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0182U -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0182U
CN214370182U CN202023125992.0U CN202023125992U CN214370182U CN 214370182 U CN214370182 U CN 214370182U CN 202023125992 U CN202023125992 U CN 202023125992U CN 214370182 U CN214370182 U CN 214370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air
gas
burn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59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炜银
李增录
王锦河
师表武
白世荣
侯宝法
刘兴波
王鹏飞
王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gu Jingfu Coal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gu Jingfu Co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gu Jingfu Coal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gu Jingfu Co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59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0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0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0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包括分体设置的煤气烧嘴和空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一砖体中的煤气通道,煤气通道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一挡火砖,煤气通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至煤气喷嘴;所述空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二砖体中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和第二挡火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至空气喷嘴。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加热炉采用蓄热式燃烧方式的数量比较多,而对于蓄热式燃烧方式的加热炉来说,烧嘴是关键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助燃空气、煤气同时周期性换向,并通过烧嘴壳体内蓄热体进行热交换。空气、煤气被加热(1000℃以上),蓄热体被冷却;同时烟气也周期地通过另一侧蓄热体,烟气被冷却,蓄热体被加热。烟气离开蓄热体时温度降至150-200℃,标准风机就可以满足要求。换向后,两侧烧嘴的工作状态也同时进行更换。如此循环往复地工作,其换向周期一般为30—90s。
蓄热式燃烧技术改变了传统燃烧方式,主要表现为燃料与空气以适当速度从不同的通道进入炉内,并与炉内燃烧产物混合。空气中21%的氧被稀释,燃料在炉膛中高温(1000℃以上)低氧浓度场(5-6.5%)工况下燃烧,由此比传统还原炉产生许多优点:
1、烟气余热可实现“极限回收”。
2、消除了局部高温区,炉温分布均匀。
3、节能效果显著,比传统还原炉节能30%。
4、高温空气条件下燃烧可实现低空气系数燃烧减少还原罐的氧化烧损。
目前的烧嘴结构如图1所示,目前的双蓄热式烧嘴的烧嘴砖是一个整体,空、煤气流在炉内斜交。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以下缺点:其一,烧嘴火焰刚性差,火焰短。空气与燃气的出口速度低,加热质量差,热场温差较大。其二,当烧嘴砖高温部分在使用中损坏后,需要对烧嘴砖整体更换,由于体积大,更换极不方便且制作成本较高。其三,烧嘴结构为空、煤气双通道组合式,通道间隔耐火材料开裂后易造成介质(空气和煤气)在蓄热室内提前混合燃烧,长期运行导致烧嘴烧损。以上缺点严重影响了烧嘴的加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包括分体设置的煤气烧嘴和空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一砖体中的煤气通道,煤气通道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一挡火砖,煤气通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至煤气喷嘴;
所述空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二砖体中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和第二挡火砖,空气通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至空气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段和煤气喷嘴均位于第一砖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煤气通道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一砖体外侧,且煤气通道位于第一砖体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煤气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煤气通道位于第一砖体内侧的部分中设置第一蓄热体和第一挡火砖,且第一挡火砖位于靠近第一过渡段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渡段和空气喷嘴均位于第二砖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通道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二砖体外侧,且空气通道位于第二砖体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空气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通道位于第二砖体内侧的部分中设置第二蓄热体和第二挡火砖,且第二挡火砖位于靠近第二过渡段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通道的直径大于煤气通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均为空心椎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煤气喷嘴和空气喷嘴均为空心柱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通道和煤气通道完全隔离,形成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减小了烧嘴的体积,便于拆卸更换;空气、煤气分体式烧嘴有效避免了两种介质的窜室燃烧问题;对烧嘴结构进行了优化并投入运行后效果显著,更好的提升烧嘴燃烧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制作成本,且炉内热场均匀,两侧与中部温差由原来的50℃下降至10℃左右,使用寿命由一年延长到3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对烧嘴喷出口的结构及尺寸进行了改造,空气与煤气的出口速度得到提升,火焰刚性增强,从而提高了加热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的烧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煤气烧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烧嘴结构示意图。
