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5292U -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5292U
CN214345292U CN202022710158.1U CN202022710158U CN214345292U CN 214345292 U CN214345292 U CN 214345292U CN 202022710158 U CN202022710158 U CN 202022710158U CN 214345292 U CN214345292 U CN 214345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al
wet electric
electric dust
air distribution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01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斌
刘文臣
王兆祥
张翠丹
刘文亮
王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uanda Zho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uanda Zho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uanda Zho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uanda Zho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01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5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5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5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包括按烟气走向依次设置的洗气塔、湿电除尘装置和烟囱,所述洗气塔包括塔体,设置于塔体下部的洗气进烟口、洗气排污管,设置于塔体顶部的洗气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塔体内的第一喷淋装置,所述湿电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下部的除尘进烟口和除尘排污管,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顶部的除尘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内的湿电除尘组件和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湿电除尘组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回转窑烟气的除尘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量(14%O2)为100000m3/h,目前的烟气处理方式往往是对烟气进行脱硝脱硫净化后,送入洗气塔除尘,然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中,然而实际使用中发现,烟气通过洗气塔后,洗气塔的洗气排烟口温度≦60℃,烟尘浓度≦50mg/Nm3,烟尘浓度往往不能满足≦5mg/Nm3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除尘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解决了回转窑烟气的除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包括按烟气走向依次设置的洗气塔、湿电除尘装置和烟囱,所述洗气塔包括塔体,设置于塔体下部的洗气进烟口、洗气排污管,设置于塔体顶部的洗气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塔体内的第一喷淋装置,所述湿电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下部的除尘进烟口和除尘排污管,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顶部的除尘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内的湿电除尘组件和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湿电除尘组件的上方;
所述洗气进烟口与回转窑的烟气排放口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洗气排烟口与所述除尘进烟口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除尘排烟口与所述烟囱通过第三连通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湿电除尘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内的若干阳极管,设置于所述阳极管上方的吊架,设置于所述阳极管下方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吊架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外界高压电源连接的阴极线,所述阴极线的底端穿过相对应的阳极管和相对应的穿线孔后设置重力锤。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气板和第二布气板,所述第一布气板、第二布气板将所述除尘箱体分隔成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布气室、布气缓冲室和除尘室,所述湿电除尘组件设置于所述除尘室内;
所述第一布气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倒锥形的第一布气孔,所述第二布气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布气孔,所述第一布气孔与所述第二布气孔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布气板的下方设置有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布气孔的插板阀;
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动力泵。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气孔和所述第二布气孔均为阵列排列。