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4458U -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4458U
CN214464458U CN202120316010.1U CN202120316010U CN214464458U CN 214464458 U CN214464458 U CN 214464458U CN 202120316010 U CN202120316010 U CN 202120316010U CN 214464458 U CN214464458 U CN 214464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upply
cold
steam
hot
ho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60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展煌
汪枫
林宝森
庄发成
李志炜
陈胤密
谭宏
陈耀森
王炯铭
陈小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Quan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owerChina Fu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Quan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owerChina Fu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Quan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owerChina Fu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Quan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60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4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4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4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机组用抽气再热装置的供热系统,特别是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将抽汽再热装置热侧进口的蒸汽管道系统进行连通,实现了热侧供热蒸汽互备;将抽汽再热装置冷侧进口的蒸汽管道系统进行连通,实现了冷侧供热蒸汽互备;将再热装置热侧出口的减温水管道系统进行连通,实现了减温水互备;最后将经过减温水减温的热侧蒸汽通往热侧相关的供热联箱,实现热侧供热联箱的互备;将经过加热的冷侧蒸汽通过冷侧相关的供热联箱,实现冷侧供热联箱的备用。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抽汽再热装置的利用效率,又提高了供热蒸汽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机组用抽汽再热装置的供热系统,特别是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纯凝机组供热改造过程中,一般采用压力或温度等级更高的抽汽点抽汽,再进行减温减压后供热用户使用;而为了避免能级不匹配的浪费现象,供热系统采用抽汽再热装置,通过利用热源供热蒸汽加热冷源供热蒸汽,既避免了供热喷水减温,又可提高冷源蒸汽温度,由此满足了供热需求,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现有技术中,一套机组配置一套抽汽再热装置,而每套抽汽再热装置的供热蒸汽系统均包括有热侧供热、冷侧供热、减温系统以及热侧供热联箱和冷侧供热联箱,然而,上述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
1、整套系统配置多、投资大,因此再进行供热蒸汽系统备用系统的建设和投资难度大,而当抽汽再热装置或部分供热蒸汽系统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修时,整套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就可能停运,并最终影响到机组的可靠运行;
2、当机组处于检修状态或者故障维修时,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也将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一方面使得该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停止运行的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的再启动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导致其运行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抽汽再热装置的利用率、提高供热蒸汽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投资成本、确保机组可靠运行的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2台发电供热机组,分别为#1机组和#2机组,每台机组均配置有一套抽汽再热装置,分别为#1机抽汽再热装置和#2机抽汽再热装置;每套抽汽再热装置均各配置有一套供热蒸汽系统,#1机抽汽再热装置配置#1供热蒸汽系统,#2机抽汽再热装置配置#2供热蒸汽系统,其中#1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1减温水管道系统以及#1热侧供热联箱和#1冷侧供热联箱,#2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2减温水管道系统以及#2热侧供热联箱和#2冷侧供热联箱;其结构要点在于:
#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通过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与#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连接;#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通过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与#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连接;#1减温水管道系统通过连通管经由减温水阀门组与#2减温水管道系统连接;#1机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1热侧联箱关断阀组与#2热侧供热联箱连接;#1机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1冷侧联箱关断阀组与#2冷侧供热联箱连接;#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2热侧联箱关断阀组与#1热侧供热联箱连接;#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2冷侧联箱关断阀组与#1冷侧供热联箱连接。
