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5369U -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5369U
CN214305369U CN202022380930.8U CN202022380930U CN214305369U CN 214305369 U CN214305369 U CN 214305369U CN 202022380930 U CN202022380930 U CN 202022380930U CN 214305369 U CN214305369 U CN 214305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water
water inlet
rota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809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郑君
林文渊
邓飞明
邓小清
刘启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809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5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5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5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该分水阀芯包括:外壳、转动柱和拨动件。拨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柱,另一端穿过所述条槽而伸出所述外壳;其中,所述拨动件沿所述条槽滑动时能带动所述转动柱转动;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能将所述外进水流道与所述内出水流道相接通;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能将所述内进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出水流道相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接通。在使用分水阀芯时,可以在周向滑动拨动件来对分水阀芯内的水路进行切换,同时这种分水阀芯的体积小、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一种阀门技术,尤指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背景技术
淋浴龙头是卫浴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出水设备,其内部安装有混水阀芯和分水阀芯。混水阀芯能够将冷水和热水混合后输出给分水阀芯。分水阀芯则负责实现多路分水,例如分别将水分配给顶喷、花洒或下方出水管。
然而,现有的分水阀芯的体积较大,同时,分水阀芯的控制方式通常为按键式换挡或旋钮式换挡,控制方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水阀芯,可以在周向滑动拨动件来对分水阀芯内的水路进行切换,同时这种分水阀芯的体积小、结构简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水阀芯,其包括:
外壳,包括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柱状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部的开口、从所述外壳外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端面所述外壳外的外进水流道、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外壳外的第一外出水流道、从所述外壳外所述柱状空腔的内周面延伸到所述外壳外所述柱状空腔的内周面的第一进水口,以及所述柱状空腔的内周面延伸到所述外壳外贯通所述外壳的侧壁的条槽;
转动柱,设置在所述柱状空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之间间隙配合,包括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相抵接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端面的内出水流道、从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所述底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底端的端面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上的内进水流道;
拨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柱,另一端穿过所述条槽而伸出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条槽沿所柱状空腔的周向延伸,所述拨动件沿所述条槽滑动时能带动所述转动柱转动;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能将所述外进水流道与所述内出水流道相接通;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能将所述内进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出水流道相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接通。
