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5726U -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5726U
CN214315726U CN202023199416.0U CN202023199416U CN214315726U CN 214315726 U CN214315726 U CN 214315726U CN 202023199416 U CN202023199416 U CN 202023199416U CN 214315726 U CN214315726 U CN 214315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layer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94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先磊
姚巡
吴建君
兰传艳
马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94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5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5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5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该柔性电路板包括基底、第一导电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基底具有主体区域、第一绑定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之间的连接区域。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从所述主体区域经所述连接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层从所述主体区域延伸至所述连接区域,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不完全覆盖所述连接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对应连接区域的位置处具有较好的柔性,改善了柔性电路板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用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基底、第一导电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基底具有主体区域、第一绑定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之间的连接区域。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从所述主体区域经所述连接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层从所述主体区域延伸至所述连接区域,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不完全覆盖所述连接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区域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更靠近所述主体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还与所述主体区域相连,所述第二区域还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相连;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不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界面上的任一位置到所述主体区域的距离小于该位置到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界面上的任一位置到所述主体区域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区域中被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连接区域中未被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连接区域中未被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还覆盖部分所述第一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重叠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区域上,所述第一重叠部分靠近所述主体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远离所述主体区域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中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部分包括多个导电块;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包括多个导电保护膜,一个所述导电保护膜覆盖一个所述导电块;所述第二保护层还覆盖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部分区域和任一所述导电保护膜的部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保护膜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重叠的部分为第二重叠部分,所述第二重叠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上,所述第二重叠部分靠近所述连接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绿油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和第四保护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基底中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覆盖所述主体区域。所述第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四保护层从所述主体区域经所述连接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域;所述第四保护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保护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至少两条肋形结构。所述第一部分至少覆盖所述主体区域;所述第二部分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绑定区域;所述至少两条肋形结构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区域,每条肋形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任意相邻的两条肋形结构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四者之间围设出一个所述第一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保护层包括两条所述肋形结构,两条所述肋形结构分别沿所述连接区域的相对的两个侧边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所述肋形结构的宽度为0.2mm~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连接区域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到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连接区域上的正投影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比所述第一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或,所述第四保护层包括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比所述第二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第二导电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集成芯片,位于所述第四保护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集成芯片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主体区域,所述集成芯片穿过所述第四保护层以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补强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补强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集成芯片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或部分重叠。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绑定区域绑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中对应连接区域未被第一保护层覆盖的位置处膜层较少,厚度较薄,进而使得柔性电路板中对应连接区域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因此,在该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绑定区域绑定至显示面板时,可以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中对应连接区域的位置,使柔性电路板中位于连接区域远离第一绑定区域一侧的部分比较容易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侧,并且可以减小柔性电路板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时,柔性电路板的主体区域处所受到的垂直于基底方向的反弹力,从而有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图;
