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1301U -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1301U
CN214471301U CN202120202454.2U CN202120202454U CN214471301U CN 214471301 U CN214471301 U CN 214471301U CN 202120202454 U CN202120202454 U CN 202120202454U CN 214471301 U CN214471301 U CN 214471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rame
guide
mounting bracket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24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敖武
项文杰
帅树新
苏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24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1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1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1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及检测装置。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能够相对于称重装置固定设置,第二安装架能够沿第一安装架运动;第二安装架能够供感测单元以及举升单元可活动地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架及检测工具通过第二安装架相对于第一安装架的运动,实现了部分支撑架相对于称重装置的运动,扩大了支撑架对应于称重装置的区域,使得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一侧的感测单元与举升单元的可活动范围扩大,因而能够在更大区域内对称重装置进行载荷数据采集和检测比对,以获得更准确的称量精度信息,以便于校准称重装置。

Description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量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称重装置的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物流的日益发展,对行驶车辆进行载荷称量检测的重要性日渐提高,以降低公路桥梁因车辆超载超重而损坏或造成事故的隐患。目前多采用汽车衡对车辆称重,为保证称量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在对车辆称重之前需要进行汽车衡的外载荷数据采集和校准。
现有的汽车衡检测工具只能对汽车衡上某个固定位置进行测试载荷数据采集和检测,因而这种检测工具会限缩检测汽车衡的区域,无法获悉汽车衡上称重部位的称量精度结果,以保证实际称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架,用于协助测量称重装置实际载重,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能够相对于称重装置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架运动;所述第二安装架能够供感测单元以及举升单元可活动地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架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保持预设夹角,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如此设置,第二安装架通过相对于第一安装架移动,扩大了第二安装架可对应于称重装置的区域面积,进而扩大了在称重装置上进行载荷数据采集比对的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为杆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安装架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架沿所述第一安装架运动。
如此设置,第二安装架相对于称重装置的移动轨迹面为平面,该轨迹面使得称重装置上形成了更大面积的外载荷采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架与第一导向件相互垂直。
如此设置,第二安装架能够保持与第一导向件相互垂直的移动,第二安装架的移动轨迹面在称重装置上形成了更加规则的矩形外载荷采样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件上还设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刻度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轴向延伸;及/或,所述第二安装架为杆件,且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二刻度沿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轴向延伸。
如此设置,第一刻度可以精确并且定量地表征出第二安装架相对于第一安装架移动的位移量大小,第二刻度可以精确并且定量地表征出感测单元与举升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二安装架移动的位移量大小,便于操作者沿着刻度标度移动第二安装架,以提高在称重装置上进行载荷数据采样的效率,避免重叠或重复采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杆件,且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用于与称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第一支撑件使得第一导向件能够相对于称重装置保持悬设的状态,从而使第一导向件与称重装置之间形成可设置感测单元与举升单元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两端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第一导向件相对于称重装置的固定可靠性更好,并且提高了第一导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如此设置,可以根据预设的测试载荷大小和预设的举升单元和感测单元的结构与尺寸,有针对性地控制第一导向件与称重装置之间的空间大小,以使第一导向件与称重装置之间的空间与举升单元和感测单元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活动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因第二安装架跨度过大,在重力作用下相对于水平方向偏斜,防止第二安装架与第一导向件之间阻力过大或磨损,而且有利于提高第二安装架与第一安装架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测量称重装置实际载重,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上述支撑架、感测单元以及举升单元,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举升单元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架为杆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所述感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轴向移动。
