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217U -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8217U
CN210018217U CN201920183569.4U CN201920183569U CN210018217U CN 210018217 U CN210018217 U CN 210018217U CN 201920183569 U CN201920183569 U CN 201920183569U CN 210018217 U CN210018217 U CN 210018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main
air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35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鲁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O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O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O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O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35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8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8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82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使得风筒内产生循环冷风,避免风筒内温度过高而损坏零部件。对风筒中的零部件起到冷却作用;延长了吹风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风筒的风量,效率高。

Description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如果只是小风扇转动,而电热丝不热,那么吹出来的就只是风而不热了。吹风机吹出来的风属于干风,若使用的时间过长,很容易会造成水分的流失,造成热伤害,把损伤降到最低的秘诀就是:用毛巾先拍干头发上的水分,用手轻轻梳顺头发,然后再用吹风机。
吹风机的零部件比如电路板安装在吹风机内,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而缩短电路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吹风机内的热风的热量也会传递给电路板等零部件,致使电路板等零部件温度过高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使得风筒内产生循环冷风,避免风筒内温度过高而损坏零部件。
进一步的,控制空间内设置控制单元。进风孔和出风孔的设置,能够使得外界的循环冷风进入控制空间中对控制单元进行冷却,降低控制单元的温度,延长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风筒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内部构成贯穿的中空通道;主气流出口周向分布在中空通道的前端外侧。中空通道从后端至前端形成第一副气流通道,主气流出口的气流与第一副气流通道的气流叠加,增大了风筒的风量,效率高。
进一步的,内壳上开设连通中空通道与控制空间的出风孔。
进一步的,外壳上开设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外界冷风依次通过进风孔、控制空间、出风孔、中空通道构成的第二副气流通道后,与主气流出口的气流以及第一副气流通道的气流叠加,增大了风筒风量,效率高;同时对控制单元起到冷却效果,延长了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对风筒中的零部件起到冷却作用;延长了吹风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风筒的风量,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吹风机的外形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吹风机的爆炸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吹风机外壳的分解剖切图;
图6为实施例中吹风机的风量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6所示,一种吹风机,包括手柄1和风筒构成的吹风机本体,吹风机本体内设置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包括第一主气流通道和第二主气流通道;具体地,手柄1上设有主气流入口,手柄1内设有与主气流入口连通的第一主气流通道;风筒设置有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二主气流通道和与第二主气流通道连通的主气流出口141。
吹风机本体上设置用以使外部空气自主气流入口吸入形成主气流的风扇单元2和用以加热主气流的加热单元3;风扇单元2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中;加热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手柄1的第一主气流通道中。
与现有吹风机的加热单元3设置在头部的形式相比,本产品的加热单元3至少部分设置在手柄1内,增大了手柄1的长度,使得人们握住手柄1的长度更长,手不容易挡到底部的主气流入口;同时降低了加热单元3的重心,使得吹风机的重心集中在手柄1处,拿握更加稳定,使用较长时间身体也不易感到劳累,使用舒适性更好。