图2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在N-N'处的截面图;
图2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弯折后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部分底视图;
图4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柔性电路板在N-N'处的截面图;
图4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柔性电路板弯折后的结构图;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柔性电路板的部分俯视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再一种柔性电路板在N-N'处的截面图;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在M-M'处的截面图;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大致”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显示面板、柔性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其中,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绑定端绑定至显示面板上,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中靠近第一绑定端的部分,可以使柔性电路板的其余部分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侧,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绑定端可以绑定至位于显示面板背侧的控制电路板上。然而,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柔性电路板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的部分容易出现反弹翘起的问题。同时,柔性电路板弯折的部分还容易出现撕裂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100,参见图1和图2A,该柔性电路板100包括基底1、第一导电层2和第一保护层3。其中,基底1具有主体区域A、第一绑定区域B,以及位于主体区域A与第一绑定区域B之间的连接区域C。需要说明的是,该主体区域A中包括元件安装区,元件安装区为基底1上用于安装芯片等器件的区域。在此基础上,示例性的,主体区域A与连接区域C之间的分界位置与元件安装区之间的间距大于预设距离(例如0.8mm),这样,在连接区域B发生弯折时,主体区域A不容易受到弯折应力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芯片等器件的连接可靠性。
第一导电层2位于基底1的第一侧,第一导电层2从主体区域A经连接区域C延伸至第一绑定区域B。
第一保护层3位于第一导电层2远离基底1的一侧,第一保护层3从主体区域A延伸至连接区域C,且第一保护层3不完全覆盖连接区域C。
其中,基底1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第一导电层2的材料可以是铜。第一保护层3的材料可以包括绝缘材料。
另外,该柔性电路板100可以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的主柔性电路板(Mai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为MFPC),或者也可以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柔性电路板(Touc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为TFPC),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使得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位置处膜层较少,厚度较薄,进而使得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因此,在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绑定区域B绑定至显示面板时,可以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参见图2B),使柔性电路板100中位于连接区域C远离第一绑定区域B一侧的部分比较容易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侧,并且可以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时,柔性电路板100的主体区域A处所受到的垂直于基底1方向的反弹力F,从而有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100在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此外,由于柔性电路板100具有较好的柔性,因而在具有柔性电路板100的显示装置中,可以使柔性电路板更多的弯折至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背侧,减小了柔性电路板对显示面板的周围空间的占用,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设置的较窄。
同时,由于第一保护层3可以不完全覆盖连接区域C,因而还可以减少第一保护层3的材料的使用,减小柔性电路板100的制作成本。
其中,第一保护层3不完全覆盖连接区域C,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保护层3覆盖连接区域C的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以暴露出部分第一导电层2。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连接区域C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第一区域C1比第二区域C2更靠近主体区域A,第一区域C1还与主体区域A相连,第二区域C2还与第一绑定区域B相连。第一保护层3覆盖第一区域C1,且第一保护层3不覆盖第二区域C2。
这样,第一保护层3覆盖靠近主体区域A的第一区域C1,不覆盖第二区域C2,使得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二区域C2处整体的膜层较少,从而可以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第二区域C2的位置,使柔性电路板100中位于第二区域C2远离第一绑定区域B一侧的部分比较容易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侧,有效的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00的弯折性能。
示例性的,如图2A所示,第一区域C1与第二区域C2之间的分界面上的任一位置到主体区域A的距离d1小于该位置到第一绑定区域B的距离d2。这样,第一区域C1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C2的面积,即连接区域C中易于弯折的区域的面积大于连接区域C中不易于弯折的区域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处的柔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之间的分界面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进行限制。例如,该分界面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是一条直线段。又例如,该分界面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是一条曲线段或者折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第一区域C1与第二区域C2之间的分界面上的任一位置到主体区域A的距离d1大于或等于0.5mm。此时,第一区域C1的面积较小,也即第一保护层3覆盖连接区域C的区域面积较少,连接区域C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部分面积较大,从而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处的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连接区域C中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区域的面积小于连接区域C中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区域的面积。其中,本实用新型对第一保护层3覆盖在连接区域C上的部分的形状不做限定。这样,连接区域C中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区域的面积较大,柔性电路板100在连接区域C处易于弯折的区域的面积更大,使得柔性电路板100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因此,可以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使柔性电路板100中位于连接区域C远离第一绑定区域B一侧的部分比较容易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柔性电路板100还包括第二保护层4。第二保护层4位于第一导电层2远离基底1的一侧。第二保护层4至少覆盖连接区域C中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区域(也即,第二保护层4至少覆盖第一导电层2对应连接区域C的部分中未被第一保护层3所覆盖的部分)。