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2061U -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2061U
CN214292061U CN202120040035.3U CN202120040035U CN214292061U CN 214292061 U CN214292061 U CN 214292061U CN 202120040035 U CN202120040035 U CN 202120040035U CN 214292061 U CN214292061 U CN 214292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plate
processing
linear driver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00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全林
叶科剑
朱炜炜
徐文强
袁鹏冲
赵敏
宋乐求
孙殿承
石海方
俞杲杰
赵建夫
孙吕挺
陈定钧
杨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ky Master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ky Master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ky Master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ky Master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400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2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2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2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隔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隔热板的中心开设有用于避让电机轴的通孔,隔热板上开设有相对于隔热板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油槽,每个油槽均包括相对于隔热板宽度方向对称的两个油孔,油孔为盲孔,油孔自隔热板长边的侧面朝向隔热板的内部延伸,属于同一个油槽的两个油孔在隔热板内部彼此连通;加工工装,用于固定隔热板;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工装、工作台、上料设备、出料机构、自动移料设备、自动加工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电机产生的热变形直接通过电机板传递到机床的整机上引起热变形误差,导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隔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机床的电机热变形误差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研究表明电机热变形误差已经成为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提高的极其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机床的电机热变形误差就显得十分重要。
现有数控机床的电机和电机板直接连接,电机产生的热变形直接通过电机板传递到机床的整机上引起热变形误差导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受到影响;所以,需要一种装置,其可以隔断电机与机床之间的热传导,从而避免电机发热引起机床热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电机产生的热变形直接通过电机板传递到机床的整机上引起热变形误差,导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隔热装置,隔热板的中心开设有用于避让电机轴的通孔,隔热板上开设有相对于隔热板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油槽,每个油槽均包括相对于隔热板宽度方向对称的两个油孔,油孔为盲孔,油孔自隔热板长边的侧面朝向隔热板的内部延伸,属于同一个油槽的两个油孔在隔热板内部彼此连通。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工装,用于固定隔热板,加工工装包括:
滑台;
置料块,可升降地设置在滑台上,隔热板的底面与置料块的顶面抵靠;
压料块,设置在置料块的正上方;
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一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压料块使其与隔热板的顶面抵靠;
夹板,具有两个,两个压料块对称地设置在置料块的两侧,压料块的底端与滑台铰接;
连杆机构,具有两个,置料块通过两个连杆机构分别与两个夹板传动连接,置料块竖直向下移动时两个夹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以夹住隔热板的侧面;
弹性件,设置在滑台与置料块之间,弹性件使得置料块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优选的,滑台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的导套,置料块包括置料板和固定安装在置料板底端的导柱,底座和置料板均水平设置,导套和导柱均竖直设置并且滑动连接,弹性件是弹簧,弹性件插设在导套的内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顶面和导柱的底面抵靠。
优选的,导套的顶端设置有铰接座,夹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与铰接座铰接,夹板的中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轴,连杆机构包括第三铰接轴和连杆,第三铰接轴贯穿导柱并且与导柱固定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铰接,导套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三铰接轴的避让开槽。
