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7702U -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7702U
CN214457702U CN202120537892.4U CN202120537892U CN214457702U CN 214457702 U CN214457702 U CN 214457702U CN 202120537892 U CN202120537892 U CN 202120537892U CN 214457702 U CN214457702 U CN 214457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eaction
storage tank
packed tower
di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78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浩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378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7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7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7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进料单元、反应单元、分相单元和蒸馏单元;进料单元与填料塔相连;反应单元包括填料塔和反应釜;反应单元中的反应釜与重力分离器相连,重力分离器分别与水相储槽和油相储槽相连;蒸馏单元与油相储槽相连。本实用新型反应单元采用填料塔和反应釜的组合,避免采用高压容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硫化氢原料,提高转化率。填料塔和反应釜串联能够提高硫化氢的转化率,并联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部满足多种生产规模,组合灵活性强,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3-巯基丙酸烷基酯(以下简称:巯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以下简称:三硫代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助剂或者有机合成中间体。例如:3-巯基丙酸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等系列化合物可以作为钝化剂,用于含锗的半导体表面加工。此外,3-巯基丙酸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还可以用于合成异噻唑啉酮。
通常,巯基酯是采用3-巯基丙酸和醇为原料,在酸催化剂或者三氯硅烷(刘玉生,巯基丙酸甲酯的绿色合成,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9,27(06),19-21)存在的情况下,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从制备3-巯基丙酸原料到合成巯基酯涉及到两步合成与分离。而巯基是活泼基团,容易被氧化。因而,这种合成路线对应的工艺需要较严格的条件控制。3-巯基丙酸合成的主要方法包括:丙烯腈-硫脲法,丙烯腈-硫氢化钠法,丙烯酸-硫化氢高压合成法,3-氯丙酸-硫代硫酸钠法,丙烯酸-硫化氢-固定相碱性氧化物催化剂连续流法。这些方法或者产生废水和废盐;或者要求使用高纯硫化氢(>99%);或者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导致回收和分离困难;或者需要采用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还原除杂。因此,采用3-巯基丙酸为原料的酯化合成路线在排放控制、设备和生产管理上均需要较大的投入。
申请号为CN201110059175.6的专利描述了一种连续法合成巯基酯路线和工艺:以亚硫酸钠溶液、硫化氢、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原料,将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转化为3-巯基丙酸甲酯。此方法的优点是:采用水作为溶剂,避免了使用非环保的有机溶剂;对于硫化氢的纯度要求并不苛刻,例如:可以直接从水溶液中制得硫化氢,不必干燥即可作为原料使用。但此方法的显著的缺点是:相对于巯基酯产品,生成的结晶硫代硫酸钠副产物产量较大。
作为三硫代酯的典型代表,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是合成3,3’-二硫代二丙酸酯的伴生产物。例如:申请号为CN201510478363.0的专利描述了以丙烯酸甲酯,硫化氢,硫磺和硫化铵为原料直接生成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常压条件下,前者与后者的沸点分别为325℃和383℃。这两种较高沸点的化合物在混合状态下,通过蒸馏或者减压蒸馏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然而,此专利所采用的路线/方法不以方便地得到较纯的三硫代酯产物为目标。
综上,避免采用高压容器,采用易得原料,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提高硫元素的使用效率,提高产品的分离效率,减少低值副产品是合成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进料单元、反应单元、分相单元和蒸馏单元;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填料塔3和反应釜4;所述分相单元包括重力分离器5、水相储槽6和油相储槽7,反应单元中的反应釜4与重力分离器5相连,重力分离器5分别与水相储槽6和油相储槽7相连;蒸馏单元为真空蒸馏釜8,与油相储槽7相连。
所述进料单元的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1与反应釜4的上部相连并通入反应釜4的液面下部,为硫化氢进气装置;进料单元的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1与反应釜4的上部相连,为氮气进气装置;进料单元的单向输液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
所述水相储槽6通过第一循环泵9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
