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7473U - 车身立柱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立柱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7473U
CN214267473U CN202120029618.6U CN202120029618U CN214267473U CN 214267473 U CN214267473 U CN 214267473U CN 202120029618 U CN202120029618 U CN 202120029618U CN 214267473 U CN214267473 U CN 21426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lens
light
reflection surfac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96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296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7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立柱及车辆,该车身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盲区减小装置,盲区减小装置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布置为用于围绕立柱本体呈n型布置,第一棱镜用于接收来自盲区的光线,第二棱镜用于将来自第一棱镜的光线传递到第三棱镜,第三棱镜用于将来自第二棱镜的光线传递至可视区;盲区减小装置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第一透镜组件设置在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用于将来自第一棱镜的光线会聚至第二棱镜,第二透镜组件设置在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之间,第二透镜组件用于将来自第二棱镜的光线发散至第三棱镜。上述盲区减小装置无能耗,可靠性高,且对立柱本体的强度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车身立柱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立柱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两侧的车身立柱,尤其是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两侧的A柱,是保护驾驶舱完整性和结构强度的钢结构立柱。车辆的A柱的大小影响到驾驶员前方视野的盲区,据了解将近80%的转弯事故都是由于A柱盲区造成的。缩小A柱的横截面以减小盲区会影响车身强度,为了保证A柱的强度而增加其横截面会造成很大的盲区。
解决A柱盲区也成为了近年来比较火热的研究课题,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A柱盲区消除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A柱外面安装摄像头,A柱的内侧安装柔性屏或投影将摄像头反馈的图像在车内显示,以将盲区图像可视化。2、采用透明A柱,但会很大程度降低A柱的强度,且外界图像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畸变。3、在车头或A柱外侧安装红外传感器,在A柱内侧安装指示灯,如果盲区没有行人则亮绿灯,有行人则亮红灯。4、利用车载摄像头,在中央屏幕显示左右A柱盲区处的图像。
以上几种方案需要电控器件大量参与,例如需要摄像头、显示屏、传感器或指示灯等,如果其中任意的电控器件损坏就无法使用,或者摄像头或传感器采集不准确也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且在A柱中嵌入屏幕等电控器件会造成A柱强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立柱及车辆,该车身立柱能够让驾乘人员观察盲区图像,且结构简单,无能耗,车身立柱的强度较高,以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盲区减小装置,所述盲区减小装置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所述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和所述第三棱镜布置为用于围绕所述立柱本体呈n型布置,所述第一棱镜用于接收来自盲区的光线,所述第二棱镜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的光线传递到所述第三棱镜,所述第三棱镜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棱镜的光线传递至可视区;
所述盲区减小装置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之间,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的光线会聚至所述第二棱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和所述第三棱镜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棱镜的光线发散至所述第三棱镜。
可选地,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三棱镜均为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可以构造成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三棱镜包括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分别位于在所述立柱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反射面用于将来自所述盲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棱镜,所述第二反射面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棱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可视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相互垂直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棱镜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形成有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二侧形成有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面平行布置,所述第四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布置,所述第三反射面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四反射面,所述第四反射面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三反射面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三棱镜。
