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4342U -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4342U
CN214454342U CN202120660313.5U CN202120660313U CN214454342U CN 214454342 U CN214454342 U CN 214454342U CN 202120660313 U CN202120660313 U CN 202120660313U CN 214454342 U CN214454342 U CN 214454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fixedly connected
organism
motor
conve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03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丽娜
郑嘉颖
刘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Xin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Xin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Xin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Xin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03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4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4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4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内设有第一动力电机和第二动力电机,所述第一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辊。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机构对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动力,通过传送机构将集料斗内落入的二极管进行传送,通过存料机构进行传送时的二极管保护,提高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工作效率,避免现有的二极管传送,没有存料机构,导致二极管运输时掉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贯机是二极管后工序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它是能将封装电镀后的二极管半成品进行测试、排向、打印、测试包装直到成品的生产设备。
一般情况下现有的二极管一贯机在进行测试前,需要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现有的传送装置没有专门的防护装置,传送效率较低,在传送时容易造成二极管掉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内设有第一动力电机和第二动力电机,所述第一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机体的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顶部左侧的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辊,所述支撑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箱内,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通过侧箱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动力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箱内。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第二从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内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滑壁,四个侧滑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机体的相对内壁上,位于同一传送带上的两个侧滑壁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两个放置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机体的相对内壁上,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下方与第二传送带的输入端上方之间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所述机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固定有存料机构,所述存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多个装料盘,多个装料盘的内部均开设有接料孔,多个装料盘的顶部均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接料杆。
优选地,所述侧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电机箱、第二电机箱和集料斗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将通过集料斗送入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二极管通过传送机构运送到机体内,通过外部配套设备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提高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使用效率;
2、通过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侧滑壁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将送入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内的二极管,通过侧滑壁保证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稳定传送,提高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传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机构对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动力,通过传送机构将集料斗内落入的二极管进行传送,通过侧滑壁保护二极管,提高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工作效率,避免二极管运输时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去掉侧滑壁、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侧滑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存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箱、2支撑箱、3机体、4支撑腿、5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集料斗、8第二电机箱、9第一从动辊、10第一动力电机、11第一主动辊、12接料杆、13第二主动辊、14第二动力电机、15侧滑壁、16放置板、17接料孔、18装料盘、19侧箱、20、导料板、21第二从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包括机体3,机体3是一种用于进行二极管测试等工作的设备,机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对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进行整体支撑,侧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7,用于将二极管进行收集至第一传送带5上,集料斗7的出料口对应设置在第一传送带5的顶部右侧,用于将原料送入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内,进行传送至机体3内的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内设有第一动力电机10和第二动力电机14,第一动力电机10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辊11,用于将第一动力电机10的动力进行传输至第二传送带6上,第二动力电机1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辊13,将第二动力电机14的动力进行传输至第一传送带5上,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3顶部左侧的支撑箱2,支撑箱2用于进行支撑和安装第一电机箱1,支撑箱2的顶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辊21,第一传送带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从动辊21上,通过第二从动辊21和第二动力电机14带动第二主动辊1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5在机体3的顶部转动,进行二极管物料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箱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1,第一动力电机10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箱1内,通过第一电机箱1和第二电机箱8对内部的第一动力电机10和第二动力电机14进行保护,机体3的顶部右侧通过侧箱19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8,第二动力电机14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箱8内,通过第一动力电机10和第二动力电机14进行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使用时动力的输送,第一动力电机10和第二动力电机14均与外部配套部件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提供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工作时的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主动辊11和第二主动辊13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机体3的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9,传送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第二从动辊21和第二主动辊13内的第一传送带5,第一主动辊11与第一从动辊9的输出轴末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6,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滑壁15,四个侧滑壁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机体3的相对内壁上,位于同一传送带上的两个侧滑壁15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6,两个放置板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机体3的相对内壁上,进行两个放置板16在机体3内的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送带5的输出端下方与第二传送带6的输入端上方之间设有导料板20,导料板20固定在机体3上。