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0235U -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0235U
CN214380235U CN202120538402.2U CN202120538402U CN214380235U CN 214380235 U CN214380235 U CN 214380235U CN 202120538402 U CN202120538402 U CN 202120538402U CN 214380235 U CN214380235 U CN 214380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power management
management chip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84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腾
高健豪
陈少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84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0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0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0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该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调整电路和电源管理芯片;分压电路,与太阳能光伏板和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用于向电源管理芯片输出充电调整信号;电压转换电路,与电源管理芯片和蓄电池相连,用于向蓄电池输出充电电压;电压调整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和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用于获取充电电压,向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电压调整信号;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根据分压电路输出的充电调整信号和电压调整电路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输出或调整充电电压。本技术方案在保证太阳能光伏板最大输出功率的同时,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

Description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中蓄电池均采用了太阳能进行充电。现有的太阳能充电电路一般采用如下方式:第一种、采用二极管直接整流降压的方式为蓄电池直接充电;第二种、将太阳能充电电路中的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作为DCDC开关降压电路的的输入直流源,通过DCDC开关降压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电流)给蓄电池充电。
但是,对于上述第一种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容易导致相当大的能量损耗在二极管上,特别是大功率或大电流的应用场合,对二极管的损耗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上述第二种的太阳能充电电路,仅仅能实现降压充电,无法以当前太阳能充电电路中最优的充电方式给蓄电池充电,因此,该太阳能充电电路对蓄电池的寿命有非常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以解决无法以当前太阳能充电电路中最优的充电方式给蓄电池充电的问题。
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与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相连,包括分压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调整电路和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用于向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输出充电调整信号;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蓄电池相连,用于向所述蓄电池输出充电电压;
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充电电压,向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电压调整信号;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根据分压电路输出的所述充电调整信号和所述电压调整电路输出的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输出或调整所述充电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功率检测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上桥电路、下桥电路和储能电感;
所述上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高边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相连,第三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相连;
所述下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低侧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上桥电路的第三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所述储能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上桥电路和所述下桥电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桥电路包括上桥晶体管;所述下桥电路包括下桥晶体管;
所述上桥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高边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相连,第三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相连;
所述下桥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低侧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上桥电路的第三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自举升压电路;所述自举升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桥晶体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开关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举升压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自举升压电路包括储能电容;所述储能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桥晶体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开关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举升压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恒压调整电路和恒流调整电路;
所述恒压调整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所述恒流调整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蓄电池相连,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恒压调整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相连;所述第三分压电阻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信号反馈端相连;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与所述接地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调整电路包括限流电阻;
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流反馈端相连,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
一种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还包括上述太阳能充电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和所述蓄电池相连。
