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0231U -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Google Patents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50231U CN214450231U CN202120143955.8U CN202120143955U CN214450231U CN 214450231 U CN214450231 U CN 214450231U CN 202120143955 U CN202120143955 U CN 202120143955U CN 214450231 U CN214450231 U CN 214450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 rib
- cover
- umbrella cover
- middle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其中车载式晴雨伞包括伞体和支撑组件。伞体包括有伞面、中棒、若干第一伞骨和若干第二伞骨,中棒的一端连接于伞面,且位于伞面内侧与车窗相适配的一侧;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均设置于伞面下的内侧,且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连接中棒,第二伞骨位于伞面的一侧边缘,第一伞骨与第二伞骨用于支撑伞面张开或并拢;支撑组件中的安装座用于将伞体安装至车窗上,支撑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上,且支撑调节件的另一端与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根据本申请的车载式晴雨伞,能够在临时停车时将晴雨伞撑开,遮挡太阳或雨水,从而可以关闭汽车引擎,达到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伞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逐渐融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中包括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气化合物等空气污染物,破坏环境的同时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当在路边临时停车时,若车外太阳较大导致车内闷热,或在雨天时开窗导致雨水打湿车内,驾驶员大部分会选择关闭车窗并在车内打开冷气空调,此时车辆仍处于运转的过程,并且会持续地排出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危害人体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载式晴雨伞,能够在临时停车时将晴雨伞撑开,遮挡太阳或雨水,从而可以开启车窗通风及关闭冷气与汽车引擎,达到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伞具。能够将两把相配的伞具合并为一把伞,以达到避免伞具过多导致占用空间且放置较为杂乱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式晴雨伞,包括:伞体,所述伞体包括有伞面、中棒、若干第一伞骨和若干第二伞骨,所述中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伞面,且位于所述伞面内侧与车窗相适配的一侧;所述第一伞骨与所述第二伞骨均设置于所述伞面下的内侧,且所述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连接所述中棒,所述第二伞骨位于所述伞面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伞骨与所述第二伞骨均用于支撑所述伞面张开或并拢;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和支撑调节件,所述安装座用于将所述伞体安装至车窗上,所述支撑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支撑调节件另一端与所述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式晴雨伞,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的车载式晴雨伞,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有包括伞面、中棒、若干第一伞骨和若干第二伞骨的伞体,中棒设置于伞面内侧,且位于伞面内侧与车窗相适配的一侧,同时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的一端均与中棒相连接,第一伞骨的另一端设置于伞面的边缘上,可以用于张开或并拢伞面,并还可以通过中棒支撑起伞面;第二伞骨设置于伞面内侧,且位于伞面的边缘,第二伞骨为柔性材料可以便于伞面被夹持在车窗上。安装座用于安装在车窗上,安装座上设置有支撑调节件,支撑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上,另一端与中棒形成可拆卸连接,且支撑调节件可以用于调节中棒的位置,进而调节伞面的位置;同时便于在使用前后进行安装或拆卸。将伞体安装好后,升起车窗夹紧伞面上的第二伞骨即可完成该车载式晴雨伞的安装,可以达到遮挡太阳或小雨并同时开窗通风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有固定条与第一旋钮,所述安装座设置为U字型,所述固定条的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一旋钮穿设于所述安装座一侧,且所述第一旋钮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条相对的外侧,所述第一旋钮用于带动所述固定条靠近或远离车窗以安装或拆卸所述安装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包括有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与连接杆,所述第二吸盘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吸盘相连接,所述支撑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且另一端与所述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蝶形螺帽,所述蝶形螺帽设置于所述支撑调节件上,所述蝶形螺帽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调节件带动所述中棒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设置于所述中棒上,所述第二旋钮用于驱动所述中棒带动所述伞面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蝶形螺帽驱动所述支撑调节件带动所述中棒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旋钮驱动所述中棒带动所述伞面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伞骨设置为扁平状,且扁平面与所述伞面贴合。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伞具,包括:伞面,所述伞面的一侧边呈直线形,所述伞面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另一所述伞面;
