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1641U - 扬声器避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避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1641U
CN214281641U CN202120246406.3U CN202120246406U CN214281641U CN 214281641 U CN214281641 U CN 214281641U CN 202120246406 U CN202120246406 U CN 202120246406U CN 214281641 U CN214281641 U CN 214281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shock absorption
connecting block
absorbing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64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凌琳
李志�
杨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g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464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1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1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1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扬声器避震结构,所述扬声器避震结构包括:发声组件,发声组件包括固定件,消震件,消震件包括第一消震部和连接部,第一消震部和连接部为弹性件,第一消震部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消震环和第一消震条,第一消震环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一端,第一消震条设置于第一连接块具有第一消震环一端,第一消震条至少三条,多条第一消震条自第一消震环延伸出直至第一连接块边缘,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块背离具有第一消震条的一端;螺杆,螺杆依次穿过连接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消震环与壳体连接,连接部与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降低扬声器支架震动幅度,优化扬声器音响效果。

Description

扬声器避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电子设备扬声器减震通过在固定架与壳体之间设置软状硅胶,螺丝依次穿过固定架安装通道、硅胶与固定架连接,此时,固定架与扬声器固定,扬声器发声带动固定件朝四周震动,由于固定架与固定在一个平面内,扬声器带动固定架震动幅度难以消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避震结构,旨在降低扬声器支架震动幅度,优化扬声器音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扬声器避震结构,所述扬声器避震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出声口;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扬声器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壳体内出声口一侧,所述扬声器设置于固定件上,所述扬声器出声方向朝出声口设置;
消震件,所述消震件包括第一消震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消震部和连接部为弹性件,第一消震部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消震环和第一消震条,第一消震环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一端,所述第一消震条设置于第一连接块具有第一消震环一端,所述第一消震条至少三条,多条所述第一消震条自第一消震环延伸出直至第一连接块边缘,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块背离具有第一消震条的一端;
螺杆,所述螺杆依次穿过连接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消震环与壳体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固定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消震件还包括弹性设置的第二消震部,所述第二消震部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消震环和第二消震条,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于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块一端,所述第二消震环设置于第二连接块背离连接部端,所述第二消震条设置于第二连接块具有第二消震环一端,所述第二消震条至少3条,多条所述第二消震条自第二消震环延伸出直至第二连接块边缘;
所述螺杆依次穿过第二消震环、第二连接块、连接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消震环与壳体连接,所述螺杆与第二消震部连接,以使第二消震环与第二消震条吸收自固定件传递至第二连接块的震动。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消震条的间隔大于第一消震条两侧间的距离,相邻两所述第二消震条的间隔大于第二消震条两侧间的距离,以提高第一消震条和第二消震条消震效果。
可选地,所述螺杆包括螺杆部和扭转部,所述螺杆部一端设置于扭转部上;
所述消震件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依次贯穿第一消震环、第一连接块、连接部、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消震环,所述安装通道直径大于螺杆部直径,所述螺杆部穿设于安装通道中,以使连接部降低震动传递至螺杆部。
可选地,所述螺杆部的长度大于安装通道的长度,以免第二消震环直接传递震动至扭转部。
