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8701U -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8701U
CN214418701U CN202023159288.7U CN202023159288U CN214418701U CN 214418701 U CN214418701 U CN 214418701U CN 202023159288 U CN202023159288 U CN 202023159288U CN 214418701 U CN214418701 U CN 214418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thimble
screwed
damaged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92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ping Chengrui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ping Chengru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ping Chengrui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ping Chengru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92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8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8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8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包括螺母套筒和螺母锁紧机构;螺母套筒的内筒的尺寸大于待拧螺母的尺寸,其侧壁上设有在横截面上形成夹角为60度的两个螺母顶靠面,用以贴合待拧螺母间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个螺母顶靠面的扩口方向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顶针孔,顶针孔外固定有螺母锁紧机构;螺母锁紧机构包括顶针筒和顶针,顶针筒的内筒正对顶针孔固定于螺母套筒的外侧壁上,顶针插置于顶针筒内,且能够穿过顶针孔设置;顶针的末端用以抵顶螺母套筒内的待拧螺母的第三侧面;顶针与顶针筒之间设有锁紧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保护螺母的外形,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装配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螺母长时间不动生锈后会卡得很紧,潮湿环境下的螺母也容易氧化锈蚀,原来拆卸生锈的螺母都是用扳手拧,但有的螺母拧多了六边形都变形了,接触面小再加上生锈卡的紧,就更难拆除螺母了。在五金件生产装配过程中,常碰到残缺或变形的螺母,拆卸过程中难锁紧,易打滑,可能需要采用切割技术直接切断螺母,操作复杂,消耗浪费螺母,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直接影响了生产进度。因此,实有必要改进现有的螺母装卸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安全高效地拆卸残损螺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保护螺母的外形,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包括螺母套筒和螺母锁紧机构;
所述螺母套筒的内筒的尺寸大于待拧螺母的尺寸,其侧壁上设有在横截面上形成夹角为60度的两个螺母顶靠面,用以贴合待拧螺母间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个所述螺母顶靠面的扩口方向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外固定有所述螺母锁紧机构;
所述螺母锁紧机构包括顶针筒和顶针,所述顶针筒的内筒正对所述顶针孔固定于所述螺母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顶针插置于所述顶针筒内,且能够穿过所述顶针孔设置;所述顶针的末端用以抵顶螺母套筒内的待拧螺母的第三侧面;所述待拧螺母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相互之间间隔一个侧面;所述顶针与所述顶针筒之间设有锁紧固定结构。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锁紧固定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设置于所述顶针上的外螺纹和设置于所述顶针筒内的内螺纹。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顶针的外侧端设有锁紧把手。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顶针的外侧端之间设有可挠曲传动轴。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顶针末端为一锥形的尖端结构;或所述顶针末端为一抵顶面,所述抵顶面上设有多个尖头凸起的结构。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螺母顶靠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尖头凸起的结构。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两个所述螺母顶靠面的缩口方向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顶针孔,所述第二顶针孔上穿设有第二顶针。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螺母套筒外侧面固定有拧动把手,所述拧动把手垂直于所述螺母套筒的中心轴。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螺母套筒的外侧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拧动把手。
如上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中,所述拧动把手末端设有与所述螺母套筒的中心轴平行的推柄。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采用两个螺母顶靠面和顶针从三个间隔侧面固定待定螺母,使其受力平衡,解决了原有的直接使用扳手拧螺母造成螺母变形或易打滑的问题,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很好地保护螺母的外形不被进一步损坏,能够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的较佳实施例的套上待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螺母套筒 11:螺母顶靠面 12:扩口方向
13:缩口方向 2:螺母锁紧机构 21:顶针筒
22:顶针 221:锁紧把手 222:尖端结构
3:待拧螺母 31:第一侧面 32:第二侧面
