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8158U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8158U
CN214388158U CN202021295157.9U CN202021295157U CN214388158U CN 214388158 U CN214388158 U CN 214388158U CN 202021295157 U CN202021295157 U CN 202021295157U CN 214388158 U CN214388158 U CN 214388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neck massager
massage head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51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方炳泉
罗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51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8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8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8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主机;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主机内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第一蜗杆设置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且与第一蜗轮啮合,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设置于第一传动杆,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第二蜗轮和第一斜齿轮设置于第二传动杆,第二斜齿轮设置于第三传动杆且与第一斜齿轮啮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可以解决传统颈部按摩仪中存在的电机震动和传动噪音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按摩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由于工作、学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常常会导致劲椎病的产生。颈部按摩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舒适。
颈部按摩仪一般为机械式结构,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机械式颈部按摩仪,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电机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而且整个传动装置产生的噪音也较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可以降低其内部电机在工作时的振动幅度,而且可以降低颈部按摩仪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包括:主机;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机内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一蜗杆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且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杆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所述第二蜗轮和所述第一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杆且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机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三传动杆传动配合。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其内部的传动组件,通过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和一对斜齿轮传动装置,可以实现多级减速,而且减速过程平稳,相比较传统的机械式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可以进一步降低传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由此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内壳和密封盖,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侧,所述内壳上限定出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密封盖盖设于所述安装腔的敞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密封盖至少盖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承的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内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均与所述驱动电机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传动杆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的减速比在100:1-400:1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中的至少一个为单头蜗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蜗杆和所述第二蜗轮均为塑料件,所述第一斜齿轮和所述第二斜齿轮为粉末冶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沿所述主机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轴线和所述第三传动杆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锥摆组件、按摩头支架和按摩头,所述锥摆组件包括: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偏心轮空套在所述第一偏心轮且在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一偏心轮摆动,所述按摩头通过所述按摩头支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偏心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侧,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偏心轮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壳在所述主机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为两个且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导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均设置有斜端面,所述斜端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0°≤α≤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包括:骨架和柔性胶层,所述骨架设置于所述按摩头支架且所述柔性胶层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胶层上分布有按摩凸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凸点内设置有发热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颈部按摩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驱动装置与按摩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颈部按摩仪除去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颈部按摩仪的半剖视图;