可选地,所述螺杆还包括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一端设置于螺杆部背离扭转部一端,以使螺杆部限制螺丝深入。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避震结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壳体盖设与底板上,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架孔,所述支架孔内设有与螺纹部适配的螺纹,所述螺纹部设置于支架孔中,所述支架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架设置于底板本体上,所述支架位置与固定部位置适配,以使连接件连接固定部与支架。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固定本体上;
固定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消震安装位和安装缺口,所述消震安装位贯穿固定板设置,所述安装缺口自固定板一侧延伸至消震安装位;
所述连接部自安装缺口进入以设置于消震安装位中,以使消震件对固定本体消震。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直径,所述连接部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块直径,以使连接部设置于消震安装位中以卡设消震件。
可选地,所述消震安装位直径大于连接部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直径,以使连接部与固定板间隙消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扬声器设置于固定件上,固定件与扬声器接触处设置消震件,由于消震件整体由弹性材质做成,连接部设置于固定件后,扬声器有震动时,连接部可进行消震,其次,由于第一消震条与第一消震环与第一连接块一侧到相对一侧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消震环接触一侧到相对一侧、且第一消震条由多条组成,使得扬声器朝四周震动可以通过多条第一消震条进行消震,从而进一步将震动隔断在扬声器与固定件之间,以免震动传递到壳体和固定架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避震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避震结构的壳体和地板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避震结构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Ⅱ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避震结构的螺杆和消震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避震结构的消震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20580370000031
Figure BDA00029205803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扬声器避震结构,主要用于投影仪,扬声器避震结构包括:壳体、发生组件、消震件和螺杆,通过将扬声器设置于固定件上,固定件与扬声器接触处设置消震件,由于消震件整体由弹性材质做成,连接部设置于固定件后,扬声器有震动时,连接部可进行消震,其次,由于第一消震条与第一消震环与第一连接块一侧到相对一侧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消震环接触一侧到相对一侧、且第一消震条由多条组成,使得扬声器朝四周震动可以通过多条第一消震条进行消震,从而进一步将震动隔断在扬声器与固定件之间,以免震动传递到壳体和固定架上。
以下将主要描述扬声器避震结构的具体结构。
壳体1,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出声口11;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扬声器和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设置于壳体1内出声口11一侧,所述扬声器设置于固定件2上,所述扬声器出声方向朝出声口11设置;
消震件3,所述消震件3包括第一消震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第一消震部31和连接部32为弹性件,第一消震部31包括第一连接块311、第一消震环312和第一消震条313,第一消震环312设置于第一连接块311一端,所述第一消震条313设置于第一连接块311具有第一消震环312一端,所述第一消震条313至少三条,多条所述第一消震条313自第一消震环312延伸出直至第一连接块311边缘,连接部32设置于第一连接块311背离具有第一消震条313的一端;
螺杆4,所述螺杆4依次穿过连接部32、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一消震环312与壳体1连接,所述连接部32与固定件2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通常开设有出声口11,用于将壳体1内部声音传递至壳体1外部。出声口11通常与发声组件配合,发声组件包括扬声器和固定件2,扬声器设置于壳体1内部,固定件2固定扬声器在壳体1内,避免在外力作用下晃动,在扬声器工作时,扬声器发声震动并将震动传递到固定件2和壳体1上,从而,引起壳体1和固定件2震动并发出异响,为此,需要固定件2与扬声器接触处设置具有良好减震性能零件,以避免震动传递固定件2和壳体1造成异响,影响体验效果,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对扬声器与连接件连接处进行改进设,以降低扬声器震动传递到固定件2和壳体1上。
为了提高壳体1内部扬声器发出声音能顺畅传递到壳体1外部,避免壳体1内异物阻挡声音,扬声器通过固定件2固定于壳体1设有出声口11一侧正对设置,以避免异物阻挡。
为了将扬声器震动进行隔断,避免该扬声器将震动传递到固定件2上,该扬声器与固定件2连接处设置消震件3,为了消震件3有良好的消震效果,消震件3整体材质为弹性材料制成,该消震件3包括连接部32和第一消震部31。为了提高消震效果,第一消震部31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11、第一消震环312和第一消震条313;第一连接块311通过设置在连接部32一侧,主要用于与连接部32连接以及将震动汇聚到一起,以便于第一消震环312和第一消震条313设置于第一连接块311背离连接部32一侧进行消震。为了让螺杆4穿过第一消震环312环后处于第一消震部31中间,第一消震环312设置于第一连接块311背离连接部32一侧中间位置,同时,为了保证减震效果,第一减震环与第一连接块311接触一侧到相对一侧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块311与第一减震环到相对一侧,另外,第一消震条313从远离第一消震环312中心位置一侧延伸出,为了保证减震时消震件3与壳体1其零件连接稳定以及更好的消震,第一消震条313一侧与第一连接块311连接并沿伸至第一连接块311边缘、且第一消震条313的数量至少三条。
