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9562U -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9562U
CN214399562U CN202022891498.9U CN202022891498U CN214399562U CN 214399562 U CN214399562 U CN 214399562U CN 202022891498 U CN202022891498 U CN 202022891498U CN 214399562 U CN214399562 U CN 214399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device
machine room
walking beam
folding
fol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14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宇天
付连凯
印明佳
潘兰娜
王彬
宋奇
夏建强
张旸
王爱萍
程戈亮
原洪涛
周睿彦
何谦
曹辉义
周建伙
顾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228914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9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9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9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包括立柱和行走梁,立柱为两个,行走梁的两端分别由两个立柱支撑,立柱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铰接在第二折叠部上,第一折叠部能够转至第二折叠部上方,还能够从第二折叠部上转下与第二折叠部合拢;行走梁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折叠部上。如果要使用起重装置,那么就将第一折叠部转至第二折叠部的上方,之后使行走梁的端部坐落在第一折叠部的顶部,最后将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锁紧即可。如果要移动或者收纳起重装置,那么将行走梁从第一折叠部上卸下,之后将第一折叠部转下,使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合拢。立柱折叠后的高度大大减小,因此能够自由穿行在不同的机房区域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机房用起重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穿行不同机房区域时,需完全拆除后,方能通过机房门,移动非常不便,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移动到目的地后,还需要重新组装,同样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
因此,如何使起重装置能够穿行于不同机房区域,且起重装置拆卸与组装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均较少,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起重装置能够穿行于不同机房区域,且起重装置拆卸与组装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均较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包括立柱和行走梁,所述立柱为两个,所述行走梁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所述立柱支撑,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转至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方,还能够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转下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合拢,且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内嵌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开口朝向对面的所述立柱,所述行走梁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折叠部内嵌设有升降装置,在所述第一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方时,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塞能够伸入所述滑槽内,并带动所述行走梁的端部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内嵌设有相对的两个滑槽板,两个所述滑槽板形成所述滑槽。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上设置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的开口朝向对面的所述立柱,所述承载槽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承载槽与所述滑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承载槽与所述承载槽的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槽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上设置有承载件,所述承载槽设置在所述承载件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铰接部位于背对对面的所述立柱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行走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行走梁的端部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滚轮转动,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承载槽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所述滚轮与滚轴固连,所述滚轴与所述行走梁可转动连接,所述滚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部。
优选地,所述承载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行走梁上下窜动的第一阻挡部。
优选地,所述承载槽的前后端设置有防止所述行走梁脱出的第二阻挡部。
优选地,所述行走梁上设置有电动跑车和电葫芦,所述电动跑车驱动所述电葫芦沿着所述行走梁移动。
优选地,所述电葫芦上连接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上均布有多个吊孔,所述吊孔用于固定吊绳。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面内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位于所述面的对角线上。
优选地,还包括配重撑脚,所述配重撑脚的长度可伸缩。
优选地,所述第二折叠部内设置有伸缩座,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伸缩座内,所述伸缩配重杆的自由端部能够伸出所述第二折叠部外,所述配重撑脚连接在所述自由端部。
优选地,所述伸缩配重杆包括第一伸缩配重杆和第二伸缩配重杆,所述第二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伸缩座内,所述第一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配重杆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万向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要使用起重装置,那么就将第一折叠部转至第二折叠部的上方,之后使行走梁的端部坐落在第一折叠部的顶部,最后将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锁紧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起重设备组装方便、快捷。如果要移动或者收纳起重装置,那么将行走梁从第一折叠部上卸下,之后将第一折叠部转下,使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合拢。立柱折叠后的高度大大减小,因此能够自由穿行在不同的机房区域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在作业状态时某个瞬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立柱处于折叠状态时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立柱处于折叠状态时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行走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折叠部、2为第二折叠部、3为行走梁、4为滑槽板、5为承载件、6为配重撑脚、7为伸缩配重杆、8为第二万向轮、9为伸缩座、10为升降装置、11为滑槽、12为承载槽、13为电动跑车、14为电葫芦、15为旋转圆盘、16为驱动电机、17为齿轮、18为滚轴、19为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该起重装置能够穿行于不同机房区域,且起重装置拆卸与组装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均较少。