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4958U - 程序烧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程序烧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4958U
CN214474958U CN202120756074.3U CN202120756074U CN214474958U CN 214474958 U CN214474958 U CN 214474958U CN 202120756074 U CN202120756074 U CN 202120756074U CN 214474958 U CN214474958 U CN 214474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ing
probe
piece
burned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60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翰
胡伟冲
郭阳子
包晓霖
董继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tion 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60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4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4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4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程序烧录装置,用于烧录待烧录件,所述待烧录件具有第一烧录接口和第二烧录接口,包括:机架,用于固定所述待烧录件;第一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一烧录接口;第二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二烧录接口。该程序烧录装置可以同时对至少两个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可以有效提高程序烧录的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障程序烧录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程序烧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程序烧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程序烧录装置。
背景技术
烧录为把预设的数据通过刻录机等工具刻制到光盘、烧录卡等介质中。在对电机驱动器等结构进行程序烧录时,常需要对其中两块以及上的控制板进行烧录,相关技术中,为了对多块控制板进行烧录通常采用通过探针连接烧录器和控制板逐个进行烧录,这种烧录方式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程序烧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和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程序烧录装置,用于烧录待烧录件,所述待烧录件具有第一烧录接口和第二烧录接口,包括:机架,用于固定所述待烧录件;第一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一烧录接口;第二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二烧录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探针包括:第一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一探针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第一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探针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为所述第一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烧录接口提供弹性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自由端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待烧录件;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一探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一探针形成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夹持所述待烧录件的第一夹持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转动至预设位置以和所述承载件形成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待烧录件的第二夹持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探针包括:第二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探针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第二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探针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为所述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烧录接口提供弹性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端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自由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过渡配合或小间隙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降温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为所述待烧录件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探针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探针之间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烧录接口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烧录接口和所述第一探针第一对应;和/或,所述第二探针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探针之间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烧录接口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烧录接口和所述第二探针第二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烧录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探针,用于为所述第一烧录接口提供烧录信号;和/或,第二烧录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探针,用于为所述第二烧录接口提供烧录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程序烧录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程序烧录装置用于烧录待烧录件,其中该待烧录件具有第一烧录接口和第二烧录接口,第一烧录接口可以连接于一个控制板,第二烧录接口可以连接于另一个控制板,该程序烧录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探针以及第二探针,机架用于固定待烧录件的位置,保障待烧录件的位置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固定;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固定连接于机架,第一探针用于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用于为与第一烧录接口连接的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第二探针用于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用于为与第二烧录接口连接的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由于机架可以对待烧录件进行固定,可以保障程序烧录的过程中第一探针和第一烧录接口连接良好,可以保障对与第一烧录接口连接的控制板的烧录的良品率;第二探针和第二烧录接口接触良好,可以保障对与第二烧录接口连接的控制板的烧录的良品率。综上,该程序烧录装置可以同时对至少两个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可以有效提高程序烧录的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障程序烧录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程序烧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程序烧录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程序烧录装置;110-机架;111-承载件;112-第一限位件;120-第一探针;121-第一固定端;122-第一自由端;123-第一弹性件;130-第二探针;131-第二固定端;132-第二自由端;133-第二弹性件;140-第二限位件;150-降温结构;200-待烧录件;210-第一烧录接口;220-第二烧录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程序烧录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程序烧录装置100,该程序烧录装置100用于烧录待烧录件200,该待烧录件200具有第一烧录接口210(如图4所示)和第二烧录接口220(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有一个控制板,第一烧录接口210用于为该一个控制板的烧录提供接口;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有另一个控制板,第二烧录接口220用于为该另一个控制板的烧录提供接口。