优选的,置料板的顶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块,定位块与通孔间隙配合,压料块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避让定位块的避让凹槽。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工装,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加工工装的工作台,加工工装至少有一个,加工设备还包括,
上料设备,安装在工作台的一侧;
出料机构,安装在工作台的另一侧;
自动移料设备,安装在工作台上,自动移料设备用于传输隔热板使其从上料设备的输出端依次移动至每个加工工装的工作端并最终移动至出料机构的输入端;
自动加工设备,安装在工作台上,自动加工设备的加工端对准加工工装上固定的隔热板。
优选的,上料设备包括,
储料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
定位柱,具有多个,定位柱竖直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储料板的顶面,每个定位柱均与隔热板的侧面贴合;
托料板,可升降地设置在定位柱之间,隔热板层层叠放在托料板上;
步进式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步进式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托料板步进式升降;
出料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出料板设置在定位柱的上方,出料板的顶面与定位柱的顶端平齐,出料板上开设有可供隔热板竖直出入的入料孔,入料孔位于储料板的正上方;
第二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设置在出料板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器用于推动隔热板从定位柱的正上方移动至第二直线驱动器朝向自动移料设备输入端的一侧。
优选的,自动移料设备包括,
第三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三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自上料设备朝向出料机构设置;
机械臂,机械臂的数量比加工工装的数量多一个,机械臂均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每个加工工装均与一个机械臂对应。
优选的,机械臂包括,
第四直线驱动器,具有两个,两个第四直线驱动器对称地设置在加工工装的两侧,第四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第四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竖直设置;
第一旋转驱动器,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旋转驱动器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四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第一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水平设置;
机械手,具有两个,两个机械手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旋转驱动器的驱动端,加工工装位于两个机械手的正中间。
优选的,自动加工设备包括,
第五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五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水平设置;
第二旋转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五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第二旋转驱动器的驱动轴水平设置并且与通孔同轴;
加工头,同轴并且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驱动器的驱动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通过两个油槽通入冷却油,从而给隔热板降温,进而降低电机的温度,解决了电机的热量传递给机床,造成机床热变形,进而降低了机床加工精度的问题;通过置料块和压料块夹紧隔热板的上下两面,同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夹板夹紧隔热板的左右两侧,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一个驱动件即可固定隔热板的四面,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置料块、夹板和连杆机构组合成类似于倒置的重力夹紧卡钳的结构,第一直线驱动器向下输出的压力越大,则两个夹板向内夹紧的力就越大,从而实现了对隔热板的有效夹紧;进一步将隔热板通过通孔插在定位块上,实现了隔热板的初步定位,从而使得隔热板放置在置料板上之后不会产生滑动,进而解决了隔热板放置不稳容易划伤的问题。
还通过一条生产线全自动加工隔热板,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机械臂具有翻转隔热板的功能,从而减少了自动加工设备一半的数量,降低了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与电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与电机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装的立体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装隐藏第一直线驱动器后的两种不同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B-B截面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设备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设备的立体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设备的立体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移料设备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装、机械臂、自动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为:
1-隔热板;1a-通孔;1b-油孔;1c-螺纹孔;
2-加工工装;2a-滑台;2a1-底座;2a2-导套;2a3-铰接座;2a4-避让开槽;2b-置料块;2b1-置料板;2b2-导柱;2b3-定位块;2c-压料块;2c1-避让凹槽;2d-第一直线驱动器;2e-夹板;2e1-第一铰接轴;2e2-第二铰接轴;2f-连杆机构;2f1-第三铰接轴;2f2-连杆;2g-弹性件;
3-上料设备;3a-储料板;3b-定位柱;3c-托料板;3d-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e-出料板;3e1-入料孔;3e2-挡板;3e3-避让开口;3f-第二直线驱动器;
4-自动移料设备;4a-第三直线驱动器;4b-第四直线驱动器;4c-第一旋转驱动器;4d-机械手;
5-出料机构;
6-自动加工设备;6a-第五直线驱动器;6b-第二旋转驱动器;6c-加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隔热装置,隔热板1的中心开设有用于避让电机轴的通孔1a,隔热板1上开设有相对于隔热板1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油槽,每个油槽均包括相对于隔热板1宽度方向对称的两个油孔1b,油孔1b为盲孔,油孔1b自隔热板1长边的侧面朝向隔热板1的内部延伸,属于同一个油槽的两个油孔1b在隔热板1内部彼此连通。
隔热板1用于固定连接电机和设备壳体,油槽通过两个油孔1b贯穿隔热板1,油槽的一端用于输入冷却油,油槽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冷却油,冷却油通过油槽高速流动,从而给隔热板1降温,进而降低电机的温度,解决了电机的热量传递给机床,造成机床热变形,进而降低了机床加工精度的问题。
属于同一个油槽的两个油孔1b交叉,油槽的钝角侧朝向通孔1a设置,隔热板1的外壁与油孔1b的交界面垂直于油孔1b。
隔热板1上开设有与油孔1b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同轴对应的螺纹孔1c,螺纹孔1c的直径大于油孔1b,螺纹孔1c用于安装油管接头。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工装,用于固定隔热板1,如图4-7所示,加工工装2包括:
滑台2a;
置料块2b,可升降地设置在滑台2a上,隔热板1的底面与置料块2b的顶面抵靠;
压料块2c,设置在置料块2b的正上方;
第一直线驱动器2d,第一直线驱动器2d用于驱动压料块2c使其与隔热板1的顶面抵靠;
夹板2e,具有两个,两个压料块2c对称地设置在置料块2b的两侧,压料块2c的底端与滑台2a铰接;
连杆机构2f,具有两个,置料块2b通过两个连杆机构2f分别与两个夹板2e传动连接,置料块2b竖直向下移动时两个夹板2e的自由端相互靠近以夹住隔热板1的侧面;
弹性件2g,设置在滑台2a与置料块2b之间,弹性件2g使得置料块2b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滑台2a用于安装置料块2b,并且使得置料块2b可以自由升降,第一直线驱动器2d具体是液压缸,隔热板1放置在置料块2b的顶面之后,第一直线驱动器2d驱动压料块2c向下压住隔热板1,并且通过隔热板1带动置料块2b克服弹性件2g的回弹力向下移动,置料块2b通过连杆机构2f带动两个夹板2e的自由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隔热板1的上下两面分别被压料块2c和置料块2b夹紧,同时隔热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被两个夹板2e夹紧,从而实现了隔热板1的固定。
在加工设备对隔热板1加工完成之后,第一直线驱动器2d驱动压料块2c向上移动,置料块2b在弹性件2g的回弹力作用下自行复位,同时夹板2e通过连杆机构2f在置料块2b复位移动的带动下自行张开,从而解除对隔热板1的固定。
通过加工工装2固定安装隔热板1快捷方便,仅需要一个驱动器,成本低。
如图7所示,滑台2a包括底座2a1和固定安装在底座2a1顶端的导套2a2,置料块2b包括置料板2b1和固定安装在置料板2b1底端的导柱2b2,底座2a1和置料板2b1均水平设置,导套2a2和导柱2b2均竖直设置并且滑动连接,弹性件2g是弹簧,弹性件2g插设在导套2a2的内部,弹性件2g的两端分别与底座2a1的顶面和导柱2b2的底面抵靠。
底座2a1用于与机架或者工作台固定连接,导套2a2和导柱2b2使得置料板2b1得以相对于底座2a1竖直上下滑动,弹性件2g通过自身的回弹力驱动导柱2b2上升,从而使得置料板2b1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本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如图5、6、7所示,导套2a2的顶端设置有铰接座2a3,夹板2e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2e1,第一铰接轴2e1与铰接座2a3铰接,夹板2e的中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轴2e2,连杆机构2f包括第三铰接轴2f1和连杆2f2,第三铰接轴2f1贯穿导柱2b2并且与导柱2b2固定连接,连杆2f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轴2e2、第三铰接轴2f1铰接,导套2a2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三铰接轴2f1的避让开槽2a4。
铰接座2a3用于安装第一铰接轴2e1使其可以旋转,置料块2b通过第三铰接轴2f1和连杆2f2带动第二铰接轴2e2移动,第二铰接轴2e2移动使得夹板2e环绕第一铰接轴2e1旋转,从而使得夹板2e的自由端可以相对于隔热板1靠近或者远离。
本机构类似于倒置的重力夹紧卡钳,第一直线驱动器2d向下输出的压力越大,则两个夹板2e向内夹紧的力就越大,本机构利用已有的驱动器实现了夹紧隔热板1的功能,其使用成本低,节约了能源。