可以在周向滑动拨动件来对分水阀芯内的水路进行切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龙头,包括上述分水阀芯。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淋浴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龙头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分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分水阀芯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分水阀芯的左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外壳的全剖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转动柱的全剖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分水阀芯的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在第一位置时分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在第一位置时分水阀芯的全剖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在第二位置时分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在第二位置时分水阀芯的全剖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在第三位置时分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在第三位置时分水阀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水阀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俯视转盘和静止盘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仰视转盘和静止盘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档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圆筒、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的半剖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淋浴套件的结构。该淋浴套件包括龙头4、淋浴管5、顶喷7、软管6、花洒8和出水管91。淋浴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龙头4和顶喷7。软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龙头4和花洒8。出水管91 的一端连接于龙头4,另一端向斜下方延伸。
如图2、3所示,龙头4包括壳体41、混水阀芯42和分水阀芯10。混水阀芯42和分水阀芯10均安装在壳体41上。壳体41上设置有热水接头412 和冷水接头413。混水阀芯42设置在壳体41内,壳体41内设置有冷水通道 415和热水通道414。冷水通道415的两端分别连接混水阀芯42和冷水接头413。冷水接头413通过冷水通道415连接于混水阀芯42。热水通道414的两端分别连接混水阀芯42和热水接头412。热水接头412通过热水通道414连接于混水阀芯42。
热水接头412用于外接热水管(图中未示出)。热水管通过热水接头412 向混水阀芯42内输入热水。冷水接头413用于外接冷水管(图中未示出)。冷水管通过冷水接头413向混水阀芯42输入冷水。冷水和热水可以在混水阀芯42中按照设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壳体41内还设置有一条混合水流道411。混合水流道411从混水阀芯42的出口延伸到分水阀芯10。冷水和热水在混水阀芯42中混合均匀后输送到分水阀芯10。顶喷7、花洒8和出水管91均连通于分水阀芯10,最后由分水阀芯10将混合均匀的水选择性地分配给顶喷7、花洒8和出水管91之中的一个。
如图4、8、9所示,分水阀芯10包括外壳1、转动柱2和拨动件36。外壳1中设置有柱状空腔11。该柱状空腔11为直通道。转动柱2为直条形。转动柱2设置在该柱状空腔11内,且与该柱状空腔11同轴设置。转动柱2与外壳1之间间隙配合,转动柱2能相对外壳1转动。
如图7、8、10所示,外壳1包括圆筒12、底座14和静止盘15。圆筒12 为直筒。如图17、18所示,底座14为圆柱形。底座14覆盖在圆筒12的一端上。底座14与圆筒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是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底座1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43。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43垂直贯穿底座14。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43均偏离底座14的中心设置。第一通孔142朝外的开口为第一出水口145。第二通孔143朝外的开口为第二出水口146。
如图19、20所示,静止盘15为圆柱形。静止盘15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陶瓷。静止盘15设置在圆筒12内,静止盘15与圆筒12同轴设置。静止盘15 的外周面抵接于圆筒12的内周面。静止盘15覆盖在底座14上。静止盘15 朝向底座14的一端上设置有一个限位孔154。底座14朝向静止盘15的一端上设置有一个限位筋144。该限位筋144插入到该限位孔154内使得静止盘 15不能相对于底座14转动。静止盘15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152、第四通孔 153和第一通道151。第一通道151从静止盘15的外周面延伸到静止盘15背离底座14一端的端面上。第三通孔152和第四通孔153均垂直贯穿静止盘15。第三通孔152和第四通孔153偏离静止盘15的中心设置。底座14上的第一通孔142和该第三通孔152相对齐,使得第一通孔142和第三通孔152相接通。底座14上的第二通孔143和第四通孔153相对齐,使得第二通孔143和第四通孔153相接通。
如图5、6所示,圆筒12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35、第二进水口136、第三进水口137和条槽134。条槽134设置在圆筒12背离底座14的一端的侧壁上。条槽134贯通圆筒12的侧壁。条槽134沿圆筒12的周向延伸。第一进水口135、第二进水口136和第三进水口137均位于圆筒12靠近底座14的一端上。第一进水口135、第二进水口136和第三进水口137均径向贯穿圆筒 12的侧壁。第一进水口135和第二进水口136到底座14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均大于第三进水口137到底座14之间的距离。第三进水口137平齐于静止盘 15,且第三进水口137与第一通道151在静止盘15的外周面上的开口对齐。这样,第三进水口137和第一通道151相接通。
这样,如图8所示,圆筒12和静止盘15围合出一个柱状空腔11。柱状空腔11包括第一端112以及与该第一端112相对的第二端111,柱状空腔11 的第一端112为其背离静止盘15的一端,柱状空腔11的第二端111为其靠近静止盘15的一端。圆筒12的第二端112的开口为柱状空腔11的出口113。柱状空腔11的第二端111的端面为静止盘15背离底座14一端的端面。