如图1所示,该程序烧录装置100包括:机架110、第一探针120以及第二探针130。
如图1所示,机架110用于固定待烧录件200。具体的,机架110可以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待烧录件200。机架110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将待烧录件200固定于该容纳空间内,机架110也可以通过其他可以限制待烧录件200相对于机架110移动的结构将待烧录件200固定于该容纳空间内。
如图1所示,第一探针120固定连接于机架110。具体的,第一探针12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只需要第一探针120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以保障第一探针120相对于机架110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即可,相对固定指的是第一探针120相对于机架110可以在预设的范围内移动,但无法超出该预设范围。第一探针120用于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以使第一探针120电连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以利用第一探针120将烧录信号经过第一烧录接口210传递至与该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控制板,以实现对与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该控制板进行烧录。由于第一探针120的位置相对于机架110相对固定,在待烧录件200固定于机架110上的状态下,第一烧录接口210可以位于第一探针120处于的预设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第一探针120可以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以保障第一探针120和第一烧录接口210接触良好,从而保障对与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控制板进行烧录的良品率。
如图1所示,第二探针130固定连接于机架110。具体的,第二探针13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只需要第二探针130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以保障第二探针130相对于机架110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即可,相对固定指的是第二探针130相对于机架110可以在预设的范围内移动,但无法超出该预设范围。第二探针130用于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以使第二探针130电连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以利用第二探针130将烧录信号经过第二烧录接口220传递至与该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控制板,以实现对与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该控制板进行烧录。由于第二探针130的位置相对于机架110相对固定,在待烧录件200固定于机架110上的状态下,第二烧录接口220可以位于第二探针130处于的预设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第二探针130可以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以保障第二探针130和第二烧录接口220接触良好,从而保障对与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控制板进行烧录的良品率。
本申请提供的程序烧录装置100用于烧录待烧录件200,其中该待烧录件200具有第一烧录接口210和第二烧录接口220,第一烧录接口210可以连接于一个控制板,第二烧录接口220可以连接于另一个控制板,该程序烧录装置100包括机架110、第一探针120以及第二探针130,机架110用于固定待烧录件200的位置,保障待烧录件200的位置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固定;第一探针120和第二探针130均固定连接于机架110,第一探针120用于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用于为与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第二探针130用于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用于为与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由于机架110可以对待烧录件200进行固定,可以保障程序烧录的过程中第一探针120和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良好,可以保障对与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控制板的烧录的良品率;第二探针130和第二烧录接口220接触良好,可以保障对与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控制板的烧录的良品率。综上,该程序烧录装置100可以同时对至少两个控制板进行程序烧录,可以有效提高程序烧录的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障程序烧录的良品率。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探针12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端121、第一自由端122以及第一弹性件123。
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端121可以位于第一探针120的一端,第一固定端121可以固定连接于机架110。第一固定端121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机架110。具体的,机架110可以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一固定端121可以插入至该第一插接孔内以插接于机架110,在第一固定端121插接于机架110的状态下,第一固定端121可以过盈配合于机架110,以保障第一固定端121相对于机架110的位置固定。由于第一固定端121插入至第一插接孔内,因此机架110可以为第一固定端121的侧壁提供抵接力的作用,以克服作用于第一固定端121的扭矩。
如图4所示,第一自由端122可以位于第一探针120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即第一自由端122位于远离于第一固定端121的一端。在第一固定端121固定连接于机架110的状态下,第一自由端122相对于机架110可以在预设的范围内移动,以保障第一自由端122可以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
如图4所示,第一弹性件12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端121。具体的,第一弹性件123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固定端121,也可以通过挂钩、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端121。第一弹性件123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自由端122。具体的,第一弹性件123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自由端122,也可以通过挂钩、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一自由端122。第一弹性件123用于为第一自由端122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提供弹性力。在第一弹性件123处于初始状态下,第一自由端122可以位于机架110形成的用于容纳待烧录件200的容纳空间内,在需要对待烧录件200进行烧录作业时,需要将待烧录件200固定于容纳空间内,此时需要利用外力克服第一弹性件123的弹性力的作用,以使待烧录件200可以放置于容纳空间内,该外力可以作用于第一自由端122的侧壁,即该外力对第一探针120施加扭矩的作用,由于第一固定端121插接于机架110的第一插接孔内,从而第一固定端121可以保障位置固定,第一自由端122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可以使待烧录件200固定于容纳空间内,并且在卸去该外力后,第一自由端122在第一弹性件12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抵接于第一烧录接口210,避免由于第一探针120和第一烧录接口210之间存在接触不良而导致成品良品率低的问题。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端121、第一自由端122以及第一弹性件123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具有的,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方便生产制造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障第一固定端121、第一自由端122以及第一弹性件123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10可以包括:承载件111和第一限位件112。
如图1所示,承载件111可以为机架110上用于形成工作面的结构,承载件111用于承载待烧录件200。具体的,可以为待烧录件200的部分或者全部放置于该工作面上,以实现机架110对待烧录件200的承载。具体的,该工作面可以为水平面,在承载件111承载待烧录件200的状态下,待烧录件200在重力的作用下贴合于工作面,待烧录件200仅能克服重力向上运动或者在水平面上运动,而无法向下运动。
