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6153U - 车用功能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用功能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6153U
CN214296153U CN202022844437.7U CN202022844437U CN214296153U CN 214296153 U CN214296153 U CN 214296153U CN 202022844437 U CN202022844437 U CN 202022844437U CN 214296153 U CN214296153 U CN 214296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assembly according
vehicular
accessory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44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醒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y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罗醒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罗醒文 filed Critical 罗醒文
Priority to CN2020228444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6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6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6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功能组件,安装在车轮的前/后侧上方,包括向下竖直或倾斜延伸而成的侧挡部,所述侧挡部为具有载体功能的功能件,或所述侧挡部设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功能安装结构;将功能组件安装到车身且在车轮侧上方进行使用,即可自身作为功能件,同时作为车辆的轮眉功能进行使用,还可以配合车辆原有的轮眉进行安装,增加了载物功能,充分利用车轮前/后侧上方的空间位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车用功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功能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一些SUV、吉普、皮卡、货车等车型的车轮前/后侧一般会存在一定的空间位置,该空间位置一般空置或设置轮眉;若是空置,则在行车过程中地面上的泥浆或水等随车轮甩到车身上;若是单纯的设置轮眉,则依旧不能充分的利用车轮侧方的空间。为此,如何合理利用车轮侧方的空间是当前设计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用功能组件,能够有效利用车轮侧侧上方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用功能组件,安装在车轮的前/后侧上方,包括向下竖直或倾斜延伸而成的侧挡部,所述侧挡部为具有载体功能的功能件,或所述侧挡部设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功能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功能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功能组件安装到车身且在车轮侧上方进行使用,即可自身作为功能件,同时作为车辆的轮眉功能进行使用,还可以配合车辆原有的轮眉进行安装,增加了载物功能,充分利用车轮前/后侧上方的空间位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安装结构上安装功能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侧挡部的上侧面,所述功能附件通过所述功能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侧挡部的上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侧挡部的下侧面,所述功能附件通过所述功能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侧挡部的下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挡部的下端设有横向延伸的承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安装结构为设于所述侧挡部中部且带有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功能附件通过抽取方式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挡部侧壁上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利用螺钉将所述功能附件固定在车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设有两个所述侧挡部,两个所述侧挡部的上端相互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侧挡部的上端通过与其形状配合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和所述功能安装结构之间为不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和所述功能安装结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设有可开合的盖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上部设有进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底部设有出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附件为灯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组件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车身或轮眉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功能附件安装在侧挡部下侧面示意图;
图3是侧挡部设有承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侧挡部设有安装腔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侧挡部其中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6是侧挡部其中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7是两个侧挡部对接的其中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8是两个侧挡部对接的其中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9是两个侧挡部对接的其中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10是功能附件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侧挡部100;功能安装结构200;功能附件300;承重部110;安装腔120;凸边130;第一安装孔140;第二安装孔310;连接件400;盖子320;进液口330;出液口3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车用功能组件,安装在车轮的前/后侧上方,包括向下竖直或倾斜延伸而成的侧挡部100,所述侧挡部100为具有载体功能的功能件,或所述侧挡部100设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功能安装结构200。