如此设置,检测装置的结构更简单,第二安装架成型方便容易获取,能够降低检测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架及检测工具通过第二安装架相对于第一安装架的运动,实现了部分支撑架相对于称重装置的运动,扩大了支撑架对应于称重装置的区域,使得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一侧的感测单元与举升单元的可活动范围扩大,因而能够在更大区域内对称重装置进行载荷数据采集和检测比对,而不仅限于在称重装置上的部分固定区域内进行采样检测,能够获得更准确的称量精度信息,以便于校准称重装置,最终保证称重装置称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架;10、第一安装架;11、第一导向件;12、第一支撑件;20、第二安装架;21、肋板;30、感测单元;31、传感器;32、滑动板;33、安装板;34、紧固件;40、举升单元;200、检测装置;300、汽车衡;310、固定部;320、浮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随着交通物流的日益发展,对行驶车辆进行载荷称量的重要性日渐提高,旨在降低公路桥梁因车辆超载超重而损坏或造成的事故隐患。目前多采用汽车衡300对车辆称重,为保证称量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在对车辆称重之间需要在汽车衡300上进行外载荷数据采集和校准。
现有的汽车衡检测只能对汽车衡上某个固定位置进行测试载荷数据采集和检测,因而这种检测工具会限缩检测汽车衡的区域,无法获悉汽车衡上称重部位的称量精度结果,以保证实际称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协助测量称重装置实际载重的的支撑架100及用于测量称重装置实际载重的检测装置200,能够固定搭载于称重装置上,并能在该称重装置上形成更大范围的可采样区域。通过在该区域内进行载荷数据采集和比对,来判断称重装置的检测精度情况,以利于作业人员进一步校准称重装置。以下实施例将以支撑架100和检测装置200在汽车衡300中的检测使用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00及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称重装置上,而不仅限于对汽车衡300的检测,对于支撑架100与检测装置200在其他类型的称重装置的检测应用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200包括支撑架100、感测单元30以及举升单元40,其中,支撑架100包括第一安装架10与第二安装架20。第一安装架10相对于汽车衡300固定设置,第二安装架20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架10上并且悬设于汽车衡300的外侧;第二安装架20上相对靠近汽车衡300的一侧设有感测单元30,并且在第二安装架20与汽车衡300之间设置有举升单元40,举升单元40的两端分别连接感测单元30以及汽车衡300的浮动部320;第二安装架20能够从第一安装架10的一端运动至第一安装架10上相对的另一端。
感测单元30与举升单元40协同配合。举升单元40能够产生伸缩形变,一端连接感测元件,另一端抵接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举升单元40伸缩形变的同时对汽车衡300浮动部320施加测试载荷,感测单元30能够指示出举升单元40实时作用于其的力数值。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可知,此时感测单元30的指示数据即为举升单元40向汽车衡300浮动部320施加的测试载荷的实际值。如此一来,操作者只需将感测单元30的指示数据与汽车衡300在同样测试位置上的测量值进行比对,即可判断汽车衡300在该测试位置上是否有测量误差。
具体地,感测单元30包括能够承受外力作用并输出数值结果的传感器31、滑动板32与安装板33,滑动板32与安装板33通过紧固件34固定连接并限定出滑动槽,传感器31与安装板33通过紧固件34固定连接,感测单元30整体与第二安装架20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并沿第二安装架20移动。举升单元40优选采用千斤顶,千斤顶可以平稳地进行伸缩运动,并能够在其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上稳定停靠以维持在该固定位置时的长度尺寸,保证其作用于外部物体上的力相对均衡。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举升单元40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工具或结构,例如采用能够螺旋伸缩调节的调节螺杆,或者是可以伸缩运动的气缸或电缸。
具体地,第一安装架10作为第二安装架20的连接基础,包括第一支撑件12以及第一导向件11。第一支撑件12为杆件,其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汽车衡300浮动部320周侧的固定部310上,并且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相互垂直,第二固定端与第一导向件11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端也可以直接固设在水平地面上,或者焊接固定于汽车衡300固定部310上,只要第一支撑件12能够相对于汽车衡300固定设置即可。
第一导向件11为杆件,与第一支撑件12相互垂直,并且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平行设置,用于与第二安装架20连接并与第二安装架20形成滑动配合,以使第二安装架20在平行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的平面内相对移动。此外,第一支撑件12的长度限定出第一导向件11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之间的间距,该间距在第一支撑件12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允许设置举升单元40与感测单元30。
具体地,第二安装架20为杆件,并且沿垂直于第一导向件11轴向的方向延伸;第一导向件11上设有沿其自身轴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安装架20上设有与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
通过第一导向部与第一配合部之间的滑动配合,第二安装架20能够与第一导向件11保持相互垂直,并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保持相互平行,且沿着第一导向件11的长度方向,也即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从第一导向件11的一端移动至第一导向件11上相对的另一端。