所述重力分离器5顶部与尾气吸收装置10相连。
所述填料塔3的顶部与尾气吸收装置10相连。
所述反应釜4的中部或下部通过第二循环泵11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
所述真空蒸馏釜8通过输液泵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将底液输送到反应釜4。
所述反应单元为填料塔、雾化塔、流化床或者反应釜,或者上述的串联、并联的组合;所述反应单元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和导热流体控制反应单元内物料的温度范围为0-70℃。
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方法,采用3,3’-二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与硫化氢反应,转化为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
反应式如下:
(SCH2CH2COOR)2+H2S→HSCH2CH2COOR+S(SCH2CH2COOR)2
其中,R代表C1~C8的直连烷基,或者C3~C8的环烷基或者支链烷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步骤分为:第一步、准制备硫化物或者硫氢化物水溶液;第二步、向此水溶液中注入3,3’-二硫代丙酸二烷基酯有机原料或者3,3’-二硫代丙酸二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混合酯;第三步、在搅拌状态下向液相通入硫化氢;第四步、减压蒸馏分离巯基酯产物。如须制备纯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则须重复进行第三步和第四步,直至3,3’-二硫代丙酸二烷基酯全部转化成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或者直接通过蒸馏方法分离3,3’-二硫代丙酸二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反应单元采用填料塔和反应釜的组合,避免采用高压容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硫化氢原料,提高转化率。填料塔和反应釜串联能够提高硫化氢的转化率,并联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装置及其组合满足多种生产规模,组合灵活性强,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连续化生产3-巯基丙酸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二甲酯的装置图;
图中,1-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单向输液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3-填料塔、4-反应釜、5-第一重力分离器、6-水相储槽、7-油相储槽、8-真空蒸馏釜、9-第一循环泵、10-尾气吸收装置、11-第二循环泵、21-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连续化生产3-巯基丙酸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的装置图;
图中,12-恒温填料塔、13-第二重力分离器、14-第一蒸馏釜、15-第二蒸馏釜、16-第一输液泵、17-第一真空泵、18-第二真空泵、19-第二输液泵、20-第三输液泵、22-第三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3-第二单向输液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1
制备硫化铵碱性水溶液:向三口瓶中加入质量份为94.0的氨水溶液(NH3的质量浓度为5.8wt.%)。控制氨水溶液的温度为3℃,并在30分钟内向氨水溶液中鼓泡通入质量份为6.0的硫化氢气体,得到硫化铵的碱性水溶液(pH≤9.5)。
向上述硫化铵碱性水溶液中加入质量份为100.0的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保持混合物的温度为20℃,并在搅拌状态下,在5个小时内向三口瓶中缓慢通入质量份为1.48的硫化氢。静置分层后,得到下层质量份约为101.4的有机溶液。
有机溶液在氮气保护下于60℃,2mm汞柱压强下减压蒸馏,得到质量份约10.1的3-巯基丙酸甲酯。经过色谱分析,混合液中含有: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12.5%,对应质量分为11.4;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87.5%,对应质量份为79.9。即,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在本条件下单次转化率约为20.1%。
按照上述反应条件,向三口瓶中通硫化氢,每5个小时进行一次蒸馏,累计获得质量分约为47的3-巯基丙酸甲酯(色谱分析纯度>98%)和质量分约为52.9的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色谱分析纯度>98%)。合计消耗硫化氢的质量分约为8.2。
实施例2
制备硫氢化钾碱性水溶液:向三口瓶中加入质量份为100.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KOH的质量浓度为19.1wt.%)。控制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温度为50℃,并在搅拌状态下、30分钟内向氢氧化钾水溶液中鼓泡通入质量份为15.5的硫化氢气体,得到硫氢化钾的碱性水溶液(pH≤9.5)。
向上述硫氢化钾碱性水溶液中加入质量份为100.0的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在搅拌状态下并保持混合物的温度为50℃,在5个小时内向三口瓶中缓慢通入质量份为2.3的硫化氢。静置分层后,得到下层质量份约为102.2的有机溶液。
有机溶液在氮气保护下于60℃,2mm汞柱压强下减压蒸馏,得到质量份约13.2的3-巯基丙酸甲酯。经过色谱分析,混合液中含有: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16.8%,对应质量分为15.0;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83.2%,对应质量份为74.3。即,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在本条件下单次转化率约为26.3%。
