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2496U -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2496U
CN214342496U CN202023091439.XU CN202023091439U CN214342496U CN 214342496 U CN214342496 U CN 214342496U CN 202023091439 U CN202023091439 U CN 202023091439U CN 214342496 U CN214342496 U CN 214342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drilling
driven gear
inner cutting
minimally inva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14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迁
曹广如
雷兰琼
付智慧
孔维军
廖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0914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2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2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2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管体内壁环设有环形凹槽与转动腔,环形凹槽设有从动齿轮,转动腔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内侧设有呈旋涡状的内切刃,内切刃的锐角角点与从动齿轮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内切刃穿设有滑孔,环形凹槽固定连接有插入滑孔的限位杆;管体内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活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固定的转动杆,管体尾端设有与转动杆连接的旋钮。本实用新型实现单一器械即可完成微创颈椎椎体内钻孔、取骨并建立骨通道的过程,操作过程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风险;同时,钻孔取得的骨条可用于骨通道内植骨,简化了后续操作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原因是在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基础上,椎间盘的外层纤维环进一步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压迫脊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出现颈部疼痛、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的临床症状。
全内镜下前路经椎体骨通道技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手段,如何经皮微创在颈椎体内建立直达椎体后方病灶的骨通道是此技术的重要步骤,如图1所示。术中使用两指法在颈前方推开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组织并建立安全操作区域,插入克氏针定位并用C臂确保穿刺针的正确位置,然后逐级插入扩张器与工作通道进行扩张,接着在扩张通道内插入环锯,缓慢转动环锯直到尖端到达椎体后缘,最后通过操作环锯将其内分离断裂的骨条取出。
然而,上述分离断裂环锯内骨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将环锯向多个方向偏转、晃动而实现的,手术操作风险大,且成功率并不高。若不能成功将环锯内骨条分离断裂,术中需要借助内镜系统在直视下用咬骨钳或高速磨钻将骨条取出,使得手术过程操作复杂,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环钻在钻孔、取骨并建立骨通道时操作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管体前端的环钻齿,所述管体的前端内壁环设有环形凹槽以及与环形凹槽连通的转动腔,环形凹槽内设有从动齿轮,转动腔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内侧设有多个沿环形凹槽圆周方向呈旋涡状均匀分布的内切刃,内切刃的锐角角点与从动齿轮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内切刃穿设有滑孔,环形凹槽固定连接有插入滑孔的限位杆;管体内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布设的安装孔,安装孔内活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转动杆,管体尾端设有与转动杆连接的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通过环钻齿钻入至预定位置并在管体内部形成分离骨后,旋转转动杆使得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在转动时,内切刃围绕转动轴与从动齿轮相对转动,同时限位杆于滑孔内相对滑动,使得内切刃变向运动后其远离转动轴的锐角角点旋出环形凹槽,并形成呈平面切割分离骨的环切齿;保持当前深度转动管体,使得环切齿对分离骨四周进行环切,根据需要旋转转动杆可灵活调节环切程度或进一步调调节环切程度进行深入切除,实现单一器械即可完成微创颈椎椎体内钻孔、取骨并建立骨通道的过程,操作过程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风险;同时,钻孔取得的骨条可用于骨通道内植骨,简化了后续操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切刃为四边形刀刃,内切刃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刀刃面;多个内切刃在完全置于环形凹槽内时,相邻的刀刃面之间相互接触并围合形成无缝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边形刀刃使得管体钻入时不会与分离骨外壁产生较大摩擦,同时可防止骨渣嵌入而影响内切刃打开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内切刃之间的相对边均匀弧形侧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侧边使得内切刃旋出,方便相邻内切刃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切刃靠近相邻内切刃的转动轴的弧形侧边预留有变形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隙方便内切刃旋出打开,减少相互之间的挤压摩擦,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9-36: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旋钮精确调整内切刃的旋出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齿轮与环形凹槽的相对面均设有环形滚槽,从动齿轮与环形凹槽的环形滚槽之间镶嵌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沿环形滚槽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珠与环形滚槽配合,使得从动齿轮相对环形凹槽定圆心转动,增强了从动齿轮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切刃与环钻齿之间沿管体轴线方向的距离为0.2-0.