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4198U -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4198U
CN214344198U CN202023279581.7U CN202023279581U CN214344198U CN 214344198 U CN214344198 U CN 214344198U CN 202023279581 U CN202023279581 U CN 202023279581U CN 214344198 U CN214344198 U CN 214344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cle
lip
training
tongue
la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95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军
王星星
庄慧敏
周瑞雪
姚峻峰
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95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4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4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4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用于协调口周肌群,包括具有弹力且闭唇时提供阻力以协调唇肌力量的唇肌训练部,和设于唇肌训练部至少一侧向面颊延伸且防止吞咽的翼板;唇肌训练部包括矢状方向唇舌侧可伸缩且向闭唇方向内凹的唇容纳部,唇容纳部具有开口时上下唇肌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唇肌训练部内还设有穿过唇肌训练部的舌肌训练部,舌肌训练部为协调舌肌伸缩训练的中空结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佩戴在口内时,嘴唇位于唇容纳部内,翼板位于口腔外侧,舌体可伸缩于舌肌训练部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可伸缩体积小,且对多种口腔肌功能同时训练,如唇肌、舌肌、咬肌等,以建立协调的口腔肌功能。

Description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具有摄取食物、咀嚼、吞咽以及辅助鼻呼吸、参与发音等功能。这些功能均需在口周、颜面部、颈部众多肌肉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牙齿最终位置的稳定性取决于口颌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多种功能之间的力学平衡作用结果。在生长发育期间,肌肉的发育不全或者肌肉同能异常会导致颌骨及牙弓失去平衡进而形成各种错颌畸形。正常协调口腔肌功能对于口腔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为正畸矫治的顺利进行和矫治后的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口腔肌功能异常包括静态功能障碍(休息位时)和动态功能障碍(运动时),肌功能亢进表现为吐舌吞咽、发音异常、不良口腔习惯等;肌功能地下表现为唇闭合不全和舌侧异常姿势位。上述肌功能异常导致软组织压力的改变,最终影响牙齿的位置及牙弓形态等。为去除错颌畸形的肌功能因素多使用肌功能训练器做肌肉训练。肌功能训练器主要用于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平衡软组织力量,去除发育中的错颌畸形诱因,以期获得颌骨的协调发育,牙齿的整齐排列。现有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如MRC等拥有不同形状来发挥不同作用,其中一些口腔肌功能训练器体积较大,患者不易戴入口内且异物感明显,需要较高依从性并有容易丢失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口腔肌功能进行针对性训练、体积较小且佩戴在口内异物感较小、佩戴便携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可伸缩体积小,且对多种口腔肌功能同时训练,如唇肌、舌肌、咬肌等,以建立协调的口腔肌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用于协调口周肌群,包括具有弹力且闭唇时提供阻力以协调唇肌力量的唇肌训练部,和设于所述唇肌训练部至少一侧向面颊延伸且防止吞咽的翼板;
所述唇肌训练部包括矢状方向唇舌侧可伸缩且向闭唇方向内凹的唇容纳部,所述唇容纳部具有开口时上下唇肌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所述唇肌训练部内还设有穿过所述唇肌训练部的舌肌训练部,所述舌肌训练部为协调舌肌伸缩训练的中空结构;
所述口腔肌功能训练器佩戴在口内时,嘴唇位于所述唇容纳部内,所述翼板位于口腔外侧,舌体可伸缩于所述舌肌训练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唇容纳部具有开口时上下唇肌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唇肌训练部的环形结构为直径2.0cm-6.0cm的圆环型,或长轴与短轴为2.0cm-6.0cm的椭圆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唇肌训练部和所述舌肌训练部形成的环状封闭结构的厚度为1.0cm-3.0mm。