风扇单元2位于主气流通道的上游;加热单元3位于主气流通道的下游。优选地,风扇单元2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上游;加热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下游。加热单元3的至少部分沿第一主气流通道延伸。
风扇单元2包括贯穿的管体;管体的外侧壁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内壁密封连接;管体的内部构成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一部分。
风筒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优选地,内壳11和外壳12围成环形区域;第二主气流通道位于环形区域中;环形区域的前端设置环状的主气流出口141;环形区域的后端设置封盖161;内壳11位于外壳12内部;内壳11内部构成贯穿的中空通道;中空通道中由后端至前端构成第一副气流通道。
封盖161为环状,封盖161的径向外端与外壳12的后端密封连接;封盖161的径向内端与内壳11的后端密封连接。封盖161与内壳11可以一体成型。
主气流入口至加热单元3的主气流通道为冷风区;加热单元3至主气流出口141的主气流通道为热风区;吹风机本体还包括与热风区隔离的控制空间;控制空间内设置控制单元。
控制空间至少部分位于风筒上。优选地,控制空间包括主板区和控制区;主板区和控制区连通。控制区设置在手柄1外侧,且控制区与热风区隔离。控制区内设置操作按钮;操作按钮部分伸出控制区外部,便于人们进行操作控制。
环形区域中的控制空间与热风区通过分隔板5隔离开;分隔板5位于环形区域中;分隔板5呈环状;分隔板5的径向外端与外壳12密封连接;分隔板5的径向内端与内壳11密封连接。
优选地,主板区设置在环形区域中;环形区域中设置隔离主板区和热风区的分隔板5;分隔板5的径向内侧与内壳11外侧密封连接;分隔板5的径向外侧与外壳12内侧密封连接。分隔板5用于避免热风进入主板区损坏电路板92,从而延长电路板92的使用寿命。
分隔板5上位于热风区的一侧设置气流导向结构;气流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面、扩散器、若干个集中器;扩散器为导向面的进风端沿第一主气流通道延伸形成的扩散尖端;集中器为导向面的出风端沿第二主气流通道延伸形成的集中尖端。
优选地,导向面包括圆柱形导向面和环形导向面;圆柱形导向面在分隔板5上轴向延伸形成;圆柱形导向面与外壳12之间的分隔板5形成环形导向面;圆柱形导向面的进风端设置扩散尖端;环形导向面的出风端设置若干个集中尖端;扩散尖端与主气流出口141的距离大于集中尖端与主气流出口141的距离。
风量首先通过扩散尖端分成两路,然后周向经过圆柱形导向面和环形导向面汇集到集中尖端并沿轴向吹出,从而可以实现90度导风,导风效果好,减少空气的紊流和涡流,降低了噪音,使得设备工作更加安静。
环形导向面为弧形凹面,导风效果好,降低风量对风筒的冲击力,噪音小,延长了风筒的使用寿命。
内壳11上设置连通控制空间与中空通道的出风孔111;外壳12上设置连通控制空间与外界的进风孔121;进风孔121、控制空间、出风孔111至中空通道前端一起构成第二副气流通道。
优选地,进风孔121为位于外壳12的左右两侧的多个密集小孔;出风孔111沿内壳11周向设置8个,风量更加均匀。
外壳12上开设主气流出口141;主气流出口141周向分布在中空通道的前端外侧;内壳11的前端与外壳12的前端拼接。
吹风机本体由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5、第三壳体16拼合而成。
第一壳体14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壳12的第一部分、第一手柄半壳;第二壳体15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壳11的第一部分、外壳12的第二部分、分隔板5、第二手柄半壳;第三壳体16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壳11的第二部分、封盖161。
内壳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拼合成完整的内壳11;外壳1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拼合成完整的外壳12;第一手柄1外壳和第二手柄1外壳拼合成完整的手柄1。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造成本低,拆装方便。主气流出口141为在外壳上环形分布的环状出口,形成环状风量。
分隔板5上设置连通热风区与控制空间的穿管;第二主气流通道内设置负离子发射器、温度传感器62;负离子发射器、温度传感器62以及手柄1内的线路穿过穿管后与控制空间内的控制单元连接;穿过穿管的线路与穿管密封连接。负离子发射器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主气流通道的相对两侧,使得负离子与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优选地,可以采用热缩管对穿管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
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外壳12内侧面上的安装槽中。
内壳11的外表面以及外壳12的内表面上设置隔热套件。避免内壳11和外壳12受热烫伤人体或者受热损坏,同时避免热风的热量损失,影响使用效果。
手柄1底部设有一径向向外延伸的扩展部,扩展部内形成有与第一主气流通道轴向贯通且径向尺寸大于手柄1径向尺寸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安装有一盖板,盖板具有呈外凸弧形状的板面,主气流入口为密布在该板面上的若干进风小孔。
并且为了能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主气流入口的内侧还可以设置过滤器。该结构中,安装空间的径向尺寸大于手柄1的径向尺寸,以及盖板板面的弧形外凸结构均可以起到增加进风面积、增大进风量之作用。而主气流入口设置在手柄1的底部,使得手柄1能握住的空间更大,使用舒适性好。