如图12、14、16所示,外壳1还设置有均连通柱状空腔11的第一外出水流道114、第二外出水流道115和外进水流道116。如图14所示,该第一外出水流道114包括底座14上的第一通孔142和静止盘15上的第三通孔152。如图16所示,该第二外出水流道115包括底座14上的第二通孔143和静止盘15上的第四通孔153。如图12所示,该外进水流道116包括圆筒12上的第三进水口137和静止盘15上的第一通道151。
如图9、10所示,转动柱2包括依次连接的转盘23、第一转套24和第二转套25。转盘23、第一转套24和第二转套25依次连接在一起。转盘23为大致的圆盘形。转盘23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陶瓷。转盘23设置在圆筒12内转动,且与圆筒12同轴设置。如图6所示,转盘23与圆筒12上的第一进水口135和第二进水口136平齐。转盘23与圆筒12之间间隙配合,转盘2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转盘23覆盖在静止盘15背离底座14的一侧。如图18、19 所示,转盘23上设置有第二通道232和内进水流道231。第二通道232贯通转盘23的相对两端。第二通道232在转盘23靠近静止盘15一端的开口偏离转盘23的轴线。内进水流道231从转盘23朝向静止盘15的端面延伸到转盘 23的外周面上。内进水流道231可以构造为一个缺口,该缺口位于转盘23朝向静止盘15的一端的端部的外缘上。
如图7、21所示,第一转套24为圆形筒体。第一转套24设置在圆筒12 内,且与圆筒12同轴设置。第一转套24与圆筒12之间间隙配合。第一转套 24能绕自身的轴线在圆筒12内转动。第一转套24的一端连接于转盘23背离静止盘15的一端。第一转套24内具有一个内孔245。该内孔245轴向贯通第一转套24。第一转套24的内孔245连通于转盘23的第二通道232。
如图12、22所示,第二转套25为圆形筒体。第二转套25设置在圆筒12 内,且与圆筒12同轴设置。第二转套25与圆筒12之间间隙配合。第二转套 25能绕自身轴线在圆筒12内转动。第二转套2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套24背离转盘23的一端。第二转套25内具有一个内孔258,该内孔258轴向贯穿第二转套25。第二转套25的内孔258连通于第一转套24的内孔245。第二转套25的外周面上设置一个第一盲孔253,该第一盲孔253与筒体上的条槽134 对齐。第二转套25背离第一转套24一端的开口为第三出水口211。
如图9所示,转动柱2包括顶端21以及与该顶端21相对的底端22。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柱2的顶端21为靠近第二转套25的一端,转动柱2的底端22为靠近转盘23的一端。转动柱2的底端22的端面为转盘23朝向静止盘15的端面。转动柱2上形成内进水流道231和内出水流道212。内进水流道231设置在转盘23上。内出水流道212包括依次连通的转盘23的第二通道232、第一转套24的内孔245和第二转套25的内孔258。
如图4所示,拨动件36为直条形。拨动件36的一端插入第二转套25的第一盲孔253内,另一端穿过圆筒12上的条槽134而伸出圆筒12。
从外壳1的侧面推动拨动件36沿条槽134滑动,拨动件36带动转动柱2 绕自身轴线转动,使得转动柱2切换该分水阀芯10中的水路。
如图11、12所示,转动柱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外壳1上的外进水流道 116在柱状空腔11的第二端111端面上的开口(即第一通道151在静止盘15 朝向转盘23的端面上的开口)与转动柱2上的内出水流道212在转动柱2的底端22端面上开口(即第二通道232在转盘23朝向静止盘15的端面上的开口)对齐,第三进水口137和第三出水口211相接通。水流能从第三进水口 137进入分水阀芯10,然后依次流经外进水流道116和内出水流道212,最终从内出水流道212末端的第三出水口211流出。即,水流从第三进水口137 进入并依次流过第一通道151、第二通道232、第一转套24的内孔245和第二转套25的内孔258,最后从第三出水口211流出。此时,转盘23上的内进水流道231与静止盘15上的第三通孔152和第四通孔153相互错开,这样,转盘23隔断第一进水口135和第一出水口145之间水路以及第二进水口136和第二进水口146之间的水路。
如图13、14所示,转动柱2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转动柱2上的内进水流道231在转动柱2底面上的开口(即转盘23上的内进水流道231在朝向静止盘15的端面上的开口)与外壳1上的第一外出水流道114在柱状空腔11的第二端111端面上的开口(即静止盘15上的第三通孔152在静止盘15朝向转盘23的端面上开口)相对齐,且转动柱2上的内进水流道231在该转动柱 2外周面上的开口与外壳1上的第一进水口135相对齐,第一进水口135和第一出水口145相接通。水流能从第一进水口135进入分水阀芯10,然后依次流经内进水流道231和第一外出水流道114,最终从第一外出水流道114末端的第一出水口145流出。即在本实施例中,水流从第一进水口135进入并依次流过内进水流道231、第三通孔152和第一通孔142,最后从第一出水口145 流出。此时,转盘23上的内进水流道231与静止盘15上的第四通孔153相互错开,转盘23上的第一通道151与静止盘15上的第二通道232相互错开,转盘23封闭第二进水口136,同时隔断第三进水口137和第三出水口211之间的水路。
如图15、16所示,转动柱2转动到第三位置时,转动柱2上的内进水流道231在转动柱2底面上的开口(即转盘23上的内进水流道231在朝向静止盘15的端面上的开口)与外壳1上的第二外出水流道115在柱状空腔11的第二端111端面上的开口(即静止盘15上的第四通孔153在静止盘15朝向转盘23的端面上开口)相对齐,且转动柱2上的内进水流道231在该转动柱 2外周面上的开口与外壳1上的第二进水口136相对齐,第二进水口136和第二出水口146相接通。水流能从第二进水口136进入分水阀芯10,然后依次流经内进水流道231和第二外出水流道115,最终从第二外出水流道115末端的第二出水口146流出。即在本实施例中,水流从第二进水口136进入并依次流过内进水流道231、第四通孔153和第二通孔143,最后从第二出水口146 流出。此时,转盘23上的内进水流道231与静止盘15上的第三通孔152相互错开,转盘23上的第一通道151与静止盘15上的第二通道232相互错开。转盘23隔断第一进水口135和第一出水口145之间的水路以及第三进水口137 和第三出水口211之间的水路。
在本实施例中,分水阀芯10的第一进水口135、第二进水口136和第三进水口137均通过混合水流道411连通于混水阀芯42。混水阀芯42通过混合水流道411同时向第一进水口135、第二进水口136和第三进水口137注水。
如图3所示,龙头4下方还设置有出水管组件9。出水管组件9包括分流接头90、第一圆管93和第二圆管94。分流接头90包括管柱92和出水管91。出水管91的一端连接于管柱92的外周面。管柱92的上端连接于龙头4的壳体41。管柱92位于分水阀芯10的正下方。分流接头90内设置有第一出水流道95和第二出水流道96。第一出水流道95从管柱92的上端延伸到出水管 91背离管柱92的一端。第二出水流道96沿轴向贯穿管柱92。