导料板20为弧形设计,便于将第一传送带5上的原料送入第二传送带6上,导料板20的两侧也固定连接有侧滑壁15,进行原料运输时,导料板20两侧的防护,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均在侧滑壁15和放置板16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进行物料的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主动辊11和第一从动辊9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6,通过第一主动辊11和第一从动辊9提供动力,带动第二传送带6进行原料传递,将送入的二极管元件通过机体3上开设配套料口,送入机体3内,通过第一主动辊11和第二主动辊13提供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的动力,通过侧滑壁15和放置板16对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提供使用时的防护,便于进行装料盘18的安装,避免装料盘18在运输时从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上掉落,同时维持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的传动,对从两侧进入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的杂物,进行格挡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上固定有存料机构,存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上的多个装料盘18,多个装料盘18的两侧均抵触在两侧的侧滑壁15上,进行装料盘18在物料运输时的保护,多个装料盘18的内部均开设有接料孔17,多个装料盘18的顶部均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接料杆12,通过装料盘18进行收集二极管原料,通过接料孔17进行二极管的收纳,通过接料杆12进行二极管落入时的导向,便于二极管落入装料盘18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时,将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接入电源,通过顶部的集料斗7,将需要收集的二极管送入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内,并落入存料机构的装料盘18内,通过第一动力电机10和第二动力电机14的带动下,通过第一主动辊11和第二主动辊13转动连接第一传送带5,第一传送带5上的存料机构将二极管送入第一传送带5下方的导料板20上,通过导料板20弧形设计的导向,和两侧侧滑壁15的维护,二极管送入第二传送带6上的存料机构,完成二极管在第一传送带5到第二转送带6上的传送,第二转送带6将二极管送入机体3内,进行统一加工处理,提高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的传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包括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机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内设有第一动力电机(10)和第二动力电机(14),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0)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辊(11),所述第二动力电机(1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辊(13),所述第一主动辊(11)和第二主动辊(13)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机体(3)的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9),所述第一主动辊(11)和第一从动辊(9)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3)顶部左侧的支撑箱(2),所述支撑箱(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辊(21),所述支撑箱(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1),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0)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箱(1)内,所述机体(3)的顶部右侧通过侧箱(19)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箱(8),所述第二动力电机(14)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箱(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第二从动辊(21)和第二主动辊(13)内的第一传送带(5),所述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滑壁(15),四个侧滑壁(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机体(3)的相对内壁上,位于同一传送带上的两个侧滑壁(15)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6),两个放置板(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机体(3)的相对内壁上,第一传送带(5)的输出端下方与第二传送带(6)的输入端上方之间设有导料板(20),所述导料板(20)固定在所述机体(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上固定有存料机构,所述存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上的多个装料盘(18),多个装料盘(18)的内部均开设有接料孔(17),多个装料盘(18)的顶部均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接料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7)。
CN202120660313.5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Active CN214454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0313.5U CN214454342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0313.5U CN214454342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4342U true CN21445434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0313.5U Active CN214454342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4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6750U (zh) 全自动叠送板一体机
CN212953056U (zh) 玻璃生产用搬运装置
CN111744808A (zh) 一种智能生产线货物分拣装置
CN214454342U (zh) 一种二极管用一贯机传送装置
CN211678847U (zh) 一种电池分选机出料机构
CN211841514U (zh) 一种螺栓抛光机上料机构
CN210853039U (zh) 一种双传送带的苹果装箱输送装置
CN217250813U (zh) 一种轴承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CN216582416U (zh) 注塑机工件传送装置
CN212245126U (zh) 一种煤炭制备用输送设备
CN211894903U (zh) 一种瓶体称重分类多路传输装置
CN212075129U (zh) 一种生物饲料加工用定量喂料器
CN109848049A (zh) 智能高速物流分拣线
CN206170349U (zh) 一种紧凑型混凝土搅拌站
CN215640944U (zh) 一种用于波封二极管的玻璃外壳杂质检测装置
CN215574859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风电机组主轴无损检测装置
CN214877822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
CN217184696U (zh) 一种黄桃罐头加工用预煮设备
CN216500848U (zh) 一种红烧猪肉罐头用滚筒式称重机
CN214358645U (zh) 一种球状体工件自动化上下料仓
CN214568708U (zh) 一种物料定量给料装置
CN210236476U (zh) 一种谷物运输架
CN219702000U (zh) 一种大米抛光机
CN215515328U (zh) 一种拉紧重锤内置的斗式提升机
CN220616264U (zh) 一种牛羊养殖饲料生产加工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