这样,第二保护层4能够有效的保护第一导电层2,防止第一导电层2暴露,从而有利于避免由于第一导电层被腐蚀,第一导电层中的走线被破坏,导致柔性电路板的电路出现故障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二保护层4不仅覆盖连接区域C中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区域,第二保护层4还可以覆盖部分第一保护层3。即,第二保护层4覆盖第一保护层3靠近第一绑定区域B的侧面以及第一保护层3远离基底1的表面中靠近第一绑定区域B的部分表面。这样,第二保护层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保护层3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之间不会有空隙,第二保护层4能够将靠近第一保护层3边缘处的第一导电层2也完全覆盖,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因形成第二保护层时存在的工艺误差导致第一导电层靠近第一保护层边缘的部分暴露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保护了第一导电层2中的走线不容易被腐蚀,有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3所示,第二保护层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保护层1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重叠部分41,第一重叠部分41位于连接区域C上,第一重叠部分41靠近主体区域A的一端与第一重叠部分41远离主体区域A的一端之间的距离d3大于或等于0.2mm。
这样设置,第二保护层4可以完全搭接在第一保护层3上,有利于防止因第二保护层的搭接尺寸较小,第二保护层从第一保护层上脱落暴露出第一导电层的情况发生,使得第二保护层4能够更好的保护靠近第一保护层3边界部分的第一导电层2,使得第一导电层2中的走线更加不容易被腐蚀,有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第一导电层2中位于第一绑定区域B的部分包括多个导电块21。此时,柔性电路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三保护层5,第三保护层5包括多个导电保护膜51,一个导电保护膜51覆盖一个导电块21。
其中,导电保护膜51覆盖在导电块21上,以保护导电块21,防止导电块21被腐蚀。其中,导电保护膜51的材料可以包括镍和金。
在柔性电路板100包括多个导电保护膜51,且每个导电保护膜51覆盖一个导电块21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第二保护层4还可以覆盖第一绑定区域B的部分区域和任一导电保护膜51的部分区域。
其中,第二保护层4覆盖第一绑定区域B的部分区域,可以是第一绑定区域B中未被导电块21覆盖的部分,示例性的,可以是第一绑定区域B对应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导电块21之间的部分。
第二保护层4覆盖任一导电保护膜51的部分区域可以是第二保护层4覆盖导电保护膜51靠近连接区域C的侧面和导电保护膜51远离基底1的表面中靠近连接区域C的部分表面。这样,第二保护层4还能够较好的覆盖第一导电层2靠近导电保护层51的部分(例如可以是与导电块21相连接的走线),从而更好的保护第一导电层2,使得第一导电层2不容易被腐蚀,有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如图2A和图3所示,第二保护层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与导电保护膜51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的重叠的部分为第二重叠部分42,第二重叠部分42位于第一绑定区域B上,第二重叠部分42靠近连接区域C的一端与第二重叠部分42远离连接区域C的一端之间的距离d4大于或等于0.2mm。
这样设置,使得第二保护层4完全搭接在各个导电保护层51上,且不容易脱落,从而有利于保护第一导电层2靠近导电保护层51的部分(例如可以是与导电块21相连接的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4可以包括绿油(即液态光致阻焊剂)保护层。即,第二保护层4的材料可以为绿油。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保护层4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此,示例性的,第二保护层4的材料还可以为感光油墨或阻焊油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4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保护层3的厚度。这样柔性电路板100连接区域C中覆盖有第二保护层4的区域的厚度小于连接区域C中覆盖有第一保护层3的部分的厚度,使得柔性电路板100连接区域中覆盖有第二保护层4的区域具有较薄的厚度以及较好的柔性,方便柔性电路板100弯折。示例性的,第二保护层4的厚度可以是10μm~30μm,第一保护层3的厚度可以是4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柔性电路板100还包括第二导电层6和第四保护层7。其中,第二导电层6位于基底1的第二侧,第二侧为基底1中与第一侧相对的一侧。第二导电层6覆盖主体区域A。第四保护层7位于第二导电层6远离基底1的一侧,第四保护层7从主体区域A经连接区域C延伸至第一绑定区域B。第四保护层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7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71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区域C。
这样,在第一保护层3覆盖部分连接区域C的基础上,第四保护层7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71,使得柔性电路板100对应第一开口71的位置处的膜层更少,厚度更薄,柔性电路板对应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具有更好的柔性。因此,在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绑定区域B绑定至显示面板时,可以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100对应第一开口71的位置(参见图4B),使柔性电路板100中位于第一开口71远离第一绑定区域B的部分比较容易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侧,并且可以减小柔性电路板100主体区域A处所受到的垂直于基底1方向的反弹力F,从而有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此外,由于柔性电路板100具有较好的柔性,因而在具有柔性电路板100的显示装置中,可以使柔性电路板100更多的弯折至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背侧,减小了柔性电路板100对显示面板的周围空间的占用,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设置的较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中第一保护层3不完全覆盖连接区域C,第四保护层7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口71,还能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应力中心线外移,有利于避免应力中心线与第一导电层或第一保护层重叠,减小第一导电层2受到的张力,从而减小柔性电路板撕裂和出现裂痕的风险。
值得指出的是,第四保护层7由主体区域A经连接区域C延伸至第一绑定区域B,即第四保护层7还覆盖第一绑定区域B。这样设置还能够有利于防止由于柔性电路板100第一绑定区域B处的厚度较薄,导致第一绑定区域B处出现褶皱的问题。进一步的,当第一绑定区域B上设置有多个导电块21(用于使柔性电路板绑定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上)时,这样设置还能够有利于避免导电块21出现褶皱,使得绑定失败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四保护层7可以包括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和至少两条肋形结构74。其中,第一部分72至少覆盖主体区域A。第二部分73至少覆盖第一绑定区域B。所述至少两条肋形结构7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区域C,每条肋形结构7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部分72与第二部分73。任意相邻的两条肋形结构74与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四者之间围设出一个第一开口71。
其中,第一部分72至少覆盖主体区域A,可以是第一部分72仅覆盖主体区域A,也可以是第一部分72不仅覆盖主体区域A,还覆盖部分连接区域C(如图5所示)。同理,第二部分73至少覆盖第一绑定区域B,可以是第二部分73仅覆盖第一绑定区域B,也可以是第二部分73不仅覆盖第一绑定部分B,还覆盖部分连接区域C(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利用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和任意相邻的两条肋形结构74围设出第四保护层7中的第一开口71,使得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区域C内部,柔性电路板100的连接区域C的边缘位置处的膜层较多,厚度较大。从而有利于防止在柔性电路板的弯折过程中,因连接区域厚度较薄,连接区域边缘位置处出现裂痕的情况发生。