第一圆管93的一端插入到壳体41内而与分水阀芯10的第一出水口145 相接通,第一圆管93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出水流道95中而与第一出水流道 95相接通。第二圆管94的一端插入到壳体41内而与分水阀芯10的第二出水口146相接通,第二圆管94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出水流道96中而与第二出水流道96相接通。管柱92的下端还具有用于连接于软管6的接口,使得第二出水流道96背离第二圆管94的一端能接通于软管6。
这样,第一出水口145依次通过第一圆管93、第一出水流道95连通于出水管91,第二出水口146依次通过第二圆管94和第二出水流道96和软管6 连通于花洒8,第三出水口211通过连接在分水阀芯10上的淋浴管5接通于顶喷7。
当第一进水口135与第一出水口145相连通时,水流依次通过第一进水口135、第一出水口145而到达出水管91;当第二进水口136与第二出水口 146相连通时,水流依次通过第二进水口136、第二出水口146和软管6而到达花洒8;当第三进水口137与第三出水口211相连通时,水流依次通过第三进水口137、第三出水口211和淋浴管5而到达顶喷7。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8、24所示,圆筒1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管段131、第二管段132和第三管段133。第一管段131、第二管段132和第三管段133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管段131、第二管段132和第三管段133的内径依次减小。底座14设置在第一管段131背离第二管段132的一端。静止盘15和转盘23均设置在第一管段131内。
如图7、21所示,第一转套24包括第一套筒241和第一凸环242。第一套筒241的外径略小于第二管段132的的内径。第一套筒241从第一管段131 伸入到第二管段132。第一凸环242设置在第一套筒241位于第一管段131中的一端上。第一凸环242从第一套筒241的外周面上径向向外伸出。第一凸环242的外径略小于第一管段131的内径。第一凸环242夹设在转盘23的端面与第二管段132的端面之间。
由于第一凸环242夹设在第一凸环242夹设在转盘23的端面与第二管段 132的端面之间,第一转套24仅能绕轴线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避免第一转套24脱出圆筒12。
如图7、22所示,第二转套25包括第二套筒251和第二凸环257。第二套筒251的外径略小于第三管段133的的内径。第二套筒251从第二管段132 伸入到第三管段133。第二凸环257设置在第二套筒251位于第二管段132中的一端上。第二凸环257从第二套筒251的外周面上径向向外伸出。第二凸环257的外径略小于第二管段132的内径。第二凸环257夹设在第一套筒241 的端面与第三管段133的端面之间。
由于第二凸环257夹设在第二凸环257夹设在第一套筒241的端面与第三管段133的端面之间,第二转套25仅能绕轴线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避免第二转套25脱出圆筒12。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22、24所示,第二转套25还包括连接管252。连接管252为直圆管。连接管252的外径小于第二套筒251的外径。连接管252与第二套筒251同轴设置。连接管252设置在第二套筒251朝向第一套筒241的一端。连接管25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255。连接孔255 径向贯穿连接管252的管壁。连接管252的外径还小于第一套筒241的内径。连接管252插入到第一套筒241内。
如图7、21、24所示,第一套筒24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两个销槽243。两个销槽243对称设置在第一套筒241靠近第二套筒251的一端。销槽243从第一套筒241靠近第二套筒251的端部向背离第二套筒251的方向延伸。两条销槽243分别与连接管252上的两个连接孔255对齐。
如图7、24所示,转动柱2还包括定位销26。定位销26为直条形。定位销26的外径小于连接孔255的内径以及销槽243的宽度。定位销26的依次穿过两个连接孔255。定位销26的两端分别伸出连接管252,并分别延伸到两个销槽243中。
定位销26将第一套筒241和第二套筒251连接起来,使得第二套筒251 在转动时能带动第一套筒241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转盘23还设置有多个限位槽233。限位槽233 的数量可以是4个。多个限位槽233均匀地分布在转盘23朝向第一转套24 的一端的边缘上。
如图21所示,第一转套24的第一凸环242上还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244。限位凸起244从第一凸环242朝向转盘23方向凸出。多个限位凸起244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凸环242上。限位凸起244的数量与限位槽233的数量相同。限位凸起244与限位槽233一一对应设置。限位凸起244插入到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槽233内。
由于限位凸起244插入到限位槽233内,第一转套24能带动转盘23绕自身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22、24所示,第一套筒241的外周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第二盲孔247。设置在第一套筒241靠近第一凸环242的位置。
如图7、23、24所示,分水阀芯10还包括档位销34和弹性件33。弹性件33设置在第二盲孔247内。弹性件33可以是螺旋弹簧。档位销34为大致的柱状结构。档位销34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套筒241的轴线,档位销34包括大直径段341和小直径段342。大直径段341和小直径段342同轴设置,大直径段341的一端连接于小直径段342的一端。大直径段341的直径大于小直径段342的直径。档位销34的小直径段342插入到第二盲孔247中,档位销 34的大直径段341伸出第二盲孔247而与第二管段132相抵。弹性件33套在小直径段342上。弹性件33的一端抵接于大直径段341朝向小直径段342的一端的端部,弹性件33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盲孔247的孔底。大直径段341 背离小直径段342的端面为球面,该球面与第二管段132相抵。
