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8288U -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8288U
CN214308288U CN202023218740.2U CN202023218740U CN214308288U CN 214308288 U CN214308288 U CN 214308288U CN 202023218740 U CN202023218740 U CN 202023218740U CN 214308288 U CN214308288 U CN 214308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r
spacing
microchannel heat
pressure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87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文楚
方建鑫
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le Fluid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e Fluid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e Fluid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e Fluid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87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8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8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8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内侧翅片和限位面板,所述内侧翅片安装固定在限位面板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侧翅片和限位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通连接管,所述流通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左侧集流管,所述左侧集流管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导流管,所述左侧集流管和输送导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固定盖,通过设置有限位固定盖结构,使得便于安装固定使用,限位固定盖的套管外壳通过内部的凹槽,使得便于套接固定连接在左侧集流管上,这样便于安装使用,而限位凸柱插接固定连接在输送导流管上,从而有效限位固定住,而且插接后,通过套管外壳外端的定位螺栓固定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从而在分流输送的时候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也称为微通道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扁平管内有数十条细微流道,在扁平管的两端与圆形集管相联。集管内设置隔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
目前,现有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有效固定输送导流管,这样在输送使用的时候不是很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有效固定输送导流管,这样在输送使用的时候不是很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内侧翅片和限位面板,所述内侧翅片安装固定在限位面板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侧翅片和限位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通连接管,所述流通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左侧集流管,所述左侧集流管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导流管,所述左侧集流管和输送导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固定盖,所述流通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右侧集流管,所述右侧集流管的外端设置有制冷输送管。
其中,所述限位固定盖包括密封胶垫、限位凸柱、套管外壳和定位螺栓,所述套管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垫,所述套管外壳的外端中间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套管外壳连接在左侧集流管上,所述限位凸柱连接在输送导流管上。
其中,所述输送导流管包括定位端管、分流中间管和下侧连接管,所述分流中间管的上端设置有定位端管,所述分流中间管的下端设置有下侧连接管,所述分流中间管连接在左侧集流管上,所述定位端管连接在限位固定盖上。
其中,所述制冷输送管包括固定凸块、外侧连接管和中空管壳,所述中空管壳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中空管壳的外端设置有外侧连接管,所述固定凸块连接在右侧集流管上。
其中,所述右侧集流管为圆柱形,且所述右侧集流管的内部呈中空状态。
其中,所述流通连接管共设置有十七个,且所述流通连接管等距固定在内侧翅片的内侧上。
其中,所述左侧集流管和输送导流管通过套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所述输送导流管位于左侧集流管的内部中间位置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限位固定盖结构,使得便于安装固定使用,限位固定盖的套管外壳通过内部的凹槽,使得便于套接固定连接在左侧集流管上,这样便于安装使用,而限位凸柱插接固定连接在输送导流管上,从而有效限位固定住,而且插接后,通过套管外壳外端的定位螺栓固定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从而在分流输送的时候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正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限位固定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输送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输送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固定盖;11、密封胶垫;12、限位凸柱;13、套管外壳;14、定位螺栓;2、内侧翅片;3、左侧集流管;4、流通连接管;5、输送导流管;51、定位端管;52、分流中间管;53、下侧连接管;6、限位面板;7、右侧集流管;8、制冷输送管;81、固定凸块;82、外侧连接管;83、中空管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内侧翅片2安装固定在限位面板6的内侧位置上,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通连接管4,流通连接管4共设置有十七个,且流通连接管4等距固定在内侧翅片2的内侧上,流通连接管4的左端设置有左侧集流管3,左侧集流管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导流管5,左侧集流管3和输送导流管5通过套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输送导流管5位于左侧集流管3的内部中间位置上;
输送导流管5包括定位端管51、分流中间管52和下侧连接管53,分流中间管52的上端设置有定位端管51,分流中间管52的下端设置有下侧连接管53,分流中间管52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定位端管51连接在限位固定盖1上;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内部的流通连接管4,使得便于输送,这样通过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便于换热使用,而输送导流管5通过左侧集流管3,从而有效固定住,这样便于输送使用,输送导流管5的分流中间管52套接固定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而定位端管51固定连接在限位固定盖1上,从而通过下侧连接管53便于和外部连接使用,这样便于进行使用;
左侧集流管3和输送导流管5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固定盖1;