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使用,方便对分离骨根部进行环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尾端设有沿旋钮圆周方向分布的刻度线,刻度线用于显示内切刃伸入管体内部形成环切齿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能够直观显示内切刃旋出程度,为旋钮调节提高参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钮一侧依次同轴设置有限位棱柱、连杆、滑动棱柱;管体端面设有供限位棱柱插接的限位棱槽,限位棱槽与安装孔通过第一插孔连通;转动杆内部设有可供滑动棱柱移动的滑动棱槽,转动杆端面设有与滑动棱槽连通的第二插孔;连杆依次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活动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旋转转动杆时,将旋钮拉出,使得限位棱柱与限位棱槽脱离插接状态;当转动管体对分离骨进行环切时,将旋钮下压,使得限位棱柱与限位棱槽插接,便于限制转动杆自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钮表面设有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条,使得旋钮转动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需要旋转转动杆可灵活调节环切程度或进一步调调节环切程度进行深入切除,本实用新型实现单一器械即可完成微创颈椎椎体内钻孔、取骨并建立骨通道的过程,操作过程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风险;同时,钻孔取得的骨条可用于骨通道内植骨,简化了后续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环锯钻孔、取骨并建立骨通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切刃的合拢状态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切刃的打开状态的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钮与转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管体;102、环钻齿;103、刻度线;104、环形凹槽;105、转动腔;106、限位棱槽;107、第一插孔;108、安装孔;201、旋钮;202、限位棱柱;203、连杆;204、滑动棱柱;205、防滑条;301、从动齿轮;302、环形滚槽;303、滚珠;304、内切刃;305、滑孔;306、限位杆;307、变形空隙;308、转动轴;309、刀刃面;401、主动齿轮;402、转动杆;403、第二插孔;404、滑动棱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7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如图2、图3、图7所示,包括管体101以及设置在管体101前端的环钻齿102,管体101的前端内壁环设有环形凹槽104以及与环形凹槽104连通的转动腔105,环形凹槽104内设有从动齿轮301,转动腔105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301啮合的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301内侧设有多个沿环形凹槽104圆周方向呈旋涡状均匀分布的内切刃304,内切刃304的锐角角点与从动齿轮301内壁通过转动轴308转动连接,内切刃304穿设有滑孔305,环形凹槽104固定连接有插入滑孔305的限位杆306;管体101内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布设的安装孔108,安装孔108内活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401同轴固定的转动杆402,管体101尾端设有与转动杆402连接的旋钮201。需要注意的时,在内切刃304分布位置,可将管体101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将管体101分解后对内部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如图4-6所示,管体101通过环钻齿102钻入至预定位置并在管体101内部形成分离骨后,旋转转动杆402使得主动齿轮401带动从动齿轮301转动;从动齿轮301在转动时,内切刃304围绕转动轴308与从动齿轮301相对转动,同时限位杆306于滑孔305内相对滑动,使得内切刃304变向运动后其远离转动轴308的锐角角点旋出环形凹槽104,并形成呈平面切割分离骨的环切齿;保持当前深度转动管体101,使得环切齿对分离骨四周进行环切,根据需要旋转转动杆402可灵活调节环切程度或进一步调调节环切程度进行深入切除,实现单一器械即可完成微创颈椎椎体内钻孔、取骨并建立骨通道的过程,操作过程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风险;同时,钻孔取得的骨条可用于骨通道内植骨,简化了后续操作流程。
如图4与图6所示,内切刃304为四边形刀刃,内切刃304远离从动齿轮301的一侧设有刀刃面309;多个内切刃304在完全置于环形凹槽104内时,相邻的刀刃面309之间相互接触并围合形成无缝圆环。四边形刀刃使得管体101钻入时不会与分离骨外壁产生较大摩擦,同时可防止骨渣嵌入而影响内切刃304打开的情况发生。
如图6所示,相邻内切刃304之间的相对边均匀弧形侧边。弧形侧边使得内切刃304旋出,方便相邻内切刃304相对滑动。
如图4与图5所示,内切刃304靠近相邻内切刃304的转动轴308的弧形侧边预留有变形空隙307。变形空隙307方便内切刃304旋出打开,减少相互之间的挤压摩擦,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301之间的传动比为9-36:1,能够通过旋钮201精确调整内切刃304的旋出精度。
如图5所示,从动齿轮301与环形凹槽104的相对面均设有环形滚槽302,从动齿轮301与环形凹槽104的环形滚槽302之间镶嵌有多个滚珠303,多个滚珠303沿环形滚槽30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利用滚珠303与环形滚槽302配合,使得从动齿轮301相对环形凹槽104定圆心转动,增强了从动齿轮301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2与图4所示,内切刃304与环钻齿102之间沿管体101轴线方向的距离为0.2-0.5cm。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使用,方便对分离骨根部进行环切。
如图3与图6所示,管体101尾端设有沿旋钮201圆周方向分布的刻度线103,刻度线103用于显示内切刃304伸入管体101内部形成环切齿的宽度。刻度线103能够直观显示内切刃304旋出程度,为旋钮201调节提高参考。
如图7所示,旋钮201一侧依次同轴设置有限位棱柱202、连杆203、滑动棱柱204;管体101端面设有供限位棱柱202插接的限位棱槽106,限位棱槽106与安装孔108通过第一插孔107连通;转动杆402内部设有可供滑动棱柱204移动的滑动棱槽404,转动杆402端面设有与滑动棱槽404连通的第二插孔403;连杆203依次与第一插孔107、第二插孔403活动插接。需要旋转转动杆402时,将旋钮201拉出,使得限位棱柱202与限位棱槽106脱离插接状态;当转动管体101对分离骨进行环切时,将旋钮201下压,使得限位棱柱202与限位棱槽106插接,便于限制转动杆402自行转动。
如图3所示,旋钮201表面设有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205。利用防滑条205,使得旋钮201转动操作方便。