33:第三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保护螺母的外形,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螺母套筒1和螺母锁紧机构2;所述螺母套筒1的内筒的尺寸大于待拧螺母3的尺寸,其侧壁上设有在横截面上形成夹角为60度的两个螺母顶靠面11,用以贴合待拧螺母3间隔的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两个所述螺母顶靠面11的扩口方向12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外固定有所述螺母锁紧机构2;所述螺母锁紧机构2包括顶针筒21和顶针22,所述顶针筒21的内筒正对所述顶针孔固定于所述螺母套筒1的外侧壁上,所述顶针22插置于所述顶针筒21内,且能够穿过所述顶针孔设置;所述顶针22的末端用以抵顶螺母套筒1内的待拧螺母3的第三侧面33;所述待拧螺母3的第一侧面31、第二侧面32及第三侧面33相互之间间隔一个侧面;所述顶针22与所述顶针筒21之间设有锁紧固定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套筒1的内筒的尺寸大于待拧螺母3的尺寸,便于将螺母套筒1套在待拧螺母3套上,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在横截面上形成夹角为60°的螺母顶靠面11,待拧螺母3的两个间隔面之间的夹角为60°,使得待拧螺母3的间隔的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能够刚好紧贴至两个螺母顶靠面11上;再通过在两个螺母顶靠面11的扩口方向12设置的螺母锁紧机构2锁紧待拧螺母3,其中,设置螺母锁紧机构2的侧壁上设有顶针孔,螺母锁紧机构2的顶针筒21的内筒正对顶针孔固定于螺母套筒1的外侧壁上,顶针22插置于顶针筒21内且穿过顶针孔抵顶待拧螺母3的第三侧面33,再通过顶针22和顶针筒21之间设置的锁紧固定结构锁紧顶针22,实现了对待拧螺母3第三侧面33的锁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螺母顶靠面11和顶针22从三个间隔侧面实现了对待定螺母的固定,且待拧螺母3的三个间隔固定侧面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正三角形的结构,保证了待拧螺母3受力的平衡,使得旋转螺母套筒1时,待拧螺母3随之旋转被拧松,且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解决了原有的直接使用扳手拧螺母造成螺母变形或易打滑的问题,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很好地保护螺母的外形不被进一步损坏,能够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固定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设置于所述顶针22上的外螺纹和设置于所述顶针筒21内的内螺纹。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顶针22上的外螺纹和顶针筒21内的外螺纹相互啮合,实现了顶针22的锁紧固定;当螺母套筒1套接于待拧螺母3后,待拧螺母3的两个间隔侧面分别抵顶于螺母套筒1的内筒的侧壁上的两个螺母抵顶面,再拧动顶针22,使得顶针22的末端抵顶待拧螺母3的第三侧面33后,达到锁紧待拧螺母3的效果,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提高操作效率。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针22的外侧端设有锁紧把手221。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针22的外侧端设置锁紧把手221,使得在旋转顶针22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省力。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把手221与所述顶针22的外侧端之间设有可挠曲传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紧把手221和顶针22的外侧端之间设置可挠曲转动轴,使得在旋转把手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旋转把手,当待拧螺母3贴于相关的装置或配件表面时,拧旋转把手时,把手的两端可能会碰到抵顶设备或配件,导致拧不动,通过设置可挠曲转动轴,转动旋转把手,避开相关的障碍,避免某些位置旋转把手不能拧动的情况发生,提高工具的使用率。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针22末端为一锥形的尖端结构222;或所述顶针22末端为一抵顶面,所述抵顶面上设有多个尖头凸起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22末端设置为锥形的尖端结构222,对待拧螺母3的第三侧面33的锁紧更紧,避免顶针22末端与待拧螺母3接触面之间不平整,锁定不稳定;进一步的,顶针22末端为一抵顶面,抵顶面上设有多个尖头凸起的结构,使得锁紧稳固。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母顶靠面11上设有至少一个尖头凸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螺母顶靠面11上设有至少一个尖头凸起的结构,锁紧更加稳固。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螺母顶靠面11的缩口方向13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顶针孔,所述第二顶针孔上穿设有第二顶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二顶针孔及穿设于第二顶针孔内的第二顶针,旋转第二顶针,使得其端头抵顶靠近螺母顶靠面11的缩口方向13的待拧螺母3的侧面,能够进一步地锁紧待拧螺母3。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套筒1外侧面固定有拧动把手,所述拧动把手垂直于所述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套筒1的外侧面设置垂直于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的拧动把手,手动推动拧动把手,更加省力,便于拧松拆卸螺母。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套筒1的外侧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拧动把手。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套筒1的外侧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拧动把手,当一侧的拧动把手推动至内侧时,另一个拧动把手处于外侧,可以交换推动拧动把手,更加方便快捷。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拧动把手末端设有与所述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平行的推柄。本实用新型的拧动把手末端设有与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平行的推柄,手握推柄推动拧动把手,操作更加方便。