限位固定盖1包括密封胶垫11、限位凸柱12、套管外壳13和定位螺栓14,套管外壳1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凸柱12,限位凸柱12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垫11,套管外壳13的外端中间设置有定位螺栓14,套管外壳13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限位凸柱12连接在输送导流管5上;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左侧集流管3和输送导流管5外端连接处的限位固定盖1,使得便于固定使用,限位固定盖1的套管外壳13通过内部的凹槽,使得便于套接固定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这样便于安装使用,而限位凸柱12插接固定连接在输送导流管5上,从而有效限位固定住,而且插接后,通过套管外壳13外端的定位螺栓14固定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从而在分流输送的时候更加稳定;
流通连接管4的右端设置有右侧集流管7,右侧集流管7为圆柱形,且右侧集流管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右侧集流管7的外端设置有制冷输送管8;
制冷输送管8包括固定凸块81、外侧连接管82和中空管壳83,中空管壳83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凸块81,中空管壳83的外端设置有外侧连接管82,固定凸块81连接在右侧集流管7上;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右侧集流管7外端的制冷输送管8,从而便于输送连接使用,制冷输送管8的固定凸块81套接固定连接在右侧集流管7上,这样便于安装,从而外侧连接管82在焊接的时候更加方便,而与外部连接时,通过外侧连接管82便于连接输送使用。
工作原理:通过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内部的流通连接管4,使得便于输送,这样通过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便于换热使用,而输送导流管5通过左侧集流管3,从而有效固定住,这样便于输送使用。而左侧集流管3和输送导流管5的连接处通过限位固定盖1进行固定,使得输送导流管5在输送的时候更加稳定,限位固定盖1是由密封胶垫11、限位凸柱12、套管外壳13和定位螺栓14所组成,限位固定盖1的套管外壳13通过内部的凹槽,使得便于套接固定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这样便于安装使用,而限位凸柱12插接固定连接在输送导流管5上,从而有效限位固定住,而且插接后,通过套管外壳13外端的定位螺栓14固定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从而在分流输送的时候更加稳定。而输出时,通过右侧集流管7外端的制冷输送管8,使得便于和外部连接,从而便于循环换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7)

1.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翅片(2)安装固定在限位面板(6)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侧翅片(2)和限位面板(6)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通连接管(4),所述流通连接管(4)的左端设置有左侧集流管(3),所述左侧集流管(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导流管(5),所述左侧集流管(3)和输送导流管(5)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固定盖(1),所述流通连接管(4)的右端设置有右侧集流管(7),所述右侧集流管(7)的外端设置有制冷输送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盖(1)包括密封胶垫(11)、限位凸柱(12)、套管外壳(13)和定位螺栓(14),所述套管外壳(1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凸柱(12),所述限位凸柱(12)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垫(11),所述套管外壳(13)的外端中间设置有定位螺栓(14),所述套管外壳(13)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所述限位凸柱(12)连接在输送导流管(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流管(5)包括定位端管(51)、分流中间管(52)和下侧连接管(53),所述分流中间管(52)的上端设置有定位端管(51),所述分流中间管(52)的下端设置有下侧连接管(53),所述分流中间管(52)连接在左侧集流管(3)上,所述定位端管(51)连接在限位固定盖(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输送管(8)包括固定凸块(81)、外侧连接管(82)和中空管壳(83),所述中空管壳(83)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凸块(81),所述中空管壳(83)的外端设置有外侧连接管(82),所述固定凸块(81)连接在右侧集流管(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集流管(7)为圆柱形,且所述右侧集流管(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连接管(4)共设置有十七个,且所述流通连接管(4)等距固定在内侧翅片(2)的内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集流管(3)和输送导流管(5)通过套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所述输送导流管(5)位于左侧集流管(3)的内部中间位置上。
CN202023218740.2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Active CN214308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8740.2U CN21430828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8740.2U CN21430828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8288U true CN21430828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8740.2U Active CN21430828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8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26582A (en) Single element tube row heat exchanger
CN101109609A (zh) 热交换器
CN214308288U (zh)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CN208505067U (zh) 对流双系统微通道换热器
CN217788542U (zh) 动力电池的换热器、电池包及车辆
KR100873898B1 (ko) 태양열 집열기용 헤더 유니트
CN215982881U (zh) 一种空调机组用高效翅片换热器
CN21293112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加厚结构
CN202083155U (zh) 空气处理机用v型翅片式换热器结构
CN210123213U (zh) 新型的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4250630U (zh) 一种具有多环路微通道的筒状换热器
CN210108121U (zh) 一种可拼装的换热装置
CN206192143U (zh) 微通道换热一体机
CN220170031U (zh) 一种多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16245691U (zh) 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CN216592335U (zh) 一种增加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结构
CN216644631U (zh) 一种高承压的冷媒通道管件
CN209326447U (zh) 一种双层微通道换热器
CN209926916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0802155U (zh) 一种便于封头存油的板翅式换热器
CN114234678B (zh) 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及模块组合式管式换热器
CN213396679U (zh) 碳化硅换热板及其换热器
CN217275737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组件
CN219347449U (zh) 一种无拉杆列管换热器
CN215063888U (zh) 一种翅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