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前”、“后”、“左”、“右”是基于附图1,或者说基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包括立柱和行走梁3。立柱为两个,行走梁3的两端分别由两个立柱支撑。特别地,立柱包括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第一折叠部1的一侧铰接在第二折叠部2上。第一折叠部1能够绕着铰接部转动到第二折叠部2的上方,从而形成使用状态时的立柱。第一折叠部1还能够绕着铰接部转下,与第二折叠部2合拢。行走梁3能够安装在第一折叠部1上,还能够从第一折叠部1上卸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要使用起重装置,那么就将第一折叠部1转至第二折叠部2的上方,之后使行走梁3的端部坐落在第一折叠部1的顶部,最后将第一折叠部1与第二折叠部2锁紧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起重装置组装方便、快捷。
如果要移动或者收纳起重装置,那么将行走梁3从第一折叠部1上卸下,之后将第一折叠部1转下,使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合拢,请参考附图2和附图3。立柱折叠后的高度大大减小,因此能够自由穿行在不同的机房区域之间。
第一折叠部1与第二折叠部2之间除了具有铰接关系外,还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关系。在第一折叠部1转至第二折叠部2上方后,为了确保第一折叠部1与第二折叠部2的稳定性,将第一折叠部1锁紧在第二折叠部2上。具体地,可以通过螺栓实现锁紧。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上均设置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栓孔。除了使用螺栓实现可拆连接外,还可以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本文对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的可拆卸连接形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的可拆卸连接,均落入本文的保护范围。
接下来介绍行走梁3的安装和拆卸原理:请继续参考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折叠部1内设置了滑槽11,滑槽1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滑槽11的开口朝向对面的立柱。行走梁3的端部能够伸入到滑槽11中。第二折叠部2内设置了升降装置10,在第一折叠部1位于第二折叠部2的上方时,升降装置10的活塞能够伸入到滑槽11内,带动行走梁3的端部移动。升降装置10的活塞能够推动行走梁3的端部上移至第一折叠部1的顶部,还能够托着行走梁3的端部下降。由于有两个立柱,因此行走梁3的两个端部能够被两个升降装置10同时举升,或者被同时托着下降,因此实现了行走梁3的自动升起和降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的铰接部位于背对对面立柱的一侧。如此,在折叠时,两个立柱的两个第一折叠部1能够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翻转。在行走梁3随着升降装置10的活塞下落至最低位置后,两个第一折叠部1向外翻转,那么行走梁3可以完全暴露在第二折叠部2的顶部,如此便利于作业人员将行走梁3从第二折叠部2上卸下,从而提高了起重装置的拆卸效率。
滑槽11由两个滑槽板4形成,即行走梁3的端部能够伸入到两个滑槽板4之间,升降装置10的活塞能够伸入到两个滑槽板4之间带动行走梁3的端部移动。两个滑槽板4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在第一折叠部1内部。
本实用新型将升降装置10优选为液压升降机,液压升降机性能稳定。
第一折叠部1的顶部还设置有承载槽12,承载槽12的开口朝向对面的立柱。承载槽12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特别地,承载槽12与滑槽11相通。行走梁3的端部能够沿着滑槽11上升至承载槽12内,并且能够压置在承载槽12的槽壁上。行走梁3的端部能够在承载槽12内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了行走梁3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
行走梁3的前后调节通过驱动电机16来实现。驱动电机16设置在行走梁3的上方。行走梁3的端部设置有滚轮19。驱动电机16驱动滚轮19滚动时,行走梁3会前后移动。
驱动电机16驱动行走梁3的具体结构如下:在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17。滚轮19与滚轴18固连。滚轴18伸入到行走梁3内部,且通过内部轴承与行走梁3可转动连接。滚轴18上设置有与齿轮17相啮合的齿部。驱动电机16在转动时会带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会带动滚轴18和滚轮19转动,滚轴18和滚轮19会推动行走梁3沿着承载槽12前后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起重装置正常作业时,由于齿轮17与滚轴18的啮合卡接作用,行走梁3不能够随意地前后移动,从而进一步确保了作业的稳定性。
接下来继续介绍承载槽12:请参考附图1和附图2,承载槽12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挡部,该第一阻挡部用于限制行走梁3上下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起重装置作业的稳定性。第一阻挡部为阻挡板,该阻挡板由承载槽12的上板或者下板向开口处弯折形成。
承载槽12的前后端还设置了第二阻挡部,第二阻挡部用于防止行走梁3从承载槽12的前端或者后端脱出,从而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承载槽12与开口相对的一侧为盲侧,或者说设置有槽壁,如此对行走梁3的左右方向形成了限位,防止行走梁3左右窜动,影响作业的稳定性。
承载槽12形成于承载件5内。承载件5设置在第一折叠部1的顶部。承载件5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在第一折叠部1的顶部。
接下来继续介绍行走梁3:请参考附图3,行走梁3上设置有电动跑车13和电葫芦14,电动跑车13能够驱动电葫芦14沿着行走梁3移动。那么被吊装设备就能够沿着行走梁3左右移动。电葫芦14可以收放伸缩,因此能够调节被吊装设备的高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电葫芦14上连接了旋转圆盘15,并且旋转圆盘15上均布有多个吊孔。吊孔用于固定吊绳。多个吊孔对应多个吊绳,多个吊绳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将设备吊起,从而能够确保被吊起设备的稳定性。将设备吊起后,可以人为地转动旋转圆盘15,对被吊装设备进行圆周方向上的微调。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将吊孔的个数设置为四个。因此,从四个方向将设备吊起。
至此,被吊装设备能够随着行走梁3实现前后移动,能够在电动跑车13的驱动下左右移动,能够在电葫芦14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还能够在旋转圆盘15的作用下在圆周方向上微调,方位调节较灵活,因此适应于机房的狭窄区域以及角落区域。
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均为长方体结构。为了提高第一折叠部1和第二折叠部2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在长方体结构的面内设置了加强杆,并且加强杆位于面的对角线上。即每个面内设置有成交叉布置的两个加强杆。
为了防止起重装置发生侧翻,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配重撑脚6。配重撑脚的长度可以伸缩,以利于立柱的折叠和移动,请参考附图1和附图2。
进一步地,在第二折叠部2内设置了伸缩座9,伸缩座9内设置有伸缩配重杆7。伸缩配重杆7能够相对于伸缩座9伸缩。伸缩配重杆7的一端为固定端部,另一端为自由端部。伸缩配重杆7的自由端部能够伸出到第二折叠部2外。配重撑脚6连接在伸缩配重杆7的自由端部。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伸缩配重杆7能够伸长到足够的长度,以增大防倾翻力矩,本实用新型将伸缩配重杆7设置为包括第一伸缩配重杆和第二伸缩配重杆。第二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伸缩座9内,第一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二伸缩配重杆内。即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配重杆7为二级伸缩。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伸缩配重杆、第二伸缩配重杆除了具有可伸缩,使伸缩撑脚位于立柱外的作用之外,还对立柱具有配重的作用。