进一步地,所述唇容纳部的可伸缩结构形成的伸缩褶皱形成增强咬肌力量的齿槽部,所述齿槽部容纳上下颌前牙区牙齿。
进一步地,所述唇肌训练部其矢状方向唇舌侧的宽度为1.0cm-5.0cm。
进一步地,所述唇容纳部内凹结构上还设有加强部。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远离唇肌一侧还设有图案安装区,便于设计图案的添加。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可安装防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丢装置为钩挂式防丢装置或电子防丢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用于协调口周肌群,包括具有弹力且闭唇时提供阻力以协调唇肌力量的唇肌训练部,和设于所述唇肌训练部至少一侧向面颊延伸且防止吞咽的翼板;所述唇肌训练部包括矢状方向唇舌侧可伸缩且向闭唇方向内凹的唇容纳部,所述唇容纳部具有开口时上下唇肌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所述唇肌训练部内还设有穿过所述唇肌训练部的舌肌训练部,所述舌肌训练部为协调舌肌伸缩训练的中空结构;所述口腔肌功能训练器佩戴在口内时,唇肌位于所述唇容纳部内,所述翼板位于口腔外侧,舌肌可伸缩于所述舌肌训练部内。该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的体积较小,患者佩戴时,尤其是儿童在佩戴时口内异物感较小,并且该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可以对多种口腔肌功能进行训练,如唇肌、舌肌、咬肌等,以建立协调的口腔肌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完全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加强部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口腔肌功能的协调对于口腔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肌功能异常也是导致错颌畸形的一大因素,为了避免上述异常通常通过佩戴肌功能训练器进行肌肉训练,但是目前的肌功能训练器体积较大且口内异物感较明显,青少年在进行训练过程中较排斥,并且现有的肌功能训练器仅对口腔的部分肌肉进行训练,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唇肌、舌肌和咬肌的同时训练以达到口周肌群的协调,改善口腔形态与功能,减少错颌畸形的发生。
牙齿划分有前牙区和后牙区,“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前牙区即为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后牙区即为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10,用于协调口周肌群,包括具有弹力且闭唇时提供阻力以协调唇肌力量的唇肌训练部100,和设于唇肌训练部100至少一侧向面颊延伸且防止吞咽的翼板200;具有弹力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10能够在闭唇时提供足够的弹性阻力,已达到唇肌训练的目的。唇肌训练部100包括矢状方向唇舌侧可伸缩且向闭唇方向内凹的唇容纳部101,唇容纳部101具有开口时上下唇肌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唇肌训练部内101还设有穿过唇肌训练部101的舌肌训练部102,舌肌训练部102为协调舌肌伸缩训练的中空结构;如图3-图5所示,唇肌训练部100为在矢状方向唇舌侧可伸缩设置的,当需要佩戴在口内进行口腔肌功能训练时,可将其拉伸开,已进行需要的训练;当不需要训练时,将其压缩后体积变小,方便收纳与携带。唇肌训练部100上设置的向闭唇方向内凹的唇容纳部101,唇容纳部101具有开口时上下唇肌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当患者佩戴时,能够容纳上下嘴唇,并且患者在进行闭口训练时,唇肌能够达到足够的训练目的。唇肌训练部内101还设有穿过唇肌训练部101的舌肌训练部102,舌肌训练部102为协调舌肌伸缩训练的中空结构,患者佩戴后,舌体能够伸缩于具有中空结构的舌肌训练部102内,已达到舌肌训练的效果。口腔肌功能训练器10佩戴在口内时,嘴唇位于所述唇容纳部101内,翼板200位于口腔外侧,舌体可伸缩于舌肌训练部102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唇容纳部101具有开口时上下唇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封闭结构,环状封闭结构与开口时上下唇组成的形状相匹配,可以与开口时上下唇组成的形状完全一致,也可以与开口时上下唇组成的形状相似,以使佩戴口腔唇肌训练器时,能够达到唇肌训练的目的。另外唇容纳部101的环状封闭结构能够利用其本身的弹性特性产生具有回弹的阻力,使得唇容纳部101在受到闭口训练时的阻力在环状封闭结构上受力均匀,产生的回弹阻力效果更佳,唇肌训练效果最佳。