这样,#1机组与#2机组所配置的两套抽汽再热装置及对应的供热蒸汽系统互为备用,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进口(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冷侧进口(冷侧供热蒸汽系统)、热侧出口、冷侧出口以及减温水系统均可通过各自关断阀组连接到对向系统中。常规情况下,两套系统通过各个阀门进行隔离,分别运行;当其中一台机组的抽汽再热装置或者其供热蒸汽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便可打开各个阀门,由另一台机组的抽汽再热装置及对应的供热蒸汽系统对故障或检修系统进行供热。由此,一方面两套系统均能够以对方作为备用装置,从而有效提高供热蒸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两套系统均可大大提高利用率,无需另外建设备用系统,既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占地等建设。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与#1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热侧手动闸阀1A01和热侧调节阀1A02,在热侧手动闸阀1A01和热侧调节阀1A02之间设置有热侧三通接头1A03,同样所述#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与#2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热侧手动闸阀2A01和热侧调节阀2A02,在热侧手动闸阀2A01和热侧调节阀2A02之间设置有热侧三通接头2A03;所述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对应连接三通接头1A03和三通接头2A03。
所述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连接在抽汽再热装置接入管段的调节阀之后、手动闸阀之前,在进行控制时,可通过手动闸阀和调节阀对本系统进行调节后,再接入对侧系统中,从而减小运行影响。此外,连接的三通接头也可以安装于热侧供热蒸汽系统的流量测量装置之后(以靠近抽汽再热装置方向为后)。
所述#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与#1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冷侧手动闸阀1B01和冷侧调节阀1B02,在冷侧手动闸阀1B01和冷侧调节阀1B02之间设置有冷侧三通接头1B03,同样所述#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与#2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冷侧手动闸阀2B01和冷侧调节阀2B02,在冷侧手动闸阀2B01和冷侧调节阀2B02之间设置有冷侧三通接头2B03;所述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对应连接三通接头1B03和三通接头2B03。
同样,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连接于调节阀与手动闸阀之间,以减小对本侧运行的影响。
所述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包括有一路热侧主连通管道和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热侧主连通管道为双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两手动闸阀;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均为单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手动闸阀和电动闸阀,其中一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向#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另一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向#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
热侧旁路连通管道设置有两个手动闸阀和一个电动闸阀,其中电动闸阀安装于两个手动闸阀之间。
热侧主连通管道提供全流量(蒸汽流量100%)的流通通道,当其中一套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出现故障,则开启热侧主连通管道进行备用运行。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均提供半流量(蒸汽流量50%)的流通通道,当其中一台机组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正常运行的机组所对应的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为故障侧提供50%的供热蒸汽流量,从而使得故障侧的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当故障机组再次投入运行时,可大大减少其抽汽再热装置及其供热蒸汽系统的暖管时间,从而提高运行效率。
所述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包括有一路冷侧主连通管道和两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冷侧主连通管道为双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两手动闸阀;两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均为单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手动闸阀和电动闸阀,其中一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向#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另一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向#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
所述冷侧旁路连通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手动闸阀和一个电动闸阀,其中电动闸阀安装于两个手动闸阀之间。
同热侧供热蒸汽系统一样,冷侧主连通管道提供全流量(蒸汽流量100%)的流通通道,两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均提供半流量(蒸汽流量50%)的流通通道。上述旁路连通管道均为单向通道,适用于常规检修、故障等情况,因此可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所述减温水阀门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两个截止阀,该减温水阀门组的两端分别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到两侧减温水管道系统的电动截止阀前端连通管上。
所述截止阀或者采用电动截止阀,或者采用手动截止阀(优先),用于隔离或连通两套减温水管道系统,实现对减温水管道之间的备用切换。
所述#1热侧联箱关断阀组和#2热侧联箱关断阀组均包括有串联连接的电动闸阀和手动闸阀,两热侧联箱关断阀组的一端连接到对应侧抽汽再热装置热侧出口管路上,另一端则连接到其对组的热侧供热联箱上。
此时,可直接将其中一组热侧供热联箱作为备用的供热联箱,这样可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也便于维修和检修。
同样,所述#1冷侧联箱关断阀组和#2冷侧联箱关断阀组均包括有串联连接的电动闸阀和手动闸阀,两冷侧联箱关断阀组的一端连接到对应侧抽汽再热装置冷侧出口管路上,另一端则连接到其对组的冷侧供热联箱上。