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布气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液孔,若干所述第二排水槽分别设置于第二布气板的左右两端及相邻列第二布气孔之间;所述第二排水槽的下方通过若干支杆设置有弧形分水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气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液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槽分别设置于第一布气板的左右两端及相邻列第一布气孔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插板阀包括边框板和若干挡板,所述边框板与相对应挡板之间以及相邻挡板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从而在插板阀上形成若干通孔,所述边框板的一端设置有插杆、另一端设置有滑柄,所述滑柄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除尘箱体后设置气缸,所述滑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体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限位孔,所述插杆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沿所述限位孔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和所述第二喷淋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盘管,设置于所述盘管上的进水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盘管的底壁上、且沿盘管均匀分布的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喷嘴;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洗气塔后设置湿电除尘装置,烟尘进入湿电除尘装置的除尘箱体后,尘(雾)粒子与电晕内的正负离子碰撞形成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两级运动,吸附在阳极管和阴极线上,通过定期冲洗的方法进行清除,即可,其较常规的布袋除尘器而言,避免了烟气经洗气塔后湿度过大导致的布袋除尘器的滤袋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湿电除尘装置的除尘箱体下部设置第一布气板和第二布气板,并将两个布气板上的布气孔错位设置,在第一布气板的下方设置打开或闭合第一布气孔的插板阀,使用时,第一布气孔在插板阀作用下周期性的交替打开和闭合,这样,当第一布气孔关闭时,当烟气自除尘进烟口进入第一布风室后,做短暂停留,以使烟尘能够布满整个第一布风室,当第一步风孔再次打开时,烟气即可均匀向上运动,沿第一布气孔进入布气缓冲室;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布气孔为非常开状态,而是采用的周期性打开的方式,因此,烟气在进入湿电除尘组件时,其烟尘流量也将呈大小交替的变化状态,本实用新型布气缓冲室的设置,在烟尘进入湿电除尘组件前对烟尘流量进行缓冲,从而降低了因烟尘流量大小交替变化的幅度,使进入湿电除尘组件的烟尘量更为平稳,降低了因第一布气孔周期性打开导致的烟尘流量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B-B的剖视图;
图4沿图1沿C-C的剖视图;
图5沿图1的D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插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洗气塔,2、湿电除尘装置,3、烟囱,4、塔体,5、洗气排污管,6、第一喷淋装置,7、除尘箱体,8、除尘排污管,9、第二喷淋装置,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连通管,12、第三连通管,13、安装架,14、阳极管,15、吊架,16、定位架,17、穿线孔,18、阴极线,19、重力锤,20、第一布气板,21、第二布气板,22、第一布气室,23、布气缓冲室,24、除尘室,25、第一布气孔,26、第二布气孔,27、插板阀;28、动力泵,29、边框板,30、挡板,31、通孔,32、插杆,33、滑柄,34、气缸,35、活塞杆,36、支撑架,37、盘管,38、进水口,39、喷嘴;40、第三布气板,41、第二布气室,42、喷淋室,43、第三布气孔;44、罩体,45、第三布气室,46、底部腔室,47、环形腔室,48、过气孔,49、连接杆;50、第二排水槽,51、第二排液孔,52、弧形分水板,53、第一排水槽,54、第一排液孔,55、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按烟气走向依次设置的洗气塔1、湿电除尘装置2和烟囱3,所述洗气塔1包括塔体4,设置于塔体4下部的洗气进烟口、洗气排污管5,设置于塔体4顶部的洗气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塔体4内的第一喷淋装置6,所述湿电除尘装置2包括除尘箱体7,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下部的除尘进烟口和除尘排污管8,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顶部的除尘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内的湿电除尘组件和第二喷淋装置9,所述第二喷淋装置9设置于所述湿电除尘组件的上方;
所述洗气进烟口与回转窑的烟气排放口通过第一连通管10相连通,所述洗气排烟口与所述除尘进烟口通过第二连通管11相连通,所述除尘排烟口与所述烟囱3通过第三连通管1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洗气塔1后设置湿电除尘装置2,烟尘进入湿电除尘装置2的除尘箱体7后,尘雾粒子与电晕内的正负离子碰撞形成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两级运动,吸附在阳极管14和阴极线18上,通过定期冲洗的方法进行清除,即可,其较常规的布袋除尘器而言,避免了烟气经洗气塔1后湿度过大导致的布袋除尘器的滤袋易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湿电除尘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架13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内的若干阳极管14,设置于所述阳极管14上方的吊架15,设置于所述阳极管14下方的定位架16,所述定位架16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17,所述吊架15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外界高压电源连接的阴极线18,所述阴极线18的底端穿过相对应的阳极管14和相对应的穿线孔17后设置重力锤19。本实用新型湿电除尘组件采用的是湿式电除尘的技术原理,即:通过在阳极管14和阴极线18之间施加高压直流电,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晕层,湿度较高的携尘气流通过电晕层时,尘雾粒子与电晕内的正负离子碰撞形成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两级运动,吸附在阳极管14和阴极线18上;然后通过定期冲洗的方法清除,即可达到除尘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除尘箱体7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气板20和第二布气板21,所述第一布气板20、第二布气板21将所述除尘箱体7分隔成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布气室22、布气缓冲室23和除尘室24,所述湿电除尘组件设置于所述除尘室24内;
所述第一布气板2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倒锥形的第一布气孔25,所述第二布气板2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布气孔26,所述第一布气孔25与所述第二布气孔26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布气板20的下方设置有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布气孔25的插板阀27。