在一些优化实施例中,唇肌训练部100的环形结构为直径2.0cm-6.0cm的圆环型,或长轴与短轴为2.0cm-6.0cm的椭圆环形;唇肌训练部100的尺寸可以为2.0cm、3.0cm、4.0cm、5.0cm或6.0cm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是范围内的其它任意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环形结构的设计更符合嘴唇张开后的形状,患者佩戴在口内后口内异物感较小,配合完成唇肌训练的效果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唇肌训练部100和舌肌训练部102形成的环状封闭结构的厚度为1.0cm-3.0mm,即唇肌训练部100和舌肌训练部102之间形成的环状封闭结构的厚度为1.0cm-3.0mm,该厚度的设计能够在进行训练时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具有足够的回弹力阻力使得唇肌得到训练,从而调节口周肌群。另外,舌肌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伸缩训练,舌肌训练部102可以为与唇肌训练部100相似的环形结构,如圆环形结构或椭圆环形结构,更具体地,舌肌训练部102的尺寸可以为1.7cm-5.9cm的圆环形或长轴与短轴为1.7cm-5.9cm的椭圆环形;其中舌肌训练部102的尺寸可以为1.7cm、2.0cm、3.0cm、4.0cm、5.0cm或5.9cm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是范围内的其它任意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舌肌训练部102还可以为舌体可伸缩穿过的形状结构,如矩形结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唇容纳部101的可伸缩结构形成的伸缩褶皱形成增强咬肌力量的齿槽部1011,齿槽部1011容纳上下颌前牙区牙齿。唇容纳部101的可伸缩结构不仅可以在需要训练时拉伸,在不需要时压缩使其体积变小,更加方便收纳和携带;除此之外,其压缩后形成的伸缩褶皱还可以形成盛放上下颌牙齿的齿槽部1011,当患者佩戴时,嘴唇放置于唇容纳部101内,牙齿放置于齿槽部1011内;患者可以根据实际的口内情况进行矢状向唇舌侧的伸缩,以调节嘴唇与牙齿训练的最佳位置。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唇肌训练部100其矢状方向唇舌侧的宽度为1.0cm-5.0cm;更具体地说,当将口腔肌功能训练器收置不用时,可将其矢状向唇舌侧压缩至最小,如图3所示,此时唇肌训练部100矢状方向唇舌侧的宽度为1.0cm;当需要进行唇肌训练时,可将其沿矢状方向唇舌侧的宽度拉伸至2.0cm、或3.0cm、或其它范围内的宽度值,可根据患者实际嘴唇的厚度和佩戴舒适度进行调节,以进行有效的唇肌训练;当需要进行唇肌和咬肌训练时,此时可将其沿矢状方向唇舌侧的宽度拉伸至3.5cm、或4.0cm、或5.0cm、或其它范围内的宽度值,可根据患者实际嘴唇和牙齿的相对位置以及佩戴舒适度进行调节,以进行有效的唇肌和咬肌同时训练;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唇肌、唇肌和咬肌训练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舌肌在舌肌训练部102内部的伸缩训练。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唇容纳部101内凹结构上还设有加强部1012。由于口腔肌功能训练器是具有弹性的,因此唇肌训练部100和舌肌训练部102形成的环形封闭结构在进行训练时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为了防止其形变过大影响唇肌、唇肌和咬肌的训练,在唇容纳部101的内凹结构上设置加强部1012,以提供足够的强度,防止唇肌训练部100形变量过大。更具体地,加强部1012可以为与唇肌训练部100一体型凸嵴,也可以为在其内部设置的加强筋条,凡是可以起到加强作用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然加强部1012还可以通过口腔肌功能训练器本身局部材料性能的改变进行调节,防止形变量过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翼板200远离唇肌一侧还设有图案安装区,便于设计图案的添加;由于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大都针对青少年进行口周肌群的调节,因此在翼板上设置图案安装区,佩戴后可以增强佩戴后的美观或趣味性,改善小朋友佩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矫治的依从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翼板200上还设有安装孔201,安装孔可安装防丢装置。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丢装置为钩挂式防丢装置或电子防丢装置。其中钩挂式防丢装置可以穿挂牵引绳,佩戴在颈部,防止丢失。电子防丢装置中可以安装蓝牙感应装置,或无线定位装置,具有防丢失作用的电子装置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唇肌训练部100与翼板200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口用级硅胶材质,通过注塑或3D打印成型。一体成型结构制备简单,并且整体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增加了佩戴的安全性,防止青少年在佩戴过程中发生其中部件的吞噬,造成不期望的效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口腔肌功能训练器,用于协调口周肌群,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力且闭唇时提供阻力以协调唇肌力量的唇肌训练部,和设于所述唇肌训练部至少一侧向面颊延伸且防止吞咽的翼板;
