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2894U -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2894U
CN214372894U CN202120269270.8U CN202120269270U CN214372894U CN 214372894 U CN214372894 U CN 214372894U CN 202120269270 U CN202120269270 U CN 202120269270U CN 214372894 U CN214372894 U CN 214372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ressure sensor
upper plate
weighing
unbalance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92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英
田野
任强
宋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Wuyue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Wuyue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Wuyue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Wuyue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92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2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2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2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属于测重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多个称重单元,所述称重单元呈矩形分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称重单元均包括上板、下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下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板上,所述上板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集装箱放置在所述上板上方,借助压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设置在底座上的称重单元单独受力,在检测时各个称重单元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对集装箱进行精准称重,同时根据压力传感器输出结果计算集装箱是否超载,横向纵向是否偏载,可以实时的给出判定结果,此种方式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集装箱的装车状态,达到源头测超测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重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超偏载检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近年由于国家公转铁的要求,集装箱运输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集装箱运输中的超载、偏载现象给运输带来了安全隐患,轻则对车辆、线路等运输设备产生损害,重则引发货车脱轨、列车颠覆等行车事故,扰乱铁路正常运输秩序,严重可造成列车侧翻事故;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必须从源头对集装箱状态进行检测,因而货运站针对所有出发上线的作业车做好超偏载防控检查是确保货运装卸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装卸车作业质量不达标是导致货车超偏载的主要原因,解决铁路装车源头超偏载检测问题,将有助于铁路运输的安全。
现有的检测手段不能适应作业需要。一是轨道衡、货检站专用超偏载检测仪等检测属于事后检测,集装箱已经装上列车,发现超偏载还需要到最近的装卸作业点进行调整,影响铁路运输效率。这些装置结构庞大,造价昂贵,需要多次测量,不适用于数量众多、条件各异的装车场。二是传统平台式超偏载检测结构多数是以汽车衡式结构为基础,只使用4只传感器来完成超偏载的检测,其将4只传感器安装于平台下方,集装箱放在平台上时计算超偏载量,其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平台非独立式的,平台下的4只专感器受力相互之间有干扰,对于集装箱的超载可以进行准确测得,但对于集装箱的横向、纵向的偏载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四组独立称重单元,固定在一个整体底座上,在检测时各受力单元输出一致,互相之间没有力的影响,实现在集装箱装载时能够精确的检测到集装箱超载、偏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用于集装箱的测重测偏,包括底座和多个称重单元,
所述称重单元呈矩形分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称重单元均包括上板、下板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下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板上,所述上板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集装箱放置在所述上板上方,借助压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称重单元的数量为4个。
每个所述称重单元均包括3个压力传感器,且3个压力传感器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每个所述称重单元还包括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设置在所述上板上且位于3个压力传感器的重心位置,所述称重单元借助所述支撑垫块与集装箱接触。
所述支撑垫块包括上方的圆台结构和下方的柱体结构。
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设置在下板上,所述内管穿过上板嵌套在外管内,所述上板借助于内管与限位件具有上下活动自由度。所述限位件周围均匀分布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下板之间。
所述称重单元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设置在所述上板和下板外部。
所述罩体的下方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多个称重单元和底座形成平台式称重系统,对集装箱进行测重测偏,设置在底座上的称重单元单独受力,在检测时各个称重单元之间不会互相影响,每个称重单元都可达到高标准的准确度。在集装箱装载过程或装载完成对集装箱进行精准称重,同时根据压力传感器输出结果计算集装箱是否超载,横向纵向是否偏载,可以实时的给出判定结果,此种方式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集装箱的装车状态,达到源头测超测偏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称重单元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称重单元内部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件正视图;
附图中,1、集装箱,2、底座,3、称重单元,4、上板,5、下板,6、压力传感器,7、支撑垫块,8、限位件,9、加固件,10、罩体,11、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用于集装箱1的测重测偏,包括底座2和多个称重单元3,具体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所述称重单元3呈矩形分布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每个所述称重单元均包括上板4、下板5和压力传感器6,所述下板5与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下板5上,所述上板4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6上,所述集装箱1放置在所述上板4上方,借助压力传感器6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多个称重单元3和底座2形成平台式称重系统,对集装箱1进行测重测偏,设置在底座2上的称重单元3单独受力,在检测时各个称重单元3之间不会互相影响,每个称重单元3都可达到高标准的准确度。
