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9477U -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9477U
CN214339477U CN202021449441.7U CN202021449441U CN214339477U CN 214339477 U CN214339477 U CN 214339477U CN 202021449441 U CN202021449441 U CN 202021449441U CN 214339477 U CN214339477 U CN 214339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rayfish
cover body
box body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94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雷
杨霄
娄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94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9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9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9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Packging For Living Organisms, Food Or Medicinal Products That A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包括:盖体,为长方形聚丙烯板,其表面布满多个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布局为3x2或3x3;连接件,为铰接板,其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铰接板还设有第二通气口;盒体,由聚丙烯板围蔽而成,其外形为长方体;所述铰接板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两侧的聚丙烯板还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口;空气可经由所述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进入盒体中;阻隔件,呈柱状,其数量为2件;所述阻隔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所述盖体连接的聚丙烯板和远离所述盖体的聚丙烯板中,以将所述盒体内分割成三个容纳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足够的供氧通气口来提高红螯螯虾的空运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螯螯虾包装盒,尤其是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拉丁名: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该虾体色褐绿,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丽好看,故又被誉为红螯螯虾。原分布澳大利亚,自1980年后分布于英国、法国、西班牙、南非、津巴布韦、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中国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红螯螯虾的捕捞的方法有虾笼诱捕和干塘捕捞两种。当水温降到18℃以下时,不准备越冬的成虾池就可干塘收捕,只要将塘水排干,然后下塘收虾即可,干塘过程中注意要在出水口设张网收集随水流而下的虾群。平时少量捕捞,可用虾笼诱捕,虾笼用网线织成,网目大小为2cm左右,形状有直立和角锥形两种。诱捕时把诱饵放入虾笼内,然后沉入池塘,即时起笼收虾。
红螯螯虾捕捞后一般会运到市场上出售,对于路途遥远的地方,为了确保鳌虾可以短时间内运输到目的地,会采用空运的航空运输的方式。尤其是网购生鲜食品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购物方式的今天,空运红螯螯虾的必要性越来越大。空运时一般会先将鳌虾装箱,然后箱里放置冰块,搬到飞机上运往目的地。
然而,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红螯螯虾运输存活率有所下降,尤其是在空运的过程中,无法如使用货车运输时那样,采用海鲜氧气泵一直给红螯螯虾供氧。
空运时,氧气的供应不如陆地运输或海运时的充足,加上红螯螯虾具有非常强的领地意识,在空运过程中,鳌虾之间的打斗导致本来氧气供应少的情况下,加速了耗氧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鳌虾的存活率。最终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此外,空运时,由于装载红螯螯虾的容器堆叠时,处于下方的容器盖子容易被压得凹陷,使红螯螯虾在运输过程中受压,同样影响到螯虾的存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缺氧和受压而导致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包括:
盖体,呈长方形,其表面布满多个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布局为3x2或3x3;
连接件,为两块铰接板,其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铰接板还设有第二通气口;
盒体,由聚丙烯板围蔽而成,其外形为长方体;所述铰接板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两侧的聚丙烯板还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口;空气可经由所述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进入盒体中;
