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0210U - 跨越式探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越式探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0210U
CN214310210U CN202120400835.1U CN202120400835U CN214310210U CN 214310210 U CN214310210 U CN 214310210U CN 202120400835 U CN202120400835 U CN 202120400835U CN 214310210 U CN214310210 U CN 214310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w detection
connecting piece
wall surface
mechanical leg
f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08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消冰
姚冬东
陈子胥
吴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 T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 T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 T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 T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08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0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0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0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探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越式探伤装置,跨越式探伤装置包括:本体以及顺次间隔排布于本体的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和第三机械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探伤的探测组件。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采用越障式电磁探伤结构,以其中两个机械腿支撑其中另一个机械腿,确保行走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不仅可以以置于作业面之上采用俯位的视角进行探伤,还可以以仰视的视角对作业面进行探伤,解决了对船体或大型结构件表面探伤困难的难题,改善了现有的探伤设备只能在平面进行探伤作业,在特殊作业条件下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探伤的困扰,从而实现了在多平面结构件上进行智能化探伤。

Description

跨越式探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探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越式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金属表面探伤机构常采用手持式或轮式行走的方式进行探伤操作,只能在平面上工作,并且工作位置限定在工作面之上,自由度低、工作形式、探伤角度单一,无法在曲面或者存在阶梯等复杂的工作场景下进行探伤操作,适用范围小,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越式探伤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探伤机构仅能在平面上工作,无法在曲面或者存在阶梯等复杂的工作场景下进行探伤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越式探伤装置,至少包括:
本体,设置有探测组件;
第一机械腿,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腿形成有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吸附件;
第二机械腿,与所述本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腿能够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本体运动;所述第二机械腿设置有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吸附件;
所述第一机械腿和所述第二机械腿均能够伸长以靠近作业面或缩短以远离所述作业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跨越式探伤装置还包括:
第三机械腿,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三机械腿设置有第三伸缩部,所述第三伸缩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三机械腿能够伸长以靠近所述作业面或缩短以远离所述作业面;
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腿的第一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机械腿的第三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三伸缩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转动;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作业面;
所述第三连接件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四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三连接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之间转动;
所述第三方向背离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并朝向所述作业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第一壁面设置有传动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腿;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以及所述本体的第一壁面均为面对所述作业面的一侧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件,以及面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件;
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传动丝杠相连接;
导轨,与所述传动丝杠平行设置;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接,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械腿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伸缩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传动丝杠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传动丝杠螺纹连接;
所述导轨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探伤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
至少一个第二探伤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
第一检测雷达,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壁面;
第二检测雷达,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壁面;
至少一个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壁面;
