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4343U -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4343U
CN214264343U CN202120042862.6U CN202120042862U CN214264343U CN 214264343 U CN214264343 U CN 214264343U CN 202120042862 U CN202120042862 U CN 202120042862U CN 214264343 U CN214264343 U CN 214264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laser
section
feeding
pipe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28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红雨
石端勤
姜全富
朱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Qingong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Qingong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Qingong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Qingong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428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4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4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4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包括一个激光切管机构,该激光切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切割头,且两个激光切割头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整;卡盘机构,所述卡盘机构用来带动型材进行转动,实现型材的切割,卡盘可以沿着两个激光切割头方向进行移动,且卡盘可以上下移动,以便能够卡紧不同截面尺寸的型材;给料机构,给料机构主要用来存放待切割型材,以及负责型材向激光切管机构的上料;本实用新型将型材切割过程中将给料、焊缝检测、双激光切割、自动落料等工序集合为一体,不仅能够大大的节省生产车间的占用场地;双头激光切割也大大的加快了切割的速度,节约切割时间,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型材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背景技术
型材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和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型材是指金属经过塑性加工成形、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直条。型材的品种规格繁多,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和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机械工程师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材的具体形状、材质、热处理状态、力学性能等参数,再根据具体的尺寸形状要求将型材进行分割,而后进一步加工或热处理,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型材的材质、规格尺寸等可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
在使用型材时需要经常对其进行切割,型材最常使用的是激光切割,激光切割加工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渐改进或取代于传统的金属切割工艺设备。激光刀头的机械部分与工件无接触,在工作中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划伤;激光切割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一般无需后续加工;切割热影响区小,板材变形小,切缝窄;切口没有机械应力,无剪切毛刺;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不损伤材料表面;数控编程,可加工任意的平面图,可以对幅面很大的整板切割,无需开模具,经济省时。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激光切割为单工位切割,对于一些长度较长型材需要一次切一段,工作效率低下,或者需要对型材的中部进行加工切割需要单个切割头依次完成,耗费大量的时间;且传统的型材切割之后需要人工将其取下,才能上料对下一型材进行切割,浪费大量的人力,生产成本较高;且上料需要人工或者半自动化上料,占用人工成本,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完成上料、双头切割、且能实现落料的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包括:
一个激光切管机构,该激光切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切割头,且两个激光切割头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整;
卡盘机构,所述卡盘机构用来带动型材进行转动,实现型材的切割,卡盘可以沿着两个激光切割头方向进行移动,且卡盘可以上下移动,以便能够卡紧不同截面尺寸的型材;