侧挡部100可以以竖直向下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其中,侧挡部100可以呈线性,或者呈弧形等形状。如图1所示为侧挡部100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侧挡部100呈线性且倾斜延伸。
当侧挡部100为具有载体功能的功能件时,侧挡部100可以为如箱体、盒体等,具有可以承载、容纳等载体功能的功能件,一方面可直接利用中挡部100自身进行载物,另一方面利用中挡部100的下侧面对车轮的侧上方进行挡水、挡泥等作用。
当侧挡部100设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功能安装结构200时,功能安装结构200可以为挂钩、托架、卡槽、锁件、焊接、螺钉孔位、绑带等各种结构形式,其装载的物品可以为但不限于储物箱、工具箱、水箱、油箱、背包、行李箱、冷藏箱、装饰配件等物件。
当车轮前/后侧上方为空置时,功能组件可直接安装在车身上且位于车轮前/后侧上方进行使用。在没有载物时,功能组件即作为轮眉进行使用。
当车轮前/后侧上方设有轮眉时,功能组件可安装在轮眉斜面的上方或下方,且位于车轮的前/后侧上方(安装在轮眉下方时只需保证功能组件和车轮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即可),利用功能组件进行载物。
将功能组件安装到车身且在车轮侧上方进行使用,即可自身作为功能件,同时作为车辆的轮眉功能进行使用,还可以配合车辆原有的轮眉进行安装,增加了载物功能,充分利用车轮前/后侧上方的空间位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上安装功能附件(300),增加功能组件的使用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功能安装结构200设置于侧挡部100的上侧面,功能附件300通过功能安装结构200固定在侧挡部100的上侧面上。功能安装结构200可以为挂钩、捆绑、卡接、插接、螺钉等结构方式将功能附件300固定安装在侧挡部100的上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功能安装结构200设置于侧挡部100的下侧面,功能附件300通过功能安装结构200固定在侧挡部100的下侧面上。功能安装结构200可以为挂钩、捆绑、卡接、插接、螺钉等结构方式将功能附件300固定安装在侧挡部100的上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侧挡部100的下端设有横向延伸的承重部110。如图3所示,当功能安装结构200设置于侧挡部100的上侧面时,承重部110从侧挡部100的下端朝向侧挡部100的上侧面所在侧横向延伸,功能附件300安装在侧挡部100上侧面。当功能安装结构200设置于侧挡部100的下侧面时(图中未示出),承重部110从侧挡部100的下端朝向侧挡部100的下侧面所在侧横向延伸。利用承重部110对功能附件300进行承托,提高侧挡部100对功能附件300的承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安装结构200为设于侧挡部100中部且带有开口的安装腔120,功能附件300通过抽取方式置于安装腔120内。如图4所示,安装腔120的开口可以以朝向背离车厢侧壁的方向开设,功能附件300则通过类似抽屉开闭的抽取放置安装在安装腔1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侧挡部100侧壁上设有凸边130,凸边130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40。凸边130可以从侧挡部100朝向车厢的侧壁边缘处向上或向下延伸而成。安装时,在车厢上钻出和各第一安装孔140位置对应的通孔,侧如图5所示,挡部100的第一安装孔140和车厢上的通孔配合使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连接,以此将侧挡部固定在车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附件30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0,第二安装孔310利用螺钉将功能附件300固定在车厢上。如图6所示,第二安装孔310设置在功能附件300的侧壁上,在车轮所在位置上方处的车厢上开设与第二安装孔310位置对应的通孔,使用螺钉将第二安装孔310和通孔进行连接,从而将功能附件300固定在车厢上。功能附件300通过功能安装结构200与侧挡部连接,相当于通过功能附件300间接将侧挡部固定在车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设有两个侧挡部100,两个侧挡部100的上端相互对接。如图7所示,侧挡部100的上端可以设置呈尖角状,或如图8在上端横向延伸出一段连接段,两个侧挡部100安装在车厢上时,两个侧挡部100的安装位置使得两者的上端对接在一起,从而环绕于车轮上方,同时对车轮的正上方和侧上方进行挡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两个侧挡部100的上端通过与其形状配合的连接件400进行连接。如图9所示,侧挡部100的上端呈尖角状,连接件400的形状配合两个侧挡部100的上端对接后的形状,即连接件400呈倒V形。通过连接件400将两个侧挡部100对接在一起后安装在车厢上进行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附件300和功能安装结构200之间为不可拆卸连接。功能附件300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功能安装结构200上,或者功能附件300和侧挡部一体成型,以此形成不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附件300和功能安装结构2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功能安装结构200可以为挂钩、绑带、卡扣、锁扣、插槽、螺钉等结构,以此将功能附件300通过挂接、捆绑、卡接、锁合、插接、螺钉紧固等方式固定在侧挡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附件300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可以为工具箱、水箱、油箱、冷藏箱、抽屉等,进行存放工具、水、汽油、食物等。
进一步的,功能附件300设有可开合的盖子320。当功能附件300为箱体结构用于存放工具、食物等物品时,盖子320可开合的设置在功能附件300的顶部或侧面上。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功能附件300上部设有进液口330。当功能附件300为箱体结构用于存放水、汽油等液体时,液体通过进液口330倒入到箱体内,进液口330处设有旋盖。
进一步的,功能附件300底部设有出液口340。箱体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出液口340流出,不需将功能附件300取下,方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功能附件300为灯具(图中未示出)。灯具可以为警示灯、照明灯、转向灯等,通过功能安装结构200固定在侧挡部上使用。
