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2057U -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22057U CN214422057U CN202120334215.2U CN202120334215U CN214422057U CN 214422057 U CN214422057 U CN 214422057U CN 202120334215 U CN202120334215 U CN 202120334215U CN 214422057 U CN214422057 U CN 2144220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weight
- wheel
- car
- traction
- she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第一对重轮、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轮、第二对重反绳轮和第三对重轮在俯视投影呈S型分布;第一轿厢轮、第三轿顶反绳轮、第二轿厢轮、第四轿顶反绳轮和第三轿厢轮呈S型分布;曳引绳依次绕过第一对重轮、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轮、第二对重反绳轮、第三对重轮后绕卷于曳引轮;曳引绳从曳引轮绕卷后,经过于第一轿厢轮、第三轿顶反绳轮、第二轿厢轮、第四轿顶反绳轮和第三轿厢轮。本方案的电梯,采用了6比1的曳引结构,以及对重轮组与轿顶轮组的方向布局,能提高电梯驱动时的稳定性,并可减少轿顶轮组和对重装置的宽度,进而可减少曳引结构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背景技术
在电梯技术领域中,大吨位的载货电梯通常采用多曳引比的的方式,常规的6比1结构的轿架以及对重装置通常采用三个轿厢反绳轮、三个对重反绳轮布置;但现有技术的6比1结构是在机房承重处的轿厢端和对重端分别再用两个机房反绳轮呈直线布置,轿架端或在对重装置端均有5个反绳轮的投影方向呈“直线”分布,该结构占用了较大的直线空间,尤其是在井道宽度或深度较狭窄的情况时,该曳引结构会造成不好布局的情况,给设计者采用6:1方案带来因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电梯采用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可减少轿顶轮组和对重装置的宽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包括:曳引结构、对重装置和轿厢装置;
所述曳引结构包括:承重梁、曳引机、反绳轮组、对重轮组、轿顶轮组和曳引绳;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承重梁,其输出端连接有曳引轮;所述曳引轮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径向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对重轮组和轿顶轮组分别位于所述反绳轮组的下方;所述对重轮组安装于所述对重装置,所述轿顶轮组安装于所述轿厢装置;
所述反绳轮组包括: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反绳轮、第三轿顶反绳轮和第四轿顶反绳轮;
所述对重轮组包括: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
所述轿顶轮组包括: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
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两者的轴向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对重轮组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轮和第二对重轮两者的间距位置,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两者的间距位置,使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轮、第二对重反绳轮和第三对重轮在俯视投影呈S型分布;
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和第四轿顶反绳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两者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轿顶轮组的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轿厢轮和第二轿厢轮两者的间距位置,所述第四轿顶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两者的间距位置,使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三轿顶反绳轮、第二轿厢轮、第四轿顶反绳轮和第三轿厢轮呈S型分布;
所述曳引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轮、第二对重反绳轮、第三对重轮后绕卷于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绳从所述曳引轮绕卷后,依次经过于所述第一轿顶轮、第三轿顶反绳轮、第二轿顶轮、第四轿顶反绳轮和第三轿顶轮,所述曳引绳的两端被固定。
优选地,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可拆卸地安装有不同直径的所述曳引轮;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绳绕圈于所述曳引轮形成的收卷段和放卷段两者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更优地,所述收卷段和放卷段两者之间成155-18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同轴心设置。
更优地,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同轴心设置。
更优地,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架和对重块;
所述对重架内设有对重槽;所述对重块设置于所述对重槽内;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或第三对重轮伸入于所述对重槽的顶部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对重槽包括:第一对重槽、第二对重槽和第三对重槽;所述对重块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对重槽、第二对重槽和第三对重槽;