如图7所示,置料板2b1的顶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块2b3,定位块2b3与通孔1a间隙配合,压料块2c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避让定位块2b3的避让凹槽2c1。
倘若隔热板1放置在置料板2b1上之后产生了滑动,后续夹板2e将隔热板1向着置料板2b1的中间推挤的过程中,压料块2c始终紧紧地挤压在隔热板1的顶面上,容易出现隔热板1的上下两面被压料块2c和置料板2b1划伤的问题。
隔热板1通过通孔1a插在定位块2b3上,实现了隔热板1的初步定位,从而使得隔热板1放置在置料板2b1上之后不会产生滑动,进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设备,如图8-12所示,包括加工工装2,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加工工装2的工作台,加工工装2至少有一个,加工设备还包括,
上料设备3,安装在工作台的一侧;
出料机构5,安装在工作台的另一侧;
自动移料设备4,安装在工作台上,自动移料设备4用于传输隔热板1使其从上料设备3的输出端依次移动至每个加工工装2的工作端并最终移动至出料机构5的输入端;
自动加工设备6,安装在工作台上,自动加工设备6的加工端对准加工工装2上固定的隔热板1。
上料设备3用于源源不断地向自动移料设备4的输入端提供隔热板1,自动移料设备4将隔热板1从上料设备3的输出端取出然后依次安装在每个加工工装2上,自动加工设备6对每个加工工装2上的隔热板1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自动移料设备4将加工完成的隔热板1移动至出料机构5的输入端。
本装置通过一条生产线全自动加工隔热板1,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节省了人力。
如图10和11所示,上料设备3包括,
储料板3a,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
定位柱3b,具有多个,定位柱3b竖直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储料板3a的顶面,每个定位柱3b均与隔热板1的侧面贴合;
托料板3c,可升降地设置在定位柱3b之间,隔热板1层层叠放在托料板3c上;
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用于驱动托料板3c步进式升降;
出料板3e,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出料板3e设置在定位柱3b的上方,出料板3e的顶面与定位柱3b的顶端平齐,出料板3e上开设有可供隔热板1竖直出入的入料孔3e1,入料孔3e1位于储料板3a的正上方;
第二直线驱动器3f,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直线驱动器3f的输出端设置在出料板3e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器3f用于推动隔热板1从定位柱3b的正上方移动至第二直线驱动器3f朝向自动移料设备4输入端的一侧。
储料板3a和定位柱3b组合成用于堆放隔热板1的储料箱,隔热板1可沿着定位柱3b竖直上下移动,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具体是步进式丝杆电机,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用于驱动托料板3c向上移动以托举隔热板1向上移动,最上层的隔热板1在托料板3c的带动下穿过入料孔3e1移动出料板3e的顶面上方,第二直线驱动器3f具体是双轴双杆气缸,第二直线驱动器3f将位于最上层的隔热板1推到出料板3e靠近自动移料设备4的一侧,自动移料设备4将位于出料板3e上的隔热板1取走并将其放置到加工工装2的工作端。
如图12和13所示,自动移料设备4包括,
第三直线驱动器4a,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三直线驱动器4a的驱动方向自上料设备3朝向出料机构5设置;
机械臂,机械臂的数量比加工工装2的数量多一个,机械臂均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4a的驱动端,每个加工工装2均与一个机械臂对应。
第三直线驱动器4a具体是气缸滑台,第三直线驱动器4a用于驱动机械臂在上料设备3和出料机构5之间做直线往复移动,从而使得机械臂得以从上料设备3抓取隔热板1移动至加工工装2上,同时从加工工装2上抓取隔热板1移动至下一个加工工装2或者出料机构5上。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械臂包括,
第四直线驱动器4b,具有两个,两个第四直线驱动器4b对称地设置在加工工装2的两侧,第四直线驱动器4b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4a的驱动端,第四直线驱动器4b的驱动方向竖直设置;
第一旋转驱动器4c,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旋转驱动器4c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四直线驱动器4b的驱动端,第一旋转驱动器4c的驱动轴水平设置;
机械手4d,具有两个,两个机械手4d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旋转驱动器4c的驱动端,加工工装2位于两个机械手4d的正中间。
第四直线驱动器4b具体是气缸滑台,第一旋转驱动器4c具体是摇摆气缸,机械手4d具体是安装有夹爪的手指气缸,机械手4d用于夹取隔热板1,机械手4d与第三直线驱动器4a组合用于驱动隔热板1在X轴和Z轴上移动。
第一旋转驱动器4c用于驱动隔热板1旋转180度,从而使得隔热板1在加工工装2上被自动加工设备6加工两个通孔1a之后,隔热板1通过第一旋转驱动器4c翻转后再装回到原来的加工工装2上再次加工,即可加工与刚才加工完成的两个通孔1a对称的另外两个通孔1a。
通过第一旋转驱动器4c减少了自动加工设备6一半的数量,降低了设计成本。
如图10、11所示,出料板3e的两侧和终端均设置有挡板3e2,挡板3e2用于引导隔热板1滑入到出料板3e的终端后停止,出料板3e的终端还设置有用于避让机械手4d工作端的避让开口3e3。
如图12所示,出料机构5为斜槽,出料机构5用于引导隔热板1滑入到成品箱中,成品箱图中未示出。
如图13所示,自动加工设备6包括,
第五直线驱动器6a,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五直线驱动器6a的驱动方向水平设置;
