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0509U -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0509U
CN214460509U CN202023348733.4U CN202023348733U CN214460509U CN 214460509 U CN214460509 U CN 214460509U CN 202023348733 U CN202023348733 U CN 202023348733U CN 214460509 U CN214460509 U CN 214460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sh
roof beam
beam body
pipe
sash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87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增龙
李阳
周文强
李广玺
井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ighway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ighway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ighway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87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0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0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0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包括多个框格梁本体,多个所述框格梁本体分为多排设置,多排所述框格梁本体沿边坡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中均预埋有钢筋,并所述钢筋的两端均穿出框格梁本体,相邻两个所述框格梁本体上钢筋相互靠近的端部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框格梁本体、钢筋和连接件,在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将相邻框格梁本体上钢筋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减少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所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边坡问题,如何维持边坡的稳定成为了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行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边坡的防护一般采用在边坡搭建锚杆框格梁,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又可以在框格梁内种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994170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格梁,包括框架梁板,用于围成框格梁的框格结构,所述框架梁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贴合连接的梁板单体,所述梁板单体呈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波纹结构;导滑机构,包括固定在梁板单体的一个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燕尾槽,以及固定在梁板单体的另一个侧面上与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凸起,所述燕尾凸起能够在多个梁板单体连接使用时,插入燕尾槽内部并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梁板单体一个侧面上的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沿梁板单体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容纳凹槽的底部固定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齿条,所述容纳凹槽的背部固定有能够在多个梁板单体贴合连接使用时限制限位齿条移动的锁止扣。该框格梁利用波纹状的框架梁板增加与边坡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可以多层叠加使用,增加梁板总体强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装配式框格梁进行施工时,需要将相邻两块梁板单体上的燕尾凸起与燕尾槽卡接在一起,在燕尾凸起与燕尾槽卡接在一起时,由于梁板单体呈波纹状,所以工作人员对燕尾凸起和燕尾槽卡接非常耗时,进而存在有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耗时较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缓解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耗时较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包括多个框格梁本体,多个所述框格梁本体分为多排设置,多排所述框格梁本体沿边坡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中均预埋有钢筋,并所述钢筋的两端均穿出框格梁本体,相邻两个所述框格梁本体上钢筋相互靠近的端部均通过连接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将预制好的多个框格梁本体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将多个框格梁本体沿边坡的倾斜方向分为多排,每一排上的框格梁本体沿垂直于边坡倾斜的方向依次布置,将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上的钢筋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相邻框格梁本体的连接,进而完成框格梁的施工,最终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所用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一根钢筋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放置好后,对连接管进行安装,使得连接管的一端与一根钢筋螺纹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上钢筋相互靠近端部的固定,进而增加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内沿连接管的中点朝向两端开设有互为反向的内螺纹,每根所述钢筋的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相邻两根所述钢筋相互靠近端部上的外螺纹互为反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上钢筋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在一起时,将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对应两根钢筋的端部,然后转动连接管,使得连接管的一端与一根钢筋的端部螺纹连接在一起,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的端部螺纹连接在一起,继续转动连接管,连接管同时对两根钢筋进行驱动,从而使得两根钢筋朝向互相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两个相邻的框格梁本体朝向互相靠近的方向运动,最终达到减小相邻框格梁之间间隙的效果。
