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8706U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8706U
CN214388706U CN202120215475.8U CN202120215475U CN214388706U CN 214388706 U CN214388706 U CN 214388706U CN 202120215475 U CN202120215475 U CN 202120215475U CN 214388706 U CN214388706 U CN 214388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edal
plate
sides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154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晶
黄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q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Minq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q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Minq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2154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8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8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87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上端面上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端连接有座椅,所述底板左侧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框,且支撑框下端内部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脚踏齿条滑块,且脚踏齿条滑块侧面通过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一侧的固定板上通过轴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带,且脚踏板下端面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框下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一齿轮。该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能便于对患者进行手脚联动运动恢复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恢复训练的效果,且能便于同时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护理恢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畸形、神经官能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症状的患者,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手部、腿部肢体不灵活等症状,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手脚协调性恢复锻炼,以缓解手脚不灵活的症状。
但是现有的协调性恢复装置不便于进行手脚联动运动恢复训练,单独的手和脚的运动恢复训练效果较差,从而使得神经内科患者恢复时间延长,且现有的协调性恢复装置不便于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锻炼,因此,需要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协调性恢复装置不便于进行手脚联动运动恢复训练且不便于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锻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上端面上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端连接有座椅,所述底板左侧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框,且支撑框下端内部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脚踏齿条滑块,且脚踏齿条滑块侧面通过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一侧的固定板上通过轴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带,且脚踏板下端面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框下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一齿轮,且支撑框上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两侧的支撑框内部设置滑槽,且第二齿轮两侧的滑槽内连接有把手齿条滑块,并且把手齿条滑块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运动把手,所述第二齿轮一侧的支撑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纵向传动轴,且纵向传动轴上端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二齿轮轴相连接,所述纵向传动轴一侧的支撑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横向传动轴,且横向传动轴上端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齿轮轴相连接,并且纵向传动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横向传动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椅上设置有扶手架,且座椅上的扶手架对称设置于座椅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下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且支撑框上端与水平面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脚踏齿条滑块侧面固定连接,且脚踏板与固定板通过轴转动连接,并且弹簧设置于支撑板与脚踏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两侧的脚踏齿条滑块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且脚踏齿条滑块上下相互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两侧的把手齿条滑块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且把手齿条滑块左右相互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能便于对患者进行手脚联动运动恢复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恢复训练的效果,且能便于同时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锻炼:
1、通过神经内科患者用脚向下踩动支撑框一侧的脚踏板,使得支撑框一侧的脚踏板通过脚踏齿条滑块和第一齿轮带动支撑框另一侧的脚踏板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对神经内科患者腿部进行训练,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支撑框上端两侧的运动把手协同往复运动,从而能便于对患者进行手脚联动运动恢复训练,使得神经内科患者的运动恢复训练的效果提高;
2、通过神经内科患者的脚对脚踏板进行转动踩踏,能够使得脚踏板在固定板上产生转动,脚踏板两端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脚踏板能够自动复位,从而使得患者的脚踝在恢复训练中得到运动,进而能便于同时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锻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C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3、座椅;4、支撑框;5、运动把手;6、固定板;7、支撑板;8、弹簧;9、脚踏板;10、固定带;11、第一齿轮;12、第一皮带传动机构;13、横向传动轴;14、纵向传动轴;15、第二皮带传动机构;16、锥齿轮传动机构;17、把手齿条滑块;18、第二齿轮;19、滑槽;20、脚踏齿条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座椅3、支撑框4、运动把手5、固定板6、支撑板7、弹簧8、脚踏板9、固定带10、第一齿轮11、第一皮带传动机构12、横向传动轴13、纵向传动轴14、第二皮带传动机构15、锥齿轮传动机构16、把手齿条滑块17、第二齿轮18、滑槽19和脚踏齿条滑块20,底板1右侧上端面上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上端连接有座椅3,底板1左侧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且支撑框4下端内部两侧设置有滑槽19,滑槽19内连接有脚踏齿条滑块20,且脚踏齿条滑块20侧面通过轴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下端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且支撑板7一侧的固定板6上通过轴连接有脚踏板9,脚踏板9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带10,且脚踏板9下端面两侧设置有弹簧8,支撑框4下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1,且支撑框4上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两侧的支撑框4内部设置滑槽19,且第二齿轮18两侧的滑槽19内连接有把手齿条滑块17,并且把手齿条滑块17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运动把手5,第二齿轮18一侧的支撑框4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纵向传动轴14,且纵向传动轴14上端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15与第二齿轮18轴相连接,纵向传动轴14一侧的支撑框4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横向传动轴13,且横向传动轴13上端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12与第一齿轮11轴相连接,并且纵向传动轴14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16与横向传动轴13相连接。
座椅3上设置有扶手架,且座椅3上的扶手架对称设置于座椅3两侧,能便于通过座椅3上对称设置的扶手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限位防护,从而防止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滑下座椅3。
支撑框4下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且支撑框4上端与水平面之间相互平行,能便于通过支撑框4下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使得支撑框4下方设置的脚踏板9与人体腿部位置相匹配,且能便于通过支撑框4上端与水平面之间相互平行使得运动把手5能够进行前后运动。
固定板6与脚踏齿条滑块20侧面固定连接,且脚踏板9与固定板6通过轴转动连接,并且弹簧8设置于支撑板7与脚踏板9之间,能便于通过固定板6与脚踏齿条滑块20侧面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板6不发生转动,且能便于通过脚踏板9与固定板6通过轴转动连接使得脚踏板9能够相对固定板6转动,并且通过弹簧8设置于支撑板7与脚踏板9之间使得患者能够通过脚对脚踏板9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踝关节进行锻炼。
第一齿轮11两侧的脚踏齿条滑块20与第一齿轮11相互啮合连接,且脚踏齿条滑块20上下相互交错设置,能便于通过踩动支撑框4一侧的脚踏板9,脚踏板9带动脚踏齿条滑块20在滑槽19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且能便于通过第一齿轮11转动带动支撑框4另一侧的脚踏板9在滑槽19内反向滑动,从而实现支撑框4两侧的脚踏板9循环往复运动。
第二齿轮18两侧的把手齿条滑块17与第二齿轮18相互啮合连接,且把手齿条滑块17左右相互交错设置能便于通过向前推动或拉动支撑框4上端一侧上的运动把手5,运动把手5带动把手齿条滑块17在滑槽19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且能便于通过第二齿轮18带动支撑框4上端另一侧上的运动把手5在滑槽19内反向滑动,从而实现支撑框4两侧的运动把手5的往复前后运动。
工作原理:当神经内科患者需要进行手脚协调性恢复锻炼时,首先需要座至恢复装置的座椅3上;
神经内科患者通过将双脚放置到支撑框4下端两侧的脚踏板9上,且将脚踏板9上连接的固定带10套至神经内科患者的脚面上方,以防止在恢复训练中神经内科患者的脚脱离脚踏板9;
神经内科患者双手握住支撑框4上端两侧的运动把手5,通过用脚向下踩动支撑框4一侧的脚踏板9,使得脚踏板9带动脚踏齿条滑块20在支撑框4下端侧面上的滑槽19内滑动;
通过脚踏齿条滑块20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1带动支撑框4另一侧的脚踏齿条滑块20在滑槽19内反向滑动;
通过支撑框4另一侧的脚踏齿条滑块20在滑槽19内反向滑动使得支撑框4另一侧的脚踏板9向上运动,从而对神经内科患者腿部进行锻炼;
第一齿轮11转动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12带动横向传动轴13转动,横向传动轴13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16带动纵向传动轴14转动;
纵向传动轴14转动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15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转动通过把手齿条滑块17带动支撑框4两侧的运动把手5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对神经内科患者手脚进行联动协调性恢复训练;
在神经内科患者手脚进行联动协调性恢复训练是同时,神经内科患者的脚可对脚踏板9进行转动踩踏,使得脚踏板9在固定板6上产生转动;