图5是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颈部按摩仪一个立体剖视图;
图7是基于图6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颈部按摩仪100;
主机10;外壳11;内壳12;安装腔121;第一安装腔1211;第二安装腔1212;
轴承122;导向槽123;挡板124;密封盖13;
驱动装置20;驱动电机21;传动组件22,第一蜗杆23;第一传动杆24;
第一蜗轮241;第二蜗杆242;第二传动杆25;第二蜗轮251;
第一斜齿轮252;第三传动杆26;第二斜齿轮261;
按摩头组件30;锥摆组件31;第一偏心轮311;第二偏心轮312;导向柱313;
斜端面314;竖直平面315;
按摩头支架32;按摩头33;骨架331;
柔性胶层332;按摩凸点3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该颈部按摩仪100可以降低噪音,从而可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颈部按摩仪100,包括:主机10、驱动装置20和按摩头组件30。驱动装置20设置在主机10内部,按摩头组件30在主机10的内侧,而且与用户颈部皮肤接触,驱动装置20驱动按摩头组件30运动,从而实现对用户颈部皮肤的按摩。
具体地,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电机21和传动组件22,传动组件22可以将驱动电机21的动力传递给按摩头组件30,从而带动按摩头组件30摆动,进而按摩用户颈部皮肤,缓解用户颈部疲劳。
如图2所示,传动组件22包括:第一蜗杆23、第一蜗轮241、第二蜗杆242、第二蜗轮251、第一斜齿轮252、第二斜齿轮261、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和第三传动杆26,第一蜗杆23设置于驱动电机21的电机轴,而且与第一蜗轮241啮合,第一蜗轮241和第二蜗杆242设置于第一传动杆24,第二蜗杆242与第二蜗轮251啮合,第二蜗轮251和第一斜齿轮252设置于第二传动杆25,第二斜齿轮261设置于第三传动杆26,而且与第一斜齿轮252啮合,按摩头组件30设置于主机10的内侧,而且与第三传动杆26传动配合。
也就是说,第一蜗轮241与第一蜗杆23啮合连接,第一蜗轮241与第二蜗杆242同轴布置,第二蜗杆242与第二蜗轮251啮合连接,第二蜗轮251与第一斜齿轮252同轴布置,第一斜齿轮252与第二斜齿轮261啮合连接。
由此,当颈部按摩仪100内的电池装置向驱动电机21供电后,驱动电机21开始工作,第一蜗杆23在电机轴的带动下转动,由于第一蜗杆23与第一蜗轮241啮合,第一蜗杆23将运动传递至第一传动杆24,第一传动杆24转动以带动第二蜗杆242转动,第二蜗杆242与第二蜗轮251啮合,第二蜗杆242带动第二传动杆25转动,第一斜齿轮252与第二蜗轮251同轴转动,第一斜齿轮252带动第二斜齿轮261转动以带动第三传动杆26转动,第三传动杆26与按摩头组件30传动连接。
这样,颈部按摩仪100可以将驱动电机21的输出动力经多级减速后传递至按摩头组件30,其中,电机的轴线沿主机10的宽度方向布置,宽度方向即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一传动杆24沿主机10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与第一蜗杆23垂直,长度方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第二传动杆25沿主机10的宽度方向布置并与第一传动杆24垂直,第三传动杆26沿主机10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与第二传动杆25垂直,每级传动均会减速,这样,经过多级减速传动后,输出转速降低,而且运动方向改变,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可以实现90度转向传动,如此结构,可将电机轴输出的扭矩转90度方向,以便适合按摩头33运转时向内、向外挤压的按摩效果。
另外,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啮合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为了保证按摩头组件30的按摩舒适性,按摩头组件30需要适宜的力道和转速,以保证按摩头组件30具有合适的按摩力度,而第二传动杆25转速越慢,其扭矩越大,采用齿轮传动或者蜗轮蜗杆传动,可以实现减速和获得更大的扭矩,蜗轮蜗杆机构的减速比较大,而且传动平稳,有利于提高第二传动杆25、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的使用寿命,也避免按摩头组件30转速过快造成人体不适,而且蜗轮蜗杆的传动平稳,从而可以减小传动过程中的噪音。
总体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100,通过设置传动组件22,可以起到减速增矩的作用,可以提高动力传递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噪音,以及可以延长传动组件22部分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延长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寿命,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主机10包括:外壳11、内壳12和密封盖13,外壳11设置于内壳12的外侧,内壳12上限定出安装腔121,驱动装置20设置于安装腔121,密封盖13盖设于安装腔121的敞开侧。通过在内壳12上限定出安装腔121,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主机10的内部空间来放置驱动装置20,另外,安装腔121对放置在其内部的驱动装置20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密封盖13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可以减少驱动装置20向外传递的噪音,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内壳12上设置有多个挡板124,多个挡板124之间至少限定出第一安装腔1211和第二安装腔1212,驱动电机21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211,传动组件22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212,驱动电机21的电机轴伸入第二安装腔1212,密封盖13至少盖设在第一安装腔1211和第二安装腔1212。
