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7235U - 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7235U
CN214317235U CN202023026060.0U CN202023026060U CN214317235U CN 214317235 U CN214317235 U CN 214317235U CN 202023026060 U CN202023026060 U CN 202023026060U CN 214317235 U CN214317235 U CN 214317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device
luggage
airtight bag
bag
airt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60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伟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ailesh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ailesh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ailesh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ailesh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60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7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7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7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箱体、气密袋和排气装置,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置行李的容置腔;所述气密袋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气密袋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气密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将所述气密袋的气体排出,以实现所述气密袋内行李的压缩;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或所述箱体上。该排气装置安装在气密袋或者箱体上,这样整个箱体与排气装置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在使用时,只需开启排气装置即可,其操作方便,解决了因排气装置的丢失而到处寻找的烦恼,实现随时随地实现气密袋排气,使用更为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已经成为人们外出办公和外出旅游的必备之物,通常需要在行李箱内设置气密袋,将行李放置在气密袋内后,对气密袋进行排气处理,使得气密袋内的行李进行压缩,减少了行李占用行李箱内部的空间,以达到提高行李箱的装载量的目的;而在具体使用时,通常采用人工直接挤压气密袋进行排气处理,或者,采用外置的排气装置对气密袋排气处理,这两种方式前者劳动强度大,使用不方便,且排气效果也不好,后者需要与外置的排气装置配合使用,使用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内气密袋排气操作存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气密袋和排气装置,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置行李的容置腔;所述气密袋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气密袋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气密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将所述气密袋的气体排出,以实现所述气密袋内行李的压缩;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或所述箱体上。
可选地,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时,所述排气装置的壳体采用贴合或者压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气密袋上。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的壳体外覆盖有第一橡胶层,所述气密袋的表面覆盖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所述第二橡胶层贴合或者压合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时,所述排气装置卡接于或者螺接于所述箱体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的壳体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连接管和泵体,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或所述箱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密袋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泵体的进气口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箱体上固定有安装袋,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安装袋内;或者,所述气密袋上固定有安装袋,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安装袋内。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为活塞泵、真空泵和压力泵。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气密袋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上,所述开关与所述排气装置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气装置的开关。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电性接口,所述电性接口设置于所述气密袋、所述箱体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上,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排气装置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气密袋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内,并用于给外部电子设备和/或所述排气装置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行李箱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使用时,只需将行李放入气密袋内后,然后启动排气装置将气密袋内的气体排出,即实现行李的压缩,从而减少了行李占用容置腔的体积,增大了行李箱的装载量;同时,该排气装置安装在气密袋或者箱体上,这样整个行李箱与排气装置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在使用时,只需开启排气装置即可,其操作方便,解决了因排气装置的丢失而到处寻找的烦恼,也可以随时随地对气密袋进行排气处理,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气密袋处于空载状态时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气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气密袋处于满载状态时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气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行李箱内的气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气密袋处于空载状态时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气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气密袋处于满载状态时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行李箱 10—箱体 11—上箱体
