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2549U -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2549U
CN214342549U CN202021341079.1U CN202021341079U CN214342549U CN 214342549 U CN214342549 U CN 214342549U CN 202021341079 U CN202021341079 U CN 202021341079U CN 214342549 U CN214342549 U CN 214342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ody
absorbable
needle
support
intramedu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10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崇林
周锡华
周凤琪
周凤建
周凤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410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2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2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2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髓内针,属于髓内针领域,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具有三个轴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凸脊;所述支撑凸脊在轴向的中部向所述针体的外周凸出。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由于三边支撑,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且有效防止偏转,通过支撑凸脊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的外周凸出的梭型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两根断骨的偏转。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方便切削或者磨削以适应个体化的骨骼内部形状。而通过三根支撑凸脊进行支撑,其他部分相对重心轴更加靠近的形式,可以使得骨骼能够对可吸收髓内针进行快速吸收,防止挤兑髓内的骨骼组织再生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髓内针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背景技术
髓内针是骨科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各种骨折症状。
现有市场上的髓内针一般为克氏针或者带锁髓内针。克氏针在进行骨折固定的时候都需要从端部穿入,然后在伸出端部的部分进行弯折固定,在骨折痊愈后对克氏针进行取出,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不仅麻烦还具有再创伤的风险,而且对于一些经常用到的小型灵活骨骼的固定其效果往往不好。带锁髓内针的固定复杂,取针过程也相对复杂,同样不易应用于小型灵活骨骼的固定。
而且克氏针或者带锁髓内针在进行断骨固定前还需要对型号进行选取,难以对个体性差异进行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髓内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吸收髓内针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包括针体;
所述针体具有三个轴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凸脊;
所述支撑凸脊在轴向的中部向所述针体的外周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支撑凸脊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倒钩齿,多个所述第一防脱倒钩齿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防脱倒钩齿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防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脊上设置有第二防脱倒钩齿,多个所述第二防脱倒钩齿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防脱倒钩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端的第二防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凸脊的侧部设置有刻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脊的顶部形成可切削的可调脊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截面为三角形;
三个所述支撑凸脊分别对应三角形的三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三角形截面的边长为 0.2-2.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截面为Y型;
三个所述支撑凸脊分别对应Y型的三角,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凸脊之间弧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Y型截面,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凸脊之间顶点的距离为0.2-2.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轴向长度为1.5-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由于三边支撑,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且有效防止偏转,通过支撑凸脊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的外周凸出的梭型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两根断骨的偏转。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方便切削或者磨削以适应个体化的骨骼内部形状。而通过三根支撑凸脊进行支撑,其他部分相对重心轴更加靠近的形式,可以使得骨骼能够对可吸收髓内针进行快速吸收,防止挤兑髓内的骨骼组织再生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针体;110-支撑凸脊;111-第一防脱倒钩齿;113-第二防脱倒钩齿;130-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髓内针,请参阅图1和图2,这种可吸收髓内针包括针体100;针体100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三个轴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凸脊110;支撑凸脊110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100的外周凸出。