所述第一对重轮伸入于所述第一对重槽内;所述第二对重槽伸入于所述第二对重槽内;所述第三对重槽伸入于所述第三对重槽内;多个所述对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槽、第二对重槽和第三对重槽。
更优地,所述对重装置包括:挡绳护板;
所述挡绳护板安装于所述对重架,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三者的上方,以将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遮盖于所述对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的电梯,采用了6比1的曳引结构,对曳引结构的曳引比,以及对重轮组与轿顶轮组的方向布局,能提高电梯驱动时的稳定性,并可减少轿顶轮组和对重装置的宽度,进而可减少曳引结构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
2、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能减少了对重轮组与轿顶轮组两者的轴向距离,可减少对重装置的宽度,进而可减少其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使本方案的电梯能满足:结构紧凑、稳定性高、传动性能好,并能充分利用井道优势满足大载重6比1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曳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曳引结构的俯视投影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中轴向与径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曳引结构1、对重装置2、轿厢装置3;
承重梁11、曳引机12、反绳轮组13、对重轮组14、轿顶轮组15、曳引绳16;
曳引轮121;
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第二对重反绳轮132、第三轿顶反绳轮133、第四轿顶反绳轮134;
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第三对重轮143;
第一轿厢轮151、第二轿厢轮152、第三轿厢轮153;
收卷段161、放卷段162;
对重架21、对重块22;对重槽23、挡绳护板24;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第三对重槽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包括:曳引结构1、对重装置2和轿厢装置3;
所述曳引结构1包括:承重梁11、曳引机12、反绳轮组13、对重轮组14、轿顶轮组15和曳引绳16;所述曳引机12安装于所述承重梁11,其输出端连接有曳引轮121;所述曳引轮121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径向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对重轮组14和轿顶轮组15分别位于所述反绳轮组13的下方;所述对重轮组14安装于所述对重装置2,所述轿顶轮组15安装于所述轿厢装置3。
所述反绳轮组13包括: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第二对重反绳轮132、第三轿顶反绳轮133和第四轿顶反绳轮134;
所述对重轮组14包括: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
所述轿顶轮组15包括:第一轿厢轮151、第二轿厢轮152和第三轿厢轮153;
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131和第二对重反绳轮132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梁11,两者的轴向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对重轮组14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轮141和第二对重轮142两者的间距位置,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132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两者的间距位置,使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第二对重轮142、第二对重反绳轮132和第三对重轮143在俯视投影呈S型分布;
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133和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梁11,两者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轿顶轮组15的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133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轿厢轮151和第二轿厢轮152两者的间距位置,所述第四轿顶反绳轮134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轿厢轮152和第三轿厢轮153两者的间距位置,使所述第一轿厢轮151、第三轿顶反绳轮133、第二轿厢轮152、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和第三轿厢轮153呈S型分布;
所述曳引绳16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第二对重轮142、第二对重反绳轮132、第三对重轮143后绕卷于所述曳引轮121;所述曳引绳16从所述曳引轮121绕卷后,依次经过于所述第一轿厢轮151、第三轿顶反绳轮133、第二轿厢轮152、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和第三轿厢轮153,所述曳引绳16的两端被固定。
本方案的电梯,采用了6比1的曳引结构,对曳引结构1的曳引比,以及对重轮组14与轿顶轮组15的方向布局,能提高电梯驱动时的稳定性,并可减少轿顶轮组15和对重装置2的宽度,进而可减少曳引结构1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且曳引结构1呈S型分布,能减少了对重轮组14与轿顶轮组15两者的轴向距离,可减少对重装置2的宽度,进而可减少其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使本方案的电梯能满足:结构紧凑、稳定性高、传动性能好,并能充分利用井道优势满足大载重6比1的需求。