在折叠立柱时,首先使配重撑腿的长度收缩,使配重撑腿离开地面,之后将第一伸缩配重杆推回第二伸缩配重杆内,将第二伸缩配重杆推回伸缩座内,从而使配重撑腿缩进第二折叠部2中。如此,减小了立柱的外部尺寸,利于立柱在机房的不同的区域间移动。
在使用伸缩撑脚时,首先从伸缩座中拉出第二伸缩配重杆,之后从第二伸缩配重杆中拉出第一伸缩配重杆,最后将伸缩撑脚拉长即可。
为了便于立柱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折叠部2的底部设置了第一万向轮,在承载件5的顶部设置了第二万向轮8。当第一折叠部1转下来与第二折叠部2合拢后,第二万向轮8会着地。如此,在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8的作用下,能够很轻松地推动立柱移动。
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8均为橡胶万向轮,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另外,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8均带有刹车功能,从而能够确保吊装作业的稳定进行,同时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配重杆7和配重撑脚6的伸缩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伸缩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包括立柱和行走梁,所述立柱为两个,所述行走梁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所述立柱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转至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方,还能够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转下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合拢,且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内嵌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开口朝向对面的所述立柱,所述行走梁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折叠部内嵌设有升降装置,在所述第一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方时,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塞能够伸入所述滑槽内,并带动所述行走梁的端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内嵌设有相对的两个滑槽板,两个所述滑槽板形成所述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设置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的开口朝向对面的所述立柱,所述承载槽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承载槽与所述滑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槽与所述承载槽的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槽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设置有承载件,所述承载槽设置在所述承载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铰接部位于背对对面的所述立柱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行走梁的端部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滚轮转动,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承载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驱动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与滚轴固连,所述滚轴与所述行走梁可转动连接,所述滚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行走梁上下窜动的第一阻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槽的前后端设置有防止所述行走梁脱出的第二阻挡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梁上设置有电动跑车和电葫芦,所述电动跑车驱动所述电葫芦沿着所述行走梁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葫芦上连接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上均布有多个吊孔,所述吊孔用于固定吊绳。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面内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位于所述面的对角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撑脚,所述配重撑脚的长度可伸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内设置有伸缩座,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伸缩座内,所述伸缩配重杆的自由端部能够伸出所述第二折叠部外,所述配重撑脚连接在所述自由端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配重杆包括第一伸缩配重杆和第二伸缩配重杆,所述第二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伸缩座内,所述第一伸缩配重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配重杆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万向轮。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房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万向轮。
CN202022891498.9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Active CN214399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1498.9U CN214399562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1498.9U CN214399562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9562U true CN21439956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1498.9U Active CN214399562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9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53690B1 (en) Mast lift machine
JP5548171B2 (ja) ねじ駆動装置およびガス支柱を有するマストリフト
CN111439711A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便携式升降机
CN112456339A (zh)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CN215666723U (zh) 一种可调式无轨电动行走龙门装置
CN214399562U (zh) 一种机房用起重装置
KR101711883B1 (ko) 작업용 리프트
CN211872658U (zh) 一种组合式异步施工挂篮
CN217600251U (zh) 一种移动式提升悬臂
CN114408768A (zh) 一种用于机械工程的起吊机
CN214659903U (zh) 一种用于安全工程的爬梯
CN115465595A (zh) 一种基于高层货架的货物存放设备
KR101852545B1 (ko) 리프트 겸용 운반 사다리
CN21001344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移动操作架
CN210217075U (zh) 一种多功能脚手架
CN210656016U (zh) 一种圆桶搬运装置
KR101416543B1 (ko) 접이식 대차형 인양장치
CN217780478U (zh) 小型起吊设备
JP3446090B2 (ja) トラック用簡易型クレーン
CN218577772U (zh) 一种柜体设备倒运装置
CN213573839U (zh) 一种攀爬装置
CN221500420U (zh) 一种建筑材料吊装车
CN219259406U (zh) 一种钢结构屋顶桁架用的拉升装置
CN219384582U (zh) 一种轻便型吊车
CN214242915U (zh) 一种叉、吊两用装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