给料机构,给料机构主要用来存放待切割型材,以及负责型材向激光切管机构的上料。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有焊缝检测机构,给料机构将型材运送至焊缝检测机构,焊缝检测机构检测圆管类型材的焊缝位置。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主要是将型材从焊缝检测机构运送至激光切管机构上。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有落料机构,落料机构主要是用来将经过激光切管机构切割后的型材进行落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型材放置在给料机构内,给料机构将型材运送至焊缝检测机构上进行型材的焊缝检测,焊缝检测后再由翻转机构将焊缝检测后的型材运送至激光切管机构,卡盘机构将型材进行卡紧,卡盘机构可以根据型材的截面尺寸调整位置,激光切管机构上的两个激光切割头根据切割需求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对型材进行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卡盘机构带动型材进行转动,使得切割时能够涉及型材全部的侧面。切割后的型材再通过落料机构将型材落至相应的位置。
有益效果:本设备将型材切割过程中将给料、焊缝检测、双激光切割、自动落料等工序集合为一体,不仅能够大大的节省生产车间的占用场地;双头激光切割也大大的加快了切割的速度,节约切割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的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9为实用新型的焊缝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用新型的焊缝检测机构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用新型的焊缝检测机构中上转轮机构与下转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用新型的焊缝检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用新型的激光切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用新型的激光切管机构中托辊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用新型的激光切管机构左视图。
图16为实用新型的激光切管机构的切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用新型的激光切管机构的主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用新型的激光切管机构的主卡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左视图。
图21为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正视图。
图22为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中升降机构以及侧座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中升降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给料机构、11.底架、12.控制器、13.储料架、14.型材、15.送料机构、1501.电机、1502.链条一、1503.传动杆、1504.立杆、1505.送料支架、1506.链条二、1507.V型托、1508.横杆、16.传动机构、1601.转杆、1602.支撑板、1603.齿轮、1604.齿条、17.上料机构、1701.上料推杆、1702.推杆架、1703.滑块一、1704.滑轨一、1705.上料气缸、1706.气缸架、1707.滑轨三、1708.滑块三、1709.滑轨二、1710.滑块二;
2.焊缝检测机构、21.支架、22.横向电缸、23.横向滑板、24.挡板、25.纵向滑板、26.横向导轨、27.横向滑块、28.纵向滑块、29.纵向导轨、210.固定板、211.螺杆、212.连接块、213.位置传感器、214.滑杆、215.上转轮、216.下转轮、217.下转轮连接板、218.固定架、219.上转轮连接板、220.纵向气缸、221.手轮;
3.激光切管机构、31.台身、32.支撑腿、33.台身导轨、34.主卡机构、3401.卡盘电机、3402.卡盘电缸、3403.卡盘电缸架、3404.移动架、3405.升降电机、3406.升降螺杆、3407.升降板、3408.卡盘导轨、3409.卡盘、3410.卡盘滑块、35.切割机构、3501.切割头、3502.传动电机、3503.齿轮、36.托辊机构、3601.固定板、3602.移动托辊座导轨、3603.气缸座、3604.托辊气缸、3605.移动托辊座、3606.移动托辊耳板、3607.移动托辊、3608.固定托辊、3609.固定托辊耳板、3610.固定托辊座、37.齿条;
4.落料机构、41.底座、42.侧座、43.固定座、44.气缸、45.翻转架、46.耳板、47.连接件、48.移动座、49.吊环螺钉、410.气缸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包括:
一个激光切管机构3,该激光切管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切割头,且两个激光切割头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整;
卡盘机构,所述卡盘机构用来带动型材进行转动,实现型材的切割,卡盘可以沿着两个激光切割头方向进行移动,且卡盘可以上下移动,以便能够卡紧不同截面尺寸的型材;
给料机构,给料机构主要用来存放待切割型材,以及负责型材向激光切管机构的上料。
焊缝检测机构,给料机构将型材运送至焊缝检测机构,焊缝检测机构检测圆管类型材的焊缝位置。
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主要是将型材从焊缝检测机构运送至激光切管机构上。
落料机构,落料机构主要是用来将经过激光切管机构切割后的型材进行落料。
实施例2:其中给料机构1,如图3-8所示:包括有底架11,底架1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一排储料架13,底架11左右两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为了防止型材在上料时前后蹿动,造成车间安全隐患;挡板上设置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优选为三菱FX2N-64MT-001控制器12,储料架13内侧面底部为外侧高内侧低。储料架13右侧并排设置有多个送料机构15,送料机构15包括有V型托1507、链条一1502、链条二1506、电机1501、传动杆1503、送料支架1505、横杆1508、立杆1504,立杆1504上端面为斜面,V型托1507上端为V型开口。送料支架1505与立杆1504固定在底架11上表面,立杆1504与送料支架1505上部横向设置有横杆1508,电机1501固定在底架11上,电机1501优选为塞雷42HS08步进电机1501,电机1501通过链条一1502与传动杆1503啮合传动,传动杆1503可转动的贯穿横杆1508,链条二1506可转动的位于横杆1508上;链条二1506与传动杆1503啮合传动;链条二1506上均匀分布有多个V型托1507。