其中,第四保护层7包括至少两条肋形结构74,示例性的,第四保护层7可以包括两条肋形结构74(如图5所示),或者第四保护层7还可以包括三条肋形结构74或三条以上肋形结构7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第四保护层7包括两条肋形结构74时,两条肋形结构74可以分别沿连接区域C的相对的两个侧边延伸。这样,两条肋形结构74分别使柔性电路板100的连接区域C相对的两个侧边处的厚度较大,在柔性电路板100在弯折时,连接区域C的相对的两个侧边处不容易出现裂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条肋形结构74的宽度d5可以为0.2mm~1mm。这样,一方面,当肋形结构74的宽度趋近于0.2mm时,连接区域C中被肋形结构74覆盖的部分的面积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减小柔性电路板100的连接区域C中厚度较大的部分的面积,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连接区域C处的柔性。另一方面,当肋形结构74的宽度趋近于1mm时,可以使柔性电路板100的连接区域C具有较好的柔性的同时,柔性电路板100处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6所示,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到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距离d6大于或等于0.5mm。也即,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到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中靠近主体区域A的边界的距离d6大于或等于0.5mm。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仅限定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关系,并不对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中靠近主体区域A的边界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如图4A所示,与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中靠近主体区域A的边界相比,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主体区域A之间的距离较远。又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与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中靠近主体区域A的边界相比,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主体区域A之间的距离较近。
第一保护层3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边界与第一开口71在连接区域C上的正投影的距离d6大于或等于0.5mm,从而可以防止在柔性电路板100在第一开口71靠近主体区域A的边界处或第一保护层3位于连接区域C上的边界处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保护层3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31和第一粘接层32,第一粘接层32比第一绝缘层31更靠近第一导电层2。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31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第一粘接层32的材料可以是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四保护层7包括第二绝缘层701和第二粘接层702,第二粘接层702比第二绝缘层701更靠近第二导电层6上。示例性的,第二绝缘层701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二粘接层702的材料可以是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100还包括集成芯片8和补强层9。其中,集成芯片8位于第四保护层7远离基底1的一侧,集成芯片8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主体区域A,集成芯片8穿过第四保护层7以与第二导电层6电连接。补强层9位于第一保护层3远离基底1的一侧,补强层9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与集成芯片8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重叠或部分重叠。
其中,补强层9可以包括不锈钢层。
补强层9与集成芯片8相对设置,从而增强了柔性电路板100的对器件(例如集成芯片)的支撑能力,防止器件过重引起柔性电路板100主体区域A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稳定性。另外,补强层9还能够防止虚焊。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100还可以包括位于在补强层9远离基底1一侧的第三粘接层91,第三粘接层91使得柔性电路板100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的部分可以粘接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上,有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的部分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三粘接层91远离补强层9一侧的离型膜92。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保护层3远离基底1一侧的第一电磁屏蔽膜93和设置在第四保护层7远离基底1的一侧上的第二电磁屏蔽膜94。其中,第二电磁屏蔽膜94不覆盖集成芯片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基底1还包括位于主体区域A远离连接区域C一侧的第二绑定区域B'。第一导电层2还可以由主体区域A延伸至第二绑定区域B',且第一导电层2对应第二绑定区域B'的部分同样可以具有多个导电块21,每个导电块21上均覆盖有导电保护膜51。第一保护层3由主体区域A延伸至第二绑定区域B',且第一保护层3仅覆盖部分第二绑定区域B'。第四保护层7可以由主体区域A延伸至第二绑定区域B',且完全覆盖第二绑定区域B'。其中,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二绑定区域B'可以绑定至控制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300,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面板2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其中,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绑定区域B绑定在显示面板200上。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
上述显示装置300可以是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100的制作方法,如图9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基底1。其中,基底1包括主体区域A、第一绑定区域B,以及位于主体区域A与第一绑定区域B之间的连接区域C。
S2、在基底1的第一侧11沉积一层第一金属层,图案化第一金属层以形成第一导电层2。第一导电层2从主体区域A经连接区域C延伸至第一绑定区域B。
S3、在第一导电层2远离基底1的一侧形成第一保护层3。第一保护层3从主体区域A延伸至连接区域C,且第一保护层3不完全覆盖连接区域C。
利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柔性电路板100对应连接区域C未被第一保护层3覆盖的位置处膜层较少,厚度较薄,进而使得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因此,可以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100中对应连接区域C的位置,使柔性电路板100中位于连接区域C远离第一绑定区域B一侧的部分比较容易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侧,并且可以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时,柔性电路板100的主体区域A处所受到的垂直于基底1方向的反弹力,从而有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100在弯折后容易出现反弹起翘的问题。
此外,由于柔性电路板100具有较好的柔性,因而在具有柔性电路板100的显示装置中,可以使柔性电路板更多的弯折至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背侧,减小了柔性电路板对显示面板的周围空间的占用,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设置的较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具有主体区域、第一绑定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之间的连接区域;
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从所述主体区域经所述连接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域;
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层从所述主体区域延伸至所述连接区域,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不完全覆盖所述连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域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更靠近所述主体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还与所述主体区域相连,所述第二区域还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相连;