第二管段13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3个档位槽138。档位槽138从第二管段 132朝向第一管段131的一端向背离第一管段131的方向延伸。3个档位槽138 处于同一个垂直于第二管段132的轴线的平面上。
在转动柱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档位销34的大直径段341部分陷入到第一个档位槽138内。在转动柱2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档位销34的大直径段341 部分陷入到第二个档位槽138内。在转动柱2转动到第三位置时,档位销34 的大直径段341部分陷入到第三个档位槽138内。这就使得转动柱2旋转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时档位销34都能插入到档位槽138内,使得转动柱2不易再次转动,从而锁定分水阀芯10的状态。
在档位销34陷入到档位槽138内后,对转动柱2施加一个较大的力矩,该档位销34的球面与档位槽138的开口边缘相互挤压而使得档位槽138的开口边缘对档位销34施加一个挤压力,该挤压力具有一个轴向的分力,该分力指向第二盲孔247的孔底。当该分力大于弹性件33对档位销34所施加的弹力时,档位销34将弹性件33压缩,档位销34最终能脱离档位槽138而解除对分水阀芯10的锁定。另外,这种设置还能使启动分水阀芯10时的启动手感较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分水阀芯10还包括手柄37和筒体38。筒体38为圆筒形,套装在第三管段133上。筒体38与第三管段133 之间间隙配合。筒体38能绕第三管段133转动。拨动件36朝外的一端连接于筒体38。拨动件36可以是螺钉,该螺钉优选为沉头螺钉,筒体38上设置有一个螺孔381,拨动件36拧入该螺孔381而插入到第二转套25的第一盲孔 253中。手柄37设置在筒体38外,且与筒体38固定连接。手柄37为平板结构,手柄37平行于筒体38的轴线。
可以通过推动手柄37的转动来带动拨动件36沿条槽134滑动,进而带动转动柱2转动,从而实现分水阀芯10内的水路的切换。同时,筒体38还覆盖条槽134,使得外观更加美观。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10所示,分水阀芯10还包括两个第一密封圈31。第一密封圈31可以是O形密封圈。两个第一密封圈31均套装在第二套筒251上。第一密封圈31的内缘抵接于第二套筒251的外周面,第一密封圈31的外缘抵接于第三管段133的内周面。两个第一密封圈31分布在条槽134的相对两侧。这样就能避免第三管段133中的水从条槽134中漏出。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22所示,第二套筒251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一环形凹槽254。第一环形凹槽254与第二套筒251同轴设置。两个第一密封圈31分别部分嵌入到这两个第一环形凹槽254内。
第一密封圈31部分嵌入到第一环形凹槽254内能避免第一密封圈31在第二套筒251的轴向窜动。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10所示,分水阀芯1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35。第二密封圈35套装在连接管252上,并夹设在连接管252和第一套筒 241之间。第二密封圈35用于密封第一转套24和第二转套25之间的间隙。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连接管252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256。第二环形凹槽256由连接管252的外周面凹陷形成。第二环形凹槽256与连接管252同轴设置。第二密封圈35的内缘部分嵌入到该第二环形凹槽256内。
由于第二密封圈35部分嵌入在第二环形凹槽256中,第二环形凹槽256 限定了第二密封圈35的位置,使得第二密封圈35不会在使用过程中移动。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10所示,分水阀芯1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32。第三密封圈32夹设在第一转套24和转盘23之间。第三密封圈32与第一转套24同轴设置。第三密封圈32用于密封第一转套24与转盘23之间的缝隙。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转套24朝向转盘23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246。第三环形凹槽246由第一转套24朝向转盘23的端面凹陷而成。第三环形凹槽246位于该端面的外缘。第三密封圈32的一端部分嵌入到该第三环形凹槽246内。
由于第三密封圈32被部分嵌入在第三环形凹槽246内,第三环形凹槽246 限定了第三密封圈32的位置,使得第三密封圈32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7、10、25所示,转动柱2还包括密封垫 16。该密封垫16夹设在静止盘15与底座14之间。密封垫16包括两个密封环161。两个密封环161可以连接在一起。一个密封环161环绕在底座14的第一通孔142的周围,另一个密封环161环绕在底座14的第二通孔143的周围。密封垫16用于密封静止盘15与底座14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水从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43靠近静止盘15的一端渗出。
如图17所示,在底座14朝向静止盘15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安装槽141。安装槽141环绕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43。安装槽141的形状与密封垫 16的形状相匹配。密封垫16部分嵌入到该安装槽141内。密封垫16被固定在安装槽141内,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Claims (12)

1.一种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柱状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部的开口、从所述外壳外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外进水流道、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外壳外的第一外出水流道、从所述外壳外延伸到所述柱状空腔的内周面的第一进水口,以及贯穿所述外壳的侧壁的条槽;