可选地,所述第二棱镜的横截面形成为扁平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第一凸透镜和第一凹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靠近所述第一棱镜并与其间隙布置,所述第一凹透镜靠近所述第二棱镜并与其间隙布置,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包括第二凹透镜和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二凹透镜靠近所述第二棱镜并与其间隙布置,所述第二凸透镜靠近所述第三棱镜并与其间隙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棱镜上还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凹透镜,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凹透镜。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第一凸透镜和第一凹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与所述第一棱镜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凹透镜靠近所述第二棱镜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包括第二凹透镜和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二凹透镜靠近所述第二棱镜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透镜与所述第三棱镜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透镜的光心到所述第一凸透镜的光心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凸透镜的焦距,且所述第一凹透镜的宽度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凸透镜的所有光线,所述第二凹透镜的光心到所述第二凸透镜的光心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凸透镜的焦距,且所述第二凸透镜的宽度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凹透镜的所有光线。
可选地,所述车身立柱为A柱,所述第一棱镜位于所述A柱的正面,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A柱的侧面,所述第三棱镜位于所述A柱的背面。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立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身立柱通过绕设在立柱本体周围的棱镜和透镜组件,以使得盲区的光线能够绕过立柱本体而到达驾乘人员可视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盲区的范围,降低由盲区导致的事故风险。上述盲区减小装置包括棱镜、透镜组件等光学元件,利用光学原理使盲区图像可视化,无需设置电控元器件,提高了盲区减小装置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降低了车辆的能耗,并且,相较于显示屏、传感器等电控盲区减小装置而言,上述利用棱镜和透镜组件构成的盲区减小装置能够保证驾驶员在观察盲区时不会出现延迟,实时性大幅提高。不仅如此,上述盲区减小装置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由于棱镜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强度,将其安装到立柱本体上之后,对立柱本体的强度影响较小,并且,也无需对立柱本体进行适应性改变或减小,保证车身立柱的强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身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车身立柱的盲区减小装置的视觉效果图;
图3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的车身立柱的盲区减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透镜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透镜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盲区减小装置;10-第一棱镜;110-第一反射面;20-第二棱镜;210-第一侧;220-第二侧;230-第三反射面;240-第四反射面;30-第三棱镜;310-第二反射面;40-第一透镜组件;410-第一凸透镜;420-第一凹透镜;50-第二透镜组件;510-第二凹透镜;520-第二凸透镜;2-车身立柱;T1-第一安装槽;T2-第二安装槽;L1-第一凹透镜的光心到第一凸透镜的光心之间的间距;F1-第一凸透镜的焦距;W1-第一凹透镜的宽度;L2-第二凹透镜的光心到第二凸透镜的光心之间的间距;F2-第二凸透镜的焦距;W2-第二凹透镜的宽度;3-前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车身立柱作为车辆的支撑结构设置在车身两侧,通常,位于车窗玻璃两侧的车身立柱会给乘驾人员造成视觉盲区,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身立柱,如图1至图4所示,该车身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盲区减小装置1,盲区减小装置1包括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布置为用于围绕立柱本体呈n型布置,第一棱镜10用于接收来自盲区的光线,第二棱镜20用于将来自第一棱镜10的光线传递到第三棱镜30,第三棱镜30用于将来自第二棱镜20的光线传递至可视区;其中,盲区的是指乘驾人员位于正常座位位置时,其视线被车身立柱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车身外部的区域;而可视区是指乘驾人员位于正常座位位置时,其视线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车身外部或内部的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盲区减小装置1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40和第二透镜组件50,第一透镜组件40设置在第一棱镜10和第二棱镜20之间,用于将来自第一棱镜10的光线会聚至第二棱镜20,第二透镜组件50设置在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之间,第二透镜组件50用于将来自第二棱镜20的光线发散至第三棱镜30。