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不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界面上的任一位置到所述主体区域的距离小于该位置到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界面上的任一位置到所述主体区域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区域中被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连接区域中未被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连接区域中未被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层还覆盖部分所述第一保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重叠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区域上,所述第一重叠部分靠近所述主体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远离所述主体区域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中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部分包括多个导电块;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包括多个导电保护膜,一个所述导电保护膜覆盖一个所述导电块;
所述第二保护层还覆盖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部分区域和任一所述导电保护膜的部分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保护膜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重叠的部分为第二重叠部分,所述第二重叠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上,所述第二重叠部分靠近所述连接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绿油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基底中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覆盖所述主体区域;
第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四保护层从所述主体区域经所述连接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域;
所述第四保护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保护层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覆盖所述主体区域;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绑定区域;
至少两条肋形结构,所述至少两条肋形结构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区域,每条肋形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任意相邻的两条肋形结构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四者之间围设出一个所述第一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保护层包括两条所述肋形结构,两条所述肋形结构分别沿所述连接区域的相对的两个侧边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肋形结构的宽度为0.2mm~1mm。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连接区域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到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连接区域上的正投影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比所述第一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或,
所述第四保护层包括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比所述第二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第二导电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成芯片,位于所述第四保护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集成芯片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主体区域,所述集成芯片穿过所述第四保护层以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补强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补强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集成芯片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或部分重叠。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绑定区域绑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CN202023199416.0U 2020-12-25 2020-12-25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315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9416.0U CN214315726U (zh) 2020-12-25 2020-12-25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9416.0U CN214315726U (zh) 2020-12-25 2020-12-25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5726U true CN21431572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9416.0U Active CN214315726U (zh) 2020-12-25 2020-12-25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57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4896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4896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6363A (zh)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US1098519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91882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12447B (zh) 指纹识别模块和包括该指纹识别模块的电子装置
KR100689681B1 (ko) 필름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화상표시용 기판
CN116685045A (zh) 柔性电路板及包括该柔性电路板的芯片封装
CN112533367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36272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EP375160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4315726U (zh)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TW548757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ircuit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US717656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lectronic module, and electronic unit
JP4013071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12462975A (zh)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110019125A1 (en) Mounted board, mounted board set, and panel unit
JP5567362B2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094800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7578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90085619A (ko) 지문 인식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CN213152460U (zh) 基板的连接构造
US20230005893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4360371B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15038240B (zh) 绑定结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508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20180125309A (ko) 올인원 칩 온 필름용 연성 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칩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