12—下箱体 13—滚轮 14—提手
20—气密袋 21—防水拉链 22—排气阀
23—侧边 30—排气装置 31—泵体
32—连接管 4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行李箱1,包括箱体 10、气密袋20和排气装置30,箱体10具有用于容置行李的容置腔(图未示);气密袋20设置于容置腔内,气密袋20上开设有出气口;排气装置30的进气口与气密袋20的出气口连通,排气装置30用于将气密袋20的气体排出,以实现气密袋20内行李的压缩;排气装置30安装于气密袋20上或箱体10上。其中,结合图1所示,排气装置30可以设置在气密袋20上;或者,结合图6和图8 所示,排气装置30安装在箱体10上,并位于容置腔内;或者,气密袋20和箱体10上均设置有排气装置30,这样两套排气装置30同时作用,气密袋20的排气效率更高;而排气装置30位于容置腔内,这样排气装置30不会外露,影响整体行李箱1的外形,另外,排气装置30也不会与外部部件接触,避免排气装置30损坏。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行李箱1,在使用时,只需将行李放入气密袋20 内后,然后启动排气装置30,将气密袋20内的气体排出,即可实现行李的压缩,从而减少了行李占用容置腔的体积,增大了行李箱1的装载量;同时,该排气装置30安装在气密袋20或者箱体10上,这样整个行李箱1与排气装置30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具体使用时,只需开启排气装置30即可,其操作方便,也解决了因排气装置30的丢失而到处寻找的烦恼,也可以随时随地对气密袋20 排气,使得行李箱1的使用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箱体10包括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上箱体11的一侧和下箱体12的一侧相转动连接,上箱体11的另一侧和下箱体 12的另一侧通过拉链或者卡扣连接,通过拉链和卡扣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箱体10的开关40,以方便行李的放入和装载。另外,上箱体11的底部和/或下箱体12的底部均设有用于方便行李箱1移动的滚轮13,优选地,滚轮13为万向轮;同时,上箱体11和/或下箱体12的顶面和侧面设有提手14,以方便使用者移动行李箱1;此外,上箱体11和/或下箱体12的侧面设置有可伸缩的拉杆,以方便使用者移动行李箱1。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气密袋20上还设有排气阀22,在排气装置30出现故障或者没电时,开启排气阀22将气密袋20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实现行李的压缩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气密袋20上设置有防水拉链21,通过防水拉链21的开闭,从而实现气密袋20的开闭;另外,防水拉链21具有防水不透气的功能,当防水拉链21拉上后,可以实现气密袋20的密封,避免气体从防水拉链21处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气密袋20的四周留有侧边23,侧边 23缝合于上箱体11或下箱体12上,或者,上箱体11内和下箱体12内均缝合有气密袋20,利用缝合的连接方式,气密袋20的安装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箱体10上开设有排气孔(图未示),这样排气装置30抽出的气体直接从排气孔排出行李箱1外,排气装置30的排气更为顺畅,排气效果更好。其中,排气孔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其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装置30为活塞泵、真空泵和压力泵。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活塞泵、真空泵和压力泵在工作时,可以将气密袋20内的气体抽出,以实现行李的压缩;当活塞泵、真空泵和压力泵在不工作时,气密袋20外部的气体也无法从活塞泵、真空泵和压力泵进入气密袋20内,从而实现气密袋20的密封,避免漏气,保证行李压缩的有效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装置30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将气密袋20内的气体抽出的装置;其中,当排气装置30在不工作时,不具备阻挡气密袋20外部的气体从排气装置30进入气密袋20的能力时,气密袋20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使得气密袋20外部的气体无法进入气密袋20内,从而实现气密袋20的密封,避免漏气,保证行李压缩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行李箱1还包括开关40,开关40设置在箱体10上、气密袋20上或者排气装置30上,开关40与排气装置30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排气装置30的开关40。在使用时,直接按动开关40,即可实现排气装置30的开闭,从而实现气密袋20排气的开关40控制,使排气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1还包括电性接口(图未示),电性接口设置于气密袋20、箱体10上或者排气装置30上,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以实现排气装置30的供电。在使用时,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插接在电性接口上,从而外部电源与排气装置30的电性导通,并为排气装置30提供电力支撑。其中,外部电源可以为电池、充电宝以及电源插座等部件,电性接口可以为USB接口、 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30pin接口或者lightning接口。
优选地,电性接口设置在箱体10上,并外露出箱体10外,这样无需打开箱体10就可实现排气装置30的供电,其使用更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1还包括电源(图未示),电源设置于箱体10上、气密袋20上或者排气装置30内,并用于给外部电子设备和/或排气装置30供电。电源可以给排气装置30供电,这样在使用时无需外接电源,使用更为灵活方便;电源还可以给外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宝、平板电脑或者游戏机等) 供电,使得该行李箱1的功能更为多样,能够满足使用者更多需求,实用性更强。当然,电源即具备给排气装置30供电的能力,也具备给外部电子设备供电的能力。