为了将固定件2固定于壳体1内部,避免受到外力时扬声器随固定件2晃动,连接部32、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一消震环312设有与螺杆4适配的孔用于将螺杆4穿设并固定于壳体1上,以免受到外力时扬声器随固定件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扬声器设置于固定件2上,固定件2与扬声器接触处设置消震件3,由于消震件3整体由弹性材质做成,连接部32设置于固定件2后,扬声器有震动时,连接部32可进行消震,其次,由于第一消震条313与第一消震环312与第一连接块311一侧到相对一侧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块311与第一消震环312接触一侧到相对一侧、且第一消震条313由多条组成,使得第一消震条313和第一消震环312变形吸收震动得到提高,扬声器朝四周震动可以通过多条第一消震条313进行消震,从而进一步将震动隔断在扬声器与固定件2之间,以免震动传递到壳体1和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扬声器避震结构另一实施例中,消震件3还包括弹性设置的第二消震部33,所述第二消震部33包括第二连接块331、第二消震环332和第二消震条333,所述第二连接块331设置于连接部32背离第一连接块311一端,所述第二消震环332设置于第二连接块331背离连接部32端,所述第二消震条333设置于第二连接块331具有第二消震环332一端,所述第二消震条333至少3条,多条所述第二消震条333自第二消震环332延伸出直至第二连接块331边缘;所述螺杆4依次穿过第二消震环332、第二连接块331、连接部32、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一消震环312与壳体1连接,所述螺杆4与第二消震部33连接,以使第二消震环332与第二消震条333吸收自固定件2传递至第二连接块331的震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震件3的消震效果,增加Z轴跳动的消震,该消震件3增加第二消震部33对Z轴条动震动进行消除,第二消震部33包括第二连接块331、第二消震环332和第二消震条333;第二连接块331通过设置在连接部32背离第一连接块311一侧,用于与连接部32连接以及将Z轴震动汇聚到一起,以便于第二消震环332和第二消震条333设置于第二连接块331背离连接部32一侧进行消震。为了让螺杆4穿过第二消震环332环后处于第二消震部33中间,第二消震环332设置于第二连接块331背离连接部32一侧中间位置,同时,为了保证减震效果,第二减震环与第二连接块331接触一侧到相对一侧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块331与第二减震环到相对一侧,另外,第二消震条333从远离第二消震环332中心位置一侧延伸出,为了保证减震时消震件3与壳体1其零件连接稳定以及更好的消震,第二消震条333一侧与第二连接块331连接并沿伸至第二连接块331边缘、且第二消震条333的数量至少三条。
为了将固定件2固定于壳体1内部,避免受到外力时扬声器随固定件2晃动以及Z轴跳动引起的移动,第二消震环332、第二连接块331、连接部32、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一消震环312与壳体1连接适配的孔用于将螺杆4穿设并固定于壳体1上,以免受到外力或者Z轴条动力时扬声器随固定件2移动。
可选地,参照图6和图7,相邻两所述第一消震条313的间隔大于第一消震条313两侧间的距离,相邻两所述第二消震条333的间隔大于第二消震条333两侧间的距离,以提高第一消震条313和第二消震条333消震效果。
为了提高第一消震条313的柔性、以提高第一消震条313的震动变形,避免该第一消震条313柔性不足,第一消震条313的间隔大于第一消震条313与相邻第一消震条313一侧到相对一侧,避免第一消震条313两侧间的厚度过大从而导致柔性差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消震效果。同理,为了提高第二消震条333的柔性、以提高第二消震条333的震动变形,避免该第二消震条333柔性不足,第二消震条333的间隔大于第二消震条333与相邻第二消震条333一侧到相对一侧,避免第二消震条333两侧间的厚度过大从而导致柔性差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消震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6和图7,螺杆4包括螺杆部41和扭转部42,所述螺杆部41一端设置于扭转部42上;所述消震件3设有安装通道6,所述安装通道6依次贯穿第一消震环312、第一连接块311、连接部32、第二连接块331和第二消震环332,所述安装通道6直径大于螺杆部41直径,所述螺杆部41穿设于安装通道6中,以使连接部32降低震动传递至螺杆部41。
螺杆4由螺杆部41和扭转部42组成,螺杆部41用于与消震件3连接,扭转部42用于扭转螺杆部41。为了将消震件3与固定件2固定于壳体1内,消震件3设置有贯穿消震件3的安装通道6,安装通道6的自第一消震环312远离第一连接块311一端开设,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块311、连接部32、第二连接块331和第二消震环332。同时,为了提高连接部32的消震效果,安装通道6的直径大于螺杆部41直径,使得安装通道6与设置于安装通道6中的螺杆部41与安装通道6具有间隙,当有震动时,安装通道6与螺杆部41之间的间隙率先消震,从而提高连接部32消震能力。
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扬声器避震结构另一实施例中,螺杆部41的长度大于安装通道6的长度,以免第二消震环332直接传递震动至扭转部42。螺杆4还包括螺纹部43,所述螺纹部43一端设置于螺杆部41背离扭转部42一端,以使螺杆部41限制螺丝深入。
为了避免扬声器带动固定件2朝扭转部42方向跳动,震动通过固定件2然后通过第二消震部33与扭转部42接触从而传递至壳体1,螺杆部41的长度优选大于安装通道6的长度设置,使得扬声器带动固定件2往扭转部42跳动时,通过第二消震环332与扭转部42之间的间隔设置,当有跳动震动时通过间隔的设置消耗了部分跳动,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消震部33的消震效果。为了保证螺杆4安装完成后有间隙,螺杆4还包括设有螺纹部43,螺纹部43设置于螺杆部41背离扭转部42一端,螺纹部43优选稍小于螺杆部41,使得螺杆部41能限制螺纹部43的安装深度,以保证扭转部42与第二消震环332具有间隙。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3,扬声器避震结构还包括底板5,所述壳体1盖设与底板5上,所述底板5包括底板本体51和支架52,所述支架52上设有支架52孔,所述支架52孔内设有与螺纹部43适配的螺纹,所述螺纹部43设置于支架52孔中,所述支架52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架52设置于底板本体51上,所述支架52位置与固定部22位置适配,以使连接件连接固定部22与支架52。