其中:1--煤气通道、2--空气通道、3隔离墙、4--煤气喷嘴、5--空气喷嘴、6--挡火砖、7--蓄热体、8—第一蓄热体、9—第二蓄热体、10—第一挡火砖、11—第二挡火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包括分体设置的煤气烧嘴和空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一砖体中的煤气通道1,煤气通道1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8和第一挡火砖10,煤气通道1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至煤气喷嘴4;所述第一过渡段和煤气喷嘴4均位于第一砖体中,所述煤气通道1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一砖体外侧,且煤气通道1位于第一砖体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煤气进口,所述煤气通道1位于第一砖体内侧的部分中设置第一蓄热体8和第一挡火砖10,且第一挡火砖10位于靠近第一过渡段的位置。
所述空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二砖体中的空气通道2,空气通道2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9和第二挡火砖11,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至空气喷嘴5,所述第二过渡段和空气喷嘴5均位于第二砖体中,所述空气通道2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二砖体外侧,且空气通道2位于第二砖体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空气通道2位于第二砖体内侧的部分中设置第二蓄热体9和第二挡火砖11,且第二挡火砖11位于靠近第二过渡段的位置。
所述空气通道2的直径大于煤气通道1的直径,所述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均为空心椎体结构,所述煤气喷嘴4和空气喷嘴5均为空心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分体烧嘴具有以下特点:空气通道2、煤气通道1完全隔离,形成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减小了烧嘴的体积,便于拆卸更换;空气、煤气分体式烧嘴有效避免了两种介质的窜室燃烧问题;同时对烧嘴喷出口的结构及尺寸进行了改造,空气与煤气的出口速度得到提升,火焰刚性增强,从而提高了加热质量。
对烧嘴结构进行了优化并投入运行后效果显著,更好的提升烧嘴燃烧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制作成本,且炉内热场均匀,两侧与中部温差由原来的50℃下降至10℃左右,使用寿命由一年延长到3年。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煤气烧嘴和空气烧嘴,所述煤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一砖体中的煤气通道(1),煤气通道(1)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8)和第一挡火砖(10),煤气通道(1)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至煤气喷嘴(4);
所述空气烧嘴包括设置在第二砖体中的空气通道(2),空气通道(2)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9)和第二挡火砖(11),空气通道(2)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至空气喷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和煤气喷嘴(4)均位于第一砖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通道(1)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一砖体外侧,且煤气通道(1)位于第一砖体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煤气进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通道(1)位于第一砖体内侧的部分中设置第一蓄热体(8)和第一挡火砖(10),且第一挡火砖(10)位于靠近第一过渡段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和空气喷嘴(5)均位于第二砖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2)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二砖体外侧,且空气通道(2)位于第二砖体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空气进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2)位于第二砖体内侧的部分中设置第二蓄热体(9)和第二挡火砖(11),且第二挡火砖(11)位于靠近第二过渡段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2)的直径大于煤气通道(1)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均为空心椎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喷嘴(4)和空气喷嘴(5)均为空心柱体结构。
CN202023125992.0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Active CN214370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5992.0U CN214370182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5992.0U CN214370182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0182U true CN214370182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5992.0U Active CN214370182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0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3461Y (zh) 蓄热式板坯加热炉
WO2015043296A1 (zh) 一种递进切换蓄热式燃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61089A (zh) 一种室式、台车式加热炉高效燃烧系统
CN207716416U (zh) 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201225620Y (zh) 空气单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N107906516B (zh) 一种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201724547U (zh) 一种蓄热熔铅炉
CN214370182U (zh) 一种蓄热式分体烧嘴
CN107559812A (zh) 模块化多级相变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节能装置
CN109945192B (zh) 一种高热值燃料同心射流空气单蓄热烧嘴
CN101871727A (zh) 蓄热熔铅炉
CN112629275A (zh) 一种双箱蓄热式换热器
CN207797012U (zh) 模块化多级相变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节能装置
CN202730165U (zh) 高炉热风炉炉箅子
CN201149427Y (zh) 蓄热-换热式联用加热炉
CN218710617U (zh) 一种多旋流顶燃式热风炉
CN202047006U (zh) 环保节能燃气发生室烧碳竖窑
CN218864776U (zh) 一种双蓄热式燃气坩埚炉
CN111928244B (zh) 一种蓄热换向无焰燃烧装置
CN203949178U (zh) 蓄热箱和蓄热式燃烧器
CN213747931U (zh) 一种空燃气双预热复合式燃烧器
CN214582553U (zh) 一种双箱蓄热式换热器
CN217843862U (zh) 烘烤装置用蓄热预热一体式燃烧器
CN203927916U (zh) 一种工业窑炉用大功率换热式燃烧器
CN214700692U (zh) 一种可实现四段燃烧的燃气炉管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