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6834U -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6834U
CN214476834U CN202023240292.6U CN202023240292U CN214476834U CN 214476834 U CN214476834 U CN 214476834U CN 202023240292 U CN202023240292 U CN 202023240292U CN 214476834 U CN214476834 U CN 214476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annealing
annealing coil
end cap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402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志磊
朱张泉
王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402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6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6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6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退火结构浪费电力,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处理,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上均设有循环冷却装置;通过串联连接的线圈结构可使电压电流分配更加合理,达到更好更均匀的加热效果,同时设计了每个线圈单独的循环冷却装置,可提高线圈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生产在线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高频退火设备是将产品置于通交流电的感应线圈中,在其表层产生的感应电流由于焦耳效应而加热产品表面。高频退火设备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能耗低、环保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随着在社会发展中,对于环保的考虑越来越突出,采用线圈进行在线退火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如何降低电力的损耗、以及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电力,是采用线圈退火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退火结构浪费电力,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处理,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上均设有循环冷却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退火线圈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左旋式,第二是右旋式。
优选的;所述的左旋式退火线圈和右旋式退火线圈依次交替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退火线圈采用空心管螺旋缠绕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冷却。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端盖以及出水端盖,所述的进水端盖与出水端盖的分别连接退火线圈上空心管的两端,所述进水端盖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端盖上连接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采用软管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夹紧在退火线圈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板为绝缘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空心管的直径为16-19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采用串联方式连接的退火线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线圈设计成不同的缠绕方式,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旋转形式,便于串联的连接以及循环冷却装置的布置,退火线圈采用空心管缠绕制成,在使用时,由于电电流的作用,线圈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采用进水管向空心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可以带走线圈自身热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过热对线圈的损害,通过将需要退火的产品放入退火线圈缠绕形成的内孔中,线圈在其内部会形成穿过产品表面的感应电流,进而根据焦耳效应形成加热效果,实现在线退火工艺。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可以更好的匹配电压电流比,使加热更为均匀;
2、通过设计循环冷却装置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线圈的过热,提高使用寿命以及加热效果;
3、采用退火线圈进行加热,加热均匀,环保;
4、在线退火工艺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退火线圈右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退火线圈左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退火线圈结构整体示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附图1-4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1,采用该种连接形式可以减少线圈占用面积同时可以提供较好的电压电流比;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1上均设有循环冷却装置,用于对退火线圈1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退火线圈1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左旋式,第二是右旋式,两种形式的缠绕方式,在功能上没有区别,主要是考虑到循环冷却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进行集中分布,不同的旋向使循环冷却装置可以使循环冷却装置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安装在同一侧,提供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为了便于循环冷却装置的安装,左旋式退火线圈1和右旋式退火线圈1依次交替串联连接;退火线圈1采用空心管螺旋缠绕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实施例为;循环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冷却,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只要可以起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循环冷却装置安装方式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端盖2以及出水端盖3,所述的进水端盖2与出水端盖3的分别连接退火线圈1上空心管的两端,所述进水端盖2上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出水端盖3上连接有出水管5,冷却水经进水管4进入线圈的空心管后从出水管5流出,实现对线圈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4和出水管5均采用软管结构。
为了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每个退火线圈1的两侧设有固定板6,所述的固定板6夹紧在退火线圈1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板6为绝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以生产直径为9.52mm以下规格的铜管为例,将线圈上空心管的直径选择为16-19mm;可以实现最少的能耗达到退火所需的温度,节省能耗。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退火线圈,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上均设有循环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火线圈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左旋式,第二是右旋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旋式退火线圈和右旋式退火线圈依次交替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火线圈采用空心管螺旋缠绕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端盖以及出水端盖,所述的进水端盖与出水端盖分别连接退火线圈上空心管的两端,所述进水端盖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端盖上连接有出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采用软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退火线圈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夹紧在退火线圈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板为绝缘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的直径为16-19mm。
CN202023240292.6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Active CN214476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0292.6U CN21447683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0292.6U CN21447683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6834U true CN21447683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3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40292.6U Active CN21447683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6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0668B (zh) 传输管道的智能加热系统
CN201688691U (zh) 感应器无水冷的中频炉
CN214476834U (zh) 一种在线退火线圈结构
CN214706054U (zh)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05299897U (zh) 一种即开即热式电热水器
CN105466000A (zh) 一种即开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2126914U (zh) 水冷式风力发电变压器
CN206890645U (zh) 一种节能的电磁采暖系统
CN211119619U (zh) 一种蓄热式电磁供暖加热控制系统
CN103035333B (zh)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用水电缆
CN107517507A (zh) 一种基于管内添加扭转带的中频熔盐电加热装置
CN209960740U (zh) 一种耐腐蚀性电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07340220U (zh) 一种基于管内添加扭转带的中频熔盐电加热装置
CN208222655U (zh) 一种层叠式采暖电磁炉及供热系统
CN206944481U (zh) 节能电磁感应加热器
CN206469479U (zh) 加热装置及具有该加热装置的供暖锅炉
CN205299896U (zh) 一种即开即热式电热水器换热管
CN107974535B (zh) 一种提高双匝感应器的冷却方法
CN206369251U (zh) 一种分段式远距离电磁加热暖气
CN205669445U (zh) 一种数控冲床油箱温度调节装置
CN203068775U (zh) 电磁感应式换热器
CN203461951U (zh) 一种铂金通道的电加热装置
CN204683312U (zh) 一种圆桶式360度电磁加热型蒸柜
CN104279742A (zh) 一种节能热水器
CN202610270U (zh) 一种履带销轴淬火感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