所述第二连通管11上设置有动力泵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湿电除尘装置2的除尘箱体7下部设置第一布气板和第二布气板,并将两个布气板上的布气孔错位设置,在第一布气板的下方设置打开或闭合第一布气孔的插板阀27,使用时,第一布气孔在插板阀27作用下周期性的交替打开和闭合,这样,当第一布气孔关闭时,当烟气自除尘进烟口进入第一布风室后,做短暂停留,以使烟尘能够布满整个第一布风室,当第一步风孔再次打开时,烟气即可均匀向上运动,沿第一布气孔进入布气缓冲室23;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布气孔为非常开状态,而是采用的周期性打开的方式,因此,烟气在进入湿电除尘组件时,其烟尘流量也将呈大小交替的变化状态,本实用新型布气缓冲室23的设置,在烟尘进入湿电除尘组件前对烟尘流量进行缓冲,从而降低了因烟尘流量大小交替变化的幅度,使进入湿电除尘组件的烟尘量更为平稳,降低了因第一布气孔周期性打开导致的烟尘流量不稳定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布气孔25和所述第二布气孔26均为阵列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布气板21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二排水槽50,所述第二排水槽50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液孔51,若干所述第二排水槽50分别设置于第二布气板21的左右两端及相邻列第二布气孔26之间;所述第二排水槽50的下方通过若干支杆55设置有弧形分水板5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气板20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一排水槽53,所述第一排水槽53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液孔54,若干所述第一排水槽53分别设置于第一布气板20的左右两端及相邻列第一布气孔25之间。本实用新型排水槽的设置能够将喷淋过程中的液体倒入排水槽内,从排液孔排出,避免了液体大量流至布气孔,影响气体的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插板阀27包括边框板29和若干挡板30,所述边框板29与相对应挡板30之间以及相邻挡板30之间均通过连接杆49连接,从而在插板阀27上形成若干通孔31,所述边框板29的一端设置有插杆32、另一端设置有滑柄33,所述滑柄33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除尘箱体7后设置气缸34,所述滑柄33与所述气缸34的活塞杆35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体7内设置有支撑架36,所述支撑架36上设置限位孔,所述插杆32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沿所述限位孔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淋装置6和所述第二喷淋装置9结构相同,均包括盘管37,设置于所述盘管37上的进水口38,以及设置于所述盘管37的底壁上、且沿盘管37均匀分布的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喷嘴39;所述进水口38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源。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4内还设置有第三布气板40,所述第三布气板40将所述塔体4分隔成下部的第二布气室41和上部的喷淋室42,所述第三布气板40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二布气室41和所述喷淋室42的第三布气孔43;所述第一喷淋装置6设置于所述喷淋室42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塔体4的下部设置有罩体44,所述塔体4与所述罩体44之间形成第三布气室45,所述第三布气室45包括一体连通的底部腔室46和环形腔室47,所述洗气进烟口设置于所述罩体44的底部,所述塔体4的侧壁上与所述罩体44相对应的位置上下两圈过气孔组,所述过气孔组包括若干沿圆周设置的过气孔48,上方的过气孔组中的过气孔48倾斜设置,下方的过气孔组的过气孔48沿径向设置。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过气孔48的倾斜方向相同,均为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或向顺时针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4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洗气排污管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塔体4的底部,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罩体44。本实用新型烟气自洗气进烟口进入底部腔体室46内,在倒锥形的塔体4底壁作用下向四周分流进入环形腔室47,然后经塔体4侧壁的过气孔48进入第二布气室41,由于上方的过气孔48倾斜设置,因此,烟尘进入塔体4内部后成螺旋运动,从而在第二布气室41的周边快速混匀,而下方的过气孔48沿径向设置,能够将风流引致第二布气室41的中心,快速混匀,从而使得气流在第二布气室41内快速分布均匀,之后,经第三布气孔43进入喷淋室42。本实用新型第三布气室45、第二布气室41和倾斜过气孔48的设置使得烟尘能够均匀的进入喷淋室42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回转窑的烟尘经脱硝脱硫净化后,从洗气进烟口进入第三布气室45的底部腔室46内,在倒锥形塔体4底壁的作用下,气流向四周分流,进入环形腔室47,然后经过气孔48进入第二布气室41,由于过气孔48为倾斜设置,因此,烟尘进入塔体4内部后成螺旋运动,从而在第二布气室41的周边快速混匀,而下方的过气孔48沿径向设置,能够将风流引致第二布气室41的中心,快速混匀,从而使得气流在第二布气室41内快速分布均匀,之后,经第三布气孔43进入喷淋室42,烟尘经喷淋室42内的第一喷淋装置6喷淋除尘后,带尘的污水经第三布气孔43进入第二布气室41后,经洗气排污管5排出,而经第一喷淋装置6喷淋除尘后的烟气在动力泵28的作用下,经顶部的洗气排烟口、第二连通管11道进入湿电除尘装置2的第一布气室22内,由于第一布气板20上的第一布气孔25为周期性打开和闭合的方式运行,比如第一布气孔25 30s处于打开状态,然后30s处于闭合状态,再打开、再闭合······,如此循环运行;当第一布气孔25闭合时,进入第一布气室22内的烟尘由于没有出口,则在第一布气室22内分散,布满第一布气室22,当第一布气孔25打开时,第一布气室22内分散均匀的气流将经过第一布气孔25进入布气缓冲室23内,然后经第二布气孔26进入湿电除尘室24,烟气中的烟尘在电场的作用下,吸附于阳极管14和阴极线18上,除尘后的烟气则经除尘排烟口排入烟囱3排出;吸附于阳极管14和阴极线18上的烟尘只需定期经第二喷淋装置9喷淋冲洗即可,冲洗后的污水经第二布气孔26、第一布气孔25流入第一布气室22,然后经除尘排污管8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烟气走向依次设置的洗气塔(1)、湿电除尘装置(2)和烟囱(3),所述洗气塔(1)包括塔体(4),设置于塔体(4)下部的洗气进烟口、洗气排污管(5),设置于塔体(4)顶部的洗气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塔体(4)内的第一喷淋装置(6),所述湿电除尘装置(2)包括除尘箱体(7),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下部的除尘进烟口和除尘排污管(8),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顶部的除尘排烟口,以及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内的湿电除尘组件和第二喷淋装置(9),所述第二喷淋装置(9)设置于所述湿电除尘组件的上方;