中棒,所述中棒的一端连接所述伞面且设置于所述伞面下的内侧,所述中棒位于所述伞面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的位置处;
若干伞骨,所述伞骨包括有若干第一伞骨和若干第二伞骨,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二伞骨均设置于所述伞面内侧,并用于支撑所述伞面张开或并拢;所述第二伞骨位于所述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伞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的伞具,通过在伞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且位于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位置处,使得两把相配的伞具的伞面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从而将两把相配的伞具合为一把伞进行使用,以增加遮风挡雨的面积。中棒以及与中棒相连接的若干第一伞骨、若干第二伞骨均设置于伞面内侧,且中棒位于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位置处,若干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的一端连接中棒,另一端分别与伞面的各边缘处相连接,以便捷地通过中棒和伞骨支撑起伞面,且受力更均匀。第二伞骨位于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位置处,还可以用于夹持在汽车的车窗上。将中棒设置于靠近第一连接件的同侧,将两把伞具合并后还合并了两把伞具的中棒,从而方便使用者拿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两把伞具的伞面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并将两把伞具的中棒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从而将两把伞具合为一把进行使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为可伸缩把手。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式晴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车载式晴雨伞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伞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载式晴雨伞100、
伞体110、伞面111、中棒112、第一部分112a、第二部分112b、第一伞骨113、第二伞骨114、第一连接件115、伞珠116、第二连接件117、第二旋钮118、
支撑组件120、安装座121、支撑调节件122、连接管122a、连接柱122b、蝶形螺帽123、第一旋钮124、第三旋钮125、固定条1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车载式晴雨伞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车载式晴雨伞100,包括:伞体110和支撑组件120。
伞体110包括有伞面111、中棒112、若干第一伞骨113和若干第二伞骨114,中棒112的一端连接于伞面111,且位于伞面111内侧与车窗相适配的一侧;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均设置于伞面111下的内侧,且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连接中棒112,第二伞骨114位于伞面111的一侧边缘,第一伞骨113与第二伞骨114用于支撑伞面111张开或并拢;支撑组件120包括有安装座121和支撑调节件122,安装座121用于将伞体110安装至车窗上,支撑调节件122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1上,且支撑调节件122的另一端与中棒112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中棒112与第一伞骨113、第二伞骨114均设置于伞面111下的内侧,通过设置有中棒112可以支撑起伞面111,且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的一端分别与中棒1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伞骨113的另一端与伞面111的边缘位置相连接,通过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将伞面111张开或并拢;第二伞骨114材质较软,便于弯折和内车顶密合,可以通过上升车窗而挤压第二伞骨114将伞面111夹持在车窗与内车顶之间,形成一个挡阳光挡雨的面积。安装座121安装于车窗上,支撑调节件122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1上,另一端与中棒11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伞体110的顶部则通过升起车窗后,将伞体110固定于车窗与车体之间,且伞面111经由挤压第二伞骨114与车体内的顶部相抵接以实现固定伞体110的目的。伞面111设置为半圆形,第二伞骨114在半圆弧的位置和车内顶抵接,伞面111由车窗伸出而达到挡雨并同时经车窗通风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将伞面111设置为半圆形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为矩形、半椭圆形等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21还包括有固定条126与第一旋钮124,安装座121设置为U字型,固定条126位于安装座121的内侧,第一旋钮124穿设于安装座121一侧,且第一旋钮124位于安装座121与固定条126相对的外侧,第一旋钮124用于带动固定条126靠近或远离车窗以安装或拆卸安装座121。如图2所示。