优选地,电源设置在排气装置30内部,这样无需单独固定电源,其制作更为简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1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5所示,当排气装置 30安装于气密袋20上时,排气装置30的壳体采用贴合或者压合的方式固定在气密袋20上。具体在制作时,将排气装置30的壳体直接采用贴合或者压合的方式固定气密袋20上,从而实现排气装置30在气密袋20上固定,其制作方式简单,并且,气密袋20与排气装置30直接合为一个整体,这样其结构更为简单,实用性更好;更具体地,排气装置30的壳体可以通过电压贴合、热压、胶接或者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排气装置30的壳体上的进气口直接与气密袋20上的出气口直接相对连通,即排气装置30直接贴合或者压合在气密袋20上的出气口,这样无需设置其他连接部件,其结构更为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装置30 直接贴合或者压合在气密袋20上的出气口旁,其具体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装置30的壳体外覆盖有第一橡胶层(图未示),气密袋20的表面覆盖有第二橡胶层(图未示),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贴合或者压合连接。具体地,气密袋20的表面与壳体分别覆盖一层橡胶层,即第二橡胶层和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和第一橡胶层经过贴合或者压合后,由于这两者之间材料性质相同,两者之间可以稳定连接在一起,保证排气装置30可以稳定固定在气密袋20上,避免因壳体与气密袋20表面材料贴合或者压合连接不牢靠而导致排气装置30脱落,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气密袋20包括布料层以及覆盖在布料层的第二橡胶层,由于第二橡胶层具有防水不透气的性能,从而实现气密袋20的防水不透气性能;在具体的应用中,第二橡胶层可以通过贴合和压合在布料层的表面,布料层和第二橡胶层紧密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结构强度好;另外,还可以通过将第二橡胶层的材料融化后形成液体,再将该液体倒在布料层的表面固化,从而在布料层的表面形成一层第二橡胶层,这样布料层和第二橡胶层紧密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结构强度也会更好。
进一步地,排气装置30的壳体通常采用硬质塑料制作而成,而硬质塑料与气密袋20表面的第二橡胶层难以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一起后,两者之间连接可靠性也比较差,而本实施例的行李箱1在外壳的表面覆盖一层第一橡胶层后,由于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的材料性质相同,两者之间可以稳定连接在一起,保证排气装置30可以稳定固定在气密袋20上,避免因壳体与气密袋20表面材料贴合或者压合连接不牢靠而导致排气装置30脱落,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TPU层,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由TPU(Thermoplastic 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TPU 材料是一种环保无毒性材料,那么当该气密袋20应用在行李箱1内时,气密袋 20安全有效,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另外利用TPU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PE层,具体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采用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利用PE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PPC层,具体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采用PPC(Poly propylene carbonate:聚甲基乙撑碳酸酯)材料制成,利用PPC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PA层;具体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采用PA(polyamide:聚酰胺树脂)材料制成,利用PA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PU层;具体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采用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制成,利用PU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EVA层;具体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采用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利用EVA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进一步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PVC层;具体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采用(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利用PVC材料防水不透气性能,从而密封密闭空间,保证密闭空间不透气防水。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也可采用其它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的材料替代。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1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排气装置30安装于箱体10 上时,排气装置30卡接于或者螺接于箱体10上;具体地,排气装置30通过卡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10上,这样方便排气装置30的装拆,方便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地,卡扣设置在排气装置30和箱体10两个中的其中一个上,卡合结构设置在另一上,通过卡扣扣合在卡合结构内,从而实现箱体10与排气装置 30的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进一步地,内螺纹设置在排气装置30和箱体10两个中的其中一个上,外螺纹设置在另一上,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纹配合,从而实现箱体10与排气装置30的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1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气装置30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箱体10上;具体地,在安装时,紧固件将排气装置30固定在箱体10上,这样连接方式连接可靠性好,更具体地,紧固件可以为螺丝、螺钉或者螺栓。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1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气装置30的壳体与箱体10 一体成型。排气装置30的壳体与箱体10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在一起,其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可靠性好,具体地,排气装置30的壳体与箱体10可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1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排气装置30包括连接管32和泵体31,泵体31安装于气密袋20上或箱体10上安装有,连接管32的一端与气密袋20的出气口密封连接,连接管32的另一端与泵体31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排气装置30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排气的泵体31,一部分是用于连接泵体31和气密袋20的出气口的连接管32,泵体31 通过连接管32将气密袋20内的气体抽出,从而实现行李压缩;具体地,当泵体31安装在箱体10上时,连接管32连通气密袋20和泵体31,实现气密袋20 的排气,并且有了连接管32的连接,泵体31的安装位置更为灵活,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泵体31的安装位置进行设计,以满足更大装载量以及使用舒适性的要求;当泵体31安装在气密袋20上时,而有了连接管32的连接,泵体31 可与气密袋20上的出气口之间相对位置更为灵活,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泵体31的安装位置进行设计,以满足更大装载量、使用舒适性以及更为美观的要求。