这种可吸收髓内针使用可以在骨髓内吸收的材料制成,通过设计为截面三角形可以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而其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100的外周凸出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梭体,可以在使用时将最大截面处对应骨折的断骨位置,从而更加紧固断骨,避免两段断骨偏转。
另外,支撑凸脊110的顶部形成可切削的可调脊顶。由于截面为三角形,髓内支撑通过三个支撑凸脊110进行,其他部分在最开始支撑时不会直接接触髓内壁,通过可切削的可调脊顶,直接对支撑凸脊110的顶部进行适当的切削(也可以为磨削),使得批量化生产的可吸收髓内针适应不同个体的髓内尺寸,从而进行更好的支撑。
同样的,由于截面为三角形,髓内支撑通过三个支撑凸脊110进行,使得可吸收髓内针整体的体积相对较小,在髓内进行支撑的时候,能够从三个支撑凸脊110开始进行吸收(吸收的同时,人体的骨骼髓内结构也在逐渐形成),其吸收被消耗的速度就会变快,而不会挤兑髓内结构的自我再生,加快了骨骼的自我愈合过程。
为了方便可吸收髓内针在髓内的固定,针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凸脊110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倒钩齿111,多个第一防脱倒钩齿111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一防脱倒钩齿111具有朝向第二端的第一防脱面。
进一步的,支撑凸脊110上设置有第二防脱倒钩齿113,多个第二防脱倒钩齿113从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二防脱倒钩齿113具有朝向第一端的第二防脱面。
第一防脱倒钩和第二防脱倒钩分别从针体100的两端向中间延伸布置,在使用可吸收髓内针的时候,可以先适当错开骨折部位两侧的两根断骨,然后将其中一端(第一端或第二端)伸入其中一根断骨内一定深度,使得该端对应的防脱倒钩与髓内固定完毕,防脱面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避免脱离,此时再根据可吸收髓内针的韧性,以及适当地拉开两根断骨的距离,让可吸收髓内针的另一端进入另一根断骨,使得该端对应的防脱倒钩与髓内固定,直至两根断骨完全对位。在部分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固定,还可以在两根断骨的外侧设置辅助固定装置。
为了在使用可吸收髓内针之前对针体100进行长度上的精确裁取,至少一个支撑凸脊110的侧部设置有刻度130,刻度130从针体100的轴向中部向两端分别延伸,针体100的整体长度应为两侧长度之和。从而避免了刻度130从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剪裁时导致难以确定梭型的针体100中间凸出部分在轴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针体100的三角形截面的边长为 0.2-2.5cm,实际使用时,三角形截面的可吸收髓内针可以用于更大型一些的骨骼,如胫骨、肱骨等,因此,其三角形截面的边长可以取相对更大的值以匹配长骨,试验可得,适用于长骨的时候,其三角形截面的边长取值0.8-2.5为佳。
相应的,针体100的轴向长度为1.5-15cm,而为了对长骨进行适应,三角形截面的可吸收髓内针的轴向长度取值10-15cm为佳。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由于三边支撑,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且有效防止偏转,通过支撑凸脊110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100的外周凸出的梭型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两根断骨的偏转。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方便切削或者磨削以适应个体化的骨骼内部形状。而通过三根支撑凸脊110进行支撑,其他部分相对重心轴更加靠近的形式,可以使得骨骼能够对可吸收髓内针进行快速吸收,防止挤兑髓内的骨骼组织再生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材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髓内针,请参阅图3和图4,这种可吸收髓内针包括针体100;针体100的截面为Y型,Y型截面的三个支出角分别对应三个轴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凸脊110;支撑凸脊110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100的外周凸出。
这种可吸收髓内针使用可以在骨髓内吸收的材料制成,通过设计为截面Y型可以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而其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100的外周凸出形成截面为Y型的梭体,可以在使用时将最大截面处对应骨折的断骨位置,从而更加紧固断骨,避免两段断骨偏转。
另外,支撑凸脊110的顶部形成可切削的可调脊顶。由于截面为Y 型,髓内支撑通过三个支撑凸脊110进行,其他部分在最开始支撑时不会直接接触髓内壁,通过可切削的可调脊顶,直接对支撑凸脊110的顶部进行适当的切削(也可以为磨削),使得批量化生产的可吸收髓内针适应不同个体的髓内尺寸,从而进行更好的支撑。
同样的,由于截面为Y型,髓内支撑通过三个支撑凸脊110进行,使得可吸收髓内针整体的体积相对较小,在髓内进行支撑的时候,能够从三个支撑凸脊110开始进行吸收(吸收的同时,人体的骨骼髓内结构也在逐渐形成),其吸收被消耗的速度就会变快,而不会挤兑髓内结构的自我再生,加快了骨骼的自我愈合过程。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Y型截面具有更小的实体体积,而能够进行更快速的吸收,更加加速骨骼的自我愈合过程,同时也大量减少了制造材料。
为了方便可吸收髓内针在髓内的固定,针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凸脊110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倒钩齿111,多个第一防脱倒钩齿111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一防脱倒钩齿111具有朝向第二端的第一防脱面。
进一步的,支撑凸脊110上设置有第二防脱倒钩齿113,多个第二防脱倒钩齿113从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第二防脱倒钩齿113具有朝向第一端的第二防脱面。
第一防脱倒钩和第二防脱倒钩分别从针体100的两端向中间延伸布置,在使用可吸收髓内针的时候,可以先适当错开骨折部位两侧的两根断骨,然后将其中一端(第一端或第二端)伸入其中一根断骨内一定深度,使得该端对应的防脱倒钩与髓内固定完毕,防脱面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避免脱离,此时再根据可吸收髓内针的韧性,以及适当地拉开两根断骨的距离,让可吸收髓内针的另一端进入另一根断骨,使得该端对应的防脱倒钩与髓内固定,直至两根断骨完全对位。在部分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固定,还可以在两根断骨的外侧设置辅助固定装置。