具体地,将安装座121设置为U字型,可以将安装座121放置在车窗上,在安装座121的内壁与车窗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条126,将安装座121安装至车窗上后,固定条126位于车体内,且位于车窗与安装座121之间。第一旋钮124穿设于安装座121上且与安装座121螺纹连接,安装座121抵接固定条126的中间部分;固定条126材质较软且具有弹性,固定条126的两端与安装座121固定连接,固定条126的中间部分可以被第一旋钮124推动至接触车窗玻璃;当扭出第一旋钮124时,固定条126在其弹性作用下复原。转动第一旋钮124,第一旋钮124向车窗的一侧推近时,可以推动固定条126与车窗相接触,并将固定条126固定在车窗上,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不会对车窗造成磨损。第一旋钮124设置于朝向车内的一侧,便于使用者在车内完成安装动作。可以想到的是,安装座121内还可以开设有凹槽,固定条126设置于凹槽内,第一旋钮124穿设于安装座121上,第一旋钮124的一端设置于固定条126内,且通过安装座121上穿孔与固定条126螺纹连接,第一旋钮124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一旋钮124与安装座121穿孔的直径并且第一旋钮124被限定转动时不得向安装座121的内外侧方向移动,通过旋转第一旋钮124可以推动凹槽内的固定条126靠近车窗玻璃,以固定安装座121;拆卸时反向旋转第一旋钮124,推动凹槽内的固定条126远离车窗玻璃。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21包括有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与连接杆,第二吸盘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吸盘相连接,支撑调节件122的一端设置于连接杆上,且另一端与中棒112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安装座121还可以设置为吸盘式安装座121,包括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与连接杆,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均吸附于车窗内侧,且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支撑调节件122设置于连接杆上,中棒112伸入支撑调节件122的另一端内,起到支撑伞体110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蝶形螺帽123,蝶形螺帽123设置于支撑调节件122上,蝶形螺帽123用于驱动支撑调节件122带动中棒112转动。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蝶形螺帽123设置于支撑调节件122上。具体地,支撑调节件122包括连接柱122b和连接管122a,连接柱122b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1上,且连接柱122b的另一端通过蝶形螺帽123与连接管122a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管122a的另一端与中棒112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连接管122a设置为中空状,通过将中棒112另一端伸入连接管122a内,同时连接管122a上设置有第三旋钮125对中棒112进行固定,从而固定伞体110的底部,便于安装或拆卸。连接柱122b与连接管122a之间设置有蝶形螺帽123,且蝶形螺帽123上还设置有刻度,通过转动蝶形螺帽123以达到调节连接柱122b与连接管122a之间的角度的目的,从而调节伸入连接管122a内的中棒112安装后的角度。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调节件122设置为L字型,蝶形螺帽123设置于支撑调节件122上,且位于支撑调节件122靠近安装座121的一侧,支撑调节件122通过蝶形螺帽123与安装座12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蝶形螺帽123驱动支撑调节件122转动的同时,与支撑调节件122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中棒112随着支撑调节件122的转动而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旋钮118,第二旋钮118设置于中棒112上,第二旋钮118用于驱动中棒112带动伞面111转动。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旋钮118设置于中棒112上。具体地,中棒112包括有第一部分112a和第二部分112b,第二部分112b设置于靠近伞面111的一侧,第一部分112a的一端通过第二旋钮118与第二部分112b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旋钮118可以调节第一部分112a与第二部分112b之间的角度。第二部分112b位于靠近伞面111的一侧,通过调节第一部分112a与第二部分112b之间的角度,同时配合调节连接柱122b与连接管122a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伞面111与车窗之间的位置关系,使伞面111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即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伞体110遮挡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旋钮118还可以设置于中棒112上,且位于靠近支撑调节件122的一端,第二旋钮118驱动中棒112相对支撑调节件122转动,从而使得中棒112带动与其相连的伞面111转动,达到调节伞面111与车窗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蝶形螺帽123驱动支撑调节件122带动中棒112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旋钮118驱动中棒112带动伞面111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具体地,中棒112包括有第一部分112a和第二部分112b,第二部分112b设置于靠近伞面111的一侧,第一部分112a的一端通过第二旋钮118与第二部分112b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旋钮118可以调节第一部分112a与第二部分112b之间的角度。通过转动蝶形螺帽123,可以带动支撑调节件122向靠近或远离前挡风玻璃的前后方向上来回转动,中棒112的一端与支撑调节件122相连接,支撑调节件122转动时可以带动中棒112及与中棒112相连接的伞面111沿前后方向转动;中棒112的第一部分112a与第二部分112b之间通过第二旋钮118相连接,转动第二旋钮118可以带动第二部分112b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部分112b相连接的伞面111沿靠近或远离车窗的左右方向上来回转动。