运行时,可直接将其中一组冷侧供热联箱作为备用的供热联箱,如以#1冷侧供热联箱作为主供热联箱,以#2冷侧供热联箱作为备用供热联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两台机组所配置的两套抽汽再热装置及对应的供热蒸汽系统互为备用,而供热蒸汽系统中的五大部分均可部分互为备用,也可全部互为备用,从而有效提高供热蒸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两套系统均可大大提高利用率,无需另外建设备用系统,既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占地等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的蒸汽流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2台发电供热机组,分别为#1机组和#2机组,每台机组均配置有一套抽汽再热装置,分别为#1机抽汽再热装置和#2机抽汽再热装置;每套抽汽再热装置均各配置有一套供热蒸汽系统,#1机抽汽再热装置配置的#1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1减温水管道系统以及#1热侧供热联箱和#1冷侧供热联箱;#2机抽汽再热装置配置的#2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2减温水管道系统以及#2热侧供热联箱和#2冷侧供热联箱;其中:
#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通过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与#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连接;#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通过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与#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连接;#1减温水管道系统通过连通管经由减温水阀门组与#2减温水管道系统连接;#1机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1热侧联箱关断阀组与#2热侧供热联箱连接;#1机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1冷侧联箱关断阀组与#2冷侧供热联箱连接;#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2热侧联箱关断阀组与#1热侧供热联箱连接;#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2冷侧联箱关断阀组与#1冷侧供热联箱连接。
具体蒸汽系统流程参照附图2:
1)两抽汽再热装置热侧进口的#1/#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上设置有用以调整热侧供热蒸汽压力和流量的调节阀1A02/2A02,用以对热侧进口供热蒸汽进行关断隔离的手动闸阀1A01/2A01、1A04/2A04、止回阀1A05/2A05和电动闸阀1A06/2A06,用以对热侧供热进口蒸汽流量进行监测的流量测量装置1A07/2A07。在热侧手动闸阀1A01和热侧调节阀1A02之间设置有热侧三通接头1A03,在热侧手动闸阀2A01和热侧调节阀2A02之间设置有热侧三通接头2A03;所述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对应连接三通接头1A03和三通接头2A03。
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包括有一路热侧主连通管道(蒸汽流量为100%)和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旁路蒸汽流量为50%),热侧主连通管道为双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两手动闸阀A001和A002;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均为单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两手动闸阀(A003、A004、A005、A006)和一电动闸阀(A007、A008),其中一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向#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依序经由手动闸阀A004、电动闸阀A007和手动闸阀A003,另一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向#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依序经由手动闸阀A005、电动闸阀A008和手动闸阀A006。
2)两抽汽再热装置热侧出口的管路上设置有根据需要用以对热侧出口供热蒸汽进行减温的减温装置1C01/2C01,用以对热侧出口供热蒸汽进行关断隔离的电动闸阀1D05/2D05和手动闸阀1D06/2D06,并进一步通过电动闸阀1D01/2D01和手动闸阀1D02/2D02接入各自对应的热侧供热联箱中。
所述#1热侧联箱关断阀组和#2热侧联箱关断阀组均包括有串联连接的电动闸阀1D03/2D03和手动闸阀1D04/2D04。在抽汽再热装置热侧出口的管路上、手动闸阀1D06/2D06与电动闸阀1D01/2D01之间设置三通头,两热侧联箱关断阀组的一端连接到对应侧管路上的三通头,另一端则连接到另一组的热侧供热联箱上。
3)两抽汽再热装置冷侧进口的#1/#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上设置有用以调整冷侧进口供热蒸汽的压力和流量的调节阀1B02/2B02,用以对冷侧进口供热蒸汽进行关断隔离的电动闸阀1B04/2B04、止回阀1B03/2B03、手动闸阀1B01/2B01,用以对冷侧供热进口蒸汽流量进行监测的流量测量装置1B05/2B05。在冷侧手动闸阀1B01/2B01和冷侧调节阀1B02/2B02之间设置有冷侧三通接头1B03/2B03,所述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对应连接三通接头1B03、2B03。
同样的,两组冷侧供热蒸汽系统之间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共设有1路冷侧主连通管道(蒸汽流量为100%),采用手动闸阀B001、B002进行关断隔离;设有2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旁路蒸汽流量为50%),其中1路旁路的蒸汽流向由1号机往2号机,管道上设有手动闸阀B004、B003和电动调节阀B007; 另1路旁路的蒸汽流向由2号机往1号机,管道上设有手动闸阀B005、B006和电动调节阀B008。
4)两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设置有用以对冷侧出口供热蒸汽进行关断隔离的电动闸阀1E01/2E01和手动闸阀1E02/2E02,并进一步通过电动闸阀1E03/2E03和手动闸阀1E04/2E04接入各自对应的冷侧供热联箱中。
所述#1冷侧联箱关断阀组和#2冷侧联箱关断阀组均包括有串联连接的电动闸阀1E05/2E05和手动闸阀1E06/2E06。在抽汽再热装置冷侧出口的管路上、手动闸阀1E02/2E02与电动闸阀1E03/2E03之间设置三通头,两冷侧联箱关断阀组的一端连接到对应侧管路上的三通头,另一端则连接到另一组的热侧供热联箱上。
5)所述#1减温水管道系统和#2减温水管道系统分别通过减温水管道连接到各自对应的减温装置1C01/2C01上,而减温水管道上依序设置有用以对减温水进行关断隔离的电动截止阀1C02/2C02和手动截止阀1C03/2C03,用以对减温水进行进一步过滤的止回阀1C05/2C05和过滤器1C04/2C04,用以监测减温水流量的流量测量装置1C06/2C06。减温水阀门组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截止阀C001和C002,其两端分别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到两侧减温水管道系统的电动截止阀1C02/2C02前端连通管上,以实现减温水管道之间的切换。