进一步地,连接管32的一端与气密袋20的出气口处采用套接、胶接或者压合的连接方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密封结构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箱体10上固定有安装袋,泵体31位于安装袋内;泵体31放置在容置腔内的安装袋内,泵体31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另外,泵体31在安装袋内可移动,那么在放置行李时,泵体31会随着行李的挤压而灵活移动,避免损伤衣物,也可以避免行李的挤压对泵体31产生损伤。更具体地,安装袋可以为布袋或者塑料袋,安装袋直接缝制在行李箱1的内衬上,使得泵体31的安装更为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中,气密袋20上固定有安装袋,泵体31位于安装袋内。泵体31 放置在气密袋20上的安装袋内,泵体31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另外,泵体31在安装袋内可移动,那么在放置行李时,泵体31会随着行李的挤压而灵活移动,避免损伤衣物,也可以避免行李的挤压对泵体31产生损伤。更具体地,安装袋可以为布袋或者塑料袋,安装袋直接缝制在气密袋20上,使得泵体31的安装更为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气密袋和排气装置,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置行李的容置腔;所述气密袋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气密袋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气密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将所述气密袋的气体排出,以实现所述气密袋内行李的压缩;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或所述箱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时,所述排气装置的壳体采用贴合或者压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气密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的壳体外覆盖有第一橡胶层,所述气密袋的表面覆盖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所述第二橡胶层贴合或者压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时,所述排气装置卡接于或者螺接于所述箱体上;
或者,所述排气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或者,所述排气装置的壳体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连接管和泵体,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气密袋上或所述箱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密袋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泵体的进气口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固定有安装袋,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安装袋内;
或者,所述气密袋上固定有安装袋,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安装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为活塞泵、真空泵和压力泵。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气密袋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上,所述开关与所述排气装置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气装置的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电性接口,所述电性接口设置于所述气密袋、所述箱体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上,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排气装置的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气密袋上或者所述排气装置内,并用于给外部电子设备和/或所述排气装置供电。
CN202023026060.0U 2020-12-15 2020-12-15 行李箱 Active CN214317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6060.0U CN214317235U (zh) 2020-12-15 2020-12-15 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6060.0U CN214317235U (zh) 2020-12-15 2020-12-15 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7235U true CN214317235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6060.0U Active CN214317235U (zh) 2020-12-15 2020-12-15 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7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17235U (zh) 行李箱
CN214317293U (zh) 背包
TWM566268U (zh) 可攜式電動打氣裝置
CN114165410A (zh) 一种内置式双气道充抽气装置
TWM538544U (zh) 電動抽真空裝置
CN202919276U (zh) 一种带压缩装置的行李箱
CN212767556U (zh) 气密袋
CN212521032U (zh) 行李箱
CN212521072U (zh) 背包
CN212878051U (zh) 手提袋
CN216834447U (zh) 一种手持抽气装置
CN207424494U (zh) 一种水下防水壳的内置自动抽真空结构
CN207743255U (zh) 一种防水电池
KR200489485Y1 (ko) 휴대용 진공 포장기
CN210686219U (zh) 真空压缩袋电泵
CN213743884U (zh) 干电池内置泵
CN217182974U (zh) 一种超大容量快充移动电源防水组件
CN213711261U (zh) 一种软性充气装置
CN220581203U (zh) 一种便携式氦气充气机
CN218376822U (zh) 气泵
CN217228660U (zh) 储粮桶
CN216812049U (zh) 一种内置式双气道充抽气装置
CN219119487U (zh) 一种联动型吹吸一体机
CN218022888U (zh) 一种可抽真空的便携式雨衣收纳包
CN212981104U (zh) 一种便携式真空储物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