转动柱,设置在所述柱状空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之间间隙配合,包括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相抵接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端面的内出水流道、从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的端面上的内进水流道;
拨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柱,另一端穿过所述条槽而伸出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条槽沿所柱状空腔的周向延伸,所述拨动件沿所述条槽滑动时能带动所述转动柱转动;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能将所述外进水流道与所述内出水流道相接通;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能将所述内进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出水流道相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包括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外壳外的第二外出水流道以及从所述外壳外延伸到所述柱状空腔的内周面的第二进水口;
所述转动柱转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内进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出水流道相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圆筒、覆盖在圆筒一端的底座、设置在圆筒内且覆盖在所述底座上的静止盘;
所述圆筒还设置有与所述静止盘平齐的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在圆筒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静止盘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静止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齐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齐的第四通孔以及从所述静止盘的外周面延伸到所述静止盘的背离所述底座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静止盘的外周面上的开口与所述第三进水口对齐,所述外进水流道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进水口;
所述第一外出水流道包括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外出水流道包括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包括:
转盘,设置在所述圆筒内且与所述圆筒同轴,覆盖在所述静止盘背离所述底座的一面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转盘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均与所述转盘平齐;
第一转套,设置在所述圆筒内且与所述圆筒同轴,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盘背离所述静止盘的一面,其内孔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以及
第二转套,设置在所述圆筒内且与所述圆筒同轴,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套背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其内孔连通于所述第一转套的内孔;
其中,所述内进水流道从所述转盘的外周面延伸到所述转盘朝向所述静止盘的端面上,所述内出水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转套的内孔和所述第二转套的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包括依次连接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依次减小;
所述底座覆盖在所述第一管段背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
所述静止盘和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内;
所述第一转套包括从所述第一管段延伸到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一套筒以及从所述第一套筒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夹设于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之间;
所述第二转套包括从所述第二管段延伸到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套筒以及从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二管段内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夹设于所述第一转套与所述第三管段的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套还包括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套筒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
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套筒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管从所述第二套筒朝向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套筒内;
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周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条销槽,所述销槽从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二套筒的方向延伸;