上述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分压电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蓄电池相连,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蓄电池相连,以使电源管理芯片能够根据分压电路输入的充电调整信号,调整输出功率,实现太阳能充电电路充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利用率,同时,根据电压调整电路输入的电压调整信号,控制电压转换电路对充电电压进行恒压或者恒流调整,以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对蓄电池造成安全隐患,提高蓄电池的安全性和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过程中的可靠性。可以理解地,电源管理芯片能够根据充电调整信号和电压调整信号,在保证太阳能光伏板最大输出功率的同时,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太阳能充电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中:10、分压电路;20、电压转换电路;21、上桥电路;22、下桥电路;23、自举升压电路;30、电压调整电路;31、恒压调整电路;32、恒流调整电路;40、电源管理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及步骤,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与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Bat相连,包括分压电路10、电压转换电路20、电压调整电路30和电源管理芯片40;分压电路10,与太阳能光伏板和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用于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充电调整信号;电压转换电路20,与电源管理芯片40和蓄电池Bat相连,用于向蓄电池Bat输出充电电压;电压调整电路30,与电压转换电路20和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用于获取充电电压,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电压调整信号;电源管理芯片40,用于根据分压电路10输出的充电调整信号和电压调整电路30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输出或调整充电电压。
作为一示例,分压电路10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S+、负极S-和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当太阳能光伏板向太阳能充电电路供电时,分压电路10将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电压转换成充电调整信号,并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充电调整信号。电源管理芯片40根据分压电路10输入的充电调整信号,判断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电压是否超过电源管理芯片40内部的第一基准电压。当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电压超过电源管理芯片40内部的第一基准电压,说明此时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较大,电源管理芯片40以最大的输出功率进行工作,从而保证太阳能光伏板以最大的输出功率工作。当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电压未超过电源管理芯片40内部的第一基准电压,说明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电压较小,也即是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较小,电源管理芯片40逐渐减小输出功率,直到停止工作。可以理解地,电源管理芯片40根据分压电路10输入的充电调整信号,确定太阳能光伏板实际的输入电压,并调整电源管理芯片40的输出功率,以保证太阳能光伏板以最大的输出功率工作,实现太阳能充电电路充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利用率。
作为另一示例,电压转换电路20与电源管理芯片40和蓄电池Bat相连,电压转换电路20将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电压进行电压转换,转换成蓄电池Bat所需的充电电压,并向蓄电池Bat输出充电电压。
作为另一示例,电压调整电路30,与电压转换电路20和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用于获取充电电压,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电压调整信号。电压调整电路30获取电压转换电路20输入的充电电压,将充电电压转换成电压调整信号,并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电压调整信号。电源管理芯片40根据电压调整电路30输入的电压调整信号,将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与电源管理芯片40内部的第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若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不一致,则控制电压转换电路20对充电电压进行恒压或者恒流调整,使调整后的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一致,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对蓄电池Bat造成安全隐患,提高蓄电池Bat的安全性和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10与太阳能光伏板和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电压转换电路20与电源管理芯片40和蓄电池Bat相连,电压转换电路20与电源管理芯片40和蓄电池Bat相连,以使电源管理芯片40能够根据分压电路10输入的充电调整信号,调整输出功率,实现太阳能充电电路充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利用率,同时,根据电压调整电路30输入的电压调整信号,控制电压转换电路20对充电电压进行恒压或者恒流调整,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对蓄电池Bat造成安全隐患,提高蓄电池Bat的安全性和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过程中的可靠性。可以理解地,电源管理芯片40能够根据充电调整信号和电压调整信号,在保证太阳能光伏板最大输出功率的同时,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分压电路10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一分压电阻R2,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一分压电阻R2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S+和负极S-相连;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一分压电阻R2之间的连接节点,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功率检测端MPPT相连。
其中,电源管理芯片40的功率检测端MPPT是能够根据电压调整电路30输入的电压调整信号,检测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的检测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一分压电阻R2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S+和负极S-相连;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一分压电阻R2之间的连接节点,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功率检测端MPPT相连,用于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充电调整信号。此时,电源管理芯片40根据充电调整信号,确定太阳能光伏板实际的输入电压,以及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进而根据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调整输出功率,以保证太阳能光伏板以最大的输出功率工作,实现太阳能充电电路充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压转换电路20包括上桥电路21、下桥电路22和储能电感L1;上桥电路21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高边栅极驱动端HG相连,第二端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S+相连,第三端与储能电感L1相连;下桥电路22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低侧栅极驱动端LG相连,第二端与上桥电路21的第三端和储能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储能电感L1的一端与上桥电路21和下桥电路22相连,另一端与电压调整电路30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上桥电路21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高边栅极驱动端HG相连,当太阳能充电电路正常工作时,在电源管理芯片40的一个时钟周期内,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高边栅极驱动端HG驱动上桥电路21开始工作,使储能电感L1的电流增加,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增大。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电压调整电路30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判断充电电压是否与第二基准电压不一致。