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1180U -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1180U
CN214271180U CN202022986176.2U CN202022986176U CN214271180U CN 214271180 U CN214271180 U CN 214271180U CN 202022986176 U CN202022986176 U CN 202022986176U CN 214271180 U CN214271180 U CN 214271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eft
warp
yarns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61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gmao Zhis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Xingmao Wool Textile Dyeing & Fi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Xingmao Wool Textile Dyeing & Fi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Xingmao Wool Textile Dyeing & Fi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61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1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1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1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起毛和剪毛的三层组织基布;所述三层组织基布包括上层面料、填充层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由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由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由接结经纱相连接,所述填充层位于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填充纬纱组成;所述上层经纱、下层经纱为羊毛腈纶精纺纱;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为羊毛气流纺粗纱;所述填充纬纱为羊毛气流粗纺纱。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在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之间设置有一层填充层,可以增加整个面料的克重,并且还能保证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表面的风格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背景技术
一般采用纱支为16s/1的粗纺纱织造双面顺毛呢时,受饱和经纬密度的影响,成品克重一般只能达到720G/M左右,想要得到更高克重、更厚实的双面呢产品,在面料紧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能改变纱线细度,使纱支变粗,从而得到高克重。而纱支变粗后势必会影响产品表面的绒感细腻度,风格变得粗犷。如何实现高克重的双面顺毛呢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增加了填充层可以提高克重、增加产品厚实程度的同时还能保证表面风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起毛和剪毛的三层组织基布;所述三层组织基布包括上层面料、填充层和下层面料;
所述上层面料由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由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由接结经纱相连接,所述填充层位于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填充纬纱组成;
所述上层经纱、下层经纱为羊毛腈纶精纺纱;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为羊毛气流纺粗纱;所述填充纬纱为羊毛气流粗纺纱。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羊毛腈纶精纺纱为48S/2;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所使用的羊毛气流纺粗纱为16S/1;所述填充纬纱所使用的羊毛气流粗纺纱为12S/1;所述接结经纱为48S/2羊绒精纺纱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所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所述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所述接结经纱包括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位于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的上方,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的下方;
所述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位于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的下方,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的上方;
所述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位于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的上方,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的下方;
所述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六纬纱位于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的上方,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的上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结经纱在上层面料中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相交织,且位于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三纬纱的上方,位于上层第二纬纱的下方;
所述第一接结经纱在下层面料中与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相交织,且位于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六纬纱的下方,下层第五纬纱的上方;
所述第二接结经纱在下层面料中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相交织,且位于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三纬纱的下方,下层第二纬纱的上方;
所述第二接结经纱在上层面料中与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相交织,且位于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六纬纱的上方,上层第五纬纱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在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之间设置有一层填充层,可以增加整个面料的克重,并且还能保证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表面的风格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三层组织顺毛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第一接结经纱与上层纬纱、下层纬纱的交织规律图;
图3是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第二接结经纱与上层纬纱、下层纬纱的交织规律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上层面料;2-下层面料;3-填充层;4-填充纬纱;T上1-上层第一经纱;T上2-上层第二经纱;T上3-上层第三经纱;T上4-上层第四经纱;W上1-上层第一纬纱;W上2-上层第二纬纱;W上3-上层第三纬纱;W上4-上层第四纬纱;W上5-上层第五纬纱;W上6-上层第六纬纱;
T下1-下层第一经纱;T下2-下层第二经纱;T下3-下层第三经纱;T下4-下层第四经纱;W下1-下层第一纬纱;W下2-下层第二纬纱;W下3-下层第三纬纱;W下4-下层第四纬纱;W下5-下层第五纬纱;W下6-下层第六纬纱;R1-第一接结经纱;R2-第二接结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括表面起毛和剪毛的三层组织基布;所述三层组织基布包括上层面料1、填充层3和下层面料2。
上层面料1由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2由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由接结经纱相连接,所述填充层3位于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之间的填充纬纱4组成。填充纬纱4即不与上层经纱相交织,亦不与下层经纱相交织。填充纬纱4所组成的填充层可以增加整个面料的克重,但是还能使得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保证既有的风格。具体所制备的面料设计坯布克重为874GSM,成品克重在780GSM。较常规的720GSM的面料更为厚重。所制备的面料通过织造、缝边、缩呢、洗呢、脱水、哄呢,轻起毛、拉毛、打卷、烘呢、剪毛、烫光、剪毛,再蒸呢、烫光工艺制成,其中起毛时采用了“密细毛工艺”。
上层经纱、下层经纱为羊毛腈纶精纺纱;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为羊毛气流纺粗纱;所述填充纬纱为羊毛气流粗纺纱。具体的,羊毛腈纶精纺纱为48S/2;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所使用的羊毛气流纺粗纱为16S/1;所述填充纬纱所使用的羊毛气流粗纺纱为12S/1;所述接结经纱为48S/2羊绒精纺纱线。