因此,通过将蝶形螺帽123驱动支撑调节件122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二部分112b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可以分别驱动伞面111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伞面111遮雨或遮太阳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伞骨114设置为扁平状,且扁平面与伞面111贴合。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伞骨114设置为扁平状,且扁平面与伞面111贴合。具体地,通过将伞体110的中棒112与支撑组件120的连接管122a可拆卸连接,起到支撑中棒112的作用,同时将伞体110靠近中棒112的一侧通过车窗进行夹紧。将第二伞骨114设置为扁平状,且扁平面被车窗夹紧以进行固定时,第二伞骨114只可以在竖直面上上下弯折,而难以在水平面上进行弯折,从而提高伞面111和内车顶的密合且增加第二伞骨114的稳定性。
下面参考图1和图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车载式晴雨伞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实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车载式晴雨伞100包括伞体110和支撑组件120,伞体110包括伞面111、中棒112、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中棒112设置于伞面111与车窗相适配的一侧伞边缘的中心位置处,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的一端分别连接中棒112,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的另一端与伞面111内侧的各边缘相连接,以起到撑开或并拢伞面111的作用;第二伞骨114设置于伞面111下且位于伞面111内侧直线边缘处,且位于与中棒112相同的一侧,当车窗升起,挤压第二伞骨114弯曲配合内车体夹住伞面111而形成雨遮。
中棒112包括第一部分112a、第二部分112b和第二旋钮118,第二部分112b通过第二旋钮118与第一部分112a转动连接,通过调节第二旋钮118,可以调节第一部分112a与第二部分112b之间的夹角,以使伞面111在车体内朝向靠近或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方向前后移动。支撑组件120包括安装座121和支撑调节件122,安装座121还包括有固定条126和第一旋钮124,支撑调节件122包括连接柱122b、连接管122a和蝶形螺帽123,安装座121设置为U字型,连接柱122b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1上,且连接管122a通过蝶形螺帽123与连接柱122b转动连接,转动蝶形螺帽123可以调节连接柱122b与连接管122a之间的角度,以使中棒112在车体内朝向靠近或远离车窗的方向左右移动;第二旋钮118和蝶形螺帽123分别是由凹凸相配的两个旋转面组成的旋转钮;分别通过旋转凹凸相配旋转钮中两个旋转面中一个面而改变连接角度。当扭紧螺帽时,两个旋转面凹凸相配嵌入,相对角度不易松动改变。通过配合转动第二旋钮118与蝶形螺帽123,可以调节伞面111前后和左右位置,以及调节伞面111与车顶密合度而增加遮雨或遮太阳的效率。第一旋钮124穿设于安装座121一侧,并抵接固定条126的中间部分;固定条126材质较软且具有弹性,固定条126设置于U字型安装座121的内侧,固定条126的两端与安装座121固定连接,固定条126的中间部分可以被第一旋钮124推动至接触车窗玻璃;当扭出第一旋钮124时,固定条126在其弹性作用下复原。将安装座121安装至车窗上后,固定条126与第一旋钮124均位于车体内,转动第一旋钮124向靠近车窗的一侧推进,以推动固定条126与车窗相接触,并将固定条126固定在车窗上,从而达到固定安装座121的目的,同时不会对车窗造成磨损。
具体地,连接管122a上还设置有第三旋钮125,通过第三旋钮125对中棒112进行固定,将伞面111设置为半圆形,中棒112设置于半圆的圆心位置处,且将第二伞骨114设置为扁平状,且扁平面与伞面111相接触,使其在竖直方向上易弯折而不易在水平方向上弯折,同时由于第二伞骨114的材质较软,还可以避免损坏车体。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在远离中棒112的一侧还设置有伞珠116,可以起到固定伞面111的作用;同时伞珠116的制造材料选用荧光材料,在夜间实用时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过路的行人或车辆触碰,提高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伞面111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反光条,以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车载式晴雨伞100,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通过设置有包括伞面111、中棒112、若干第一伞骨113和若干第二伞骨114的伞体110,中棒112设置于伞面111内侧,且位于伞面111一侧的中心位置处,同时第一伞骨113与第二伞骨114的一端均与中棒112相连接,第一伞骨113的另一端设置于伞面111的边缘上,可以用于张开或并拢伞面111,并还可以通过中棒112支撑起伞面111;第二伞骨114设置于伞面111内侧,且位于与中棒112相同的一侧的伞面111边缘处,第二伞骨114为柔性材料可以便于伞面111被夹持在车窗上。安装座121用于将伞体110安装在车窗上,安装座121上设置有支撑调节件122,支撑调节件122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1上,另一端与中棒112形成可拆卸连接,且支撑调节件122可以用于调节中棒112的位置,以能够调节伞面111的位置;同时便于在使用前后进行安装或拆卸。伞面111的角度调节好后,升起车窗同时第二伞骨114被夹紧即可完成该车载式晴雨伞100的安装,可以达到遮挡太阳或小雨并同时开窗通风的目的。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伞具,包括:伞面111、中棒112、若干第一伞骨113和若干第二伞骨114。
伞面111的一侧边呈直线形,伞面111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5,第一连接件115位于伞面111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处,第一连接件115用于连接另一伞面111;中棒112的一端连接伞面111且设置于伞面111内侧上,中棒112位于伞面111靠近第一连接件115的一侧;伞骨包括若干第一伞骨113和若干第二伞骨114,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设置于伞面111内侧,并用于支撑伞面111张开或并拢;第二伞骨114设置于位于伞面111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处。