若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不一致,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高边栅极驱动端HG驱动上桥电路21停止工作,并通过低侧栅极驱动端LG驱动下桥电路22开始工作,使储能电感L1的电流减小,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减小,使调整后的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一致,直到下一个电源管理芯片40的时钟周期开始,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对蓄电池Bat造成安全隐患。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桥电路21包括上桥晶体管Q1;下桥电路22包括下桥晶体管Q2;上桥晶体管Q1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高边栅极驱动端HG相连,第二端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S+相连,第三端与储能电感L1相连;下桥晶体管Q2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低侧栅极驱动端LG相连,第二端与上桥电路21的第三端和储能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其中,上桥晶体管Q1包括但不限于MOS管或者三级管。下桥晶体管Q2包括但不限于MOS管或者三级管。优选地,上桥晶体管Q1可以是MOS管。下桥晶体管Q2可以是MOS管。
作为一示例,上桥晶体管Q1的栅极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高边栅极驱动端HG相连,源极与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S+相连,漏极与储能电感L1相连;下桥晶体管Q2的栅极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低侧栅极驱动端LG相连,源极与上桥电路21的第三端和储能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漏极与接地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当太阳能充电电路正常工作时,在电源管理芯片40的一个时钟周期内,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高边栅极驱动端HG驱动上桥晶体管Q1导通,使储能电感L1的电流增加,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增大。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电压调整电路30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判断充电电压是否与第二基准电压不一致。若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不一致,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高边栅极驱动端HG驱动上桥晶体管Q1截止,并通过低侧栅极驱动端LG驱动下桥晶体管Q2导通,使储能电感L1的电流减小,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减小,使调整后的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一致,直到下一个电源管理芯片40的时钟周期开始,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对蓄电池Bat造成安全隐患。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压转换电路20还包括自举升压电路23;自举升压电路23的第一端与上桥晶体管Q1的第三端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开关控制端SW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自举升压端BST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自举升压电路23的第一端与上桥晶体管Q1的第三端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开关控制端SW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自举升压端BST相连,用于对上桥电路21进行自举升压,进而提高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举升压电路23包括储能电容C2;储能电容C2的第一端与上桥晶体管Q1的第三端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开关控制端SW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自举升压端BST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容C2的第一端与上桥晶体管Q1的第三端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开关控制端SW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自举升压端BST相连,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开关控制端SW选择是都对上桥晶体管Q1进行自举升压,并通过自举升压端BST对储能电容C2进行充电,以实现对上桥晶体管Q1进行自举升压,进而提高电压转换电路2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压调整电路30包括恒压调整电路31和恒流调整电路32;恒压调整电路31的第一端与电压转换电路20相连,第二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恒流调整电路32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和蓄电池Bat相连,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恒压调整电路31的第一端与电压转换电路20相连,第二端与电源管理芯片40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用于向电源管理芯片40输出电压调整信号,当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电压调整电路30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判断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不一致,电源管理芯片40通过控制电压转换电路20对充电电压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充电电压与第二基准电压一致,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对蓄电池Bat造成安全隐患,提高蓄电池Bat的安全性和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恒压调整电路31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R3和第四分压电阻R4;第三分压电阻R3的一端与电压转换电路20相连;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之间的连接节点,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信号反馈端FB相连;第四分压电阻R4与接地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恒压调整电路31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R3和第四分压电阻R4;第三分压电阻R3的一端与电压转换电路20相连;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之间的连接节点,与电源管理芯片40的信号反馈端FB相连;第四分压电阻R4与接地端相连,用于将电压转换电路20输出的充电电压转换成电压调整信号,并向电源管理芯片40反馈该电压调整信号,以便判断充电电压是否为恒压状态,也即是判断充电电压是否与第二基准电压一致,并控制电压转换电路20对充电电压进行调整,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压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恒流调整电路32包括限流电阻Rsens;限流电阻Rsens的一端与蓄电池Bat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电流反馈端CS相连,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限流电阻Rsens的一端与蓄电池Bat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电流反馈端CS相连,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40能够根据电流反馈端CS获取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时的充电电流,并根据电流反馈端CS获取的充电电流,对充电电流进行调整,以使充电电流保持一个预设的恒定值,以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流模式充电,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充电电流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对蓄电池Bat造成安全隐患,提高蓄电池Bat的安全性和对蓄电池Bat进行充电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太阳能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