运料机构后侧设置有上料机构17,上料机构17包括有上料推杆1701、上料气缸1705、推杆架1702、气缸架1706,上料气缸1705优选为JAXINCJ品牌的SCJ80气缸,气缸架1706固定在推杆架1702的底部,上料推杆1701与气缸架1706之间通过上料气缸1705连接,上料气缸1705固定于上料推杆1701的底部,上料电缸的输出端与气缸架1706固定连接;推杆架1702与上料推杆1701之间为上下滑动连接,推杆架1702与上料推杆1701之间通过滑轨二1709与滑块二1710滑动连接。推杆架1702底部与底架11之间为左右滑动连接,推杆架1702底部与底架11之间通过滑轨三1707与滑块三1708滑动连接;上料推杆1701上端为斜面,送料支架1505与推杆架1702为滑动连接,送料之间与推杆架1702之间通过滑轨一1704与滑块一1703滑动连接。
底架11上表面右侧设置有传动机构16,传动机构16包括有转杆1601、支撑板1602、齿轮1603、齿条1604,底架11上固定设置有数个支撑板1602,转杆1601与支撑板1602为转动连接,转杆1601上设置有数个齿轮1603,齿条1604固定在推杆架1702上,齿轮1603与齿条1604之间为啮合传动。
在使用时,将型材14放置在储料架13内,由于储料架13内的内侧较外侧低,因此型材14受重力影响向储料架13内侧移动; 通过控制器12控制上料气缸1705、电机1501,上料气缸1705伸长时带动上料推杆1701沿着推杆架1702向上移动,上料推杆1701上端推动型材14向上移动,由于上料推杆1701上端面为斜面,因此型材14在上移的过程中型材贴紧立杆1504移动。当型材上移至立杆1504上端面时,受上料推杆1701上端斜面的作用进入至立杆1504上端的斜面内,进而落入至链条二1506上的V型托1507内。电机1501通过链条一1502带动传动杆1503进行转动,传动杆1503通过链条二1506带动V型托1507进行移动,将V型托1507内的型材14移动至另一端。
根据型材14的截面尺寸可以调整上料推杆1701外侧面与立杆1504外侧面之间的横向距离,通过转动转杆1601,转杆1601通过齿轮1603齿条1604的啮合传动带动推杆架1702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对上料推杆1701的移动,当型材14截面尺寸较大时,将上料推杆1701向储料架13内移动的多一些,反之将上料推杆1701移动的少一些,以保证每次的推动型材上移的个数为一个。当上料推杆1701将型材14推送至V型托1507内后,上料推杆1701下移复位,型材14受重力影响滑向储料架13内侧。该装置可以实现型材14的自动上料,并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型材14的截面尺寸。
实施例3:其中焊缝检测机构如图9—12所示,包括有支架21,支架21上部前侧面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横向滑板23,支架21上部前侧面固定设置有横向气缸22,横向滑板23左端与横向气缸22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架21与横向滑板23之间设置有横向导轨26与横向滑块27,支架21与横向滑板23之间通过横向导轨26与横向滑块27滑动连接。
横向滑板23前侧面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纵向滑板25,横向滑板23与纵向滑板25之间设置有纵向导轨29与纵向滑块28,横向滑板23与纵向滑板25之间通过纵向导轨29与纵向滑块28滑动连接;横向滑板23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4,挡板24主要是为了保证圆管端面贴合挡板24右端面,以保证圆管不会向左蹿动,影响测量,同时也为了防止圆管的蹿动对该装置造成损害;横向滑板23前侧面可转动的设置有螺杆211,螺杆211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221;螺杆211上下两端可转动的设置有固定板210,固定板210与横向滑板23固定连接;纵向滑板25与螺杆211中部为螺纹连接,纵向滑板25外侧面固定有连接块212,连接块212与螺杆211之间为螺纹连接。
纵向滑板25右部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下转轮机构,下转轮机构包括有纵向气缸220,纵向气缸220固定在纵向滑板25上,纵向气缸220输出端连接有下转轮连接板217,下转轮连接板217右端可转动的设置有下转轮216,下转轮连接板217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滑杆214,滑杆214可滑动的贯穿纵向气缸220左右两侧,纵向气缸220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13,位置传感器213可以测量位置传感器213与滑杆214上端之间的距离,位置传感器213将测量的数据信号传递给PC客户端以供参考,通过控制器主要是为了控制横向气缸22与纵向气缸220,该控制器为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控制气缸即可,不在赘述。
纵向滑板25右部固定设置有上转轮机构,上转轮机构包括有上转轮连接板219,上转轮连接板219固定在纵向滑板25上,上转轮连接板219可转动的设置有上转轮215。下转轮216与上转轮215位于同一平面,位置传感器213位于其中一个滑杆214正上方。下转轮216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218,固定架218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13,位置传感器213位于单个滑杆214的正上方。
