动,其中筒杯盖合部52可实施有一环状的弹性表面如垫圈附加。
请再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考虑到独立使用的另一层面,如图5的外观状态,则将嵌封环件20实施于保温筒杯40的开口42内表所设嵌接环槽460,该嵌封环件20的环本体21为嵌套在嵌接环槽460,所设的变形弹片22为向中心内表辐向缩设,当热散内杯10与保温筒杯40套合时,则该向内的变形弹片22即切压在热散内杯10的上围端13,借由该切压堵塞作用封闭套接间隙G所乘出的体内空间41空间,而该唇口12相同可切靠在开口42,和该定位凹口15相同可受中心凸锥45所定位,脱离热散内杯10之后,则热散内杯10外观即为如图5的外观,该上围端13部位可形成一平顺的表面。

Claims (10)

1.一种食材泡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具轴向中心线,本体可受电子微波穿透,外表具热发散之热散内杯,所设开口外围为一提取框边,提取框边往下连接一上围端,杯底具有一落置平面;
一具有热阻作用之保温筒杯,上端设有一开口,内部为一体内空间,提供上述热散内杯同轴套置,体内空间上端内表为一对合内圆;
一嵌封环件,设有一可弹性套接在上述上围端外圆之环本体,环本体外圆辐向往外延伸设有相等半径曲率之变形弹片;
一具热阻作用之双合盖体,阴面轴向设有一外毂环,外毂环外圆结合有一盖封环件以形成一对内杯密封盖合之盖封部,外毂环往上径向转接有一对筒杯开口盖合之盖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双合盖体内面中央,设有一卡扣部,提供一挂笼活动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在热散内杯底部中心,往上凹入有一定位凹口,以及保温筒杯所设体内空间内底中心,往上凸设有一中心凸锥,定位凹口与中心凸锥定位楔合后,热散内杯所设平面贴环可维持贴压于保温筒杯的开口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该热散内杯身部设有一握持部,其中该握持部外表,设有一防烫区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该双合盖体为一圆块状,由一上衬板结合一内衬体所形成,二者之间,间入有一隔热层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该变形弹片为一环状体,径向结合在环本体的外圆表面。
7.一种食材泡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具轴向中心线,本体可受电子微波穿透,外表可进行热发散之热散内杯,所设开口外围为一提取框边,提取框边往下连接一上围端,杯底为一落置平面;
一具有热阻作用之保温筒杯,上端设有一开口,内部为一体内空间提供上述热散内杯同轴套置,体内空间上端内圆为一对合内圆;
一嵌封环件,设有一可嵌接在保温筒杯所设对合内圆所设嵌接环槽之环本体,环本体内圆往中心径向向内延伸有相等半径曲率之变形弹片;
一具热阻作用之双合盖体,阴面轴向设有一外毂环,外毂环外圆结合有一盖封环件以形成一内杯盖封部,外毂环往上径向转接有一筒杯盖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双合盖体内面中央,设有一卡扣部,提供挂笼活动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在热散内杯底部中心,往上凹入有一定位凹口,以及保温筒杯所设体内空间内底中心,往上凸设有一中心凸锥,定位凹口与中心凸锥定位楔合后,热散内杯所设平面贴环可维持贴压于保温筒杯的开口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材泡制器,其特征为该变形弹片为一环状体,径向结合在环本体的内圆表面。
CN202120008847.XU 2021-01-05 2021-01-05 食材泡制器 Active CN214484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8847.XU CN214484108U (zh) 2021-01-05 2021-01-05 食材泡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8847.XU CN214484108U (zh) 2021-01-05 2021-01-05 食材泡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4108U true CN214484108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8847.XU Active CN214484108U (zh) 2021-01-05 2021-01-05 食材泡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4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4448B2 (en) Beverage dispenser
CA283978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sectional cooking and storage solutions
TW200423896A (en) Container for microwave cooking
CN101352308A (zh) 具有塑料贴面的压力炊具
CN104083069B (zh) 可控的以炭火为热源的多功能组合炉
US20130233177A1 (en) Single Cup Coffee and Tea Brewing Mug
CN214484108U (zh) 食材泡制器
CN112790607A (zh) 食材泡制器
CN208243392U (zh) 多层式盒体蒸汽锅
TWI761017B (zh) 食材泡製器
CN207202702U (zh) 一种自助蒸菜桌
CN205457999U (zh) 一种锅
US20180220831A1 (en) Slow cooker lid-mounted warming dish
CN208551115U (zh) 高安全性的隔热防烫锅具
TWM613074U (zh) 食材泡製器
CN202269915U (zh) 一种煎锅
CN206630450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双层电饭锅
CN209136192U (zh) 一种高压锅
KR20200051872A (ko) 원적외선을 방출하는 전기솥 및 가스레인지 겸용 건강밥솥
CN209863341U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9563999U (zh) 一种单人套餐炖煮装置
CN111972997A (zh) 方便套餐盒加热配套结构设置
CN206691713U (zh) 可加热快餐容器
CN203564019U (zh) 烹泡两用茶具
CN204181449U (zh) 一种带硅胶密封圈的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