盖板中央开设供电缆7和电缆7外部的保护套从外界穿入到第一主气流通道的穿孔。
手柄1内开设若干个用以嵌入电线的走线通道;走线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与第一主气流通道连通;走线通道的进口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上游;走线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下游。
手柄1内设置分线器;分线器上设置供电线穿入的进线孔以及与走线通道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分线管;分线管上开设与对应走线通道的开口对齐的出线孔;手柄1内的部分或者全部电线穿过分线管后嵌入对应的走线通道中。
若干个走线通道分布在风扇单元2的外围;每个走线通道内均设置若干个供电线穿过的密封套,密封套的外侧壁与对应走线通道的表面抵触密封。
优选地,手柄1内的走线通道包括位于风扇单元2的两侧开设的第一走线通道和第二走线通道;电缆7上的第一电线嵌入第一走线通道;电缆7上的第二电线嵌入第二走线通道。
手柄1内固定设置分线器;分线器上设置进线孔、分线管;分线管上设置出线孔;分线管包括第一分线管、第二分线管;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第一分线管上设置与第一走线通道端部对齐的第一出线孔;第二分线管上设置与第二走线通道端部对齐的第二出线孔。
穿孔与分线器的进线孔对齐。电缆7穿过穿孔和进线孔后进入分线器。电缆7在分线器内分成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电缆7的第一电线经过第一分线管从第一出线孔穿出后嵌入到第一走线通道中;电缆7的第二电线经过第二分线管从第二出线孔穿出后嵌入到第二走线通道中。
分线器由两个对称的半壳拼合而成;手柄11的壳体上设置螺钉孔,分线器上设置与螺钉孔匹配对齐的安装孔,从而通过螺钉将分线器固定在手柄1壳体内,提高电缆7在手柄1内的稳定性。
第一走线通道和第二走线通道内设置若干个供对应的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穿过的密封套。第一电线上和第二电线上均套设四个密封套,从而保证风不会从第一走线通道和第二走线通道中通过,避免手柄1内风量回流而导致吹风机无法正常运作。
密封套的端部开设同轴环状的开槽;开槽的内侧面与密封套的外侧面连接;从而通过密封套端部的风量被导向到开槽中,从而减少从密封套外侧面通过的风量,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套的外壁端部径向尺寸大于外壁中间段的尺寸,减少生产成本,方便人工拿握进行拆装。
从主气流入口至风扇单元2之间的第一主气流通道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从风扇单元2至加热单元3之间的第一主气流通道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烟筒状的主气流通道增大了空气流量。
风扇单元2包括电机、风扇、管体;风扇与电机位于管体内;风扇靠近风扇单元2的进风端,电机靠近风扇单元2的出风端。主气流入口位于风扇单元2进风端的下方。管体的设置降低了电机运转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同时使得抽吸到手柄1内的空气首先全部通过管体内部,对电机起到冷却作用,延长电机的正常工作时间。
加热单元3包括发热架、发热丝、隔热装置、过热保护装置;发热丝、发热架、过热保护装置位于隔热装置内;隔热装置外侧与手柄1内壁固定连接;发热丝与发热架连接;发热丝位于隔热装置与发热架之间的第一主气流通道中。
隔热装置设置为两层,隔热效果更好。发热丝周向缠绕在发热架上并轴向延伸,增大发热面积,提高空气的升温效果。
具体地,隔热装置一层为软硅橡胶管,起到隔热和空气绝缘的作用;隔热装置的另一层为陶瓷绝缘体,优选为云母。
发热架包括若干个周向布置的发热板,形成向外发散并轴向延伸的结构,占用空间小,从而通过更多风量;相邻发热板之间构成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一部分;若干个发热板的端部通过配合的具有发散连接端的塑料连接件固定在一起;连接件外侧设置供气流进入相邻发热板之间的导风面,使得更多风量从相邻发热板之间通过;可以设置两层或者更多层的发热板,发热板优选为云母板。
第一主气流通道内位于加热单元3外侧面与手柄1内壁之间设置沿第一主气流通道延伸的电绝缘体,电绝缘体优选为电绝缘板;电绝缘板内设置贯穿的导体;导体上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上游设置第一接线端;第一接线端与电缆7、风扇单元2、加热单元3连接;电绝缘板上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下游设置第二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与控制单元连接。电绝缘板上的导体为带状,且导体设置为若干个。电绝缘板的外表面与手柄1内壁密封连接;优选地,电绝缘板为软硅橡胶板。
这种装置的好处是:通过非常纤薄的圆形壁传输多个电力或信号线,壁厚越小,通过的风量越多,手柄1的直径可以做的更小,便于人们握住。使得手柄1内的线缆不杂乱,线缆不需要经过加热单元3内部,从而避免线缆被加热单元3加热升温而缩短线缆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加热单元3内部通过的风量更多。此外,能够隔离热量不会传递到手柄,避免热风泄漏,隔离电气安全带。
还包括操作按钮;操作按钮的连接端设置在电绝缘板上;操作按钮的按压端伸出至手柄1外部。结构紧凑,不占用空间。电路板92也可以设置在手柄1上。
风筒的外侧面中部沿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手柄1。手柄1的径向尺寸小于风筒的径向尺寸。风扇单元2包括电机;电机位于手柄1的中心处。