在使用时,当上转轮215与下转轮216接触时,位置传感器213与滑杆214上端之间的距离为零,位置传感器213测出的距离为零;将圆管一端面放置于挡板24处,下转轮216位于圆管内,上转轮215位于圆管外,通过纵向气缸220来控制下转轮连接板217向上移动,直至将下转轮216与上转轮215之间的圆管夹紧,此时位置传感器213与滑杆214上端之间的距离即为圆管的厚度。转动圆管使其绕中心轴做圆周转动,上转轮215与下转轮216之间的距离随着圆管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位置传感器213与滑杆214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变化,位置传感器213测出的距离即为圆管端口处焊缝的厚度;进而得知圆管焊缝的均匀程度。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圆管的轴径尺寸来调整上转轮215机构与下转轮216机构上下左右的位置,以便适应不同的圆管尺寸。通过转动螺杆211上端的手轮221可以使纵向滑板25沿纵向导轨29移动,螺杆211与连接块212为螺纹连接,螺杆211转动时可带动纵向滑板25上下移动,进而调整上转轮215机构与下转轮216机构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通过横向气缸22可以带动横向滑板23沿着横向导轨26左右移动,进而调整上转轮215机构与下转轮216机构左右方向的位置。
实施例4:其中激光切管机构3如图13—18所示,包括有支撑腿32以及台身31,台身31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腿32,每个支撑腿32右侧设置有托辊机构36,托辊机构36包括有固定板3601、固定托辊3608、固定托辊座3610、固定托辊耳板3609、移动托辊3607、移动托辊耳板3606、移动托辊座3605、托辊气缸3604、气缸座3603、移动托辊座导轨3602、托辊座滑块,固定板3601固定在支撑腿32右侧上表面,固定板3601上表面左侧平行设置有两条移动托辊座导轨3602,移动托辊座3605通过托辊座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移动托辊座导轨3602上,移动托辊座3605上端左侧固定设置有移动托辊耳板3606,移动托辊3607可转动的设置在移动托辊耳板3606内;气缸座3603固定在固定板3601右部,气缸横向固定在气缸座3603上端左侧面,气缸输出端与移动托辊座3605中部连接;固定托辊座3610固定在台身31右侧面,固定托辊座3610右侧面上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托辊耳板3609,固定托辊3608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托辊耳板3609内,固定托辊3608与移动托辊3607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台身31上表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台身导轨33,两条台身导轨33之间设置有齿条37,台身导轨33上可移动的设置有两个切割机构35,切割机构35包括有切割头3501、传动电机3502、齿轮3503、切割头3501滑块,切割头3501与台身导轨33之间通过切割头3501滑块滑动连接,传动电机3502贯穿切割头3501底板,传动电机3502输出端设置有齿轮3503,齿轮3503与齿条37相互啮合,当传动电机3502带动齿轮3503进行转动时,齿轮3503与齿条37的相互作用使切割机构35沿着台身导轨33进行滑动。
台身导轨33后端可移动的设置有主卡机构34,主卡机构34包括有卡盘3409、卡盘电机3401、升降板3407、卡盘导轨3408、卡盘滑块410、升降电机3405、升降螺杆3406、移动架3404、移动架滑块、卡盘电缸3402、卡盘电缸架3403,移动架3404通过移动架滑块与台身导轨33之间滑动连接,移动架3404上端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3405,升降电机3405带动升降螺杆3406进行转动,升降电机3405与升降螺杆3406之间的连接为现有技术,连接方式多样,只要能保证升降电机3405可带动升降螺杆3406转动即可,不做赘述。升降螺杆3406上端与升降板3407上端螺纹连接,当升降螺杆3406转动时,升降板3407随着升降螺杆3406进行上下移动。升降板3407外侧面固定设置有卡盘电机3401,卡盘电机3401与卡盘3409连接,移动架3404内侧面固定设置有卡盘导轨3408,升降板3407通过卡盘滑块410与卡盘导轨3408滑动连接;卡盘电缸架3403固定在台身31上,卡盘电缸3402固定在卡盘电缸架3403上,卡盘电缸3402输出端与移动架3404固定连接,卡盘电缸3402可带动移动架3404沿着台身导轨33移动。
在使用时,将型材放置在托辊机构36上,型材位于固定托辊3608与移动托辊3607之间,根据型材的尺寸可以调整固定托辊3608与移动托辊3607之间的距离,调整时通过托辊气缸3604带动移动托辊座3605沿着托辊座导轨进行滑动,进而实现对固定托辊3608与移动托辊3607之间距离的调整。通过主卡机构34将型材一端进行固定,主卡机构34上的卡盘3409可以前后上下进行调节,通过升降电机3405带动升降螺杆3406进行转动,升降螺杆3406与升降板3407为螺纹连接,升降螺杆3406转动时带动升降板3407沿着卡盘导轨3408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卡盘3409的上下移动;通过卡盘电缸3402带动移动架3404沿着台身导轨33进行前后移动,进而实现卡盘3409的前后移动。调整两个切割机构35的位置,控制传动电机3502进行转动,传动电机3502通过齿轮3503齿条37传动带动切割头3501沿着台身导轨33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切割机构35在台身导轨33上位置的调整。卡盘电机3401带动卡盘3409转动,卡盘3409带动型材转动时,两个切割头3501实现对型材的切割。切割完成后,卡盘3409松开型材夹紧端,托辊气缸3604带动移动托辊座3608向右移动,固定托辊3608与移动托辊3607之间的距离增大,切割后的型材落至固定托辊3608与移动托辊3607下方的出料机构,再由下方的出料机构将切割后的型材运走即可。
实施例5:其中落料机构4如图19—24所示,包括有底座41,底座41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个侧座42,侧座42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吊环螺钉49,侧座42主要用来对气缸44形成底部支撑作用,侧座42内侧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主要用来保证翻转架45在翻转的时候不会左右移动,导致翻转架45左右晃动;另外升降机构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一段距离,保证翻转架45在翻转时翻转架45可以上下移动以避免对型材进行干涉。