具体地,如图1-图3,为方便理解,如图4,X1为轮体,其可代替成曳引轮121、反绳轮组13、对重轮组14、轿顶轮组15中的任意一个轮;其中,a轴为轮的轴向方向,b为轮的径向面。本方案设定曳引轮121的轴向和径向作为基准,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径向方向与X轴平行;反绳轮组13的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第二对重反绳轮132、第三轿顶反绳轮133和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安装于承重梁11处,且位于对重轮组14和轿顶轮组15的上方,因此反绳轮组13相当于是定滑轮,对重轮组14和轿顶轮组15相当于动滑轮;而对于动滑轮,由于本方案中的对重轮组14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轿顶轮组15的轴向方向与X轴平行;即在对重部分中,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的轴向分别与位于上方第一对重轮141和第二对重轮142两者的径向方向平行,加上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三者的厚度可控制,能减少对重轮组14在对重架21的占用位置,减少其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而第一轿厢轮151、第二轿厢轮152和第三轿厢轮153三者的轴向方向与第三轿顶反绳轮133和第四轿顶反绳轮134两者的径向方向平行,同样能通过对其厚度进行控制,以减少轿顶轮组15在对重架21的占用位置。本曳引结构1能合理地将对重装置2和轿厢装置3进行布置,实现曳引结构1以6比1的曳引比进行分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曳引结构1使用6比1的曳引比时出现反绳轮占用了较大的直线空间的问题。
具体地,曳引绳1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厂房;曳引机12的输出端转动,带动曳引轮121转动;曳引轮121收卷有曳引绳16,曳引机12的输出端控制曳引轮121的转动,以控制曳引绳16分别向对重轮组14和轿顶轮组15两者进行放卷或收卷,曳引轮121向任意一者放卷时会驱动该者向下移动,相当于向另一者收卷并驱动其向上移动,实现了对重装置和轿厢装置的升降。
同时,本电梯的曳引结构1呈S型分布,具体为第一对重轮141、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第二对重轮142、第二对重反绳轮132和第三对重轮143呈S型分布,第一轿厢轮151、第三轿顶反绳轮133、第二轿厢轮152、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和第三轿厢轮153呈S型分布;其中,俯视投影是指电梯的俯视视觉,能从上至下观察到反绳轮组13、对重轮组14和轿顶轮组15的分布;如图3,在俯视投影的角度下,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第一对重轮141和第二对重轮142两者之间的间距位置;第一对重反绳轮131类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一端对齐于第一对重轮141的一端,长方形的另一端对齐于第二对重轮142的一端,由于第一对重轮141与第二对重轮142是都与Y轴平行,第一对重轮141、第一对重反绳轮131和第二对重轮142依次呈倒n型结构,该倒n型结构开口向左;同理,第二对重反绳轮132的两端分别对齐于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两者的两端,第二对重轮142、第二对重反绳轮132和第三对重轮143呈倒n型结构,该倒n型结构开口向右;开口向左和开口向右的两个倒n型结构在对重轮组14处形成S型分布的结构。同理,第一轿厢轮151、第三轿顶反绳轮133和第二轿厢轮152形成开口向下的倒n型结构,第二轿厢轮152、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和第三轿厢轮153形成开口向上的倒n型结构,两个倒n型结构形成S型分布的结构。S型分布的结构中,对重轮组14与轿顶轮组15的轴向距离可达到小值,减少对重装置2的宽度,进而可减少其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
优选地,所述曳引机12的输出端可拆卸地安装有不同直径的所述曳引轮121;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所述曳引轮121,所述曳引绳16绕圈于所述曳引轮121形成的收卷段161和放卷段162两者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如曳引绳16圈绕于曳引轮121后,曳引绳16在曳引轮121与第三对重轮143之间的一段为收卷段161(或放卷段162),曳引绳16在曳引轮121与第一对重反绳轮131之间的一段放卷段162(收卷段161);本方案可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曳引轮121,进而调节收卷段161和放卷段162两者之间的角度,以在对重轮组14与轿顶轮组15之间进行调节时,能通过不同直径的曳引轮121适应对重轮组14与轿顶轮组15,使曳引绳16的活动更流畅。
更优地,所述收卷段161和放卷段162两者之间成155-180度。
收卷段161和放卷段162两者之间的角度为155-180度;优选为180度,经过第三对重轮143的曳引绳16由下至上延伸并绕圈于曳引轮121时,曳引轮121将曳引绳16翻转180度,即收卷段161和放卷段162形成180度;此角度下,曳引绳16在轮与轮之间的转移时为竖直延伸,曳引绳16牵引对重轮组14和轿顶轮组15的过程更流畅,曳引结构1更稳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同轴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等间距设置。
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时,能保证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三者能同步升降,使对重架21在升降过程中不容易晃动,提高对重架21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本方案的对重轮组14可收缩于对重架21内,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同轴心设置时,对重轮与对重块22的距离可控,只需增大对重块22的厚度不超过对重轮的最底部即可,以减少对重轮组14对重架21的占用空间,充分利用了对重架21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轿厢轮151、第二轿厢轮152和第三轿厢轮153同轴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轿厢轮151、第二轿厢轮152和第三轿厢轮153等间距设置。
第一轿厢轮151、第二轿厢轮152和第三轿厢轮15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时,能提高轿厢的移动稳定性,使驱动轿厢升降的受力点均匀。