以下根据三种运行情况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的正常供热运行状态:2台机分别各自对应各自的系统和设备运行,即#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对应1号机组)、#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对应2号机组)之间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中的所有阀门都关闭;#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对应1号机组)、#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对应2号机组)之间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中的所有阀门都关闭;减温水阀门组的所有阀门都关闭。两抽汽再热装置均正常运行未发生故障退出。热侧供热蒸汽和冷侧供热蒸汽在抽汽再热装置内换热后,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供热联箱。
2)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的局部故障退出状态,2台机中的其中1台机故障退出,但两套抽汽再热装置可正常运行未发生故障。
以1号机正常运行,2号机故障(或检修)退出为例。2号机抽汽再热装置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在连通管三通以前的部分通过调节阀2A02、电动闸阀2A06、手动闸阀2A04进行隔离;抽汽再热装置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在连通管三通以前的部分通过调节阀2B02、电动闸阀2B04进行隔离。打开热侧供热蒸汽系统连通管上的手动闸阀A003、A004和电动调节阀A007,热侧蒸汽由1号机往2号机对应的抽汽再热装置热侧进口流动;打开冷侧供热蒸汽系统连通管上的手动闸阀B004、B003和电动调节阀B007,冷侧蒸汽由1号机往2号机对应的抽汽再热装置冷侧进口流动;此时,两台抽汽再热装置各承担1号机50%的供热蒸汽流量。通过这种运行方式,可以使#2机抽汽再热装置处于热备用状态,当2号机故障解除具备再次投运条件后,可使2号机供热蒸汽系统减少抽汽再热装置的暖管时间。
类似的,当2号机正常运行,1号机故障退出时,可参考上述描述。
3)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中,2台机中的其中1台机正常供热运行,另1台机处于检修状态。
以1号机正常运行,2号机处于检修状态为例,此时#2抽汽再热装置无故障。#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在连通管三通以前的部分通过调节阀2A02、电动闸阀2A06、手动闸阀2A04进行隔离; #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在连通管三通以前的部分通过调节阀2B02、电动闸阀2B04进行隔离。特殊情况下,正在投运的#1机抽汽再热装置突然发生故障需要退出,关闭#1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进口手动阀门1A01和冷侧进口手动阀门1B01。打开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上的手动闸阀A001、A002,打开冷侧供热连通组件的手动闸阀B001、B002 ,此时热侧蒸汽、冷侧蒸汽100%流量由1号机往2号机对应的#2抽汽再热装置热侧进口、冷测进口流动;通过这种调整,可以使#2抽汽再热装置投入使用,避免2台机组都无法投入供热。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Claims (10)

1.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2台发电供热机组,分别为#1机组和#2机组,每台机组均配置有一套抽汽再热装置,分别为#1机抽汽再热装置和#2机抽汽再热装置;每套抽汽再热装置均各配置有一套供热蒸汽系统,#1机抽汽再热装置配置#1供热蒸汽系统,#2机抽汽再热装置配置#2供热蒸汽系统,其中#1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1减温水管道系统以及#1热侧供热联箱和#1冷侧供热联箱,#2供热蒸汽系统包括有#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2减温水管道系统以及#2热侧供热联箱和#2冷侧供热联箱;其特征在于:
#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通过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与#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连接;#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通过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与#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连接;#1减温水管道系统通过连通管经由减温水阀门组与#2减温水管道系统连接;#1机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1热侧联箱关断阀组与#2热侧供热联箱连接;#1机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1冷侧联箱关断阀组与#2冷侧供热联箱连接;#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热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2热侧联箱关断阀组与#1热侧供热联箱连接;#2机抽汽再热装置的冷侧出口通过连通管经由#2冷侧联箱关断阀组与#1冷侧供热联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与#1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热侧手动闸阀1A01和热侧调节阀1A02,在热侧手动闸阀1A01和热侧调节阀1A02之间设置有热侧三通接头1A03,同样所述#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与#2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热侧手动闸阀2A01和热侧调节阀2A02,在热侧手动闸阀2A01和热侧调节阀2A02之间设置有热侧三通接头2A03;所述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对应连接三通接头1A03和三通接头2A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与#1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冷侧手动闸阀1B01和冷侧调节阀1B02,在冷侧手动闸阀1B01和冷侧调节阀1B02之间设置有冷侧三通接头1B03,同样所述#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与#2机抽汽再热装置连接段设置有冷侧手动闸阀2B01和冷侧调节阀2B02,在冷侧手动闸阀2B01和冷侧调节阀2B02之间设置有冷侧三通接头2B03;所述