进一步,所述称重单元3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集装箱1下方四个角的位置,在使用时,当集装箱1放到称重平台上,平台上的四个受力点将力传导给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仪表,控制仪表最终将四个受力点的称重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信号送入超偏载检测软件,由检测软件完成超载、偏载量的计算,最终提供给用户检测结果。在集装箱1装载过程或装载完成可对集装箱1进行精准称重,同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集装箱1是否超载,横向纵向是否偏载,可以实时的给出判定结果,此种方式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集装箱1的装车状态,达到源头测超测偏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2,如图3和4所示,每个所述称重单元3均包括3个压力传感器6,且3个压力传感器6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个所述称重单元3还包括支撑垫块7,所述支撑垫块7设置在所述上板4上且位于3个压力传感器6的重心位置,所述称重单元3借助所述支撑垫块7与集装箱接触。
每个称重单元3均采用三个压力传感器6支撑,其以等边三角形方式布置,支撑垫块7位于三个压力传感器6重心位置,与上板4连接,在称重时,集装箱1与支撑垫块7接触,通过支撑垫块7将力传到上板4上,再平均分布到三个压力传感器6上,三个压力传感器6受力稳定均衡,增加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不会因为传感器受力不均导致传感器倾翻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支撑垫块7包括上方的圆台结构和下方的柱体结构。支撑垫块7上小下大的结构,便于与集装箱1接触,受力分散,另外便于与上板4连接。
具体实施例3,如图3和4所示,所述上板4与下板5之间还设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设置在下板5上,所述内管穿过上板4嵌套在外管内,所述上板4借助于内管与限位件8具有上下活动自由度。内管插接到外管形成限位件,可在外管内底部设置一弹簧,内管与上板4连接,在称重时,上板4受压力连接内管使弹簧发生形变,既上板4借助于内管与限位件8具有上下活动自由度,限位件8上部和底部通过螺栓分别与上板4和下板5连接,一方面起到支撑称重单元3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安全休止的作用,就是即使压力传感器6出现问题,称重单元3在限位件8的作用下不会造成上方集装箱1的倾翻,保证称重单元3不会因为人为因素导致上板4倾翻,进而保证压力传感器6钢球不脱落。
具体实施例4,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件8周围均匀分布有加固件9,所述加固件9设置在所述限位件8与所述下板5之间。加固件9增加了限位件8与下板5的连接强度,使限位件8不易倾倒,增加了限位件8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5,如图2所示,所述称重单元3还包括罩体10,所述罩体10设置在所述上板4和下板5外部。所述罩体10的下方设有橡胶板11,所述橡胶板1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罩体10底部安装橡胶板11,在罩体10前方开窗口用于观察、拆卸压力传感器6,利用螺栓将罩体10安装于称重单元3上,保护称重单元3零部件不被人为破坏,橡胶板11遮挡于底座2上,能较好的起到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分部件在厂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运输至现场。现场安装时,只需要吊装到使用位置,稍作调平即可使用,其测量超载、偏载准确,可移动性能强,可适用范围广,是装车站,码头最准确的超偏载检测方案。

Claims (9)

1.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用于集装箱(1)的测重测偏,包括底座(2)和多个称重单元(3),
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3)呈矩形分布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每个所述称重单元(3)均包括上板(4)、下板(5)和压力传感器(6),
所述下板(5)与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下板(5)上,所述上板(4)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6)上,所述集装箱(1)放置在所述上板(4)上方,借助压力传感器(6)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3)的数量为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称重单元(3)均包括3个压力传感器(6),且3个压力传感器(6)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称重单元(3)还包括支撑垫块(7),所述支撑垫块(7)设置在所述上板(4)上且位于3个压力传感器(6)的重心位置,所述称重单元(3)借助所述支撑垫块(7)与集装箱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7)包括上方的圆台结构和下方的柱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4)与下板(5)之间还设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设置在下板(5)上,所述内管穿过上板(4)嵌套在外管内,所述上板(4)借助于内管与限位件(8)具有上下活动自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8)周围均匀分布有加固件(9),所述加固件(9)设置在所述限位件(8)与所述下板(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3)还包括罩体(10),所述罩体(10)设置在所述上板(4)和下板(5)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0)的下方设有橡胶板(11),所述橡胶板(1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
CN202120269270.8U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Active CN214372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9270.8U CN214372894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9270.8U CN214372894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2894U true CN21437289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9270.8U Active CN214372894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2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6782B (zh) 一种动态吊悬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方法
WO2012000420A1 (zh) 一种大型固定式电子衡器
CN103542920A (zh) 移动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装置
CN204958193U (zh) 集装箱重量及重心位置检测设备上的悬挂称重装置
CN102538936B (zh) 一种大型衡器的检定装置
CN108168668A (zh) 集装箱车辆空重混装智能检测装置
CN105784388B (zh) 抬轿式液压油缸举升制动台
CN103033250A (zh) 检衡车偏载标准检定装置
CN214372894U (zh) 一种平台式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系统
CN106840698A (zh) 基于制动台举升高度与车轴加载力关联模型的轴荷模拟控制装置及方法
RU91424U1 (ru) Весы для взвешива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и автопоездов
CN206430918U (zh) 基于制动台举升高度与车轴加载力关联模型的轴荷模拟控制装置
US20210122611A1 (en) Elevator operation quality detecting system and detecting method
RU155518U1 (ru) Рельсовые весы для взвешивания подвижн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объектов в движении
CN107091751A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轮胎垂向刚度测试试验台架及方法
CN201408072Y (zh) 应用于车载秤上的大型无砝码校准装置
CN205691343U (zh) 抬轿式液压油缸举升制动台
CN106813764B (zh) 测重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检测系统
CN216524316U (zh) 一种集装箱货车偏载检测系统
KR101077292B1 (ko) 화물차량의 적재물 중량측정 어셈블리
CN112781708B (zh) 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
CN202420656U (zh) 一种大型衡器的检定装置
CN205691344U (zh) 抬轿式气囊举升制动试验台
CN211477364U (zh) 一种具备超偏载测量功能的轨道衡
RU2263288C2 (ru) Платформенные весы для взвешива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