阻隔件,呈柱状,其数量为2条;所述阻隔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所述盖体连接的聚丙烯板和远离所述盖体的聚丙烯板中,以将所述盒体内分割成三个容纳腔以装载红螯螯虾。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布局为3x3。
更优选的,所述盒体两侧和远离所述盖体一侧的聚丙烯板采用中空设计;远离所述盖体一侧的聚丙烯板的顶壁和前侧壁分别设有两个第四通气口和第五通气口,以增加进入所述盒体内部的氧气。
更优选的,所述盒体两侧还设有凸起条。
特别优选的,所述阻隔件采用中空设计,其顶部设有两个第六通气口;所述阻隔件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与远离所述盖体一侧的聚丙烯板连通,从所述第三通气口、第四通气口和第五通气口进入的氧气可以经由所述第六通气口进入所述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板的厚度为0.4cm;所述凸起条的高度为0.3-0.7cm。
更优选的,所述凸起条的高度为0.6cm。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表面布满多个通气口的盖体、设有通气口的连接件和周边设有通气口的盒体结合阻隔件分割的容纳腔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容纳腔中的红螯螯虾在空运时获得从四面八方流入盒体内的氧气。在保证氧气流通的基础上,阻隔件为红螯螯虾之间提供有效的物理隔离,以防止红螯螯虾在空运过程中因为其领地意识而发生打斗,避免了因红螯螯虾剧烈活动而导致额外的耗氧量。同时,阻隔件在为红螯螯虾提供物理隔离之余,还在红螯螯虾空运时,为堆叠的包装盒提供有效的垂直方向的重量支撑,避免盖体被压得严重凹陷而导致红螯螯虾被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缺氧和受压而导致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不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通气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盖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方和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航空装箱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0-盖体,11-第一通气口,20-连接件,21-第二通气口,30-盒体,31-第三通气口,33-容纳腔,35-凸起条,40-阻隔件,41-第四通气口,43-第五通气口,45-第六通气口,50-航空运输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缺氧和受压而导致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受到影响的问题,在设有通气口的盖体10、盒体30以及连接件20结合阻隔件40下实现了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表面布满多个通气口的盖体10、设有通气口的连接件20和周边设有通气口的盒体30结合阻隔件40分割的容纳腔33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容纳腔33中的红螯螯虾在空运时获得从四面八方流入盒体30内的氧气。在保证氧气流通的基础上,阻隔件40为红螯螯虾之间提供有效的物理隔离,以防止红螯螯虾在空运过程中因为其领地意识而发生打斗,避免了因红螯螯虾剧烈活动而导致额外的耗氧量。同时,阻隔件40在为红螯螯虾提供物理隔离之余,还在红螯螯虾空运时,为堆叠的包装盒提供有效的垂直方向的重量支撑,避免盖体10被压得严重凹陷而导致红螯螯虾被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如图1所示,包括:
盖体10,呈长方形,其表面布满多个第一通气口11;第一通气口11的布局为3x3;
连接件20,为两块铰接板,其一端与盖体10连接;铰接板还设有第二通气口21;
盒体30,由聚丙烯板围蔽而成,其外形为长方体;铰接板远离盖体10的一端固定在盒体30上;盒体30两侧的聚丙烯板还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口31;空气可经由第一通气口11、第二通气口21和第三通气口31进入盒体30中;
阻隔件40,呈柱状,其数量为2条;阻隔件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盖体10连接的聚丙烯板和远离盖体10的聚丙烯板中,以将盒体30内分割成三个容纳腔33以装载红螯螯虾。
具体的,聚丙烯板的厚度为0.4cm;凸起条35的高度为0.3-0.7cm。
如图5所示,通过外形设计使本产品外径尺寸为长58cm x宽33cm x高5.5cm,适应了航空运输箱50的尺寸的存放空间。具体的,航空运输箱50外径尺寸为70cm x 39cmx39cm,内径尺寸65cm x 35cm x 35cm,增加了抗压性、韧性、通气性,具有通气抗压隔热保持恒温的特性。此外,本产品采用0.4cm厚中空聚丙烯pp板为主体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隔热、防潮、耐腐蚀和重量轻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表面布满多个通气口的盖体10、设有通气口的连接件20和周边设有通气口的盒体30结合阻隔件40分割的容纳腔33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容纳腔33中的红螯螯虾在空运时获得从四面八方流入盒体30内的氧气。在保证氧气流通的基础上,阻隔件40为红螯螯虾之间提供有效的物理隔离,以防止红螯螯虾在空运过程中因为其领地意识而发生打斗,避免了因红螯螯虾剧烈活动而导致额外的耗氧量。同时,阻隔件40在为红螯螯虾提供物理隔离之余,还在红螯螯虾空运时,为堆叠的包装盒提供有效的垂直方向的重量支撑,避免盖体10被压得严重凹陷而导致红螯螯虾被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缺氧和受压而导致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不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如图1所示,包括:
盖体10,呈长方形,其表面布满多个第一通气口11;第一通气口11的布局为3x3;
连接件20,为两块铰接板,其一端与盖体10连接;铰接板还设有第二通气口21;
盒体30,由聚丙烯板围蔽而成,其外形为长方体;铰接板远离盖体10的一端固定在盒体30上;盒体30两侧的聚丙烯板还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口31;空气可经由第一通气口11、第二通气口21和第三通气口31进入盒体30中;
阻隔件40,呈柱状,其数量为2条;阻隔件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盖体10连接的聚丙烯板和远离盖体10的聚丙烯板中,以将盒体30内分割成三个容纳腔33以装载红螯螯虾。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盒体30两侧和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采用中空设计;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的顶壁和前侧壁分别设有两个第四通气口41和第五通气口43,以增加进入盒体30内部的氧气。
如图5所示,通过外形设计使本产品外径尺寸为长58cm x宽33cm x高5.5cm,适应了航空运输箱50的尺寸的存放空间。具体的,航空运输箱50外径尺寸为70cm x 39cmx39cm,内径尺寸65cm x 35cm x 35cm,增加了抗压性、韧性、通气性,具有通气抗压隔热保持恒温的特性。此外,本产品采用0.4cm厚中空聚丙烯pp板为主体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隔热、防潮、耐腐蚀和重量轻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表面布满多个通气口的盖体10、设有通气口的连接件20和周边设有通气口的盒体30结合阻隔件40分割的容纳腔33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容纳腔33中的红螯螯虾在空运时获得从四面八方流入盒体30内的氧气。在保证氧气流通的基础上,阻隔件40为红螯螯虾之间提供有效的物理隔离,以防止红螯螯虾在空运过程中因为其领地意识而发生打斗,避免了因红螯螯虾剧烈活动而导致额外的耗氧量。同时,阻隔件40在为红螯螯虾提供物理隔离之余,还在红螯螯虾空运时,为堆叠的包装盒提供有效的垂直方向的重量支撑,避免盖体10被压得严重凹陷而导致红螯螯虾被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缺氧和受压而导致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不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的技术效果。
此外,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的顶壁和前侧壁分别设有两个第四通气口41和第五通气口43可进一步提高氧气的供应流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
实施例3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如图1所示,包括:
盖体10,呈长方形,其表面布满多个第一通气口11;第一通气口11的布局为3x3;
连接件20,为两块铰接板,其一端与盖体10连接;铰接板还设有第二通气口21;
盒体30,由聚丙烯板围蔽而成,其外形为长方体;铰接板远离盖体10的一端固定在盒体30上;盒体30两侧的聚丙烯板还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口31;空气可经由第一通气口11、第二通气口21和第三通气口31进入盒体30中;
阻隔件40,呈柱状,其数量为2条;阻隔件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盖体10连接的聚丙烯板和远离盖体10的聚丙烯板中,以将盒体30内分割成三个容纳腔33以装载红螯螯虾。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盒体30两侧和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采用中空设计;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的顶壁和前侧壁分别设有两个第四通气口41和第五通气口43,以增加进入盒体30内部的氧气。
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盒体30两侧还设有凸起条35,以进一步提高进入盒体30的氧气流量和提高对盖体10的支撑。
特别具体的,阻隔件40采用中空设计,其顶部设有两个第六通气口45;阻隔件40远离盖体10的一端与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连通,从第三通气口31、第四通气口41和第五通气口43进入的氧气可以经由第六通气口45进入容纳腔33。中空设计的阻隔件40还可以提高氧气供应的平均程度。
具体的,聚丙烯板的厚度为0.4cm;凸起条35的高度为0.6cm。
如图5所示,通过外形设计使本产品外径尺寸为长58cm x宽33cm x高5.5cm,适应了航空运输箱50的尺寸的存放空间。具体的,航空运输箱50外径尺寸为70cm x 39cmx39cm,内径尺寸65cm x 35cm x 35cm,增加了抗压性、韧性、通气性,具有通气抗压隔热保持恒温的特性。此外,本产品采用0.4cm厚中空聚丙烯pp板为主体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隔热、防潮、耐腐蚀和重量轻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表面布满多个通气口的盖体10、设有通气口的连接件20和周边设有通气口的盒体30结合阻隔件40分割的容纳腔33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容纳腔33中的红螯螯虾在空运时获得从四面八方流入盒体30内的氧气。在保证氧气流通的基础上,阻隔件40为红螯螯虾之间提供有效的物理隔离,以防止红螯螯虾在空运过程中因为其领地意识而发生打斗,避免了因红螯螯虾剧烈活动而导致额外的耗氧量。同时,阻隔件40在为红螯螯虾提供物理隔离之余,还在红螯螯虾空运时,为堆叠的包装盒提供有效的垂直方向的重量支撑,避免盖体10被压得严重凹陷而导致红螯螯虾被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缺氧和受压而导致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不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的技术效果。