可选的,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的周侧均设置有橡胶垫,相邻两个所述框格梁本体上的橡胶垫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的两个框格梁本体摆放好后,使得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上的橡胶垫抵触,继而使得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管进行安装,在连接管对两个框格梁本体施加相互靠近的力时,两个框格梁本体上的橡胶垫被挤压变形,橡胶垫施加给两个框格梁本体朝向互相远离方向的力,进而使得连接件和钢筋的连接处于张紧状态,最终达到增加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朝向边坡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浇筑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框格梁本体进行施工时,先在边坡上进行打孔,同时使得边坡上孔的直径大于浇筑管的直径,继而使得每个框格梁本体上的浇筑管可以插入边坡上的孔中,浇筑管插入边坡上孔中后,浇筑管与孔壁抵触,从而增加框格梁与边坡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浇筑管靠近框格梁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框格梁本体中,并所述浇筑管延伸至框格梁本体中的一端与框格梁本体背离边坡的侧面平齐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浇筑管延伸至框格梁本体中,可以增加浇筑管与框格梁本体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加框格梁被施工完毕后的牢固性。
可选的,每个所述浇筑管的周侧面上均开设有出浆孔,所述浇筑管中灌注有水泥砂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浇筑管插入边坡上的孔中和将相邻的框格梁本体连接在一起后,向浇筑管中灌注水泥砂浆,继而使得浇筑管中的水泥砂浆经出浆孔流入边坡上的孔中,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水泥砂浆将浇筑管和边坡连为一体,进而增加边框梁本体与边坡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每个所述出浆孔靠近框格梁本体的一侧均设置有阻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浇筑管插入孔中后,将相邻的框格梁本体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管对相邻的两个框格梁本体施加相互靠近的力时,阻挡片在连接管的作用下插入边坡上孔的内壁中,继而增加浇筑管与边坡上孔的连接稳定性,向浇筑管中灌注水泥砂浆时,阻挡片对孔中的泥土进行阻挡,从而减少孔中的泥土对出浆孔的堵塞,进而增加浇筑管与边坡连为一体时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框格梁本体、钢筋和连接件,在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将相邻框格梁本体上钢筋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减少工作人员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所用时间;
2.通过设置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一根钢筋螺纹连接在一起,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螺纹连接在一起,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相邻的框格梁本体进行连接;
3.通过设置橡胶垫,将相邻的框格梁本体放置好后,使得相邻框格梁本体上的橡胶垫抵触,继而使得两个相邻框格梁本体之间留有安装连接管的空间,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管进行安装,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框格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框格梁中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框格梁中框格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框格梁本体;110、钢筋;120、橡胶垫;130、浇筑管;131、出浆孔;132、阻挡片;200、连接管;300、边坡;400、水泥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包括多个框格梁本体100,每个框格梁本体100均呈方框型,每个框格梁本体100均采用提前在预制场使用水泥混凝土预制的方式制造。在对框格梁本体100进行预制时,在每个框格梁本体100中均预埋有四根钢筋110,四根钢筋110共同组成方形,并且每根钢筋110的两端均穿出框格梁本体100。
参照图1,在框格梁进行施工时,将多个框格梁本体100分为多排设置,多排框格梁本体100沿边坡300的倾斜方向依次布置,同一排框格梁本体100中的框格梁本体100沿垂直于边坡300倾斜方向依次布置。
参照图2和图3,每根钢筋110的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并且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100之间相对两根钢筋110上的外螺纹螺旋方向相反设置。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100之间均设置有两个连接件,连接件为连接管200,连接管200的内部沿连接管200的中点朝向两端开设有互为反向的内螺纹。一个连接管200对应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100之间相对的两根钢筋110设置。连接管200的一端与一根钢筋110同轴螺纹连接,连接管200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110同轴螺纹连接。
参照图2和图3,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管200进行安装,每个框格梁本体100的周侧均设置有八个橡胶垫120,每个橡胶垫120均与框格梁本体100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橡胶垫120为一组布置在框格梁本体100的同一侧,同一组中的两个橡胶垫120分别布置在框格梁本体100的两端。将框格梁本体100放置好后,相邻框格梁本体100相对侧面上的橡胶垫120相互抵触,继而使得相邻的框格梁本体100之间留有放置连接管200的间隙。
将连接管200放置在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100之间时,使得连接管20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钢筋110的端部抵触,先将连接管200的一端与一根钢筋110螺纹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拉动连接管200,连接管200带动钢筋110朝向另一根钢筋110所在的方向运动。在连接管200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110套接在一起后,转动连接管200,连接管200与两根钢筋110发生相对转动,两根钢筋110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两根钢筋110带动两个框格梁本体100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橡胶垫120被挤压变形,橡胶垫120施加给两个框格梁本体100相互远离方向的力,最终使得连接管200与两根钢筋110始终处于被张紧的状态,增加连接管200与两根钢筋110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为了增加框格梁本体100与边坡300的连接稳定性,每个框格梁本体100朝向边坡300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四根浇筑管130,一根浇筑管130布置在框格梁本体100的一个边角处,并且每根浇筑管130均采用预埋的方式与框格梁本体100固定连接在一起。每根浇筑管130预埋进框格梁本体100中的一端均与框格梁本体100背离边坡300的侧面平齐设置。每根浇筑管130的周侧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浆孔131,每个出浆孔131均与浇筑管130的内部连通布置。每个出浆孔131靠近框格梁本体100的一侧均设置有阻挡片132,每个阻挡片132均对应出浆孔131的形状设置,并且每个阻挡片132均与浇筑管130垂直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3,在对框格梁本体100安装至边坡300上时,先在边坡300上对应多根浇筑管130进行预开孔,同时使得边坡300上预开孔的直径大于浇筑管130的直径。然后将浇筑管130远离框格梁本体100的一端插入预开的孔中,再对连接管200进行安装。连接管200对相邻的框格梁本体100进行驱动,继而使得框格梁本体100带动浇筑管130运动,从而使得阻挡片132插入孔的内壁中。然后再向浇筑管130中灌注水泥砂浆400,在向浇筑管130中灌注水泥砂浆400时,阻挡片132对出浆孔131阻挡土,减少土对出浆孔131的堵塞。水泥砂浆400进入浇筑管130中,同时浇筑管130中的水泥砂浆400经出浆孔131流出,待水泥砂浆400凝固后,浇筑管130与边坡300上预开的孔连为一体,进而增加框格梁本体100与边坡300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少钢筋110和连接管200表面生锈的情况发生,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100之间同样浇筑有水泥砂浆400,水泥砂浆400凝固后,水泥砂浆400背离边坡300的侧面与框格梁本体100背离边坡300的侧面处于平齐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框格梁进行施工时,先在边坡300上对应框格梁本体100上的浇筑管130预开设孔。