具体地,伞面111设置为半圆形,第一连接件115设置于过圆心的一侧边缘处,可以与同样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5的伞具配套使用,将两把相配伞具的伞面111通过相配的第一连接件115相连接,以达到两把伞具合为一把伞具使用的目的。第一连接件115可以设置为拉链或魔鬼粘,将两把相配的伞具通过拉链或魔鬼粘相连接,同时在设置第一连接件115的位置处还设置有防水材料覆盖,避免在雨天使用时雨水渗入至伞具内部;若第一连接件115为魔鬼粘,则伞面111外侧面朝上设置有魔鬼粘,且位于防水材料覆盖下面;另一配合伞面111的配合魔鬼粘设置于防水材料覆盖下,并位于伞面111的内侧面朝下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将伞面111设置为半圆形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为矩形、半椭圆形等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连接件117,第二连接件117的一端与中棒112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17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中棒112远离伞面111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且中棒112的截面设置为圆形,通过第二连接件117同时与两把相配伞具的第一部分112a螺纹连接,从而可以使得两把伞具的中棒112合二为一,同时通过第一连接件115将两把伞具的伞面111合并,可以实现将两把相配伞具合并为一把伞具使用,还可以便于拆分成两个单独的伞具。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将第二连接件117设置为Y字型,中棒112设置为圆形截面,第二连接件117上半部分设置为两个中空的固定连接管122a,通过分别将两把相配伞具的中棒112伸入第二连接件117上半部分的两个固定连接管122a内,以使两把相配伞具合并为一把伞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17的另一端为可伸缩把手。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17远离中棒112的一侧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从而可以调节中棒112整体的长度,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同时,当第二连接件117设置为Y字型时,Y字型的第二连接件117远离中棒112的下半部分也可以设置为伸缩结构,便于调节中棒112整体的长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伞珠116,伞珠116设置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上,且位于伞骨和第二伞骨114远离中棒112的一端。例如,如图3所示,伞珠116设置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上,且位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远离中棒112的一端。具体地,通过将伞珠116设置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远离中棒112的一端上,可以进一步固定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上的伞面111,避免伞面111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上脱落,从而提高伞具的稳固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伞珠116的制造材料为荧光材料。具体地,通过采用荧光材料作为伞珠116的制造材料,可以在夜晚使用该伞具的时候,伞珠116发出光亮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过路的行人或车辆碰撞,提高夜间行路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伞面111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反光条,以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伞具,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根据本申请的伞具,通过在伞面1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5,且位于伞面111呈直线形的一侧边缘位置处,使得两把相配合的伞具的伞面11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15相连,从而将两把伞具合为一把伞进行使用,以增加遮风挡雨的面积。将中棒112与若干第一伞骨113和若干第二伞骨114均设置于伞面111下,且中棒112位于靠近第一连接件115一侧的中心位置处;伞骨包括若干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若干第一伞骨113和若干第二伞骨114的一端连接中棒112,另一端分别与伞面111的各边缘处相连接,可以便捷地通过中棒112和第一伞骨113以及若干第二伞骨114支撑起伞面111;第二伞骨114位于伞面111的直线形的边缘处,且第二伞骨114设置为扁平状,其扁平面与伞面111相接触,从而使得该第二伞骨114仅可以沿竖直面弯曲,而无法沿水平方向弯曲。将中棒112设置于靠近第一连接件115的一侧,将两把伞具合并后还便于通过第二连接件117固定两个伞具的中棒112,从而方便使用者拿取;第二连接件117远离中棒112的一侧还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从而调节中棒112整体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场合。