升降机构下部与底座41固定连接,每个侧座42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缸44,气缸44与侧座42之间通过气缸座410转动连接,气缸座410固定在侧座42上端面;气缸44输出端连接有翻转架45,气缸44输出端与翻转架45之间通过耳板46转动连接,耳板46与翻转架45固定连接;气缸44上下端分别与翻转架45以及侧座42之间转动连接主要是为了实现气缸44带动翻转架45转动。移动座48上端与翻转架45之间通过连接件47转动连接,连接件47与翻转架45固定连接;升降机构上端与翻转架45转动连接,保证升降机构在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影响翻转架45的左右转动。
升降机构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即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座43、移动座48,固定座43低端固定在底座41上,移动座48可上下移动的位于固定座43上,移动座48与固定座43之间通过导轨连接,导轨连接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通过气缸连接等,只要能够保证移动座48可相对于固定座43进行上下移动即可,不做特殊限定;移动座48通过导轨相对于固定座43上下移动;移动座48上端与翻转架45转动连接。
在使用时,当切割后的型材移动至翻转架45中部上方时,控制翻转架45同左侧或者右侧的气缸44伸长,另一侧的气缸44进行收缩,翻转架45向左侧或者右侧倾斜同时移动座48受气缸44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保证翻转架45的上表面不会对型材形成干涉,型材受重力影响沿翻转架45落向左侧或者右侧;完成落料后气缸44复位,当下一段型材进入翻转架45上方后重复上述步骤。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型材放置在给料机构1内,给料机构1将型材运送至焊缝检测机构2上进行型材的焊缝检测,焊缝检测后再由翻转机构将焊缝检测后的型材运送至激光切管机构3,卡盘机构将型材进行卡紧,卡盘机构可以根据型材的截面尺寸调整位置,激光切管机构3上的两个激光切割头根据切割需求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对型材进行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卡盘机构带动型材进行转动,使得切割时能够涉及型材全部的侧面。切割后的型材再通过落料机构4将型材落至相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激光切管机构,该激光切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切割头,且两个激光切割头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整;
卡盘机构,所述卡盘机构用来带动型材进行转动,实现型材的切割,卡盘可以沿着两个激光切割头方向进行移动,且卡盘可以上下移动,以便能够卡紧不同截面尺寸的型材;
给料机构,给料机构主要用来存放待切割型材,以及负责型材向激光切管机构的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有焊缝检测机构,给料机构将型材运送至焊缝检测机构,焊缝检测机构检测圆管类型材的焊缝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主要是将型材从焊缝检测机构运送至激光切管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有落料机构,落料机构主要是用来将经过激光切管机构切割后的型材进行落料。
CN202120042862.6U 2021-01-08 2021-01-08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Active CN214264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862.6U CN214264343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862.6U CN214264343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4343U true CN214264343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2862.6U Active CN214264343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4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35463C (en) A bending machine for bending threadlike material such as tubes, rods, profiles or metal wire
CN210937684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激光切割设备
CN112917021B (zh) 一种三卡盘自动上下料激光切管机的使用方法
CN111360422B (zh) 一种带自动上料机构的切管设备
CN201079837Y (zh) 定径机架孔型车削装置
CN110480033B (zh) 一种钕铁硼切削机床
CN206263322U (zh) 用于轮毂加工的龙门式双头数控铣床
CN110773884A (zh) 一种立式激光切管机
CN211680547U (zh) 一种立式激光切管机
CN210527583U (zh) 一种带工装的板链输送设备
CN100591473C (zh) 一种气瓶瓶口加工机床
CN214264343U (zh) 一体式数控双头激光切管系统
CN113059283A (zh) 一种型材激光切割装置及方法
KR20080108199A (ko) 양방향 이동이 가능한 다목적 조각기
CN215033914U (zh) 一种用于升降机齿条加工的双头专用铣床
CN114643444A (zh) 一种画舫生产用防护栏焊接装置
CN211053919U (zh) 雕铣机的翻转机构
CN214291440U (zh) 数控双头激光切管机
CN211891227U (zh) 雕铣机的翻转机构
CN211387245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攻牙设备
CN201086291Y (zh) 钻杆接头机械手装置
CN113001199A (zh) 型材坡口切割头摆动机构
JP2727237B2 (ja) 長尺ワークの加工装置
JP5275663B2 (ja) 異形断面バー材の供給装置及び加工装置
CN116441925B (zh) 一种桶体的全自动整圆和焊接一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