所述洗气进烟口与回转窑的烟气排放口通过第一连通管(10)相连通,所述洗气排烟口与所述除尘进烟口通过第二连通管(11)相连通,所述除尘排烟口与所述烟囱(3)通过第三连通管(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电除尘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架(13)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7)内的若干阳极管(14),设置于所述阳极管(14)上方的吊架(15),设置于所述阳极管(14)下方的定位架(16),所述定位架(16)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17),所述吊架(15)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外界高压电源连接的阴极线(18),所述阴极线(18)的底端穿过相对应的阳极管(14)和相对应的穿线孔(17)后设置重力锤(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体(7)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气板(20)和第二布气板(21),所述第一布气板(20)、第二布气板(21)将所述除尘箱体(7)分隔成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布气室(22)、布气缓冲室(23)和除尘室(24),所述湿电除尘组件设置于所述除尘室(24)内;
所述第一布气板(2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倒锥形的第一布气孔(25),所述第二布气板(2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布气孔(26),所述第一布气孔(25)与所述第二布气孔(26)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布气板(20)的下方设置有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布气孔(25)的插板阀(27);
所述第二连通管(11)上设置有动力泵(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气孔(25)和所述第二布气孔(26)均为阵列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气板(21)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二排水槽(50),所述第二排水槽(50)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液孔(51),若干所述第二排水槽(50)分别设置于第二布气板(21)的左右两端及相邻列第二布气孔(26)之间;所述第二排水槽(50)的下方通过若干支杆(55)设置有弧形分水板(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气板(20)上设置有若干条形的第一排水槽(53),所述第一排水槽(53)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液孔(54),若干所述第一排水槽(53)分别设置于第一布气板(20)的左右两端及相邻列第一布气孔(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阀(27)包括边框板(29)和若干挡板(30),所述边框板(29)与相对应挡板(30)之间以及相邻挡板(30)之间均通过连接杆(49)连接,从而在插板阀(27)上形成若干通孔(31),所述边框板(29)的一端设置有插杆(32)、另一端设置有滑柄(33),所述滑柄(33)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除尘箱体(7)后设置气缸(34),所述滑柄(33)与所述气缸(34)的活塞杆(3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体(7)内设置有支撑架(36),所述支撑架(36)上设置限位孔,所述插杆(32)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沿所述限位孔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6)和所述第二喷淋装置(9)结构相同,均包括盘管(37),设置于所述盘管(37)上的进水口(38),以及设置于所述盘管(37)的底壁上、且沿盘管(37)均匀分布的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喷嘴(39);所述进水口(38)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源。
CN202022710158.1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Active CN214345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0158.1U CN214345292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0158.1U CN214345292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5292U true CN214345292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0158.1U Active CN214345292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5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1132U (zh) 一种烟气高效除尘装置
CN209438817U (zh) 高效湿式静电除尘器
CN204122244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包含该湿式电除尘器的电除尘脱硫装置
CN207238260U (zh) 一种静电除尘设备
CN204469891U (zh) 旋风式静电除尘空气净化器
CN103961962B (zh) 一种静电与无机多孔陶瓷管复合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
CN210474309U (zh) 一种自清理静电除尘装置
CN105457755B (zh) 适用于正压操作条件的湿式电除尘器
CN205914281U (zh) 一种电收尘器
CN214345292U (zh) 一种回转窑湿电除尘装置
CN206103604U (zh) 一种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湿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6237772B (zh) 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湿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8066050U (zh) 一种多级除尘的袋式除尘装置
CN206240625U (zh) 一种消防排烟管路用电极阵列分布除尘器
CN203235567U (zh) 一种高效湿法静电除尘器
CN214513571U (zh) 含尘废气净化装置
CN106582165B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213762319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CN205340456U (zh) 一种烟气除尘系统
CN204469458U (zh) 旋风式除尘净化器
CN220836087U (zh) 一种除尘塔
CN215541767U (zh) 多级净化干湿静电除尘装置
CN213555932U (zh) 一种除尘设备用气箱脉冲布袋
CN213855088U (zh) 一种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
CN212467704U (zh) 一种燃煤发电厂烟气脱硫后再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