工作原理:管体101通过环钻齿102钻入至预定位置并在管体101内部形成分离骨后,旋转转动杆402使得主动齿轮401带动从动齿轮301转动;从动齿轮301在转动时,内切刃304围绕转动轴308与从动齿轮301相对转动,同时限位杆306于滑孔305内相对滑动,使得内切刃304变向运动后其远离转动轴308的锐角角点旋出环形凹槽104,并形成呈平面切割分离骨的环切齿;保持当前深度转动管体101,使得环切齿对分离骨四周进行环切,根据需要旋转转动杆402可灵活调节环切程度或进一步调调节环切程度进行深入切除,实现单一器械即可完成分离骨成型与分离,操作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通过内切刃304形成的环切齿,使得分离骨的分离面整齐平整,无需进行后续处理,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包括管体(101)以及设置在管体(101)前端的环钻齿(102),其特征是,所述管体(101)的前端内壁环设有环形凹槽(104)以及与环形凹槽(104)连通的转动腔(105),环形凹槽(104)内设有从动齿轮(301),转动腔(105)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301)啮合的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301)内侧设有多个沿环形凹槽(104)圆周方向呈旋涡状均匀分布的内切刃(304),内切刃(304)的锐角角点与从动齿轮(301)内壁通过转动轴(308)转动连接,内切刃(304)穿设有滑孔(305),环形凹槽(104)固定连接有插入滑孔(305)的限位杆(306);管体(101)内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布设的安装孔(108),安装孔(108)内活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401)同轴固定的转动杆(402),管体(101)尾端设有与转动杆(402)连接的旋钮(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切刃(304)为四边形刀刃,内切刃(304)远离从动齿轮(301)的一侧设有刀刃面(309);多个内切刃(304)在完全置于环形凹槽(104)内时,相邻的刀刃面(309)之间相互接触并围合形成无缝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相邻所述内切刃(304)之间的相对边均匀弧形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切刃(304)靠近相邻内切刃(304)的转动轴(308)的弧形侧边预留有变形空隙(3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301)之间的传动比为9-3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齿轮(301)与环形凹槽(104)的相对面均设有环形滚槽(302),从动齿轮(301)与环形凹槽(104)的环形滚槽(302)之间镶嵌有多个滚珠(303),多个滚珠(303)沿环形滚槽(30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切刃(304)与环钻齿(102)之间沿管体(101)轴线方向的距离为0.2-0.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体(101)尾端设有沿旋钮(201)圆周方向分布的刻度线(103),刻度线(103)用于显示内切刃(304)伸入管体(101)内部形成环切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钮(201)一侧依次同轴设置有限位棱柱(202)、连杆(203)、滑动棱柱(204);管体(101)端面设有供限位棱柱(202)插接的限位棱槽(106),限位棱槽(106)与安装孔(108)通过第一插孔(107)连通;转动杆(402)内部设有可供滑动棱柱(204)移动的滑动棱槽(404),转动杆(402)端面设有与滑动棱槽(404)连通的第二插孔(403);连杆(203)依次与第一插孔(107)、第二插孔(403)活动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钮(201)表面设有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205)。
CN202023091439.X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4342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1439.XU CN21434249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1439.XU CN21434249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2496U true CN21434249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1439.XU Active CN21434249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2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35062B2 (en)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vertebral interbody fusion
US7753911B2 (en)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vertebral interbody fusion
JP4276248B2 (ja) 経皮的脊柱外科手術に使用される装置
US7776046B2 (en) Method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vertebral interbody fusion
US65759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sterior or anterior trans-sacral access to spinal vertebrae
EP0739614A1 (en) Template for positioning interbody fusion devices
JPH10512169A (ja) 神経偏向導管針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6501642A (ja) 椎間板切除術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4532061A (ja) 経皮的外科手術用装置及び方法
JP6373386B2 (ja) 生検用トロカール
EP1468652A1 (en) Apparatus for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
EP1423054B1 (en) Instrumentation for vertebral interbody fusion
CN214342496U (zh)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CN112535514A (zh) 一种微创经椎体钻孔、取骨一体化装置
CN209863986U (zh) 一种经皮椎间孔镜导针固定装置
CN103054623A (zh) 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中的椎间孔扩孔工具
CN112754588A (zh) 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
CN219070537U (zh) 旋切刀
CN214966249U (zh) 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
CN215306399U (zh) 一种带导引可测深的镜下融合手术铰刀
CN212037705U (zh) 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
CN219742836U (zh) 一种集穿刺活检和粒籽植入功能为一体的骨科穿刺针
CN117357169A (zh) 内窥镜设备及其活检取样装置、活检取样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6531057A (zh) 一种椎体病变组织病灶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US20160331484A1 (en) Cannula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pth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