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5953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5953U
CN214275953U CN202120359056.1U CN202120359056U CN214275953U CN 214275953 U CN214275953 U CN 214275953U CN 202120359056 U CN202120359056 U CN 202120359056U CN 214275953 U CN214275953 U CN 214275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ilation opening
air conditioner
shell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90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纪刚
焦学超
张金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90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5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5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5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其前侧设置出风口,后侧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回风口连通限定出送风风道,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回风口连通限定出散热风道;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内,用于对从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的空气换热;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通过设计散热通道,使得空气循环过程中,流动的空气可以经过电机组件,进而带走电机组件产生的热量,简化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行业内开发贯流风扇超窄进深风管机,可以实现大幅降低箱体深度,进而可以降低用户家装吊顶的深度,使得吊顶压抑感大大减轻,同时吊顶可以浑然一体,更美观。由于产品超窄的同时,厚度也是超薄设计,因此箱体结构上十分紧凑。紧凑型的设计特点,也是目前空调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一设计特点导致,电机周围往往被其他结构包裹,进而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散发,因此容易产生电机温升过高的风险,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降低电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主要目的时提供一种通过设计散热通道,使得空气循环过程中带走电机组件的热量的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其前侧设置出风口,后侧设置有回风口,出风口与回风口连通限定出送风风道,机壳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与回风口连通限定出散热风道;蒸发器,设置在送风风道内,用于对从回风口进入机壳内的空气换热;风机组件,设置在送风风道内,且位于蒸发器的下游;电机组件,设置在风机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散热风道内,用于驱动风机组件转动。通过设计散热通道,使得空气循环过程中,流动的空气可以经过电机组件,进而带走电机组件产生的热量,简化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风口设置在机壳的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机壳的前侧与机壳的顶面均设置有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机壳的顶面的通风口与机壳的前侧的通风口相互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机组件在机壳的前侧的正投影与机壳的前侧的通风口重叠,电机组件在机壳的顶面的正投影与机壳的顶面的通风口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风口采用百叶窗通风口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风机组件为贯流风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拆掉机壳底部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回风口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壳拆除L型侧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壳拆除侧板的示意图;
1、机壳;101、出风口;102、回风口;102-1、缺口;103、通风口组;103-1、第一通风口;103-2、第二通风口;2、风机组件;3、电机组件;4、电器盒组件;5、蒸发器;6、吊钩;7、L型侧板;8、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空调机中设置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换热器,空调机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换热器来执行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换热,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换热器换热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换热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机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换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机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换热器时,空调机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参考图1-图5,本申请中空调机为风管机,机壳1的一端设置出风口101,一端设置回风口102,机壳1的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相互连通,使得空气能够从回风口102进入机壳1内,再从出风口102离开机壳1,向用户所在的室内送风。
机壳1前侧的出风口101与机壳1后侧的回风口102连通形成位于机壳1内的送风风道,从回风口102进入机壳1内的空气经送风风道从出风口101流出机壳1,机壳1在送风风道内设置有蒸发器5,蒸发器5对从回风口102进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在送风风道内蒸发器5的下游处设置有风机组件2,风机组件2在转动过程中,驱动空气从机壳1的回风口102进入机壳1穿过蒸发器5,再将经过蒸发器5的空气从出风口101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为设置在室内房顶的风管机,机壳1的顶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吊钩6,通过在房间的天花板上设置吊顶螺栓,空调室内机通过吊钩6固定在吊顶螺栓上,使空调室内机位于房间的顶部。
风管机式的空调室内机设置在室内房顶,需要减少风管机占用的房顶高度,若风管机的室内机占用高度过高,容易造成室内用户的压迫感,降低用户的使用空调的体验,因此需要对风管机的高度进行限制,但限制风管机高度的同时,也限制了风管机自身的散热性能,风管机的体积越小,其内部的空间越紧凑,无法在风管机增加新的散热装置,因此需要在限制风管机的高度降低天花机给人的压迫感,也要保证风管机具有足够的散热性能。
为了保证风管机的散热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风机组件2的右侧设置了驱动风机组件2转动的电机组件3,电机组件3作为驱动风机组件2转动的动力源设置在机壳1内,当电机组件3在转动时,电机组件3会产生热量,空调室内机需要将电机组件3上的热量及时排出,以保证风管机能够正常工作。
为了保证风机组件2右侧的电机组件3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机壳1在对应电机组件3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03-1,第一通风口103-1开设在在机壳1上,同时第一通风口103-1与回风口102连通形成散热风道,而风机组件2右侧的电机组件3位于散热风道内,当电机组件3转动时,机壳1内会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机壳1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103-1进入机壳1经过位于散热风道内的电机组件3最后再从回风口102经过蒸发器5进入送风风道,通过第一通风口103-1进入的空气带走电机组件3上的热量,无需为电机组件3的散热增加额外的散热措施,简化了风管机的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风机组件2右侧的电机组件3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机壳1在对应电机组件3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口103-2,第二通风口103-2开设在在机壳1上,同时第二通风口103-2与回风口102连通形成散热风道,而风机组件2右侧的电机组件3位于散热风道内,当电机组件3转动时,机壳1内会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机壳1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风口103-2进入机壳1经过位于散热风道内的电机组件3最后再从回风口102经过蒸发器5进入送风风道,通过第二通风口103-2进入的空气带走电机组件3上的热量,无需为电机组件3的散热增加额外的散热措施,简化了风管机的内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机壳1在对应电机组件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03-1和第二通风口103-2,第一通风口103-1与第二通风口103-2组成通风口组103,通风口组103开设在在机壳1上,同时通风口组103与回风口102连通形成散热风道,而风机组件2右侧的电机组件3位于散热风道内,当电机组件3转动时,机壳1内会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机壳1外部的空气通过通风口组103进入机壳1经过位于散热风道内的电机组件3最后再从回风口102经过蒸发器5进入送风风道,通过通风口组103进入的空气带走电机组件3上的热量,无需为电机组件3的散热增加额外的散热措施,简化了风管机的内部结构。