二滤波电容C3;第一滤波电容C1,与太阳能光伏板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滤波电容C3,与电压转换电路20和电压转换电路20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二滤波电容C3;第一滤波电容C1与太阳能光伏板和电源管理芯片40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用于对太阳能光伏板输入的输入电压进行滤波,提高电源管理芯片40的可靠性;第二滤波电容C3与电压转换电路20和电压转换电路20相连,用于对电压转换电路20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滤波,提高对蓄电池Bat充电过程中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Bat,还包括上述太阳能充电电路;太阳能充电电路,与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Bat相连,用于在保证太阳能光伏板最大输出功率的同时,实现对蓄电池Bat进行恒压模式或者恒流模式充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与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调整电路和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用于向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输出充电调整信号;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蓄电池相连,用于向所述蓄电池输出充电电压;
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充电电压,向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电压调整信号;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根据分压电路输出的所述充电调整信号和所述电压调整电路输出的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输出或调整所述充电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功率检测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上桥电路、下桥电路和储能电感;
所述上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高边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相连,第三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相连;
所述下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低侧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上桥电路的第三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所述储能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上桥电路和所述下桥电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电路包括上桥晶体管;所述下桥电路包括下桥晶体管;
所述上桥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高边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正极相连,第三端与所述储能电感相连;
所述下桥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低侧栅极驱动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上桥电路的第三端和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自举升压电路;所述自举升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桥晶体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开关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举升压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升压电路包括储能电容;所述储能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桥晶体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开关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举升压端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恒压调整电路和恒流调整电路;
所述恒压调整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相连,第三端与接地端相连;
所述恒流调整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蓄电池相连,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调整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相连;所述第三分压电阻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信号反馈端相连;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与所述接地端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调整电路包括限流电阻;
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流反馈端相连,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
10.一种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和所述蓄电池相连。
CN202120538402.2U 2021-03-15 2021-03-15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Active CN214380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8402.2U CN214380235U (zh) 2021-03-15 2021-03-15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8402.2U CN214380235U (zh) 2021-03-15 2021-03-15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0235U true CN214380235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8402.2U Active CN214380235U (zh) 2021-03-15 2021-03-15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0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4012B (zh) 複合式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50048875A (ko) 하이브리드 저장 시스템들을 위한 토폴로지 및 제어 계획
CN116247778A (zh)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CN112510998B (zh) 一种太阳能mppt升压装置
CN210821900U (zh) 无人机一体控充电电路及装置
CN214380235U (zh)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CN202102826U (zh) 一种超低功耗高效率电磁铁控制电路
CN116365653A (zh) 供电电路、功率转换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17824301U (zh) 充电控制电路及储能设备
Nozaki et al.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DLC-battery hybrid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CN115528789A (zh) 超微能量转换电路和储能装置
CN115276202A (zh) 一种光伏储能供电电路、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04236B (zh) 一种光伏充电控制器的充电电路及光伏充电控制器
CN111614143B (zh) 一种单口可调的充放电路
CN111355376A (zh) Buck-Boost切换电路、控制方法、以及充电器
CN114337264A (zh) 升压变换电路、装置及方法
CN209767367U (zh) 开关电源的自供电电路、控制芯片及开关电源和电气装置
CN114204801A (zh) 一种buck电路
CN111149275B (zh) 蓄电装置
CN114977791B (zh) 一种太阳能mppt降压装置
CN102184807A (zh) 一种超低功耗高效率电磁铁控制电路
JP2021027749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並びに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CN218733294U (zh) 超微能量转换电路和储能装置
CN214412594U (zh) 一种升压装置及电源设备
CN217880110U (zh) 一种输出电压的振荡抑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