将伞珠116设置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上,且位于第一伞骨113和第二伞骨114远离中棒112的一端,可以起到固定伞面111的作用,同时伞珠116的制造材料选用荧光材料,可以在夜晚使用时起到提示作用,避免行人或车辆撞到伞具,提高安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体,所述伞体包括有伞面、中棒、若干第一伞骨和若干第二伞骨,所述中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伞面,且位于所述伞面内侧与车窗相适配的一侧;所述第一伞骨与所述第二伞骨均设置于所述伞面下的内侧,且所述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连接所述中棒,所述第二伞骨位于所述伞面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伞骨与所述第二伞骨均用于支撑所述伞面张开或并拢;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和支撑调节件,所述安装座用于将所述伞体安装至车窗上,所述支撑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支撑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有固定条与第一旋钮,所述安装座设置为U字型,所述固定条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一旋钮穿设于所述安装座一侧,且所述第一旋钮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条相对的外侧,所述第一旋钮用于带动所述固定条靠近或远离车窗以安装或拆卸所述安装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有第一吸盘、第二吸盘与连接杆,所述第二吸盘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吸盘相连接,所述支撑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且另一端与所述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蝶形螺帽,所述蝶形螺帽设置于所述支撑调节件上,所述蝶形螺帽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调节件带动所述中棒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设置于所述中棒上,所述第二旋钮用于驱动所述中棒带动所述伞面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螺帽驱动所述支撑调节件带动所述中棒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旋钮驱动所述中棒带动所述伞面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骨设置为扁平状,且扁平面与所述伞面贴合。
8.一种伞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面,所述伞面的一侧边呈直线形,所述伞面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另一所述伞面;
中棒,所述中棒的一端连接所述伞面且设置于所述伞面下的内侧,所述中棒位于所述伞面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的位置处;
若干伞骨,所述伞骨包括有若干第一伞骨和若干第二伞骨,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二伞骨均设置于所述伞面内侧,并用于支撑所述伞面张开或并拢;所述第二伞骨位于所述伞面呈直线形一侧的边缘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中棒的另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为可伸缩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43955.8U CN214450231U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43955.8U CN214450231U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50231U true CN214450231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1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43955.8U Active CN214450231U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50231U (zh) |
-
2021
- 2021-01-19 CN CN202120143955.8U patent/CN2144502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60466A (en) | Windshield shelter | |
US5230545A (en) | Convenient awning assembly for parked cars | |
JPH08463U (ja) | 側面窓バイザー | |
CN214450231U (zh) |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
CN112677745A (zh) | 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
CN201849303U (zh) | 车辆遮阳篷 | |
CN2732528Y (zh) | 全自动汽车遮阳伞 | |
CN2853483Y (zh) | 电动卷筒式汽车防晒防雨篷 | |
CN207274548U (zh)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装置 | |
CN2265920Y (zh) | 汽车防雨罩 | |
CN2772899Y (zh) | 车用遮阳挡雨装置 | |
CN220594590U (zh) | 一种驻车空调的外壳 | |
CN2645957Y (zh) | 汽车挡风玻璃遮光卷帘 | |
CN206501695U (zh) | 一种小型汽车顶置式全包围自动伸缩帐篷 | |
KR200211108Y1 (ko) | 루프캐리어 구조를 갖춘 자동차용 햇빛가리개 | |
KR200223673Y1 (ko) | 레져용 차량 텐트 | |
CN2677216Y (zh) | 货车用带电风扇的顶窗 | |
CN203472470U (zh) | 一种汽车磁吸附车窗雨挡 | |
US5058942A (en) | Permanent sunshields fully cover automobile windows | |
CN214648742U (zh) | 一种挡风板与电动车遮阳罩的连接结构 | |
CN214822513U (zh) | 一种汽车雨挡安装座 | |
JP3055302U (ja) | 遮光用収納サンバイザー及び防霜バイザー | |
CN210011580U (zh) | 一种汽车遮阳板 | |
CN2298156Y (zh) | 汽车前遮阳挠流板 | |
CN211138997U (zh) | 一种汽车遮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