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件112连接于承载件111,第一限位件112和第一探针120相对设置,第一限位件112和第一探针120之间形成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夹持待烧录件200的夹持空间。具体的,第一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在待烧录件200固定于架体上的状态下,第一限位件112抵接于待烧录件200的一侧,第一探针120抵接于待烧录件200的另一侧,在第一限位件112和第一探针120的抵接作用下,待烧录件200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并且由于待烧录件200和第一限位件112之间具有摩擦力的作用,待烧录件200和第一限位件11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也被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12可以固定连接于承载件111。具体的,第一限位件112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承载件111,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承载件111,只需要在待烧录件200被固定于机架110的状态下,第一限位件112可以沿第一方向抵接于机架110即可。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12也可以转动连接于机架110。具体的,第一限位件112可以设置为凸轮,在凸轮的凸出部分朝向于容纳空间的状态下,第一限位件112可以抵接于待烧录件200;在凸轮的凸出部分背离于容纳空间的状态下,第一限位件112可以和待烧录件20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拆装待烧录件20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10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件140。
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件140可以转动连接于承载件111,在第二限位件140转动至预设位置的状态下,第二限位件140和承载件111共同形成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夹持待烧录件200的第二夹持空间。第二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在此情况下,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预设角度为90°。在此情况下,第二限位件140的转动轴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即第二限位件140在水平面上转动,待第二限位件140转动至容纳空间上方,第二限位件140即处于预设位置,在该位置处第二限位件140的下表面和承载件111的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并且在该夹持空间夹持于待烧录件200的情况下,待烧录件20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即待烧录件200无法克服重力的作用向上运动。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所呈的预设角度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例如可以为30°~150°之间的其他角度。只需要待烧录件2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均被限制之后,待烧录件200相对于机架110无法运动即可。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探针130可以包括:第二固定端131、第二自由端132以及第二弹性件133。
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端131可以位于第二探针130的一端,第二固定端131可以固定连接于机架110。第二固定端131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机架110。具体的,机架110可以设置有第二插接孔,该第二插接孔可以为通孔,第二固定端131可以插入至该第二插接孔内并穿过第二插接孔以插接于机架110,在第二固定端131插接于机架110的状态下,第二固定端131可以过盈配合于机架110,以保障第二固定端131相对于机架110的位置固定。由于第二固定端131过盈配合于机架110,因此第二固定端131和机架11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第二固定端131难以相对于机架110运动。
如图5所示,第二自由端132可以位于第二探针130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即第二自由端132位于远离于第二固定端131的一端。在第二固定端131固定连接于机架110的状态下,第二自由端132相对于机架110可以在预设的范围内移动,以保障第二自由端132可以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
如图5所示,第二弹性件1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端131。具体的,第二弹性件133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二固定端131,也可以通过挂钩、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端131。第二弹性件133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自由端132。具体的,第二弹性件133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自由端132,也可以通过挂钩、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自由端132。第二弹性件133用于为第二自由端132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提供弹性力。在第二弹性件133处于初始状态下,第二自由端132可以位于机架110形成的用于容纳待烧录件200的容纳空间内,在需要对待烧录件200进行烧录作业时,需要将待烧录件200固定于容纳空间内,此时需要利用外力克服第二弹性件133的弹性力的作用,以使待烧录件200可以放置于容纳空间内,该外力可以作用于第二自由端132的侧壁,即该外力对第二探针130施加扭矩的作用,由于第二固定端131插接于机架110的第二插接孔内,从而第二固定端131可以保障位置固定,第二自由端132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可以使待烧录件200固定于容纳空间内,并且在卸去该外力后,第二自由端132在第二弹性件1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避免由于第二探针130和第二烧录接口220之间存在接触不良而导致成品良品率低的问题。
如图3和图5所示,具体的,第二烧录接口220可以位于待烧录件200的下表面,第二探针130可以部分位于容纳空间的下方,在将待烧录件200固定于容纳空间的时候,可以从容纳空间的上方将待烧录件200放入至容纳空间,待烧录件200放入至容纳空间的过程中,待烧录件200的第二烧录接口220逐步接近并抵接于第二探针130,第二探针130在待烧录件200的抵压作用逐步克服第二弹性件133的弹性力向下运动,待烧录件200在固定于容纳空间的状态下,第二自由端132可以在第二弹性件133的作用下保持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的状态,从而保障第二探针130和第二烧录接口220的接触良好。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端131可以形成容纳腔,第二弹性件133可以位于容纳腔内,第二自由端132和第二固定店可以过渡配合或小间隙配合。在此情况下,第二固定端131为第二自由端132的运动方向提供引导。第二弹性件133可以设置于该容纳腔内,第二弹性件133可以为弹簧,第二弹性件133可以一端抵接于第二固定端131,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可以抵接于第二自由端132,在待烧录件200的作用下,第二弹性件133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为第二自由端132抵接于第二烧录接口220提供弹性力。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程序烧录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降温结构150(可以安装于图1所示的机架110的通孔内)。
降温结构150可以固定于机架110(图中未示出),以为待烧录装置进行降温。具体的,降温结构15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机架11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机架110。降温结构150可以为风机,降温结构150的出风口可以朝向容纳空间的方向,在降温结构150工作的状态下,降温结构150提供的气流朝向容纳空间移动,在气流经过容纳空间的时候,会带走固定于容纳空间内的待烧录件200的热量,以实现对待烧录件200进行降温。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探针120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第一探针120可以设置为三个。多个第一探针120之间间隔分布,以保障多个第一探针120之间可以在工作的状态下互不干扰。第一烧录接口210也可以设置为多个,第一烧录接口210的数量和第一探针120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一烧录接口210的位置和第一探针120的位置也一一对应。例如,第一烧录接口210可以设置为三个,以对应三个第一探针120。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探针130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第二探针130可以设置为三个。多个第二探针130之间间隔分布,以保障多个第二探针130之间可以在工作的状态下互不干扰。第二烧录接口220也可以设置为多个,第二烧录接口220的数量和第二探针130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二烧录接口220的位置和第二探针130的位置也一一对应。例如,第二烧录接口220可以设置为三个,以对应三个第二探针13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程序烧录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烧录器。