通过脚踏板9两端弹簧8的设置能够使得脚踏板9能够自动复位,从而实现对神经内科患者的踝关节进行锻炼,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右侧上端面上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上端连接有座椅(3),所述底板(1)左侧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且支撑框(4)下端内部两侧设置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连接有脚踏齿条滑块(20),且脚踏齿条滑块(20)侧面通过轴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下端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且支撑板(7)一侧的固定板(6)上通过轴连接有脚踏板(9),所述脚踏板(9)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带(10),且脚踏板(9)下端面两侧设置有弹簧(8),所述支撑框(4)下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1),且支撑框(4)上端内部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8),所述第二齿轮(18)两侧的支撑框(4)内部设置滑槽(19),且第二齿轮(18)两侧的滑槽(19)内连接有把手齿条滑块(17),并且把手齿条滑块(17)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运动把手(5),所述第二齿轮(18)一侧的支撑框(4)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纵向传动轴(14),且纵向传动轴(14)上端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15)与第二齿轮(18)轴相连接,所述纵向传动轴(14)一侧的支撑框(4)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横向传动轴(13),且横向传动轴(13)上端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12)与第一齿轮(11)轴相连接,并且纵向传动轴(14)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16)与横向传动轴(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上设置有扶手架,且座椅(3)上的扶手架对称设置于座椅(3)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下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且支撑框(4)上端与水平面之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与脚踏齿条滑块(20)侧面固定连接,且脚踏板(9)与固定板(6)通过轴转动连接,并且弹簧(8)设置于支撑板(7)与脚踏板(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1)两侧的脚踏齿条滑块(20)与第一齿轮(11)相互啮合连接,且脚踏齿条滑块(20)上下相互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8)两侧的把手齿条滑块(17)与第二齿轮(18)相互啮合连接,且把手齿条滑块(17)左右相互交错设置。
CN202120215475.8U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88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5475.8U CN214388706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5475.8U CN214388706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8706U true CN214388706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8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154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88706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87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7055A (zh) * 2021-12-23 2022-04-12 王国振 一种医用精神科直梯协调康复装置
CN115245661A (zh) * 2022-01-05 2022-10-2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7055A (zh) * 2021-12-23 2022-04-12 王国振 一种医用精神科直梯协调康复装置
CN115245661A (zh) * 2022-01-05 2022-10-2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仪
CN115245661B (zh) * 2022-01-05 2024-01-1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7894B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08186278B (zh)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腿部锻炼设备
CN214388706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脚联动协调性恢复装置
CN109431749A (zh) 一种复合式神经内科下肢麻木恢复系统
CN110538044A (zh) 一种儿童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CN111494895B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韧带拉伸及腰部活动一体机
CN205598170U (zh)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CN104801008A (zh) 一种可变轨、可折叠的上下肢协调运动训练器材
CN111513989A (zh) 一种内科护理锻炼装置
CN113018090B (zh) 颈椎保健训练装置
CN112354136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体育健身交流用的锻炼辅助装置
CN212679977U (zh)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康复训练装置
CN116943108A (zh) 一种新式产后护理腿部辅助锻炼装置
CN103316446B (zh) 带移动副的可变轨的上下肢协调运动训练机构
CN108618936B (zh) 一种步态运动的康复训练装置
CN113749905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CN114028165A (zh) 一种康复保健用多功能按摩装置
CN213432795U (zh) 一种上下肢运动康复装置
CN213489928U (zh) 一种基于儿科护理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18833484U (zh) 一种通用型多功能体育器械底座
CN218129771U (zh) 一种儿童康复护理装置
CN109876386A (zh) 一种体育用锻炼装置
CN213076430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CN21127207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CN216169683U (zh) 一种肿瘤治疗肢体训练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