更具体的,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所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接结经纱包括第一接结经纱R1和第二接结经纱R2
上层经纱、上层纬纱、下层经纱、下层纬纱的交织规律描述如下:
在上层面料中,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五纬纱W上5位于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的上方,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的下方;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六纬纱W上6位于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的下方,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的上方。
具体的,在下层面料中,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五纬纱W下5位于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的上方,位于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的下方。并且,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六纬纱W下6位于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的上方,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的上方。
具体的,接结经纱与上层纬纱、下层纬纱的交织规律如下:
第一接结经纱R1在上层面料1中,与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相交织,位于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三纬纱W上3的上方,位于上层第二纬纱W上2的下方;
第一接结经纱R1在下层面料2中,与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相交织,且位于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六纬纱W下6的下方,下层第五纬纱W下5的上方;
所述第二接结经纱R2在下层面料2中与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相交织,且位于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三纬纱W下3的下方,下层第二纬纱W下2的上方;
所述第二接结经纱R2在上层面料1中与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相交织,且位于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六纬纱W上6的上方,上层第五纬纱W上5的下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起毛和剪毛的三层组织基布;所述三层组织基布包括上层面料(1)、填充层(3)和下层面料(2);
所述上层面料(1)由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2)由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而成;所述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由接结经纱相连接,所述填充层(3)位于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之间的填充纬纱(4)组成;
所述上层经纱、下层经纱为羊毛腈纶精纺纱;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为羊毛气流纺粗纱;所述填充纬纱为羊毛气流粗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所述羊毛腈纶精纺纱为48S/2;所述上层纬纱、下层纬纱所使用的羊毛气流纺粗纱为16S/1;所述填充纬纱所使用的羊毛气流粗纺纱为12S/1;所述接结经纱为48S/2羊绒精纺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所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所述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W 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W 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所述接结经纱包括第一接结经纱(R1)和第二接结经纱(R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第一纬纱(W 上1)、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五纬纱(W上5)位于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的上方,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的下方;
所述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六纬纱(W上6)位于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的下方,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的上方;
所述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五纬纱(W下5)位于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的上方,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的下方;
所述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六纬纱(W下6)位于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的上方,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层组织顺毛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结经纱(R1)在上层面料(1)中与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相交织,且位于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三纬纱(W上3)的上方,位于上层第二纬纱(W上2)的下方;
所述第一接结经纱(R1)在下层面料(2)中与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相交织,且位于下层第四纬纱(W 下4)、下层第六纬纱(W下6)的下方,下层第五纬纱(W下5)的上方;
所述第二接结经纱(R2)在下层面料(2)中与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相交织,且位于下层第一纬纱(W 下1)、下层第三纬纱(W下3)的下方,下层第二纬纱(W下2)的上方;
所述第二接结经纱(R2)在上层面料(1)中与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相交织,且位于上层第四纬纱(W 上4)、上层第六纬纱(W上6)的上方,上层第五纬纱(W上5)的下方。
CN202022986176.2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Active CN214271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6176.2U CN21427118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6176.2U CN21427118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1180U true CN214271180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8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6176.2U Active CN21427118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1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4172U (ja) 両面面ファスナー織物
KR101841082B1 (ko) 저통기성 고밀도 직물
CN214271180U (zh) 一种三层组织顺毛呢
CN215163475U (zh) 一种速干型针织面料
CN215800185U (zh) 一种新型仿皮绒
CN213172771U (zh) 一种弹性梭织面料
CN213357870U (zh) 竹节弹力面料
CN206926329U (zh) 一种锦涤超细纤维桃皮绒复合面料
CN213835725U (zh) 一种羊绒触感西服呢面料
CN216183348U (zh) 一种舒适型毛纺面料
CN217917095U (zh) 弹力针织坯布
CN220163364U (zh) 一种弹性强抗皱针织布
CN215620509U (zh) 一种高韧度化纤梭织坯布
CN218466042U (zh) 一种防缩水抗拉面料
CN215628519U (zh) 一种双面异性起皱花呢面料
CN114214776B (zh) 一种仿针织毛圈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CN214727009U (zh) 一种耐磨损牛津布面料
CN216998748U (zh) 一种防透光面料
CN210684102U (zh) 一种蓬松防脱出提花包纱布
CN219903666U (zh) 保湿涤纶织物
CN217968748U (zh) 一种薄型抗撕裂尼龙面料
CN219927133U (zh) 一种粗针立体呢面料
CN216330516U (zh) 一种防滑化纤布
CN217729918U (zh) 高密柔性抗静电织物
CN213357867U (zh) 人棉弹力平纹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112 No. 50, Lizheng Road, Huimin street,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gmao Zhis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112 No. 50, Lizheng Road, Huimin street,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SHAN XINGMAO WOOL TEXTILE DYEING & FINISH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