按照上述反应条件,向三口瓶中通硫化氢,每4个小时进行一次蒸馏,累计获得质量分约为47.0的3-巯基丙酸甲酯(色谱分析纯度>98%)和质量分约为52.9的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色谱分析纯度>98%)。合计消耗硫化氢的质量分约为9.2。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连续化生产3-巯基丙酸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甲酯的装置图,装置包括进料单元、反应单元、分相单元和蒸馏单元;反应单元包括填料塔3和反应釜4;分相单元包括第一重力分离器5、水相储槽6和油相储槽7,反应单元中的反应釜4与第一重力分离器5相连,第一重力分离器5分别与水相储槽6和油相储槽7相连;蒸馏单元为真空蒸馏釜8,与油相储槽7相连。
真空釜8中的底液,通过输液泵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所述进料单元的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1与反应釜4的上部相连,将硫化氢或者硫化氢与氮气混合气通入反应釜4中的液体物料的液面下;进料单元的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1与反应釜4的上部相连,为氮气进气装置;进料单元的单向输液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水相储槽6通过第一循环泵9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第一重力分离器5顶部与尾气吸收装置10相连。填料塔3的顶部与尾气吸收装置10相连。反应釜4的中部或下部通过第二循环泵11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真空釜8中的部分底液可以通过输液体泵输送至填料塔3顶部。
反应釜4中的液体为预置的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混合物及硫氢化钾碱性溶液。在适当搅拌速度下,硫化氢与釜内液体反应。第一循环泵9将反应釜中的液体转入填料塔3中,液体在填料上形成较为充分的气液界面。此界面能够进一步吸收有反应釜4液体溢出的硫化氢。根据需要,填料塔的进料口也包括: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独立原料进口,分相单元的水相和油相,以及蒸馏单元的高沸点和低沸点底液。反应釜4的温度控制在0-70℃。具体的温度选择是:温度高,硫化氢气体溢出速度快,但反应速度提高,比较适合进料中或者后续单元返回的物料中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含量较高的情况和以大量制备3-巯基丙酸甲酯产品和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与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混合酯中间产物为目的。温度低比较适合以合成3-巯基丙酸甲酯产品和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两个化合物为目的。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按照串联或者并联,或者串联并联混联形式增加反应釜4和填料塔3。串联能够提高硫化氢的转化率,并联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分相工作采用的是第一重力分离器5。分相后水相在上层,有机相在下层。水相进入水相储槽6后经过第一循环泵9直接回到填料塔3。有机相进入油相储槽7后进入蒸馏单元。减压蒸馏的工作参数为:2mm汞柱,温度为60℃。蒸馏出的轻组分为目的产物:3-巯基丙酸甲酯;重组份为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与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混合酯。经过多次循环,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逐渐转化成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此需要反应单元的工作部进行串联,以提高单次转化效率。考虑到经济效益,蒸馏单元可以加减压装精馏塔工作部。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精馏分离,以达到较高纯度的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产物。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进料单元与反应单元中的恒温填料塔12相连,反应单元包含三个串联的恒温填料塔12,所述恒温填料塔12通过第二输液泵19和第三输液泵20串联;分相单元为第二重力分离器13;第二重力分离器13与恒温填料塔12相连;第二重力分离器13的底部与第一蒸馏釜14的底部相连,顶部与硫化氢进气管道相连;硫化氢进气管道与恒温填料塔12相连;第一蒸馏釜14的底部分两个管道,一个管道与第二蒸馏釜15的底部相连,另一个管道通过第一输液泵16与恒温填料塔12相连,第一蒸馏釜14的顶部通过第一真空泵17与硫化氢进气管道相连;第二蒸馏釜15的顶部通过第二真空泵18与硫化氢进气管道相连;进料单元的第三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2与第一级恒温填料塔12相连;进料单元的第二单向输液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3与第三级恒温填料塔12相连
硫化氢(或者硫化氢与氮气的混合气)通过质量流量计直接通入三个串联的恒温填料塔12中,硫化氢出口位于每个恒温填料塔12顶的位置。并通过最后一级恒温填料塔12排入尾气系统,恒温填料塔12保温设置在0-70℃范围。恒温填料塔12中的有机液相进入第二重力分离器13,将有机相中的溶解硫化氢气体与液相进行初步分离。第二重力分离器13中的硫化氢气体进入硫化氢原料气管道。下层的液相进入第一蒸馏釜14。第一蒸馏釜14的工作参数为:2mm汞柱,温度为60℃。馏出的气体并入硫化氢原料气体管道,轻的液体馏分为3-巯基丙酸甲酯。釜底残液为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与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混合酯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原料在进入第三级恒温填料塔12。或者进入第二蒸馏釜15,实现少量的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与大量的3,3’-三硫代二丙酸二甲酯分离和提纯。