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壁面;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壁面和所述本体的第二壁面均为背离所述作业面的一侧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探伤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探伤构件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的宽度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探伤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探伤构件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的宽度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高精度成像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摄像头沿所述本体的宽度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和所述第三吸附件均为电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包括:本体以及顺次间隔排布于本体的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和第三机械腿,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探伤的探测组件。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采用越障式电磁探伤结构,采用电磁吸附的方式行走于作业面,并且在行走过程中,以其中两个机械腿支撑其中另一个机械腿,确保行走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不仅可以以置于作业面之上采用俯位的视角进行探伤,还可以置于作业面之下以仰视的视角对作业面进行探伤,解决了对船体或大型结构件表面探伤困难的难题,改善了现有的探伤设备只能在平面进行探伤作业,在特殊作业条件仅能通过人工进行探伤作业的困扰,从而实现了在多平面结构件上进行智能化探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的另一视角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01-第一安装部,102-第二安装部,2-第一机械腿,201-第一固定部,202-第一伸缩部,203-第一吸附件,3-第二机械腿,301-第二固定部,302-第二伸缩部,303-第二吸附件,4-第三机械腿,401-第三固定部,402-第三伸缩部,403-第三吸附件,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8-第四连接件,9-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11-传动丝杠,12-导轨,13-第一探伤构件,14-第二探伤构件,15-第一检测雷达,16-第二检测雷达,17-第一摄像头,18-第二摄像头,19-作业面,2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越式探伤装置,包括:本体1以及顺次间隔排布于本体1的第一机械腿2、第二机械腿3和第三机械腿4,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探伤的探测组件。
具体地,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部101,本体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部102,第一安装部101的第一壁面即图1所示状态下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机械腿2的第一铰接组件,第二安装部102的第一壁面即第二安装部10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三机械腿4的第二铰接组件,本体1的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之间的部分的第一壁面也就是本体1的第一安装部101与第二安装部102之间的部分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机械腿3的传动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101的下表面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5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具体为图1所示状态下水平向左的方向,第一连接件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6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构件铰接,并且第一轴构件与第二连接件6刚性连接,第二连接件6的另一端与第一机械腿2铰接,其中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轴构件连接,在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轴构件相对第一连接件5发生转动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6以第一轴构件为枢转中心能够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随第一轴构件转动,动作效果为抬起或落下,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并按照图1所示状态下竖直向下延伸的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机械腿2包括第一固定部201以及与第一固定部201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一伸缩部202,第一伸缩部202具有伸缩结构,能够延长或缩短第一机械腿2的整体长度,第一伸缩部202的远离第一固定部201的一端部设置有能够随第一伸缩部202升降的第一吸附件203,第一吸附件203可以为电磁铁,通过通断电能够实现吸附至作业面19或与作业面19分离。
第二连接件6的远离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201铰接,使得第二连接件6相对第一连接件5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运动时,第一固定部201以第一固定部201与第二连接件6的铰接关节为枢转中心相对第二连接件6转动,同时第一机械腿2以升降的方式随第二连接件6运动,第一伸缩部202始终大体呈竖直状态,仅可能发生小幅度摆动,实现朝向或远离作业面19。
进一步地,第三机械腿4通过第二铰接组件与本体1的第二安装部102连接,连接方式与第一机械腿2通过第一铰接组件与第一安装部101连接的方式相似,其中,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第三连接件7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02的下表面连接,并且第三连接件7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如图1中所示状态下水平向右的方向,第三连接件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件8通过第二轴构件铰接,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轴构件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二轴构件与第四连接件8刚性连接,第四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腿3铰接,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轴构件带动第四连接件8转动,以实现第四连接件8以第二轴构件为枢转中心能够在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之间的转动,动作效果为抬起或落下,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且同向,即按照图1所示状态下竖直向下。
进一步地,第三机械腿4的结构与第一结构相似,包括第三固定部401以及与第三固定部401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三伸缩部402,第三伸缩部402具有伸缩结构,能够延长或缩短第三机械腿4的整体长度(或者说高度),第三伸缩部402的远离第三固定部40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对第二伸缩部302升降的第三吸附件403,第三吸附件403可以为电磁铁。
第四连接件8的远离第三连接件7的一端与第三固定部401铰接,使得第四连接件8相对第三连接件7在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之间运动时,第三固定部401能够以第三固定部401与第四连接件8的铰接关节为枢转中心相对第三连接件7转动,同时,第三机械腿4以升降的方式随第四连接件8运动,第三伸缩部402始终大体呈竖直状态,可能发生小幅度的摆动,实现第三机械腿4能够靠近或远离作业面19。