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与两个所述销槽对齐;
所述转动柱还包括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连接孔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个所述销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朝向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的边缘上设置有限位槽;
所述第一转套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转盘方向凸出的限位凸起;
其中,所述限位凸起插入到所述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面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二盲孔;
所述分水阀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盲孔内的弹性件以及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盲孔中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档位销;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档位销和所述第二盲孔的孔底;
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3个档位槽;
当所述转动柱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档位销能分别插入到3个所述档位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水阀芯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外壳上且覆盖在所述条槽上的筒体、设置在筒体的外壁上的手柄,以及贯穿所述条槽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和所述转动柱的拨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套装在所述转动柱上的两个第一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缘抵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条槽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第一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部分嵌入到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
12.一种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水阀芯。
CN202022380930.8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Active CN214305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0930.8U CN214305369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0930.8U CN214305369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5369U true CN21430536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80930.8U Active CN214305369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53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8581A (zh) * 2020-10-23 2021-01-15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8581A (zh) * 2020-10-23 2021-01-15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2040B2 (en) Faucet with two outlets
RU2091653C1 (ru) Смесительный клапан
US5775373A (en) Flow-diverter valve
US5871032A (en) Diverter valve assembly for control of multiple discharge in a mixing faucet
US10161535B2 (en) Fluid control valves
JP2008525744A (ja) 水制御弁
CN214305369U (zh)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US5901387A (en) Switch of a water tap
US4161191A (en) Adaptor for connection to a faucet
MXPA04007290A (es) Montaje de valvula derivadora de orificios multiples con reten integral.
CN213871189U (zh) 一种分水阀及其阀芯
CN112228581A (zh)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WO2022082945A1 (zh) 一种分水阀及其阀芯
CN116537323A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悬臂水龙头
WO2022126881A1 (zh) 淋浴套件及其龙头、分水阀芯
CN215908451U (zh) 淋浴套件及其龙头、分水阀芯
CN215293715U (zh) 一种流体三档转换阀
US7121303B1 (en) Mixed water faucet
CN114484007A (zh) 一种带锁合功能的户外水龙头
CN215293714U (zh) 一种三档流体转换阀
CN216867538U (zh) 可切换水路的出水装置
CN211525606U (zh) 一种具有不断流功能的阀芯
CN114738518B (zh) 一种阀组及厨卫器具
CN113217664A (zh) 一种三档流体转换阀
CN217234500U (zh) 一种新型三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