例如,如图3所示,内壳12上凸出设有多个挡板124,多个挡板124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1211和第二安装腔1212,而且第一安装腔1211和第二安装腔1212相连通,其中,第一安装腔1211用于安装驱动电机21,第一蜗杆23伸入到第二安装腔1212内,第一蜗轮241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212内与第一蜗杆23配合,主机10内设有密封盖13,密封盖13盖设于第一安装腔1211和第二安装腔1212上以将驱动电机21固定和将第二安装腔1212密封。其中,第一安装腔1211和第二安装腔1212也可以通过挡板124间隔成两个密封的安装腔,这样可以将驱动电机21和传动组件22间隔开进行密封,从而可以有效保护驱动电机21和传动组件22,而且可以减少驱动电机21和传动组件22向外传递的噪音,可以提升颈部按摩仪100的佩戴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蜗杆23直接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蜗杆23的转速快,第一蜗杆23和第一蜗轮241的磨损和发热量较大,长时间下来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在此处需要设置润滑剂以降低第一蜗杆23和第一蜗轮241之间的磨损,并降低发热量,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产生大的噪音。另外,第一蜗杆23的转速快,其离心力较大,第二安装腔1212内的润滑剂会被卷起而从第二安装腔1212甩出,通过设置密封盖13将第二安装腔1212密封,可以避免润滑剂被甩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和第三传动杆26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承的轴承122,轴承122设置于内壳12。通过设置轴承122,可以减小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和第三传动杆26与内壳12之间的摩擦,保证运行平稳,进一步地降低噪音。其中,每个传动杆可以对应有两个轴承122,两个轴承122可以在传动杆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内壳12的挡板124上和密封盖13上可以对应设置有轴承座,轴承122安装于轴承座内。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和第三传动杆26均与驱动电机21间隔设置,而且第二传动杆25位于驱动电机21的内侧。间隔设置可以便于在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和第三传动杆26上设置齿轮或蜗轮,而且可以合理利用主机10的内部空间。另外,当颈部按摩仪100长时间工作时驱动装置20会产生热量,间隔设置有利于散热,从而可以延长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动组件22的减速比在100:1-400:1之间。当减速比在该区间范围内时,可以保证输出转速较低,按摩头组件30按摩速度和力度适宜,从而可以保证用户体验舒适。例如,驱动电机21的转速为8000rpm时,第一蜗杆23和第一蜗轮241之间的减速比可以为20:1,第二蜗杆242和第二蜗轮251之间的减速比可以为10:1,总减速比为200:1,这样,每级减速平稳,可以保证运行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蜗杆23和第二蜗杆242中的至少一个为单头蜗杆。例如,第一蜗杆23和第二蜗杆242均为单头蜗杆,在蜗杆传动系统中,单头蜗杆在占用同样的空间条件下,其减速比最大,以便将减速比控制在100-400之间,而不至于使产品体积过大。
可选地,第一蜗杆23、第一蜗轮241、第二蜗杆242和第二蜗轮251均为塑料件,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为粉末冶金件。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经多级减速后转速较慢,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之间需要传递较大的扭矩,因此,需要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通过将第一斜齿轮252和第二斜齿轮261设置为粉末冶金件,可以提高其结构强度,避免齿轮崩坏,将第一蜗杆23、第一蜗轮241、第二蜗杆242和第二蜗轮251设置为塑料件,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结构可靠。
如图3所示,驱动电机21的轴线沿主机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传动杆25的轴线与驱动电机21的轴线平行,第一传动杆24的轴线和第三传动杆26的轴线均垂直于第二传动杆25的轴线。如此形成交叉设置,一方面可以改变运动输出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使得传动组件22结构紧凑,进一步提高颈部按摩仪100的整体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按摩头组件30包括:锥摆组件31、按摩头支架32和按摩头33,锥摆组件31包括:第一偏心轮311和第二偏心轮312,第一偏心轮311连接于第三传动杆26的端部,第二偏心轮312空套在第一偏心轮311,而且在第一偏心轮311的一侧相对第一偏心轮311摆动,按摩头33通过按摩头支架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偏心轮312。
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电机21工作时,可以带动第三传动杆26周向转动,第一偏心轮311随第三传动杆26同步周向转动,第二偏心轮312随着第一偏心轮311的周向转动而发生间歇运动,即使得第二偏心轮312在上下方向振动,又因为按摩头支架32与第二偏心轮312可转动连接,按摩头33固定连接在按摩头支架32上,故第二偏心轮312在上下振动时,可以带动按摩头支架32产生上下方向振动和左右方向摆动,从而使得按摩头33可以在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运动,即可以使得按摩头33实现模仿人手揉捏按摩效果。
此外,第二偏心轮312通过销轴和按摩头支架32转动连接,可以使得按摩头33在按摩时易于调整姿态,使按摩头33更贴合按摩部位的皮肤。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主机10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11设置于内壳12的外侧,内壳12上设置有导向槽123,第二偏心轮312设置有导向柱313,导向柱313配合在导向槽123内。当锥摆组件31运动时,导向槽123配合锥摆组件31的导向柱313起到限位作用,使按摩头33在设定的范围内往复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按摩头33的按摩效果。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内壳12在主机1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导向槽123,导向柱313为两个,而且分别配合在两个导向槽123内。导向柱313可以在导向槽123内往复运动,而且两个导向槽123和两个导向柱313关于驱动电机21对称设置,这样有利于保证整个驱动装置20的稳定性。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偏心轮311和第二偏心轮312均设置有斜端面314,斜端面314与竖直平面315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0°≤α≤15°。当α的取值在该范围内时,按摩头33的端部的旋转幅度较小,较小的旋转幅度可以使得按摩头33转动平稳,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按摩头33包括:骨架331和柔性胶层332,骨架331设置于按摩头支架32,而且柔性胶层332设置于骨架331的内侧。骨架331可以为硬质骨架331,这样可以保证按摩头33不易发生变形,同时有利于柔性胶层332的设置。另外,柔性胶层332和皮肤接触,可以使按摩更加舒适。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柔性胶层332上分布有按摩凸点3321,按摩凸点3321内设置有发热件(图中未示)。设置按摩凸点3321,提高颈部按摩仪100与用户皮肤接触的柔性,提高使用舒适性,而且还提供了热敷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机内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一蜗杆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且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杆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所述第二蜗轮和所述第一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杆且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