等间距设置的对重轮组14和/或轿顶轮组15,能缩小轮与轮之间的间距,做到减少轿顶轮组15和对重装置2的宽度,进而可减少曳引结构1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同时,由于轮与轮之间的等间距设置,曳引绳16经下方的第一对重轮141、上方的第一对重反绳轮131、下方的第二对重轮142、上方的第二对重反绳轮132和下方的第三对重轮143,绕过曳引轮后,经下方的第一轿厢轮151、上方的第三轿顶反绳轮133、下方的第二轿厢轮152、上方的第四轿顶反绳轮134和下方的第三轿厢轮153,本曳引结构1中的曳引轮121无需引入其他轮件,轮与轮在X轴与Y轴之间的切换能做到无缝接入,实现曳引结构1以6比1的曳引比进行分布。
本方案中,对重装置2与轿厢装置3两者中,其中一者能连接于对重轮组14,另一者能连接于轿顶轮组15,其实际安装并不受限于本申请的名称字面理解,对重装置2与轿厢装置3的位置可互换使用,能针对实际电梯安装的位置进行选择,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对重装置2包括:对重架21和对重块22;
所述对重架21内设有对重槽23;所述对重块22设置于所述对重槽23内;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或第三对重轮143伸入于所述对重槽23的顶部开口内。
本方案中的多个对重轮(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或第三对重轮143)可伸入于对重架21中的对重槽23内,避免了对重轮组14外露于对重架21的外侧,进一步地减少其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优化了电梯在对重端的结构。而对重块22设置于对重槽23内,为实现减少对重架21占用井道的空间,可将对重块22的厚度增大,长度及宽度减小,使对重块22能布满对重槽23,充分地利用了在对重架21内的空间。对重槽23可设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位于顶部,另一开口位于侧部;顶部的开口可用于放入对重轮,侧部开口可用于放置对重块22。
更优地,所述对重槽23包括: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所述对重块2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
所述第一对重轮141伸入于所述第一对重槽231内;所述第二对重槽232伸入于所述第二对重槽232内;所述第三对重槽233伸入于所述第三对重槽233内;多个所述对重块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
各个对重轮可处于同一个对重槽23;而本方案优选将对重槽23与对重轮以一对一的方式,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三者内分别对应设有对重轮,槽内设有对重块22,由于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相互独立,因此可通过在对重槽23内更换不同参数的对重块22,以使对重架21内的对重块22可灵活可调;且由于各个对重槽23分别与对重轮对应设置,对重轮对所在对重槽23的对重块22所施加的作用力不容易偏移,提高了对重装置2的稳定性,轮与轮之间的独立曳引过程不会被干扰。同时,在独立的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放入厚度增大的对重块22,能使对重块22的长度及宽度减小,使对重块22能布满对重槽23,充分地利用了在对重架21内的空间。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对重装置2包括:挡绳护板24;
所述挡绳护板24安装于所述对重架21,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三者的上方,以将所述第一对重轮141、第二对重轮142和第三对重轮143遮盖于所述对重槽23内。
挡绳护板24能将第一对重槽231、第二对重槽232和第三对重槽233遮盖,挡绳护板24只露出曳引绳16经过的部分,其余部分为遮盖区域,具有保护对重轮组14的效果,防止杂质进入对重槽23内,影响对重轮组14的正常使用。同时,本方案的基于对重轮组14容纳于对重槽23内,挡绳护板24不会占用井道的深度空间,又能实现为对重轮组14进行保护的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结构、对重装置和轿厢装置;
所述曳引结构包括:承重梁、曳引机、反绳轮组、对重轮组、轿顶轮组和曳引绳;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承重梁,其输出端连接有曳引轮;所述曳引轮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径向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对重轮组和轿顶轮组分别位于所述反绳轮组的下方;所述对重轮组安装于所述对重装置,所述轿顶轮组安装于所述轿厢装置;
所述反绳轮组包括: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反绳轮、第三轿顶反绳轮和第四轿顶反绳轮;
所述对重轮组包括: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
所述轿顶轮组包括: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
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两者的轴向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对重轮组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轮和第二对重轮两者的间距位置,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两者的间距位置,使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轮、第二对重反绳轮和第三对重轮在俯视投影呈S型分布;
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和第四轿顶反绳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两者的轴向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轿顶轮组的方向与X轴平行;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轿厢轮和第二轿厢轮两者的间距位置,所述第四轿顶反绳轮的俯视投影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两者的间距位置,使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三轿顶反绳轮、第二轿厢轮、第四轿顶反绳轮和第三轿厢轮呈S型分布;