然后将多个框格梁本体100放置在边坡300上,浇筑管130插入边坡300上预开设的孔中,同时使得相邻框格梁本体100相对侧面上的橡胶垫120抵触。然后对连接管200进行安装,使得连接管20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钢筋110的端部抵触,转动连接管200,连接管200与一根钢筋110螺纹连接在一起。再拉动连接管200,使得连接管200与另一根钢筋110套在一起,继续转动连接管200,连接管200与两根钢筋110发生相对转动,两根钢筋110在连接管200的作用下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继而使得相邻两个框格梁本体100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橡胶垫120在框格梁本体100的作用下被挤压变形,从而使得橡胶垫120施加给两个框格梁本体100相互远离方向的力,进而使得连接管200和两根钢筋110处于张紧的状态,增加连接管200与钢筋110的连接稳定性。然后再向浇筑管130中灌注水泥砂浆400,浇筑管130中的水泥砂浆400经出浆孔131流入边坡300上预开设的孔中,待水泥砂浆400凝固后,浇筑管130和边坡300连为一体。最后再向相邻框格梁本体100之间灌注水泥砂浆400,进而减少钢筋110和连接管200生锈的情况发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框格梁本体(100),多个所述框格梁本体(100)分为多排设置,多排所述框格梁本体(100)沿边坡(300)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100)中均预埋有钢筋(110),并所述钢筋(110)的两端均穿出框格梁本体(100),相邻两个所述框格梁本体(100)上钢筋(110)相互靠近的端部均通过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管(200),所述连接管(200)的一端与一根钢筋(110)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200)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1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00)内沿连接管(200)的中点朝向两端开设有互为反向的内螺纹,每根所述钢筋(110)的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相邻两根所述钢筋(110)相互靠近端部上的外螺纹互为反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100)的周侧均设置有橡胶垫(120),相邻两个所述框格梁本体(100)上的橡胶垫(120)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框格梁本体(100)朝向边坡(300)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浇筑管(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管(130)靠近框格梁本体(100)的一端延伸至框格梁本体(100)中,并所述浇筑管(130)延伸至框格梁本体(100)中的一端与框格梁本体(100)背离边坡(300)的侧面平齐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浇筑管(130)的周侧面上均开设有出浆孔(131),所述浇筑管(130)中灌注有水泥砂浆(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浆孔(131)靠近框格梁本体(100)的一侧均设置有阻挡片(132)。
CN202023348733.4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Active CN214460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8733.4U CN21446050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8733.4U CN21446050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0509U true CN21446050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0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8733.4U Active CN21446050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0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49270A1 (zh) 一种普通钢筋与精轧螺纹钢筋混合配筋的拼装墩
EP3673113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integralen brücke und integrale brücke
CN108331365B (zh) 一种压型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楼板方法
CN104264575A (zh) 一种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构造及施工工艺
CN109630128B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自重下沉竖井
CN111335465A (zh)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可转动自复位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A3187790A1 (en) A structural trus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9339436B (zh) 异形混凝土洞体装配式模板支撑装置
CN214460509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框格梁
CN114232867A (zh) 单向叠合板后浇带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1007173U (zh) 预制件拼砌砌体填充墙
CN101666085A (zh) 预制构件复合水泥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35468A (zh)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可滑动自复位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N208685450U (zh) 钢桁架桥拼装支架体系
RU128636U1 (ru) Узел стыка сборной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ой колонны с фундаментом
CN100347390C (zh) 锚栓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件外锚钢加固方法
CN114197511B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轻质基础及其装配方法
CN114635449B (zh) 一种基于bim地下空间的多层地下通道交叉施工组件及其工艺
CN205474785U (zh) 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
CN215212387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墙体模板加固结构
CN215801692U (zh) 一种用于膨胀土边坡的框格梁支护系统
CN215254993U (zh) 一种t形可恢复竖向连接结构
CN113700153A (zh) 装配式叠合板与组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9504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可滑动自复位节点连接结构
CN211849498U (zh) 一种柔性网面层与刚性梁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815, 14677 Jingshi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815, 14677 Jingshi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HIGHWAY & BRIDGE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