第一通风口103-1与第二通风口103-2相互垂直,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前侧的正投影与第一通风口103-1重叠,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顶部的正投影与第二通风口103-2重叠,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前侧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一通风口103-1的面积,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顶部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二通风口103-2的面积,使从第一通风口103-1进入的空气和从第二通风口103-2进入的空气都能流经整个电机组件3,对电机组件3的整体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103-1与第二通风口103-2相互垂直,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前侧的正投影与第一通风口103-1重叠,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顶部的正投影与第二通风口103-2重叠,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前侧的正投影面积等于第一通风口103-1的面积,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顶部的正投影面积等于第二通风口103-2的面积,使从第一通风口103-1进入的空气和从第二通风口103-2进入的空气都能流经整个电机组件3,对电机组件3的整体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103-1与第二通风口103-2相互垂直,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前侧的正投影与第一通风口103-1重叠,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顶部的正投影与第二通风口103-2重叠,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前侧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通风口103-1的面积,电机组件3在机壳1的顶部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通风口103-2的面积,使从第一通风口103-1进入的空气和从第二通风口103-2进入的空气都能流经电机组件3的主要部分,对电机组件3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散热风道的空气气流从回风口102重新进入机壳1的送风风道内,参考图3-图5,机壳1在回风口102的右侧设置有可拆卸的L型侧板7,L型侧板7与机壳1在机壳1的后侧围出的空缺区域为回风口102,回风口102的长度大于蒸发器5在机壳1的后侧正投影的长度,回风口102的长度大于蒸发器5的正投影长度的部分正对电机组件3,即L型侧板7与蒸发器5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隔正对电机组件3,方便通风口组103进入的空气通过散热风道流出机壳1再从回风口102流入送风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机壳1的侧面设置有可拆卸的侧板8,通过拆卸侧板8方便维护风机组件3。
在机壳1的右侧的散热风道内设置有电气盒组件4,电器盒组件4位于风机组件3的下方,从通风口组103进入的空气对电机组件3散热的同时,也对电气盒组件4进行散热,保证电气盒组件4内的功率器件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风机组件2为贯流风机,风机组件2的长度与蒸发器5的长度相同,使电机组件3整体位于蒸发器5的右侧。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前侧设置出风口,后侧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回风口连通限定出送风风道,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回风口连通限定出散热风道;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内,用于对从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的空气换热;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
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侧与所述机壳的顶面均设置有所述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顶面的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机壳的前侧的所述通风口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在所述机壳的前侧的正投影与所述机壳的前侧的所述通风口重叠,所述电机组件在所述机壳的顶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机壳的顶面的所述通风口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采用百叶窗通风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为贯流风机。
CN202120359056.1U 2021-02-09 2021-02-09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4275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9056.1U CN214275953U (zh) 2021-02-09 2021-02-09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9056.1U CN214275953U (zh) 2021-02-09 2021-02-09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5953U true CN214275953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9056.1U Active CN214275953U (zh) 2021-02-09 2021-02-09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59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956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WO2024066598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956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WO2024066598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22139B2 (en)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
CN21427595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445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624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901780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339561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33002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949438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1813337B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16346537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71097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4812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6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376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559965U (zh) 空调器
CN21662002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6754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4459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4065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082710U (zh) 空调器
CN21750379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65220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81728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58463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