进一步地,传动连接组件设置于本体1的第一壁面即按照图1中所示的下表面,也为面对作业面19的一侧面,具体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相互面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以及传动丝杠11,优选地,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均具有平板结构,传动丝杠1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9面对第二支撑件10一侧垂直连接,传动丝杠11与第二支撑件10面对第一支撑件9的一侧垂直连接,第一支撑件9的背离第二支撑件10的一侧和/或第二支撑件10的背离第一支撑件9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20,驱动装置20具体可以为电机,优选地,第一支撑件9的背离第二支撑件10的一侧设置驱动装置20,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与传动丝杠11穿设于第一支撑件9传动丝杠11的一端部连接,传动丝杠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件10转动连接,驱动装置20能够驱动传动丝杠11相对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旋转。
此外,传动连接组件还包括导轨12,导轨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9连接,导轨1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10连接,并且导轨12与传动丝杠11平行设置。
更进一步地,第二机械腿3包括第二固定部301以及与第二固定部301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二伸缩部302,第二伸缩部302的远离第二固定部301的一端设置第二吸附件303,第二吸附件303具体为电磁铁,第二伸缩部302具有可伸缩结构,能够延长或缩短第二机械腿3的整体长度,以使第二吸附件303靠近或远离作业面19。第二固定部301形成有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传动丝杠11穿设于第一连接通道并且两者螺纹连接,导轨12穿设于第二连接通道,使得第二固定部301仅能够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而不发生偏转,当驱动装置20启动后驱动传动丝杠11旋转,此时传动丝杠11的旋转运动能够转化为第二固定部301的直线运动,同时导轨12还能够在第二固定部301直线运动中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探测组件包括第一探伤构件13、第二探伤构件14、第一检测雷达15、第二检测雷达16、第一摄像头17和第二摄像头18,其中第一探伤构件1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一探伤构件13沿第一安装部101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01的下表面,并且两个第一探伤构件13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件5的两侧;第二探伤构件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二探伤构件14沿第二安装部102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02的下表面,两个第二探伤构件14分别设置于第三连接件7的两侧,第一探伤构件13和第二探伤构件14可以但不限于现有的探伤仪,每个第一探伤构件13和每个第二探伤构件14的检测探头均面对作业面19,用于检测作业面19是否存在损伤。
第一检测雷达15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01的上表面,第二检测雷达16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02的上表面,用于本跨越式探伤装置在进行行走、探伤工作过程中检测作业环境是否存在障碍物,同时,第一检测雷达15和第二检测雷达16还能够记录本跨越式探伤装置的行走轨迹,避免对同一区域、同一位置重复探伤。
第一摄像头17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一摄像头17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本体1的底壁面,两个第一摄像头17的拍摄方向均朝向作业面19,优选地,第一摄像头17为高精成像摄像头,能够清晰地拍摄到作业面19例如罐体表面等的细小伤痕。
第二摄像头18设置于本体1的上表面,第二摄像头18可以为常规的普通的摄像头,用于实施拍摄、监控作业环境。
以下列举两种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在具体执行探伤作业时的具体工作过程,第一种,存在三个机械腿时,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机械腿2的第一伸缩部202和第二机械腿3的第二伸缩部302均处于伸长的状态,第一吸附件203和第二吸附件303均带电并吸附至作业面19,而此时,第三伸缩部402可以处于伸出状态也可以处于回缩状态,也就是说,在初始状态下,第三吸附件403可以处于带电吸附至作业面19,也可以不带电处于自由状态,当开始执行作业时,首先由探测组件检测识别工作环境的作业面19的情况,如存在缝隙、阶梯障碍等,对第三吸附件403断电,第二驱动件驱动第四连接件8由竖直向下的状态抬升至与第三连接件7处于同一平面,此时第三机械腿4随第四连接件8升起,以跨越作业面19的缝隙或跨越台阶,此时本跨越式探伤装置处于图1所示视角,随后第三伸缩部402伸长至与作业面19接触,然后第三吸附件403通电使得第三机械腿4与作业面19吸附,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机械腿2运动过程中,第二机械腿3和第一机械腿2均处于与作业面19吸附的状态;
其次,对第二吸附件303断电,第二机械腿3与作业面19失去吸附效果,第二伸缩部302回缩,然后驱动装置20驱动传动丝杠11带动第二固定件即第二机械腿3按照图1所示状态下向右运动,实现跨越缝隙或台阶,第二机械腿3从靠近第一支撑件9的位置运动到靠近第二支撑件10的位置,第二伸缩部302伸长至与作业面19接触,再次对第二吸附件303通电,使得第二机械腿3与作业面19吸附,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机械腿3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机械腿2和第三机械腿4均处于与作业面19吸附的状态;
接下来,对第一吸附件203断电,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连接件6抬起,此时第一机械腿2随第二连接件6抬起,此时驱动驱动装置20反转,由于第二机械腿3与作业面19处于吸附状态,本体1相对第二固定件向右运动,第二固定部301重新回到靠近第一支撑件9的位置,由于第四连接件8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7和第三固定部401铰接,使得第四连接件8相对第三连接件7的角度发生变化,但不影响第三机械腿4与作业面19的吸附效果,在本体1相对第二机械腿3的运动过程中,第一机械腿2与作业面19不存在吸附效果,使得第一机械腿2能够随本体1发生位移,当本体1结束运动后,由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连接件6或者第一伸缩部202伸出,使得第一吸附件203能够再次吸附至作业面19,至此完成一次行走,重复上述过程,实现本跨越式探伤装置在作业面19上进行多维度行走模式,作业面19也可以为平面、曲面或者阶梯等各种复杂作业场景,在行走过程通过第一探伤构件13、第二探伤构件14以及第一摄像头17等对作业面19实现探伤。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形式的跨越式探伤装置为优选方案。
第二种,存在两个机械腿的情况,具体为第一机械腿2和第二机械腿3,这种情况下,第二机械腿3与本体1的传动连接方式与上述相同,而第一机械腿2的第一固定部201的上端与第一安装部101之间优选为刚性连接,更优选地,增大第一吸附件203与作业面19的接触面积,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机械腿2的第一伸缩部202处于伸长状态,并且第一吸附件203带电,使得第一机械腿2吸附并固定至作业面19,而此时,第二机械腿3的状态不必做限制,第二伸缩部302可以处于伸长状态也可以处于回缩状态,第二吸附件303可以带电与作业面19吸附,也可以处于自由状态,当开始执行作业时,首先,第一吸附件203处于带电吸附于作业面19的状态,此时第二伸缩部302回缩并相对本体1运动,第二机械腿3逐渐远离第一机械腿2,在此过程中实现跨越缝隙或台阶,随后第二伸缩部302下降并对第二吸附件303通电,使得第二吸附件303与作业面19吸附,然后对第一吸附件203断电并使第一伸缩部202回缩,使本体1连同第一机械腿2朝向第二机械腿3运动,至此完成一次行走,重复此行走过程,完成对整个作业面19探伤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采用越障式电磁探伤结构,采用电磁吸附的方式行走于作业面,并且在行走过程中,以其中两个机械腿支撑其中另一个机械腿,确保行走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本申请提供的跨越式探伤装置,不仅可以以置于作业面之上采用俯位的视角进行探伤,还可以置于作业面之下以仰视的视角对作业面进行探伤,解决了对船体或大型结构件表面探伤困难的难题,改善了现有的探伤设备只能在平面进行探伤作业,在特殊作业条件仅能通过人工进行探伤作业的困扰,从而实现了在多平面结构件上进行智能化探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本体,设置有探测组件;
第一机械腿,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腿形成有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吸附件;