为了能将固定件2固定于壳体1上,扬声器避震结构还包括底板5,底板5包括底板本体51和支架52,由结构可知,底板5由底板本体51和支架52组成,底板本体51的形状有多种,如整体呈现长方体、正方体等均可,本实施例优选与长方体,底板5的大小优选与壳体1适配,使得壳体1可盖设与底板5上;支架52的整体外向有多种,如整体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均可,本实施例优选圆柱体,支架52上设有支架52孔,支架52孔设有螺纹,螺纹的类型优选与螺纹部43螺纹适配,以使螺纹部43设置支架52孔中对固定件2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到图5,在本申请扬声器避震结构另一实施例中,固定件2包括固定本体21和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22设置于固定本体21上;固定部22包括固定板221,所述固定板221设有消震安装位2211和安装缺口,所述消震安装位2211贯穿固定板221设置,所述安装缺口自固定板221一侧延伸至消震安装位2211;所述连接部32自安装缺口进入以设置于消震安装位2211中,以使消震件3对固定本体21消震。
固定本体21的整体外形有多种,如整体呈现长方体、整体体、圆柱体等均可,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固定本体21可以一次成型,也可以由多个部拼接完成,本实施例优选多个部分拼接而成;固定部22包括固定板221,由结构可知,固定部22由固定板221,固定板221的整体外形优选长方体设置固定板221长度方向一侧与固定本体21连接,连接方式有多种,如一体成型、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均可,本实施例优选一体成型设置;固定板221的数量一个以上,本实施例优选4个,分别设置于固定本体21上,可以在固定本体21同一平面上设置,也可以在固定本体21不同平面上设置,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于固定本体21的不同平面位置,使得消震时有利于消除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振幅,从而达到消除不在同一平面上的震动;固定板221设有安装位,安装位贯穿固定板221设置,安装位的大小优选大于连接部32设置,使得连接部32设置于安装位后就有间隙,震动时连接部32可以减少接触到水平方向来的震动,从而能减少受到震动。
固定板221开设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位置有有多个,如固定板221接近固定本体21一侧、固定板221远离固定本一侧等均可,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于固定板221背离固定本体21一侧,固定缺口2212的整体形状有多种,如呈现锥状、长方形、正方形等均可,本实施例优选长方形,并在缺口远离安装位一侧设置倒边,以便安装连接部32时起导向作用,方便连接部32安装。
可选地,参照图4至图7,连接部32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311直径,所述连接部32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块331直径,以使连接部32设置于消震安装位2211中以卡设消震件3。消震安装位2211直径大于连接部32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二连接块331直径,以使连接部32与固定板221间隙消震。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部32的消震能力以及消震安装位2211能卡设连接部32,连接部32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311直和第二连接块331直径,以使连接部32安装于消震安装位2211后,连接部32与消震安装位2211之间具有间隔,通过该间隔,在震动消震安装位2211于连接件之间先通过该间隔消震,从而再次提高了第二消震件3的消震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避震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出声口;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扬声器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壳体内出声口一侧,所述扬声器设置于固定件上,所述扬声器出声方向朝出声口设置;
消震件,所述消震件包括第一消震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消震部和连接部为弹性件,第一消震部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消震环和第一消震条,第一消震环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一端,所述第一消震条设置于第一连接块具有第一消震环一端,所述第一消震条至少三条,多条所述第一消震条自第一消震环延伸出直至第一连接块边缘,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块背离具有第一消震条的一端;
螺杆,所述螺杆依次穿过连接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消震环与壳体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固定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震件还包括弹性设置的第二消震部,所述第二消震部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消震环和第二消震条,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于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块一端,所述第二消震环设置于第二连接块背离连接部端,所述第二消震条设置于第二连接块具有第二消震环一端,所述第二消震条至少3条,多条所述第二消震条自第二消震环延伸出直至第二连接块边缘;