根据上述盲区减小装置1的结构特征,来自盲区的光线首先会射入第一棱镜10,经第一棱镜10反射后进入第一透镜组件40,第一透镜组件40将光线会聚至第二棱镜20,光线经第二棱镜20反射后进入第三透镜组件,第三透镜组件将光线发散至第三棱镜30,然后光线经由第三棱镜30反射至第四棱镜,经由第四棱镜反射至可视区,以允许驾乘人员可以观察到盲区的物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身立柱通过绕设在立柱本体周围的棱镜和透镜组件,以使得盲区的光线能够绕过立柱本体而到达驾乘人员可视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盲区的范围,降低由盲区导致的事故风险。上述盲区减小装置1包括棱镜、透镜组件等光学元件,利用光学原理使盲区图像可视化,无需设置电控元器件,提高了盲区减小装置1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降低了车辆的能耗,并且,相较于显示屏、传感器等电控盲区减小装置1而言,上述利用棱镜和透镜组件构成的盲区减小装置1能够保证驾驶员在观察盲区时不会出现延迟,实时性大幅提高。不仅如此,上述盲区减小装置1包括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由于棱镜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强度,将其安装到立柱本体上之后,对立柱本体的强度影响较小,并且,也无需对立柱本体进行适应性改变或减小,保证车身立柱的强度。
下文将结合附图1至图7详细介绍车身立柱的盲区减小装置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棱镜10和第三棱镜30均为全反射棱镜,例如该全反射棱镜可以构造成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入射到全反射棱镜后的光线能够完全被反射,从而降低光线的损耗。
示例地,第一棱镜10包括第一反射面110,第三棱镜30包括第二反射面310,第一反射面110和第二反射面310分别位于在立柱本体的两侧,第一反射面110用于将来自盲区的光线反射至第二棱镜20,第二反射面310用于将来自第二棱镜20的光线反射至可视区。在第一反射面110和第二反射面310上,光线能够发生全反射,以降低光在反射时的损耗,提高进入可视区的光线的强度,确保驾乘人员观察到清晰的盲区图像。
上述第一反射面110和第二反射面310设置在立柱本体的两侧,第一棱镜10和第二棱镜20的横截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一棱镜10的斜面构造为第一反射面110,来自盲区的光线从第一棱镜10的直角面入射,并进一步入射到第一反射面110并发生全反射,从第一反射面110反射后从第一棱镜10的另一直角面出射到第一透镜组件40上。类似的,第三棱镜30的斜面构造为第二反射面310,来自第二透镜组件50的光线从第三棱镜30的直角面入射,并在第二反射面310上进行反射后,从第三棱镜30的另一直角面出射到可视区。
在本公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110和第二反射面310相互垂直布置。这样,入射光线入射到第一反射面110,经过第一反射面110反射,以及经过第二棱镜20的传递,在第二反射面310反射后的出射光线能够按照入射光线的方向进入驾乘人员的眼睛中,也就是说,来自盲区的入射光线能够按照原来的方向进入可视区,使得驾乘人员观察到的盲区图像不会发生错位和畸变,能够可旁边可视区的图像对应起来,避免驾乘人员判断失误。
这里应理解的是,第一棱镜10和第三棱镜30的尺寸可以根据车身立柱的尺寸进行设计,并且尽量设计为能够使驾乘人员观察到盲区的大部分物体或全部物体,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第二棱镜20是将第一棱镜10的光线传递到第三棱镜30的光学元件,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棱镜2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第一侧210形成有第三反射面230,第二侧220形成有第四反射面240,第三反射面230与第一反射面110平行布置,第四反射面240与第二反射面310平行布置,第三反射面230用于将来自第一棱镜10的光线反射至第四反射面240,第四反射面240用于将来自第三反射面230的光线反射至第三棱镜30。光线经第一反射面110反射后,能够反射到第三反射面230上,即第三反射面230平行布置在第一反射面110发生反射的一侧,光线经第三反射面230传递到第四反射面240上,光线经第四反射面240反射后能够反射到第二反射面310上,即第四反射面240平行布置在能够将光线入射到第二反射面310的一侧。通过平行布置的第一反射面110和第三反射面230,能够在保持来自盲区的光线的传递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的关系的空间位置,使其能够绕过车身立柱;然后,通过平行布置的第二反射面310和第四反射面240,能够使绕路的光线回归到其原来的传播方位,使驾乘人员产生直接透过立柱本体就能够观察到盲区物体的视觉效果。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110和第二反射面310相互垂直布置,这样,第三反射面230和第四反射面240也相互垂直,这样,当物体的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面110、第三反射面230、第四反射面240和第二反射面310之后,初始入射到第一反射面110的入射光线和经由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从第二反射面310反射的出射光线能够保持共线,从而避免盲区图像出现错位和畸变现象。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由于盲区减小装置1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40和第二透镜组件50,第一透镜组件40用于将来自第一棱镜10的光线会聚至第二棱镜20,第二透镜组件50用于将来自第二棱镜20的光线发散至第三棱镜30,也就是说,在第二棱镜20中的光线更为会聚,这样,第二棱镜20的横截面形成为扁平状,以降低第二棱镜20的体积,避免整体结构占用过多车身立柱的空间,维持车身立柱的强度。
另外,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在车身立柱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根据乘驾人员的视线范围进行设计,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中,第一透镜组件40包括第一凸透镜410和第一凹透镜420,第一凸透镜410靠近第一棱镜10并与其间隙布置,第一凹透镜420靠近第二棱镜20并与其间隙布置。从第一棱镜10的第一反射面110反射的光线会进入到第一凸透镜410,第一凸透镜410将该光线会聚至第一凹透镜420,第一凹透镜420将会聚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其分散到第三反射面230上,再经由第三反射面230反射到第四反射面240上。
此外,第二透镜组件50包括第二凹透镜510和第二凸透镜520,第二凹透镜510靠近第二棱镜20并与其间隙布置,第二凸透镜520靠近第三棱镜30并与其间隙布置。从第二棱镜20的第四反射面240反射的光线进入第二凹透镜510,第二凹透镜510将该光线发散到第二凸透镜520,第二凸透镜520在将发散的光线进行会聚,使其投射到第二反射面310,再经过第二反射面310的反射进入可视区。
