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1734U - 一种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1734U
CN214341734U CN202022306328.XU CN202022306328U CN214341734U CN 214341734 U CN214341734 U CN 214341734U CN 202022306328 U CN202022306328 U CN 202022306328U CN 214341734 U CN214341734 U CN 21434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ensing element
wireless
wireless sensing
electr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63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马文杰
艾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63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可与锅体盖合或分离,锅盖包括外盖和设于外盖上可相对外盖旋转的锁盖,锅体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元件,锁盖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元件;外盖与锅体盖合时,通过旋转锁盖实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的相互感应。

Description

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电压力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通过高压实现对食物的烹煮,烹煮时锅内压力较高,为防止安全风险,一般需要锅盖与锅体盖合达到要求才能进行烹煮。目前分体式电压力锅实现锅盖与锅体间信号传输的方式主要通过锅盖与锅体间的耦合器耦合实现,包括有线耦合和无线耦合两种方式。有线耦合是在锅盖和锅体上设置上、下耦合器,通过上、下耦合器之间的嵌插来实现信号传输;无线耦合是在锅盖和锅体上设置无线感应线圈,通过感应线圈耦合实现信号传输。现有的分体式电压力锅一般通过整体旋转锅盖实现锅盖与锅体间信号传输,锅体和锅盖通过错位进行预定位,然后再整体旋转锅盖与锅体锁扣实现上、下耦合器的耦合,操作复杂,且容易对位不准确,造成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可与锅体盖合或分离,锅盖包括外盖和设于外盖上可相对外盖旋转的锁盖,锅体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元件,锁盖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元件;外盖与所述锅体盖合时,通过锁盖的旋转实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的相互感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体和锅盖无需错位,直接对位安装,再旋转锁盖进行锁扣盖合,从而实现免对位安装,用户操作简便,并且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的对位精度高。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锅体包括座体和设于座体上端的支撑圈,支撑圈包括设于支撑圈底面的第一固定件,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卡设于第一固定件内。第一固定件与支撑圈一体成型,第一固定件为自支撑圈的底面向上凹陷的收容空间,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卡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包括PCB板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感应线圈和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固定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锅体的前端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电源连接,实现为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供电。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锅盖包括安装架及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倾斜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主体部设有自底部向上的凹槽,第二无线感应元件卡设于所述凹槽内,连接部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包括与锁盖边缘连接并自锁盖边缘水平向外延伸一定长度的固定部和自固定部向下延伸的卡扣部,连接部设有与卡扣部固定连接的卡扣槽。第二无线感应元件包括PCB板及设于所述PCB上的感应线圈和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的定位牢固且能够与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实现较高精度的对准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锅盖设有温度感应元件,温度感应元件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电性连接,当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相互感应时,温度感应元件采集的温度信号,实现控制电压力锅工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锅盖包括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和与把手连接的配合部,配合部的上表面与外盖的上表面平齐并能够相对于外盖的上表面转动,配合部的下端与锁盖连接并能够带动锁盖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把手带动锁盖转动,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压力锅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架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定位件立体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定位件底面角度立体拆分放大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圈底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未感应时第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未感应时第二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感应时第一角度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感应时第二角度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未感应时状态示意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感应时状态示意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与锅体1配合盖合的锅盖2,锅盖可2与锅体1盖合或分离。本实施例中锅盖2和锅体1为分体式,易清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锅盖2和锅体1也可以为连体式,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图6所示,锅体1包括座体10和设于座体10上端的支撑圈11。座体10内设置锅胆101及发热元件(未图示),支撑圈11支撑锅胆101。座体10还设有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13。控制装置13包括电源板和控制面板。控制装置13能够控制发热元件对锅胆101进行加热,发热元件可为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等加热装置。支撑圈11套于锅胆101外圈并遮蔽锅胆101与座体10之间的空隙,支撑定位锅胆101。锅胆101与锅盖2形成密封的压力烹饪腔体,锅盖2上还设有排气阀223,排气阀223密封锅盖2的泄压孔(未标号),达到控制烹饪腔体压力的作用。排气阀223可以为压力球阀也可以为设置在排气管上的重锤。
如图1所示,锅盖2包括外盖20和设于外盖20上可相对外盖20旋转的锁盖21。锅盖2还设有把手组件22,把手组件包括把手220和与把手220连接的配合部221,配合部221的上表面与外盖20的上表面平齐并能够相对于外盖20的上表面转动,配合部221的下端与锁盖21连接,并能够带动锁盖21转动。锅盖2包括衬盖25与外盖20相互扣持,锁盖21位于衬盖25与外盖20之间。
本实施中外盖20能够直接与锅体1对位安装,无需错位,再旋转锁盖21进行锁扣盖合,从而实现免对位安装,不仅易清洁且用户操作简便。
如图1所示,锅体1和锅盖2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未图示),锅盖2的无线通信模块与锅体1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讯。锅盖2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设于锅盖2上的温度感应元件24。当锅盖2盖合到锅体1上且与锅体1锁扣时,检测装置检测电压力锅的温度信号。
如图1所示,锅体1包括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锅盖2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当锅盖2盖合到锅体1上且与锅体1锁扣到位时,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电连接,实现锅体1和锅盖2的信号传输。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与控制装置13的电源板连接。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与温度感应元件24电连接,当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处于感应状态,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产生变化的磁场,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在变化的磁场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获取到电能,之后通过温度感应元件24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解析出温度数据后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实现了信号的无线传输,控制电压力锅工作。