所述螺杆依次穿过第二消震环、第二连接块、连接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消震环与壳体连接,所述螺杆与第二消震部连接,以使第二消震环与第二消震条吸收自固定件传递至第二连接块的震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消震条的间隔大于第一消震条两侧间的距离,相邻两所述第二消震条的间隔大于第二消震条两侧间的距离,以提高第一消震条和第二消震条消震效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螺杆部和扭转部,所述螺杆部一端设置于扭转部上;
所述消震件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依次贯穿第一消震环、第一连接块、连接部、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消震环,所述安装通道直径大于螺杆部直径,所述螺杆部穿设于安装通道中,以使连接部降低震动传递至螺杆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部的长度大于安装通道的长度,以免第二消震环直接传递震动至扭转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还包括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一端设置于螺杆部背离扭转部一端,以使螺杆部限制螺丝深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避震结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壳体盖设与底板上,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架孔,所述支架孔内设有与螺纹部适配的螺纹,所述螺纹部设置于支架孔中,所述支架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架设置于底板本体上,所述支架位置与固定部位置适配,以使连接件连接固定部与支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固定本体上;
固定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消震安装位和安装缺口,所述消震安装位贯穿固定板设置,所述安装缺口自固定板一侧延伸至消震安装位;
所述连接部自安装缺口进入以设置于消震安装位中,以使消震件对固定本体消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直径,所述连接部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块直径,以使连接部设置于消震安装位中以卡设消震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震安装位直径大于连接部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直径,以使连接部与固定板间隙消震。
CN202120246406.3U 2021-01-28 2021-01-28 扬声器避震结构 Active CN214281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6406.3U CN214281641U (zh) 2021-01-28 2021-01-28 扬声器避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6406.3U CN214281641U (zh) 2021-01-28 2021-01-28 扬声器避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1641U true CN214281641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6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6406.3U Active CN214281641U (zh) 2021-01-28 2021-01-28 扬声器避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1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8722B1 (en) Disk drive isolation mount
CN113747315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22261B (zh) 一种减震支架和电子设备
CN214281641U (zh) 扬声器避震结构
CN209787414U (zh) 音频设备
CN108594966A (zh) 一种免工具硬盘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4362002B (zh) 降噪装置
CN212392966U (zh) 一种喇叭减震结构及智能交互设备
US4420061A (en) Pentagonal speaker enclosure with a downward directed dynamic damping system
CN214228418U (zh) 具有高防震性能的车载扬声器
CN113747310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6057484U (zh) 电子设备、喇叭及喇叭减震连接组件
JPH10229020A (ja) トランスの取付装置
CN219697824U (zh) 具备主动抵消低音共振功能的hifi音箱
CN215154270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车载防碰撞提醒扬声器
CN215529285U (zh) 一种防震音箱
CN217563774U (zh) 一种减震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1234972A (ja) 制振ユニット及び制振装置
CN218124839U (zh) 一种基于广播电视工程的信号传输路由器
CN220401902U (zh) 一种音箱的减震结构
CN219954069U (zh) 喇叭减震结构及喇叭
CN213485114U (zh) 一种麦克风防震结构
CN212861286U (zh) 具有减震减噪效果的车载喇叭音响
CN218830600U (zh) 具有喇叭的电子设备
CN22062739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拾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