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6472U -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6472U
CN214386472U CN202021717504.2U CN202021717504U CN214386472U CN 214386472 U CN214386472 U CN 214386472U CN 202021717504 U CN202021717504 U CN 202021717504U CN 214386472 U CN214386472 U CN 214386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ryer
wall
cov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75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Pritech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Pritech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Pritech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Pritech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75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6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6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6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包括风筒与所述风筒相连接的手柄,所述手柄中设置有风扇组件,所述风筒的前端为出风端,所述风筒的后端封闭,所述手柄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主壳体和位于所述主壳体外的装饰壳,所述主壳体包括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所述手柄上盖与所述手柄下盖扣合在一起,所述手柄下盖的上段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在所述手柄下盖上。本实用新型将密封条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在手柄上,使密封条与手柄成为一体结构,密封条不会脱落,不易发生位移,方便安装,密封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家电,尤其涉及用于吹风的干发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吹风机包括风筒和手柄,风筒中安装有个风扇组件,使用时,往往会有头发被吸入到风筒中,缠绕到风扇组件上。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将风扇组件设置在手柄中的方案,如中国专利号为201310111469.8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日为2016年8月3日,公开了一种干发器,包括本体、风扇单元和用于传输气流到本体的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包括定位在导管的远离本体的端部处或附近的气流入口,且风扇单元布置在导管中处于入口和本体之间,其中导管的一部分使用一材料作为内衬,且其中导管的带内衬部分布置在风扇组件和本体之间,其中干发器包括延伸穿过本体的气流流动路径,且主气流流动路径从气流入口延伸到气流出口,其中气流流动路径被嵌套或者嵌入在主气流流动路径中,且加热器被提供,加热器位于本体中的主气流流动路径中,且气流流动路径与加热器热连通。上述方案中,本体的中部为中空结构,周边出风,本体的中空结构前端为出风端,后端为进风端,利用柯恩达效应,将自然风会补充到出风口。在上述方案中手柄的外壁比较薄,难以固定密封条,使得手柄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体积小的干发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包括风筒与所述风筒相连接的手柄,所述手柄中设置有风扇组件,所述风筒的前端为出风端,所述风筒的后端封闭,所述手柄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主壳体和位于所述主壳体外的装饰壳,所述主壳体包括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所述手柄上盖与所述手柄下盖扣合在一起,所述手柄下盖的上段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在所述手柄下盖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进一步包括,所述密封条包括位于两侧的直线段和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段的弧形段,所述直线段位于所述手柄下盖的侧端上,所述弧形段位于所述手柄下盖的内壁上。
进一步包括,所述手柄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段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直线段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弧形段卡入所述风筒的下部连接段上的卡槽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主壳体的上部形成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装饰壳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处设置有按钮开关。
进一步包括,所述装饰壳为整体注塑而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装饰壳套装在所述主壳体外。
进一步包括,所述风筒的内腔中设置有一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包括一外壁和一内壁,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外壁的前端形成向内的弧形部,所述内壁的前端形成向外的弧形部,两个所述弧形部相对设置形成环形出风口,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环形风道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导风件的中部形成内腔,所述导风件的内腔后端设置有进风孔,前端设置有中心出风孔。
进一步包括,所述风筒的后端设置有一个封盖,所述封盖封闭所述风筒的后端。
进一步包括,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电源按钮和位于所述电源按钮周边的多条指示灯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干发器,干发器的风筒后端封闭,没有利用柯恩达效应将自然风和热风混合,因此吹出的热风温度可以随意设定,容易控制,不仅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将密封条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在手柄上,使密封条与手柄成为一体结构,密封条不会脱落,不易发生位移,方便安装,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筒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去掉装饰壳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下盖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局部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和风筒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的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包括风筒1与所述风筒1相连接的手柄2,所述手柄2中设置有风扇组件3,所述风筒1的前端为出风端,所述风筒1的后端封闭,所述手柄2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主壳体21和位于所述主壳体21外的装饰壳22,所述主壳体21包括手柄上盖211和手柄下盖212,所述手柄上盖211与所述手柄下盖212扣合在一起。所述手柄下盖212的上段设置有密封条213,所述密封条213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在所述手柄下盖212上。本实用新型中主壳体21的厚度比较薄,密封条213难以固定,也不好定位,密封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在将所述主壳体21注塑完成后,再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将密封条213注塑在所述手柄下盖212上,所述密封条213与所述手柄下盖212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密封条213不易脱离,也不会发生位移,方便安装,密封效果更好。
参见图8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密封条213包括位于两侧的直线段214和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段214的弧形段215,所述直线段214位于所述手柄下盖212的侧端上,所述弧形段215位于所述手柄下盖212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正好是风扇组件所在位置,此处形成手柄2内的主风道,因此密封条213可以将此处密封,防止漏气。
参见图8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手柄上盖211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段21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直线段214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弧形段215卡入所述风筒1的下部连接段上的卡槽216中。所述手柄上盖211和所述手柄下盖212的上端紧固所述风筒1的下部连接段上,所述弧形段215可以将连接处密封,提供密封效果。