第二蒸馏釜15的工作参数为:15mm汞柱,温度为170℃。第一蒸馏釜14和第二蒸馏釜15的挥发物并入硫化氢原料气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单元、反应单元、分相单元和蒸馏单元;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填料塔(3)和反应釜(4);所述分相单元包括第一重力分离器(5)、水相储槽(6)和油相储槽(7),反应单元中的反应釜(4)与重力分离器(5)相连,重力分离器(5)分别与水相储槽(6)和油相储槽(7)相连;蒸馏单元为真空蒸馏釜(8),与油相储槽(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的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1)与反应釜(4)的上部相连并通入反应釜(4)的液面下部,为硫化氢进气装置;进料单元的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1)与反应釜(4)的上部相连,为氮气进气装置;进料单元的单向输液装置和质量计量装置(2)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储槽(6)通过第一循环泵(9)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分离器(5)顶部与尾气吸收装置(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3)的顶部与尾气吸收装置(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4)的中部或下部通过第二循环泵(11)与填料塔(3)的顶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为填料塔、雾化塔、流化床或者反应釜,或者上述的串联、并联的组合;所述反应单元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和导热流体控制反应单元内物料的温度为0-70℃。
CN202120537892.4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Active CN214457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892.4U CN214457702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892.4U CN214457702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7702U true CN21445770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7892.4U Active CN214457702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7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30735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лкансульфокислот
CN113004177B (zh) 一种3-巯基丙酸烷基酯和3,3’-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连续生产方法
KR20050069982A (ko) 포름산 포르메이트의 제조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상기포르메이트의 용도
CN104024210B (zh) 通过直接酯化制造丙烯酸2-辛酯的方法
JP2006503021A (ja) ギ酸ギ酸塩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及びその使用
CN100463897C (zh) 一种从乙酸与混合c4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乙酸仲丁酯的方法
US4052440A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mercapto propionic acid esters and polythio dipropionic acid esters
CN1227839A (zh) 一氧化碳低压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过程
CN214457702U (zh) 一种巯基酯和三硫代酯的连续生产装置
EP0086363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rylhydroxylamines
CN108698979B (zh) 烷醇胺类的制造方法
CN111018757B (zh) 一种酸性废气合成3-巯基丙酸的方法
CN102292314B (zh) 提纯在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基酯的合成中产生的共沸级分的方法
JP7022255B1 (ja) 環状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工業的製造方法
CN103649029B (zh) 环己醇、环己醇的制造方法和己二酸的制造方法
CN102850299B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方法
JPH09227498A (ja) 高純度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スルホン酸無水物の製造方法
JPH10114734A (ja) 高純度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スルホン酸無水物の製造方法
CN1726203B (zh) 碳酸亚烃酯的生产方法
US5821382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iol compounds
CN109232633B (zh) 一种三甲基一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联合制备方法
CN114195817B (zh) 一种三氟甲磺酸硅酯的合成方法
CN211050938U (zh) 一种亚磷酸二甲酯连续精制生产装置
CN1042350A (zh) N,n′-二甲基-3,3′-二硫代二丙酰胺的制备方法
CA252691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ormic acid formi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