手柄1底部周围的空气通过主气流入口依次进入第一主气流通道和第二主气流通道后从环状的主气流出口141吹出成环形的风量,由于中空通道形成一个比例真空环境,因为负压的存在,在中空通道后端的空气通过第一副气流通道,也就是穿过中空通道后从前端吹出。在主气流出口141吹出的空气作用下,推动了周围空气流动,位于外壳11外部且靠近主气流出口141处的空气被集聚到主气流出口141处后轴向吹出。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孔121进入到控制空间,对电路板92进行冷却后从出风孔111吹出到中空通道中,最后从中空通道的前端吹出,主气流出口141以及中空通道前端吹出的风量相叠加,利用空气倍增原理,增大了吹风机的出风量。
综上所述,便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5)

1.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空间内设置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风筒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内部构成贯穿的中空通道;主气流出口周向分布在中空通道的前端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壳上开设连通中空通道与控制空间的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上开设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
CN201920183569.4U 2019-02-01 2019-02-01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3569.4U CN210018217U (zh) 2019-02-01 2019-02-01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3569.4U CN210018217U (zh) 2019-02-01 2019-02-01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8217U true CN210018217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356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217U (zh) 2019-02-01 2019-02-01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82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1771A (zh) * 2019-02-01 2019-04-30 宁波欧佩斯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14468512A (zh) * 2020-10-26 2022-05-13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及吹风机
WO2023015600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珠海市佳一陶瓷有限公司 电吹风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1771A (zh) * 2019-02-01 2019-04-30 宁波欧佩斯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14468512A (zh) * 2020-10-26 2022-05-13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及吹风机
WO2023015600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珠海市佳一陶瓷有限公司 电吹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8217U (zh)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JP6526724B2 (ja) 手持ち式の電気器具
RU2637888C2 (ru) Ручной прибор
JP6014947B2 (ja) 手持ち式の電気器具
US11602208B2 (en) Hair dryer
RU2670533C2 (ru) Насадка для фена для сушки волос
JP2020500399A (ja) 電池式ヘアドライヤー
CN109691771A (zh) 吹风机
CN209563678U (zh) 吹风机的气流导向结构
CN211323420U (zh) 吹风机的布线结构
CN209750153U (zh) 一种使用舒适的电吹风
CN209563683U (zh) 吹风机的布线结构
CN211298730U (zh)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CN111418986A (zh) 一种使用舒适的电吹风
CN113749375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110403326B (zh) 一种干发器
CN210581447U (zh) 一种干发器
RU2018102353A (ru) Фен для волос с высокой степенью электро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13487439U (zh) 一种吹风机
CN209595016U (zh) 吹风机
CN212117386U (zh)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N213045840U (zh) 一种风道及吹风机
CN210227231U (zh) 一种循环风道吹风机手柄
CN215603719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