所述曳引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轮、第二对重反绳轮、第三对重轮后绕卷于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绳从所述曳引轮绕卷后,依次经过于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三轿顶反绳轮、第二轿厢轮、第四轿顶反绳轮和第三轿厢轮,所述曳引绳的两端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可拆卸地安装有不同直径的所述曳引轮;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绳绕圈于所述曳引轮形成的收卷段和放卷段两者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段和放卷段两者之间成155-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同轴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同轴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和第三轿厢轮等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架和对重块;
所述对重架内设有对重槽;所述对重块设置于所述对重槽内;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或第三对重轮伸入于所述对重槽的顶部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槽包括:第一对重槽、第二对重槽和第三对重槽;所述对重块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对重槽、第二对重槽和第三对重槽;
所述第一对重轮伸入于所述第一对重槽内;所述第二对重槽伸入于所述第二对重槽内;所述第三对重槽伸入于所述第三对重槽内;多个所述对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槽、第二对重槽和第三对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装置包括:挡绳护板;
所述挡绳护板安装于所述对重架,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三者的上方,以将所述第一对重轮、第二对重轮和第三对重轮遮盖于所述对重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34215.2U CN214422057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34215.2U CN214422057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22057U true CN214422057U (zh) | 2021-10-19 |
Family
ID=78071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34215.2U Active CN214422057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220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8959A (zh) * | 2021-11-17 | 2022-01-14 | 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载货电梯曳引系统 |
-
2021
- 2021-02-05 CN CN202120334215.2U patent/CN2144220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8959A (zh) * | 2021-11-17 | 2022-01-14 | 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载货电梯曳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31265A (en) | Rope climbing elevator | |
KR101715423B1 (ko) | 천정 트롤리와 호이스팅 윈치를 가지는 천정 크레인 | |
KR20010007244A (ko) | 더블 데크 엘리베이터 카 | |
WO2003011739A1 (en) | Hoisting aparatus using a counterweight technology | |
US6305499B1 (en) | Drum drive elevator using flat belt | |
US20170362063A1 (en) | Elevator system roping arrangement | |
CN104760870A (zh) | 双主机驱动电梯 | |
CN214422057U (zh) | 一种6比1曳引结构呈s型分布的电梯 | |
CA2106436C (en) | Four to one transmission ratio rope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car | |
EP1064216A2 (en) | Dual sheave rope climber using flat flexible ropes | |
CN110790114A (zh) | 一种电梯机房布置结构及电梯系统 | |
JP5468679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装置 | |
CN214399455U (zh) | 一种6比1的曳引结构和电梯 | |
CN110921467A (zh) | 一种汽车电梯 | |
KR102378202B1 (ko) | 기계실 및 승강로 구조물이 필요없는 싱글 마스트 구조의 로프식 트윈형 탑승카 자체구동 승강기 | |
CN102963832A (zh) | 四点起吊三点平衡防摇摆起升机构的钢丝绳缠绕系统 | |
CN216763991U (zh) | 施工升降机 | |
CN215666505U (zh) | 一种双驱动电梯 | |
CN215924103U (zh) | 一种升降机用下置式伸缩拼装顶梁 | |
CN211812946U (zh) | 一种汽车电梯 | |
CN211169445U (zh) | 狭长形医用电梯的曳引系统 | |
CN211393460U (zh) |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 | |
WO1999043599A1 (en) | Drum drive elevator using flat belt | |
WO2005121009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KR100619203B1 (ko) | 엘리베이터 기계 장치가 엘리베이터 카에 장착된 무-기계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