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现以前述较佳的一个实施例为例,对其工作的过程和原理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套筒1的内筒的尺寸大于待拧螺母3的尺寸,便于将螺母套筒1套在待拧螺母3套上,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在横截面上形成夹角为60°的螺母顶靠面11,待拧螺母3的两个间隔面之间的夹角为60°,使得待拧螺母3的间隔的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能够刚好紧贴至两个螺母顶靠面11上;再通过在两个螺母顶靠面11的扩口方向12设置的螺母锁紧机构2锁紧待拧螺母3,其中,设置螺母锁紧机构2的侧壁上设有顶针孔,螺母锁紧机构2的顶针筒21的内筒正对顶针孔固定于螺母套筒1的外侧壁上,顶针22插置于顶针筒21内且穿过顶针孔抵顶待拧螺母3的第三侧面33,再通过顶针22和顶针筒21之间设置的锁紧固定结构锁紧顶针22,实现了对待拧螺母3第三侧面33的锁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螺母顶靠面11和顶针22从三个间隔侧面实现了对待定螺母的固定,且待拧螺母3的三个间隔固定侧面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正三角形的结构,保证了待拧螺母3受力的平衡,使得旋转螺母套筒1时,待拧螺母3随之旋转被拧松,且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解决了原有的直接使用扳手拧螺母造成螺母变形或易打滑的问题,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很好地保护螺母的外形不被进一步损坏,能够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顶针22上的外螺纹和顶针筒21内的外螺纹相互啮合,实现了顶针22的锁紧固定;当螺母套筒1套接于待拧螺母3后,待拧螺母3的两个间隔侧面分别抵顶于螺母套筒1的内筒的侧壁上的两个螺母抵顶面,再拧动顶针22,使得顶针22的末端抵顶待拧螺母3的第三侧面33后,达到锁紧待拧螺母3的效果,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提高操作效率。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针22的外侧端设置锁紧把手221,使得在旋转顶针22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采用两个螺母顶靠面11和顶针22从三个间隔侧面固定待定螺母,使其受力平衡,解决了原有的直接使用扳手拧螺母造成螺母变形或易打滑的问题,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安全高效地拆卸出残缺螺母,且能够很好地保护螺母的外形不被进一步损坏,能够提高螺母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套筒和螺母锁紧机构;
所述螺母套筒的内筒的尺寸大于待拧螺母的尺寸,其侧壁上设有在横截面上形成夹角为60度的两个螺母顶靠面,用以贴合待拧螺母间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个所述螺母顶靠面的扩口方向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外固定有所述螺母锁紧机构;
所述螺母锁紧机构包括顶针筒和顶针,所述顶针筒的内筒正对所述顶针孔固定于所述螺母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顶针插置于所述顶针筒内,且能够穿过所述顶针孔设置;所述顶针的末端用以抵顶螺母套筒内的待拧螺母的第三侧面;所述待拧螺母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相互之间间隔一个侧面;所述顶针与所述顶针筒之间设有锁紧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固定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设置于所述顶针上的外螺纹和设置于所述顶针筒内的内螺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外侧端设有锁紧把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顶针的外侧端之间设有可挠曲传动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末端为一锥形的尖端结构;或所述顶针末端为一抵顶面,所述抵顶面上设有多个尖头凸起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顶靠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尖头凸起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母顶靠面的缩口方向正对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顶针孔,所述第二顶针孔上穿设有第二顶针。
8.如权利要求1、6或7任意一项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筒外侧面固定有拧动把手,所述拧动把手垂直于所述螺母套筒的中心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筒的外侧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拧动把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拧动把手末端设有与所述螺母套筒的中心轴平行的推柄。
CN202023159288.7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Active CN214418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9288.7U CN214418701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9288.7U CN214418701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8701U true CN214418701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9288.7U Active CN214418701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8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34520A1 (en) Extractor Socket with Bidirectional Driving Capability and Corresponding Extraction Set with Intermediate Sizes
TW202128361A (zh) 進階抓持裝置
US11701757B2 (en) Anti-slip fastener remover tool
CN214418701U (zh) 一种残损螺母的强化装卸工具
CN214723876U (zh) 拆卸组件
JP2020001912A (ja) 結合ピン着脱治具及び結合ピン着脱方法
TWI699262B (zh) 可延長之扳手
TWM504670U (zh) 防滑六角扳手
CN209698986U (zh) 一种卡套拆除工装
TWI701108B (zh) 多夾持點套筒起子頭
JP3597794B2 (ja) ポンプのインペラ引き抜き具、ポンプのインペラ、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のインペラ引き抜き方法
CN201931431U (zh) 定位销拆卸用工装
CN217776830U (zh) 一种电缆插头分解通用勾头扳手
CN105196240A (zh) 一种内螺纹销钉的装卸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TWM575750U (zh) 套接工具
CN206190681U (zh) 一种尾部弧线形式的铆钉
CN210531804U (zh) 一种防拆卸纳子结构及空调器
CN220218244U (zh) 一种螺母套筒
CN210732331U (zh) 电极帽拆卸工具
CN212287476U (zh) 一种易拆卸钢丝螺套工具
CN216009918U (zh) 一种金属软管
CN216464397U (zh) 一种用于拆装那诺阀工具
CN210588992U (zh) 一种拼接扳手
CN212055456U (zh) 一种易拆卸钢丝螺套
CN104210467A (zh) 用于清除轮胎花纹内异物的清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