如此设置,第二安装架20移动时所形成的轨迹面为平行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的矩形平面,作业人员可以在该矩形平面对应的汽车衡300浮动部320表面进行外载荷数据采样及数值比对。换言之,感测元件与举升单元40均可以设置在汽车衡300浮动部320上对应于上述矩形平面的区域内的任意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1为方钢,沿垂直于第一导向件11的轴向剖切第一导向件11后得到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一导向件11的棱边即用于形成第一导向部;第二安装架20上形成有套设第一导向件11的矩形通孔,该矩形通孔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导向件11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因而该矩形通孔即用于形成第一配合部。
如此设置,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导向部使得第一导向件11与第二安装架20之间形成滑移运动副,并且二者止转配合,限制了第二安装架20相对于第一导向件11转动的自由度,提高了第二安装架20移动轨迹的精确性。
当然,第一导向件11还可以采用工字梁、T字梁等结构,第二安装架20上可以对应开设有与工字形截面相适配的第一配合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导向件11与第二安装架20之间滑动止转配合的效果。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架20也不必与第一导向件11相互垂直,第二安装架20与第一导向件11之间还可以形成非直角的夹角,只要第二安装架20能够与第一导向件11之间保持预设夹角,使得第二安装架20沿不平行于自身轴线的方向移动,并形成移动轨迹面即可,也能够扩大在汽车衡300上的可采样区域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架20上沿轴向延伸有肋板21,滑动板32与安装板33固定连接形成的滑动槽与肋板21滑动配合连接,因而肋板21形成了第二安装架20上的第二导向部,滑动板32与安装板33固定并形成与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架20上还可以形成有其他形状的第二导向部,例如选用工字梁、T字形梁等结构的第二安装架20。
优选地,第一支撑件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件12分别设置在汽车衡300固定部310上相对的两侧,第一导向件11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2的第二固定端上,悬设在汽车衡300浮动部320上方并且跨越汽车衡300固定部310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第一导向件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汽车驶向汽车衡300的方向,图1中所示的第二安装架20的长度方向即为汽车驶向汽车衡300的方向,两个第一支撑件12分别设置在汽车衡300宽度方向,也即图1中所示的第一导向件1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不垂直于汽车驶向汽车衡300的方向,例如第一导向件11沿汽车衡300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支撑件12分别设置在汽车衡300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架10依次并排设置在汽车衡300上沿汽车驶向方向的相对两侧,也即第二安装架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件11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因第二安装架20跨度过大,在重力作用下相对于水平方向偏斜,有利于提高第二安装架20沿第一导向件11滑动的平顺性,防止第二安装架20与第一导向件11之间阻力过大或磨损,而且有利于提高第二安装架20与第一安装架10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一安装架10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或者以上。
进一步地,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11在第一支撑件12上的安装位置可调,例如在第一支撑件12上开设多个供第一导向件11插接固定的插接孔或者用于固定第一导向件11的螺纹连接孔。
如此设置,可以根据预设的测试载荷大小和预设的举升单元40与感测单元30的规格结构,有针对性地控制第一导向件11与汽车衡300浮动部320之间的间距大小,以使第一导向件11与汽车衡300之间的间距大小合适,方便设置举升单元40和感测单元30。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11上还设有第一刻度,第一刻度沿第一导向件11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架20上设有第二刻度,第二刻度沿第二安装架20的轴线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第一刻度可以精确并且定量地表征出第二安装架20相对于第一安装架10移动的位移量大小,便于操作者沿着刻度标度移动第二安装架20;第二刻度可以精确并且定量地表征出感测单元30与举升单元40能够相对于第二安装架20移动的位移量大小,便于操作者沿着刻度标度移动感测单元30和举升单元40,以提高在称重装置上进行载荷数据采样的效率,避免重叠或重复采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架100及检测工具通过第二安装架20相对于第一安装架10的运动,实现了部分支撑架100相对于称重装置的运动,扩大了支撑架100对应于称重装置的区域,使得设置在第二安装架20一侧的感测单元30与举升单元40的可活动范围扩大,因而能够在更大区域内对称重装置进行载荷数据采集和检测比对,而不仅限于在称重装置上的部分固定区域内进行采样检测,能够获得更准确的称量精度信息,以便于准确地校准,最终保证称重装置称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支撑架,用于协助测量称重装置实际载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架(10)及第二安装架(20),所述第一安装架(10)能够相对于称重装置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20)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架(10)运动;
所述第二安装架(20)能够供感测单元(30)以及举升单元(40)可活动地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与所述第二安装架(20)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架(20)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0)保持预设夹角,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包括第一导向件(11),所述第一导向件(11)为杆件,所述第一导向件(11)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