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机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三传动杆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内壳和密封盖,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侧,所述内壳上限定出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密封盖盖设于所述安装腔的敞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密封盖至少盖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承的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内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均与所述驱动电机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传动杆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减速比在100:1-40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中的至少一个为单头蜗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蜗杆和所述第二蜗轮均为塑料件,所述第一斜齿轮和所述第二斜齿轮为粉末冶金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沿所述主机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轴线和所述第三传动杆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锥摆组件、按摩头支架和按摩头,所述锥摆组件包括: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偏心轮空套在所述第一偏心轮且在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一偏心轮摆动,所述按摩头通过所述按摩头支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偏心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侧,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偏心轮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在所述主机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为两个且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导向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均设置有斜端面,所述斜端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0°≤α≤15°。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包括:骨架和柔性胶层,所述骨架设置于所述按摩头支架且所述柔性胶层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胶层上分布有按摩凸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点内设置有发热件。
CN202021295157.9U 2020-07-02 2020-07-02 颈部按摩仪 Active CN214388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5157.9U CN214388158U (zh) 2020-07-02 2020-07-02 颈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5157.9U CN214388158U (zh) 2020-07-02 2020-07-02 颈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8158U true CN214388158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5157.9U Active CN214388158U (zh) 2020-07-02 2020-07-02 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8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9391A (zh) * 2021-12-30 2022-04-01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9391A (zh) * 2021-12-30 2022-04-01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
CN114259391B (zh) * 2021-12-30 2024-01-12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5779U (zh) 一种多功能轻薄按摩机芯
CN106236528A (zh) 一种揉捏及敲打的多功能按摩锤
CN214388158U (zh) 颈部按摩仪
CN106618992A (zh) 头部按摩器
CN107485548B (zh)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
CN205598205U (zh) 一种具有揉捏及敲打按摩机构的足浴器
CN101023901B (zh) 一种按摩器的三维机芯
CN210020247U (zh) 一种带机械震颤功能的小腿结构及按摩椅
CN108743207A (zh) 一种具有多级传动的按摩器机芯
CN210785240U (zh) 一种按摩机械手
CN211461131U (zh) 一种足底按摩机构
CN208838502U (zh)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
CN209203935U (zh) 一种具有多级传动的按摩器机芯
CN211214293U (zh) 一种按摩机构
CN215607444U (zh) 一种揉捏震动按摩机芯
CN208958698U (zh) 一种带揉捶按摩的机芯
CN207979980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220158702U (zh) 一种低噪音枕部按摩仪
CN216496426U (zh) 一种舒适型按摩机及其按摩机芯
CN217339279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CN217245440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209751599U (zh) 一种带行星齿轮系往复运动结构的按摩器
CN214157955U (zh) 双面脉跳按摩器
CN211884507U (zh) 紧凑型低成本按摩器
CN2905033Y (zh) 美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