所述唇肌训练部包括矢状方向唇舌侧可伸缩且向闭唇方向内凹的唇容纳部,所述唇容纳部具有开口时上下唇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所述唇肌训练部内还设有穿过所述唇肌训练部的舌肌训练部,所述舌肌训练部为协调舌肌伸缩训练的中空结构;
所述口腔肌功能训练器佩戴在口内时,嘴唇位于所述唇容纳部内,所述翼板位于口腔外侧,舌体可伸缩于所述舌肌训练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容纳部具有开口时上下唇组成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肌训练部的环形封闭结构为直径2.0cm-6.0cm的圆环型,或长轴与短轴为2.0cm-6.0cm的椭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肌训练部和所述舌肌训练部形成的环状封闭结构的厚度为1.0c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容纳部的可伸缩结构形成的伸缩褶皱形成增强咬肌力量的齿槽部,所述齿槽部容纳上下颌前牙区牙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肌训练部其矢状方向唇舌侧的宽度为1.0cm-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容纳部内凹结构上还设有加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远离唇肌一侧还设有图案安装区,便于设计图案的添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可安装防丢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丢装置为钩挂式防丢装置或电子防丢装置。
CN202023279581.7U 2020-12-30 2020-12-30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Active CN214344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581.7U CN21434419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581.7U CN21434419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4198U true CN214344198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9581.7U Active CN21434419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4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6370B2 (ja) 口腔訓練器具
CN107613913B (zh) 口腔矫治器
US9375289B1 (en) Intra-oral device
US6837246B1 (en) Tongue-airway appliance
US2003001519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dressing sleep apnea and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US2005015050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dressing sleep apnea and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WO2005027806A1 (ja) いびき及び睡眠時無呼吸症候群治療装置
JP2013198723A (ja) 上部気道確保補助器具
US20170165102A1 (en) Intra-oral device
CN214344198U (zh) 口腔肌功能训练器
CN209074948U (zh) 前庭盾
CN211723625U (zh) 通气上牙套及包含该通气上牙套的口呼吸辅助组件
CN209630534U (zh) 口面肌训练器械
TWM550126U (zh) 牙齒矯正與顳顎關節平衡器
KR101273449B1 (ko) 코숨장치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07049836A1 (en) Mask for inhibiting mouth opening during the sleep
CN109077820A (zh) 前庭盾
US10322027B2 (en) Dental bite plate
JP2020137899A (ja) 下顎第一大臼歯専用マウスピース
CN216603944U (zh) 一种舌肌吞咽训练器
CN219000822U (zh) 一种可调节支撑型口内止鼾器
KR102559713B1 (ko) 개인 맞춤형 혀의 근력 증강 기구
RU2773363C2 (ru) Внутриротовое трен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3098442U (zh) 一种带舌导器的隐形矫治器
US11712365B2 (en) Oral appli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