通过第一透镜组件40和第二透镜组件50的配合,可以将光线缩小到合适的范围内,并通过第二棱镜20传递,这样,第二棱镜20可以适应性设计得相对较小,尽量占用较少的立柱本体的空间。
如图5所示,第二棱镜20上还开设有第一安装槽T1和第二安装槽T2,第一安装槽T1用于安装第一凹透镜420,第二安装槽T2用于安装第二凹透镜510。通过设置安装槽,能够提高第一凹透镜420和第二凹透镜510的安装精度,降低光损耗。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透镜组件40包括第一凸透镜410和第一凹透镜420,第一凸透镜410与第一棱镜10一体成型,第一凹透镜420靠近第二棱镜20并与其一体成型,第二透镜组件50包括第二凹透镜510和第二凸透镜520,第二凹透镜510靠近第二棱镜20并与其一体成型,第二凸透镜520与第三棱镜30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将第一种示例中的第一棱镜10和第三棱镜30的直角面加工出向外凸出的球面,使其具有凸透镜的会聚功能;以及将第二棱镜20的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加工出向内凹陷的球面,使其具有凹透镜的发散功能。通过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并简化安装过程,减少装配误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40和第二透镜组件50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位置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示例地,如图6所示,第一凹透镜420的光心到第一凸透镜410的光心之间的间距L1小于第一凸透镜410的焦距F1,且第一凹透镜420的宽度W1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第一凸透镜410的所有光线。这样,第一凹透镜420避开第一凸透镜410的焦点布置,使第一凸透镜410的光线能够被第一凹透镜420发散,并且,第一凹透镜420相对于第一凸透镜410的焦点更靠近第一凸透镜410,以使得从第一凹透镜420投影到第三反射面230的像为正像。
同样的,如图7所示,第二凹透镜510的光心到第二凸透镜520的光心之间的间距L2小于第二凸透镜520的焦距F2,且第二凸透镜520的宽度W2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第二凹透镜510的所有光线。这样,第二凹透镜510也避开第二凸透镜520的焦点布置,从第二凹透镜510发散的光线被第二凸透镜520全部接收到,并重新会聚至第三棱镜30的第二反射面310上,形成正像,这样,驾乘人员从车身立柱能够看到盲区物体的正像。
上述盲区减小装置1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设置在立柱本体周围,例如可以在立柱本体上开槽,将盲区减小装置1嵌设在槽中;或者可以围绕立柱本体设置多个支架,将盲区减小装置1设置在支架上,并围绕立柱本体布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身立柱为A柱,A柱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挡风玻璃的两侧,第一棱镜10位于A柱的正面,第二棱镜20位于A柱的侧面,第三棱镜30位于A柱的背面。这里A柱的正面是指在驾驶员的视角范围内,位于前挡风玻璃的外侧的一面,此外,侧面是指位于侧窗框的位置,背面是指位于车身内侧的一面。
此外,上述车身立柱也可以是B柱或C柱,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立柱。其中,该车辆可以是无人车、客车、轨道车等各种车辆,其中,对于无人车而言,其内部可以设置摄像头,该具有盲区减小装置1的车身立柱不会对摄像头进行遮挡,提高无人车的安全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车身立柱,包括立柱本体(2)和盲区减小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减小装置(1)包括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20)和第三棱镜(30),所述第一棱镜(10)、所述第二棱镜(20)和所述第三棱镜(30)布置为用于围绕所述立柱本体(2)呈n型布置,所述第一棱镜(10)用于接收来自盲区的光线,所述第二棱镜(20)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10)的光线传递到所述第三棱镜(30),所述第三棱镜(30)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棱镜(20)的光线传递至可视区;
所述盲区减小装置(1)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40)和第二透镜组件(50),所述第一透镜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10)和所述第二棱镜(20)之间,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10)的光线会聚至所述第二棱镜(20),所述第二透镜组件(50)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20)和所述第三棱镜(30)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组件(50)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棱镜(20)的光线发散至所述第三棱镜(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10)和第三棱镜(30)均为全反射棱镜,所述全反射棱镜可以构造成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第一棱镜(10)包括第一反射面(110),所述第三棱镜(30)包括第二反射面(310),所述第一反射面(110)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0)分别位于在所述立柱本体(2)的两侧,所述第一反射面(110)用于将来自所述盲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棱镜(20),所述第二反射面(310)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棱镜(20)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可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110)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0)相互垂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2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所述第一侧(210)形成有第三反射面(230),所述第二侧(220)形成有第四反射面(240),所述第三反射面(230)与所述第一反射面(110)平行布置,所