第二旋转驱动器6b,固定安装在第五直线驱动器6a的驱动端,第二旋转驱动器6b的驱动轴水平设置并且与通孔1a同轴;
加工头6c,同轴并且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驱动器6b的驱动端。
第五直线驱动器6a具体是滚珠丝杆滑台,第二旋转驱动器6b具体是伺服电机,加工头6c具体是钻头或者镗刀、铰刀,分别用于钻孔、镗孔、绞丝。
本实施例中,首先上料:工作人员将若干隔热板1叠放在托料板3c上,并且使得定位柱3b抵靠隔热板1的边角,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驱动托料板3c上升,托料板3c驱动隔热板1上升等同于一个隔热板1的厚度的高度,最上层的隔热板1穿过入料孔3e1移动至出料板3e上,第二直线驱动器3f将隔热板1推动到出料板3e靠近自动移料设备4的一端;
其次移料:第三直线驱动器4a驱动四个机械臂移动,使得四个机械臂分别移动至上料设备3的输出端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加工工装2的工作端,接着机械手4d夹紧隔热板1,第四直线驱动器4b和第三直线驱动器4a驱动机械手4d带动隔热板1沿着X轴和Z轴方向移动,使得四个机械臂分别将上料设备3的输出端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加工工装2工作端的隔热板1移动至第一、第二、第三加工工装2的工作端以及出料机构5的输入端;
然后固定:隔热板1放置到置料板2b1上并且定位块2b3插入到通孔1a内部,第一直线驱动器2d驱动压料块2c向下压住隔热板1,置料块2b克服弹性件2g的回弹力向下移动,置料块2b通过连杆机构2f带动夹板2e旋转,夹板2e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并且从两侧夹紧隔热板1;并进行加工:第二旋转驱动器6b驱动加工头6c旋转,第五直线驱动器6a驱动第二旋转驱动器6b带动加工头6c靠近隔热板1,从而在隔热板1上钻孔或者镗孔、绞丝;
二次加工:反向执行S3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及其加工工装、加工设备,然后机械手4d夹紧隔热板1,第四直线驱动器4b将隔热板1抬起,第一旋转驱动器4c驱动隔热板1旋转180度,第四直线驱动器4b再将隔热板1放回到加工工装2上,接着重复执行S3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及其加工工装、加工设备和4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及其加工工装、加工设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装(2)用于固定隔热板(1),所述加工工装(2)包括:
滑台(2a);
置料块(2b),可升降地设置在滑台(2a)上,隔热板(1)的底面与置料块(2b)的顶面抵靠;
滑台(2a)包括底座(2a1)和固定安装在底座(2a1)顶端的导套(2a2),置料块(2b)包括置料板(2b1)和固定安装在置料板(2b1)底端的导柱(2b2),底座(2a1)和置料板(2b1)均水平设置,导套(2a2)和导柱(2b2)均竖直设置并且滑动连接,弹性件(2g)是弹簧,弹性件(2g)插设在导套(2a2)的内部,弹性件(2g)的两端分别与底座(2a1)的顶面和导柱(2b2)的底面抵靠;
压料块(2c),设置在置料块(2b)的正上方;
第一直线驱动器(2d),第一直线驱动器(2d)用于驱动压料块(2c)使其与隔热板(1)的顶面抵靠;
夹板(2e),具有两个,两个压料块(2c)对称地设置在置料块(2b)的两侧,压料块(2c)的底端与滑台(2a)铰接;
连杆机构(2f),具有两个,置料块(2b)通过两个连杆机构(2f)分别与两个夹板(2e)传动连接,置料块(2b)竖直向下移动时两个夹板(2e)的自由端相互靠近以夹住隔热板(1)的侧面;
弹性件(2g),设置在滑台(2a)与置料块(2b)之间,弹性件(2g)使得置料块(2b)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导套(2a2)的顶端设置有铰接座(2a3),夹板(2e)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2e1),第一铰接轴(2e1)与铰接座(2a3)铰接,夹板(2e)的中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轴(2e2),连杆机构(2f)包括第三铰接轴(2f1)和连杆(2f2),第三铰接轴(2f1)贯穿导柱(2b2)并且与导柱(2b2)固定连接,连杆(2f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轴(2e2)、第三铰接轴(2f1)铰接,导套(2a2)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三铰接轴(2f1)的避让开槽(2a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置料板(2b1)的顶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块(2b3),定位块(2b3)与通孔(1a)间隙配合,压料块(2c)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避让定位块(2b3)的避让凹槽(2c1)。
4.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工装(2),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加工工装(2)的工作台,加工工装(2)至少有一个,加工设备还包括,
上料设备(3),安装在工作台的一侧;
出料机构(5),安装在工作台的另一侧;
自动移料设备(4),安装在工作台上,自动移料设备(4)用于传输隔热板(1)使其从上料设备(3)的输出端依次移动至每个加工工装(2)的工作端并最终移动至出料机构(5)的输入端;
自动加工设备(6),安装在工作台上,自动加工设备(6)的加工端对准加工工装(2)上固定的隔热板(1);
自动加工设备(6)包括,
第五直线驱动器(6a),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五直线驱动器(6a)的驱动方向水平设置;
第二旋转驱动器(6b),固定安装在第五直线驱动器(6a)的驱动端,第二旋转驱动器(6b)的驱动轴水平设置并且与通孔(1a)同轴;