第二机械腿,与所述本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腿能够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本体运动;所述第二机械腿设置有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吸附件;
所述第一机械腿和所述第二机械腿均能够伸长以靠近作业面或缩短以远离所述作业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式探伤装置还包括:
第三机械腿,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三机械腿设置有第三伸缩部,所述第三伸缩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三机械腿能够伸长以靠近所述作业面或缩短以远离所述作业面;
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腿的第一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机械腿的第三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三伸缩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转动;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作业面;
所述第三连接件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四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三连接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之间转动;
所述第三方向背离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并朝向所述作业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壁面设置有传动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腿;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以及所述本体的第一壁面均为面对所述作业面的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件,以及面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件;
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传动丝杠相连接;
导轨,与所述传动丝杠平行设置;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接,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腿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伸缩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传动丝杠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传动丝杠螺纹连接;
所述导轨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探伤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
至少一个第二探伤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
第一检测雷达,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壁面;
第二检测雷达,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壁面;
至少一个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壁面;
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壁面;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壁面和所述本体的第二壁面均为背离所述作业面的一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伤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探伤构件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壁面的宽度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探伤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探伤构件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壁面的宽度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高精度成像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摄像头沿所述本体的宽度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跨越式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和所述第三吸附件均为电磁铁。
CN202120400835.1U 2021-02-22 2021-02-22 跨越式探伤装置 Active CN214310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0835.1U CN214310210U (zh) 2021-02-22 2021-02-22 跨越式探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0835.1U CN214310210U (zh) 2021-02-22 2021-02-22 跨越式探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0210U true CN21431021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0835.1U Active CN214310210U (zh) 2021-02-22 2021-02-22 跨越式探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0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734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冯春魁 可移动的设备、控制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734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冯春魁 可移动的设备、控制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10210U (zh) 跨越式探伤装置
CN111157381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水平回弹检测的机器人
CN215622693U (zh) 倾斜摄影地形测绘装置
CN114906756B (zh) 一种具有消隙功能的伸缩臂滑块总成及其消隙方法
CN216013682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激光雷达探测装置
CN214672930U (zh) 一种监测天线架
CN112265931B (zh) 一种波纹管联接器同步升降装置及负载驱动装置
CN211552812U (zh) 一种建筑测绘用水准仪
CN211955074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水平回弹检测的机器人
KR102176041B1 (ko) 승하강 장치
CN116038770B (zh) 一种基于动捕相机的工业移动机器人性能检测装置
CN112689377A (zh) 一种用于提高离子电荷态的装置
CN216971288U (zh) 水平调整机构以及光学显微镜
CN214471651U (zh) 一种机械碰撞试验机
CN111485814A (zh) 一种伸缩式梯子
CN216246298U (zh) 一种建筑科技用倾斜警示装置
CN220820180U (zh) 一种交流异步电机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CN112847382A (zh) 一种水平调平装置和建筑机器人
CN21608147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电子水平测量装置
CN21453977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检测装置
CN21992956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CN217966689U (zh) 一种免打孔式固定座
CN220853687U (zh) 一种智能温湿度监控装置
CN220854661U (zh) 一种管道内壁检测装置
CN220061195U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云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