如图1、图6所示,支撑圈11包括设于支撑圈11底面的第一固定件110。第一固定件110与支撑圈11一体成型,第一固定件110为自支撑圈11的底面向上凹陷的收容空间。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卡设于第一固定件110的收容空间内。由于烹煮时,锅内食物可能会溢出,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110与支撑圈11一体成型并自支撑圈11的底面向上凹陷,从而能够保护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提高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110也可与支撑圈11为分体组装式。
如图1、图2所示,锁盖21包括安装架210和第二固定件211。安装架210包括与锁盖21边缘连接并自锁盖21边缘水平向外延伸一定长度的固定部2101和自固定部2101向下延伸的卡扣部2102。如图3、图4所示,第二固定件211包括主体部2110、自所述主体部2110倾斜向上延伸的连接部2111。连接部2111设有卡扣槽2113。卡扣槽2113与卡扣部2102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为螺钉。主体部2110设有自底部向上的凹槽2112,凹槽2112内设有支撑筋2112a和卡扣2112b。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设于凹槽2112内,支撑于支撑筋2112a,卡扣2112b卡持第无线二感应元件23,防止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脱出。本实施例第二固定件211不仅能够与锁盖21固定连接,同时能够将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朝向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保证与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精准对位。
如图7、图8、图11所示,当锅盖2放置到锅体1上时,把手23处于开盖位置,第一固定件110和第二固定件211未对准,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与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未处于相对状态,此时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与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距离远,处于非感应状态,无法传输电信号。
如图9、图10、图12所示,当转动把手220旋转锁盖21至合盖位置时,第二固定件211带动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相应转动到与第一固定件110对应位置,此时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能够相互感应,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与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的感应线圈的距离近,通常在5-20mm范围内,此时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与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处于感应状态,可以传输电信号。信号传输过程如下: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产生变化的磁场,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在变化的磁场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获取到电能,之后通过温度感应元件24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解析出温度数据后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实现了信号的无线传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锅体1和锅盖2免对位安装,旋转锁盖并盖合锁扣既能实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的相互感应。
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采用的是无线耦合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感应元件12和第二无线感应元件23均包括PCB板、及设于PCB板上的感应线圈和与感应线圈连接的控制电路。
本实施例采用PCB板式的无线耦合器,结构简单,与固定件配合安装更简便。
在本文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两个或更多个。在本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可与所述锅体盖合或分离,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和设于所述外盖上可相对所述外盖旋转的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元件,所述锁盖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元件;所述外盖与所述锅体盖合时,通过旋转所述锁盖实现所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的相互感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座体和设于所述座体上端的支撑圈,所述支撑圈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圈底面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圈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件为自所述支撑圈的底面向上凹陷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卡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感应元包括PCB板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感应线圈和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的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前端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所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所述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安装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倾斜向上延伸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自底部向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无线感应元件卡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与所述锁盖边缘连接并自所述锁盖边缘水平向外延伸一定长度的固定部和自固定部向下延伸的卡扣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卡扣部固定连接的卡扣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感应元件包括PCB板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感应线圈和控制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设有温度感应元件,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无线感应元件与第二无线感应元件相互感应时,所述温度感应元件采集温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和与所述把手连接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外盖的上表面平齐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盖的上表面转动,所述配合部的下端与所述锁盖连接并能够带动锁盖转动。
CN202022306328.X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电压力锅 Active CN21434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6328.XU CN214341734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6328.XU CN214341734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1734U true CN21434173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8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6328.XU Active CN214341734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1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17423A (ja) ポンプ装置
CN113784646B (zh) 料理机
CN214341734U (zh) 一种电压力锅
EP3616572B1 (en) Cooking appliance
CN214157019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09733491U (zh) 分体式压力烹饪器具
JP2014033904A (ja) 電気炊飯器
CN214157018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02698852U (zh) 一种用无线供电的搅拌装置
CN211582683U (zh) 烹饪器具
CN210748809U (zh) 一种电烹饪器的防呆结构
CN210727502U (zh) 一种电烹饪器的安全结构
CN209436928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16557233U (zh) 一种带电磁互感功能的容器及电磁炉系统
CN218870022U (zh) 一种陶瓷水壶无线供电系统
CN202234848U (zh) 无线智能控制的烹饪器具
CN211533904U (zh) 信号传输模块、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7464550U (zh) 一种烹饪设备及烹饪套组
CN218626975U (zh) 烹饪器具外壳及烹饪器具
JP5446767B2 (ja) 炊飯器
CN217696002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0573441U (zh) 信号传输模块、锅具及烹饪套装
CN210035609U (zh) 电磁炉及电磁炉炊具
WO2022057570A1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18500465U (zh) 一种电热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