此外,由于远离盖体10一侧的聚丙烯板的顶壁和前侧壁采用分别设有两个第四通气口41和第五通气口43的技术手段,可进一步提高氧气的供应流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红螯螯虾空运存活率。
另外,由于采用盒体30两侧还设有凸起条35的技术手段,以更进一步提高进入盒体30的氧气流量和提高对盖体10的支撑,防止红鳌鳌虾受压,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红鳌鳌虾空运存活率。
实施例1-3中均可采用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箱50,在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与航空运输箱50之间留有放置冰袋或冰瓶位置的设计,保证了航空运输箱50内部低温和红螯螯虾所需的氧气。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呈长方形,其表面布满多个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布局为3x2或3x3;
连接件,为两块铰接板,其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铰接板还设有第二通气口;
盒体,由聚丙烯板围蔽而成,其外形为长方体;所述铰接板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两侧的聚丙烯板还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口;空气可经由所述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进入盒体中;
阻隔件,呈柱状,其数量为2条;所述阻隔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所述盖体连接的聚丙烯板和远离所述盖体的聚丙烯板中,以将所述盒体内分割成三个容纳腔以装载红螯螯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两侧和远离所述盖体一侧的聚丙烯板采用中空设计;远离所述盖体一侧的聚丙烯板的顶壁和前侧壁分别设有两个第四通气口和第五通气口,以增加进入所述盒体内部的氧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两侧还设有凸起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采用中空设计,其顶部设有两个第六通气口;所述阻隔件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与远离所述盖体一侧的聚丙烯板连通,从所述第三通气口、第四通气口和第五通气口进入的氧气可以经由所述第六通气口进入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板的厚度为0.4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条的高度为0.3-0.7cm。
CN202021449441.7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Active CN214339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441.7U CN214339477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441.7U CN214339477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9477U true CN214339477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30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9441.7U Active CN214339477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9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7408B2 (en) Emersed shellfish storage
CN204096353U (zh) 一种活蟹保活运输箱
CN101386365A (zh) 隔冰式鲍鱼包装箱
CN214339477U (zh) 一种红螯螯虾航空运输包装盒
CN105284707B (zh) 一种提高小龙虾虾苗运输成活率的装置
CN106561534A (zh) 一种简易鱼虾保活运输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80594U (zh) 蔬菜保鲜箱
KR101166697B1 (ko) 해삼의 무수운반방법
CN208499267U (zh) 一种三疣梭子蟹保活装置
CN207001125U (zh) 层式螃蟹包装箱
AU2020201650A1 (en) Live crustacean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03313909U (zh) 一种充氧储运箱
CN201305262Y (zh) 隔冰式鲍鱼包装箱
CN215624148U (zh) 青虾无水运输装置
CN103231843B (zh) 一种果蔬保鲜存储托盘
CN204822633U (zh) 一种新型鲜花饼包装盒
CN218594969U (zh) 一种食品打包用塑料袋
CN203467439U (zh) 一种水产品活体专用运输箱
CN21498544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食品运输车
CN203461338U (zh) 蟹低温半休克保鲜盒
CN207870116U (zh) 一种用于小龙虾运输的储存盒
CN108001882A (zh) 一种螃蟹包装桶
CN209218950U (zh) 一种贝类保苗保活运输装置
CN214030147U (zh) 一种芒果运输箱
CN102365930A (zh) 水产品活体冬眠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