参见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主壳体21的上部形成倾斜部23,所述倾斜部23与所述装饰壳2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处设置有按钮开关24。所述主壳体21中形成主风道,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进风结构,进风结构处设置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倾斜部23,所述倾斜部23与所述装饰壳22会形成容置空间,从而为按钮开关24的安装提供了安装空间,按钮开关24不会插入到主风道中,也不会对主风道造成破坏,因此不需要特意设置密封结构,对按钮开关24安装处做密封处理。上述结构使得按钮开关24安装更加方便,也提供了密封效果。
参见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装饰壳22为整体注塑而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装饰壳22套装在所述主壳体21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壳体21采用上下两半结构,方便内部部件的安装。所述装饰壳22为整体注塑结构,更加美观,手感好。
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风筒1的内腔中设置有一导风件4,所述导风件4包括一外壁43和一内壁44,所述外壁43和所述内壁44之间形成环形风道101,所述外壁43的前端形成向内的弧形部431,所述内壁44的前端形成向外的弧形部441,两个所述弧形部431、441相对设置形成环形出风口10,所述外壁43与所述内壁44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5,所述加热组件5位于所述环形风道101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环形出风口10由两个弧形部构成,有利于导风,使得气流吹出更加顺畅。所述加热组件5为多个片状加热片和缠绕在加热片上的发热丝组成,卡装在所述内壁44上。所述加热组件5对所述环形风道101中的气流加热。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弧形部431、441为由多段弧面结构组成的导流面。上述结构进一步的提高导风效果。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风件4的中部形成内腔,所述导风件4的内腔后端设置有进风孔45,前端设置有所述中心出风孔20。所述导风件4的中部内腔为中心风道201,所述风筒1中的高速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孔45进入所述中心风道201中,最后由所述中心出风孔20吹出。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风件4的前端中部形成一喇叭口47,所述中心出风孔20位于所述喇叭口47的中心。所述喇叭口47对所述中心出风孔20吹出的气流起到导流作用,使得所述中心出风孔20吹出的气流更好的与所述环形出风口10吹出的气流混合。
参见图1、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风筒1的后端设置有一个封盖6,所述封盖6封闭所述风筒1的后端。所述封盖6扣合在所述风筒1的后端,从而将所述风筒1的后端封闭,阻止自然风进入。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封盖6上设置有电源按钮61和位于所述电源按钮61周边的多条指示灯条62。所述电源按钮61用于控制电源通断。所述指示灯条62设置有两条,一条为温度指示,一条为风速指示。两条指示灯条62为圆弧状,根据大小,点亮不同长度。所述指示灯条62由多个光源和与所述光源配合的导光圈构成,所述导光圈将光源散光成多段式结构,使得灯光更加美观。
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风筒1的前端外围成形有环形出风口10,所述风筒1的前端中心成形有中心出风孔20,所述风筒1的内部高速气流分别从所述环形出风口10和所述中心出风孔20吹出,所述环形出风口10吹出的气流和所述中心出风孔20吹出的气流在经过特定距离后混合形成风压增强的柱形层流气流。本实施例中的特定距离是指使用者常规使用时,干发器出风口与头发之间的最短距离。本实用新型中14cm通常是使用段的最短距离,使用段与头皮的距离过短,热风会对头皮造成不适,也不方便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特定距离为气流经过14cm后混合。上述距离是最优距离。现有技术干发器的出风通常是出风口风压最高,然后逐步降低,使用段的风压是小于出风口处的风压,为了提高使用段的风压,则需要提高出风口的风压,风压的增大不仅需要更高转速的电机,还需要提高整个风道的结构,高风压也意味着干发器的噪音增大。本实用新型利用环形出风和中心出风组合结构,使得出风在使用段混合,使得使用段的风压达到最高,充分利用气流。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包括风筒与所述风筒相连接的手柄,所述手柄中设置有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前端为出风端,所述风筒的后端封闭,所述手柄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主壳体和位于所述主壳体外的装饰壳,所述主壳体包括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所述手柄上盖与所述手柄下盖扣合在一起,所述手柄下盖的上段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在所述手柄下盖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包括位于两侧的直线段和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段的弧形段,所述直线段位于所述手柄下盖的侧端上,所述弧形段位于所述手柄下盖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段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直线段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弧形段卡入所述风筒的下部连接段上的卡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上部形成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装饰壳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处设置有按钮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壳为整体注塑而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装饰壳套装在所述主壳体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内腔中设置有一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包括一外壁和一内壁,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外壁的前端形成向内的弧形部,所述内壁的前端形成向外的弧形部,两个所述弧形部相对设置形成环形出风口,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环形风道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的中部形成内腔,所述导风件的内腔后端设置有进风孔,前端设置有中心出风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后端设置有一个封盖,所述封盖封闭所述风筒的后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电源按钮和位于所述电源按钮周边的多条指示灯条。
CN202021717504.2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Active CN214386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7504.2U CN214386472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7504.2U CN214386472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6472U true CN21438647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7504.2U Active CN214386472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6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124165A (ko) 휴대용 기구
CN111420620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298730U (zh)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CN217791479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4386472U (zh) 一种二次注塑的干发器
US4926027A (en) Forced hot air appliance with swivel handle
CN210018217U (zh)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CN214386470U (zh) 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干发器
CN113749375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12325743U (zh) 一种干发器
CN214386471U (zh) 一种带有光圈的干发器
CN111838935A (zh) 电吹风
CN214483609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4386474U (zh) 一种带有导风件的干发器
CN214386473U (zh) 一种后端封闭的干发器
CN111887569A (zh) 一种干发器
CN216568803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3696029U (zh) 一种具有水离子的干发器
CN21246805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0726980U (zh) 手持式吹风机及其主体部
CN215899069U (zh) 一种吹风机
CN115226952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117386U (zh)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N209547323U (zh) 一种用于梳子的新型热风机构
CN218894794U (zh) 一种轴流风扇的短距集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