加工头(6c),同轴并且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驱动器(6b)的驱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料设备(3)包括,
储料板(3a),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
定位柱(3b),具有多个,定位柱(3b)竖直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储料板(3a)的顶面,每个定位柱(3b)均与隔热板(1)的侧面贴合;
托料板(3c),可升降地设置在定位柱(3b)之间,隔热板(1)层层叠放在托料板(3c)上;
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步进式直线驱动器(3d)用于驱动托料板(3c)步进式升降;
出料板(3e),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出料板(3e)设置在定位柱(3b)的上方,出料板(3e)的顶面与定位柱(3b)的顶端平齐,出料板(3e)上开设有可供隔热板(1)竖直出入的入料孔(3e1),入料孔(3e1)位于储料板(3a)的正上方;
第二直线驱动器(3f),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直线驱动器(3f)的输出端设置在出料板(3e)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器(3f)用于推动隔热板(1)从定位柱(3b)的正上方移动至第二直线驱动器(3f)朝向自动移料设备(4)输入端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自动移料设备(4)包括,
第三直线驱动器(4a),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三直线驱动器(4a)的驱动方向自上料设备(3)朝向出料机构(5)设置;
机械臂,机械臂的数量比加工工装(2)的数量多一个,机械臂均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4a)的驱动端,每个加工工装(2)均与一个机械臂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隔热装置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械臂包括,
第四直线驱动器(4b),具有两个,两个第四直线驱动器(4b)对称地设置在加工工装(2)的两侧,第四直线驱动器(4b)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4a)的驱动端,第四直线驱动器(4b)的驱动方向竖直设置;
第一旋转驱动器(4c),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旋转驱动器(4c)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四直线驱动器(4b)的驱动端,第一旋转驱动器(4c)的驱动轴水平设置;
机械手(4d),具有两个,两个机械手(4d)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旋转驱动器(4c)的驱动端,加工工装(2)位于两个机械手(4d)的正中间。
CN202120040035.3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Active CN214292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0035.3U CN214292061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0035.3U CN214292061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2061U true CN214292061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0035.3U Active CN214292061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2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8646B (zh) 一种圆盘工件钻孔设备
JP5830605B2 (ja) 工作機械及び加工方法
CN205020850U (zh) 一种自动对头钻床
JPS63267195A (ja) 薄板状物の穿孔装置及び穿孔装置用パンチングユニツト
US8092357B1 (en) Spindle gripp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0842630B (zh) 一种工件打孔用自清洁装置
TWI712353B (zh) Pcb數控機床自動打銷釘機構及打銷釘方法
CN217452928U (zh)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CN214292061U (zh)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加工工装及其加工设备
CN112828675B (zh) 一种数控机床电机隔热装置及其加工工装、加工设备
WO2008120926A1 (en) Automatic tool changer of machining center
CN210648637U (zh) 一种装配定位销孔加工工装
JP7068718B2 (ja) 加工機のゼロ点位置決め機構
KR101660184B1 (ko) 슬라이드형 공구 교환장치
CN112719982B (zh) 一种加工叉型零件双面钻孔工装
TWI787860B (zh) 螺絲供給治具、使用螺絲供給治具之雙臂機器人以及螺絲供給方法
CN211332140U (zh) 一种压缩机气缸座用倒角机
CN213317786U (zh) 一种带有限位装置的摇臂钻床
KR102510239B1 (ko) 공작물을 가공하기 위한 기계가공 장치
CN117283331B (zh) 一种运动器材加工打孔设备
CN111230420A (zh) 一种通信用耦合器腔体加工方法
CN217135789U (zh) 一种自适应夹持式pcb钻锣一体机
CN110774001A (zh) 一种压缩机气缸座用倒角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8397032U (zh) 一种钻孔机用定位机构
CN219026781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