述第四反射面(240)与所述第二反射面(310)平行布置,所述第三反射面(230)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棱镜(10)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四反射面(240),所述第四反射面(240)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三反射面(230)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三棱镜(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20)的横截面形成为扁平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40)包括第一凸透镜(410)和第一凹透镜(420),所述第一凸透镜(410)靠近所述第一棱镜(10)并与其间隙布置,所述第一凹透镜(420)靠近所述第二棱镜(20)并与其间隙布置,所述第二透镜组件(50)包括第二凹透镜(510)和第二凸透镜(520),所述第二凹透镜(510)靠近所述第二棱镜(20)并与其间隙布置,所述第二凸透镜(520)靠近所述第三棱镜(30)并与其间隙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20)上还开设有第一安装槽(T1)和第二安装槽(T2),所述第一安装槽(T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凹透镜(420),所述第二安装槽(T2)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凹透镜(5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40)包括第一凸透镜(410)和第一凹透镜(420),所述第一凸透镜(410)与所述第一棱镜(1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凹透镜(420)靠近所述第二棱镜(20)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透镜组件(50)包括第二凹透镜(510)和第二凸透镜(520),所述第二凹透镜(510)靠近所述第二棱镜(20)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透镜(520)与所述第三棱镜(30)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透镜(420)的光心到所述第一凸透镜(410)的光心之间的间距(L1)小于所述第一凸透镜(410)的焦距(F1),且所述第一凹透镜(420)的宽度(W1)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凸透镜(410)的所有光线,所述第二凹透镜(510)的光心到所述第二凸透镜(520)的光心之间的间距(L2)小于所述第二凸透镜(520)的焦距(F2),且所述第二凸透镜(520)的宽度(W2)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凹透镜(510)的所有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立柱为A柱,所述第一棱镜(10)位于所述A柱的正面,所述第二棱镜(20)位于所述A柱的侧面,所述第三棱镜(30)位于所述A柱的背面。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立柱。
CN202120029618.6U 2021-01-06 2021-01-06 车身立柱及车辆 Active CN21426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9618.6U CN214267473U (zh) 2021-01-06 2021-01-06 车身立柱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9618.6U CN214267473U (zh) 2021-01-06 2021-01-06 车身立柱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7473U true CN214267473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9618.6U Active CN214267473U (zh) 2021-01-06 2021-01-06 车身立柱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7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9990B2 (en) Blind region mirror structure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US4913542A (en) Rear view mirror with two parallel displaced mirror parts
US20230271554A1 (en) Head up side view mirror
US11199701B2 (en) Head-up display apparatus
US7172300B2 (en) Driver observation system
CN214267473U (zh) 车身立柱及车辆
US20140307093A1 (en) Visual positioning with direction orientation navigation system
US6935758B2 (en) Driver observation system
CN208180895U (zh) 带前置摄像头的汽车外后视镜
US2375887A (en) Rearview device
JP3305417B2 (ja) 車両左右方向死角モニター
CN102795162A (zh) 一种汽车、及用于汽车的前视摄像头及其成像方法
CN221293322U (zh) 摄像头安装支架及车辆
US20060256458A1 (en) Rear view mirror
KR200322014Y1 (ko) 자동차용 사이드 미러
US20240034237A1 (en) Vehicle having no wiper
WO2015080630A1 (ru) Система зеркал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140946U1 (ru) Система зеркал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100552436B1 (ko) 자동차용 뒷유리의 후방시야 확보구조
US3947096A (en) Rear-view mirror system for road vehicles
RU2025333C1 (ru) Система зеркал переднего вида
RU2029692C1 (ru) Система зеркал переднего вида
WO2002062621A1 (en)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s
JPS59195446A (ja) 運搬装置用外視装置
RU2029693C1 (ru) Система зеркал переднего вид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