为了在使用可吸收髓内针之前对针体100进行长度上的精确裁取,至少一个支撑凸脊110的侧部设置有刻度130,刻度130从针体100的轴向中部向两端分别延伸,针体100的整体长度应为两侧长度之和。从而避免了刻度130从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剪裁时导致难以确定梭型的针体100中间凸出部分在轴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针体100的Y型截面的相邻两个支撑凸脊110之间顶点的距离为0.2-2.5cm,实际使用时,Y型截面的可吸收髓内针可以用于更小型一些的骨骼,如掌骨、跖骨等,因此,其Y型截面的相邻两个支撑凸脊110之间顶点的距离可以取相对更小的值以匹配小型骨,试验可得,适用于小型骨的时候,其相邻两个支撑凸脊110之间顶点的距离取值0.2-0.6cm为佳。
相应的,针体100的轴向长度为1.5-15cm,而为了对小型骨进行适应,Y型截面的可吸收髓内针的轴向长度取值1.5-3cm为佳。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吸收髓内针,由于三边支撑,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且有效防止偏转,通过支撑凸脊110在轴向的中部向针体100的外周凸出的梭型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两根断骨的偏转。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方便切削或者磨削以适应个体化的骨骼内部形状。而通过三根支撑凸脊110进行支撑,其他部分相对重心轴更加靠近的形式,可以使得骨骼能够对可吸收髓内针进行快速吸收,防止挤兑髓内的骨骼组织再生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
所述针体具有三个轴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凸脊,所述针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支撑凸脊在轴向的中部向所述针体的外周凸出,所述支撑凸脊上设置有第一防脱倒钩齿,多个所述第一防脱倒钩齿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倒钩齿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防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脊上设置有第二防脱倒钩齿,多个所述第二防脱倒钩齿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防脱倒钩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端的第二防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凸脊的侧部设置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脊的顶部形成可切削的可调脊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截面为三角形;
三个所述支撑凸脊分别对应三角形的三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三角形截面的边长为0.2-2.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截面为Y型;
三个所述支撑凸脊分别对应Y型的三角,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凸脊之间弧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Y型截面,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凸脊之间顶点的距离为0.2-2.5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可吸收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轴向长度为1.5-15cm。
CN202021341079.1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Active CN214342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079.1U CN21434254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079.1U CN21434254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2549U true CN214342549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30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1079.1U Active CN214342549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25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2680A (zh) * 2023-04-26 2023-05-30 泓欣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防退克氏钉及克氏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2680A (zh) * 2023-04-26 2023-05-30 泓欣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防退克氏钉及克氏钉装置
CN116172680B (zh) * 2023-04-26 2023-12-15 泓欣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防退克氏钉及克氏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8077C (en) Calcaneal plate
AU2014210590B2 (en) Posterior ankle fusion plate
US10973560B2 (en) Distal radius plate
CN103813761B (zh) 微小切口可移除骨螺钉、驱动件及使用方法
CN214342549U (zh) 一种可吸收髓内针
CN210056194U (zh) 骨钉结构
JP3220942U (ja) 脛骨骨折の治療に用いるロック式外部固定装置
CN217772477U (zh) 一种横向骨搬移外固定支架
JP2002534151A (ja) 小さな骨の外科手術用自己圧縮性骨接合ネジ
TWI573558B (zh) 一種含具有複數螺紋區之骨螺釘的骨板組
JPH1052439A (ja) アンカーネイル並びにアンカースクリュー及びその打ち 込み器
CA2863663C (en) Posterior ankle fusion plate
CN207928367U (zh) 皮下弹性脊柱内固定系统的连接套件
CN219374883U (zh) 骨骼固定装置
CN209966531U (zh) 一种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术后辅助固定装置
CN215503335U (zh) 一种跟骨固定板
EP1304082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one fixation, compression and distraction
CN213156365U (zh) 动态锁定螺钉及动态锁定接骨板系统
CN219184055U (zh) 一种骨折固定器械
CN213641141U (zh) 一种骰骨锁定板
CN218979157U (zh) 一种接骨钢板
CN219782704U (zh) 用于治疗踝关节融合的动态混合髓内固定装置
CN209864014U (zh) 一种股骨颈内侧支撑钢板
US20220000528A1 (en) Modular Head Compression Screw System and Device
CN217244753U (zh) 骶髂螺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