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对应连接三通接头1B03和三通接头2B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热侧供热关断阀组的热侧供热连通组件包括有一路热侧主连通管道和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热侧主连通管道为双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两手动闸阀;两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均为单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手动闸阀和电动闸阀,其中一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向#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另一路热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2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向#1热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侧旁路连通管道设置有两个手动闸阀和一个电动闸阀,其中电动闸阀安装于两个手动闸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冷侧供热关断阀组的冷侧供热连通组件包括有一路冷侧主连通管道和两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冷侧主连通管道为双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两手动闸阀;两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均为单向流通管道,其上设置有串联的手动闸阀和电动闸阀,其中一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向#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另一路冷侧旁路连通管道为由#2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向#1冷侧供热蒸汽系统单向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侧旁路连通管道上设置有两个手动闸阀和一个电动闸阀,其中电动闸阀安装于两个手动闸阀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阀门组包括有串联连接的两个截止阀,该减温水阀门组的两端分别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到两侧减温水管道系统的电动截止阀前端连通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热侧联箱关断阀组和#2热侧联箱关断阀组均包括有串联连接的电动闸阀和手动闸阀,两热侧联箱关断阀组的一端连接到对应侧抽汽再热装置热侧出口管路上,另一端则连接到其对组的热侧供热联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冷侧联箱关断阀组和#2冷侧联箱关断阀组均包括有串联连接的电动闸阀和手动闸阀,两冷侧联箱关断阀组的一端连接到对应侧抽汽再热装置冷侧出口管路上,另一端则连接到其对组的冷侧供热联箱上。
CN202120316010.1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Active CN214464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6010.1U CN214464458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6010.1U CN214464458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4458U true CN21446445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6010.1U Active CN214464458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4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9707B (zh) 一种双低压缸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的控制及保护方法
CN210239765U (zh) 一种安全节能型灵活调整低压缸进汽的抽汽供热系统
CN206055732U (zh) 一种新型供热机组
CN110080834B (zh) 一种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低压缸优化系统
CN110953571A (zh) 一种应用于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系统
CN204648396U (zh) 一种350mw高背压供热机组的串联热网
CN214464458U (zh) 一种抽汽再热装置互备供热蒸汽系统
CN112145244B (zh) 一种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给水温度和供汽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CN113175360A (zh) 一种提高深度调峰低压缸效率的母管制连接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653819B (zh)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汽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207300A (zh) 用于减温减压装置在热备用状态实现节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13175361B (zh) 一种基于高压缸零出力及再热蒸汽母管制连接及运行方法
CN206299414U (zh) 压力自持型汽轮机润滑油供油系统
CN210485839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113357690A (zh) 一种停机不停炉互联互备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11854139U (zh) 基于汽轮机低压光轴技术的供热系统
CN113494321A (zh) 一种基于高压缸零出力的母管制连接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3175368A (zh) 一种基于母管制改造的锅炉汽轮机互联系统以及运行方法
CN111140897A (zh) 一种使用喷射器自行调节凝汽器背压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5597384U (zh) 一种停机不停炉互联互备供热系统
CN112031883A (zh) 适用于中调阀参与调节提升工业供汽参数的两级调节系统
CN114934817B (zh) 一种中低压合缸型汽轮机轴封供汽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9492343U (zh) 多级供汽系统
CN109945272A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大温差三区联合供热系统
CN216716186U (zh) 一种低温省煤器的水温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