其中,功能组件可以通过焊接方式直接固定安装在车身或轮眉上,即将侧挡部100或功能附件300焊接在车身或轮眉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车轮的前/后侧上方,包括向下竖直或倾斜延伸而成的侧挡部(100),所述侧挡部(100)为具有载体功能的功能件,或所述侧挡部(100)设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功能安装结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上安装功能附件(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设置于所述侧挡部(100)的上侧面,所述功能附件(300)通过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固定在所述侧挡部(100)的上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设置于所述侧挡部(100)的下侧面,所述功能附件(300)通过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固定在所述侧挡部(100)的下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部(100)的下端设有横向延伸的承重部(1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为设于所述侧挡部(100)中部且带有开口的安装腔(120),所述功能附件(300)通过抽取方式置于所述安装腔(1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部(100)侧壁上设有凸边(130),所述凸边(130)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4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0),所述第二安装孔(310)利用螺钉将所述功能附件(300)固定在车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所述侧挡部(100),两个所述侧挡部(100)的上端相互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挡部(100)的上端通过与其形状配合的连接件(400)进行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和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之间为不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和所述功能安装结构(2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设有可开合的盖子(32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上部设有进液口(33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底部设有出液口(340)。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附件(300)为灯具。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车身或轮眉上。
CN202022844437.7U 2020-12-01 2020-12-01 车用功能组件 Active CN214296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437.7U CN214296153U (zh) 2020-12-01 2020-12-01 车用功能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437.7U CN214296153U (zh) 2020-12-01 2020-12-01 车用功能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6153U true CN214296153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5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4437.7U Active CN214296153U (zh) 2020-12-01 2020-12-01 车用功能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6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38983A (en) Vehicle cargo carrier attachment
US5492259A (en) Cargo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CN108202770B (zh) 后栏板储物格间
US6079741A (en) Vehicle bed ballast apparatus
WO2004041661A2 (en) Modular cargo carrier assembly
US6752302B2 (en) Motor vehicle integrated carrier rack system
KR970010899B1 (ko) 자동2륜차의 물품수납장치
CN214296153U (zh) 车用功能组件
US7055724B2 (en) Support unit for pickup truck
CN100572180C (zh) 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
US20100230571A1 (en) Externally mounted container hold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
CN214267482U (zh) 车身功能模组
US20050098369A1 (en) Contoured rear fender storage container for a motorcycle
CN214295822U (zh) 车用功能组件
US20220144345A1 (en) Function Arrangement for Installation around Vehicle Wheel Fender
US7823946B2 (en) Lid device and glove box device f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it
JP3285100B2 (ja) 自動2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
CN101362484A (zh) 摩托车
WO2020149418A1 (ja) 車両
CA3041688A1 (en) Rack of unitary one-piece construction
CN216580352U (zh) 带有辅助装置的汽车
KR200300169Y1 (ko) 픽업트럭의 적재함 덮개
KR200368002Y1 (ko) 트럭의 물품 수납장치
CN213838722U (zh) 一种上置式尿素箱
US202301362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truck bed divi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5

Address after: 528325 No. 72-2, Defu Road,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Taiy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25 No.5, Luoshui Xinyuan street,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 Xingw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