第一烧录器可以通过电线电连接于第一探针120,第一烧录器用于通过第一探针120为第一烧录接口210提供烧录信号。具体的,第一烧录器可以为与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控制板进行单独的烧录作业,以保障于第一烧录接口210连接的电路板可以完成烧录作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程序烧录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烧录器。
第二烧录器可以通过电线电连接于第二探针130,第二烧录器用于通过第二探针130为第二烧录接口220提供烧录信号。具体的,第二烧录器可以为与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控制板进行单独的烧录作业,以保障于第二烧录接口220连接的电路板可以完成烧录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程序烧录装置,用于烧录待烧录件,所述待烧录件具有第一烧录接口和第二烧录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用于固定所述待烧录件;
第一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一烧录接口;
第二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二烧录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包括:
第一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一探针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
第一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探针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
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为所述第一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烧录接口提供弹性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自由端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待烧录件;
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一探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一探针形成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夹持所述待烧录件的第一夹持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转动至预设位置以和所述承载件形成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待烧录件的第二夹持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针包括:
第二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探针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
第二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探针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
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为所述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烧录接口提供弹性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自由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过渡配合或小间隙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降温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为所述待烧录件降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探针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探针之间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烧录接口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烧录接口和所述第一探针第一对应;和/或,
所述第二探针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探针之间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烧录接口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烧录接口和所述第二探针第二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序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烧录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探针,用于为所述第一烧录接口提供烧录信号;和/或,
第二烧录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探针,用于为所述第二烧录接口提供烧录信号。
CN202120756074.3U 2021-04-13 2021-04-13 程序烧录装置 Active CN214474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6074.3U CN214474958U (zh) 2021-04-13 2021-04-13 程序烧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6074.3U CN214474958U (zh) 2021-04-13 2021-04-13 程序烧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4958U true CN21447495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6074.3U Active CN214474958U (zh) 2021-04-13 2021-04-13 程序烧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4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5794B (zh) 计算机部件连接器
US4379315A (en) Carriage loading arm assembly having two magnetic transducers for a double sided floppy disc
JPH0728145B2 (ja) コンピュータ周辺装置用装着装置
CN214474958U (zh) 程序烧录装置
JP2008287769A (ja) ディスク装置
US6113402A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 an electronic appliance
US20090244782A1 (en) Disk drive
JP4093766B2 (ja) モジュール筐体内の回転振動を制限するための安定化機構
US20090268417A1 (en) Storage apparatus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 unit
US6297968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unt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3565743B2 (ja) 組込みリード・サスペンションの組立て装置及び組立て方法
JP3603914B2 (ja) 磁気ディスクドライバ
US4719692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agnetic head assembly
JP2005322377A (ja) 支持体、およびこの支持体を用いた磁気素子の検査方法
US7945923B2 (en) Disc device
CN111309119A (zh) 一种免工具拆装的HDD Carrier装置
US6453532B1 (en) Apparatus for aligning pins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for a disc drive
WO2019000853A1 (zh) 芯片、墨盒及墨盒取出的方法
CN220422158U (zh) 冶具
KR101417021B1 (ko) 광 픽업 장착장치 및 광 픽업이 장착된 노트북 컴퓨터
US8526141B2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guide member for guiding a flexible wiring board
JP2001256769A (ja) 挿抜装置及び挿抜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3572962B2 (ja) 情報記憶装置
JPH0450636Y2 (zh)
KR100654810B1 (ko)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a16, 3rd floor, ASEAN building, 690 Minzhi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ction 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16, 3rd floor, ASEAN building, 690 Minzhi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i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3

Address after: 2102, Office Building 4, Chongwen Garden, No. 1 Tangling Road,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ction 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16, 3rd floor, ASEAN building, 690 Minzhi Avenue,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ction 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