所述第二安装架(20)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11)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架(20)沿所述第一安装架(10)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0)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1)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11)上还设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刻度沿所述第一导向件(11)的轴向延伸;及/或,
所述第二安装架(20)为杆件,且所述第二安装架(20)上设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二刻度沿所述第二安装架(20)的轴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12),所述第一支撑件(12)为杆件,且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
所述第一固定端用于与称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12)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1)的两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11)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2)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10)与所述第二安装架(20)活动连接。
10.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测量称重装置实际载重,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感测单元(30)以及举升单元(40),所述支撑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架;
所述感测单元(30)与所述举升单元(40)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0),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0)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0)为杆件,所述第二安装架(20)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
所述感测单元(30)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安装架(20)的轴向移动。
CN202120202454.2U 2021-01-25 2021-01-25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471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2454.2U CN214471301U (zh) 2021-01-25 2021-01-25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2454.2U CN214471301U (zh) 2021-01-25 2021-01-25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1301U true CN21447130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2454.2U Active CN214471301U (zh) 2021-01-25 2021-01-25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1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8386A (zh) * 2021-11-08 2022-02-08 安庆市纵衡称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汽车衡检修维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8386A (zh) * 2021-11-08 2022-02-08 安庆市纵衡称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汽车衡检修维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18386B (zh) * 2021-11-08 2024-04-26 安庆市纵衡称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汽车衡检修维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7502B (zh) 汽车后桥总成尺寸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4471301U (zh) 支撑架及检测装置
JPH11241901A (ja) 測定装置
CN106644425B (zh) 钢轨扣件纵横竖三向阻力综合测量装置
CN108801548A (zh) 车辆质心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CN105973550A (zh) 直线导轨副五种静刚度综合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CN216081257U (zh) 一种用于测量防撞梁有效高度的测量装置
EP2932190B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deformations on surfaces
CN107036522B (zh) 一种中小跨桥梁水上结构竖向位移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1272137A (zh) 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剪切变形的测试装置及应用
CN215572752U (zh) 楔形长带的角度误差检测装置
CN210374892U (zh) 一种建筑材料尺寸检测装置
CN111044381B (zh) 变外形翼通用测试机构
CN114485333A (zh) 一种桥梁位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0834453U (zh) 橡塑胶伸长率试验机
CN113945156A (zh) 一种砼试件边长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216309667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KR100516335B1 (ko) 비접촉식 좌굴모드 측정장치
CN219869537U (zh) 一种道路交通标志板测厚装置
CN218443707U (zh) 桥梁支座变形量及角度测量装置
CN205049121U (zh) 风道检测量具
CN218179836U (zh) 一种方向机安装支架检具
CN219551659U (zh) 一种横式液位模拟校准装置
CN216593154U (zh) 一种汽车部件加工用检测装置
CN211477631U (zh) 一种汽车纵向通过性参数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