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8857U - 一种保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8857U
CN214258857U CN202022773835.4U CN202022773835U CN214258857U CN 214258857 U CN214258857 U CN 214258857U CN 202022773835 U CN202022773835 U CN 202022773835U CN 214258857 U CN214258857 U CN 214258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upporting
disposed
cup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38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Excellent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Excellent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Excellent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Excellent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8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8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内胆与外壳,外壳设置在内胆外侧,其特征在于,内胆的材料包括玻璃,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内胆与外壳之间构成容纳腔。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被设置为维持容纳腔保温层设置于容纳腔中。其中保温层采用发泡材料。本实用新型集不锈钢保温杯与玻璃保温杯的优势于一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温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塑料外壳采用注塑加工成型,生产方便,外形美观,玻璃内胆食品安全,清洗容易,发泡保温层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保温效果好,并且还具有防撞缓冲功能,避免玻璃内胆破裂,保证使用寿命,使得保温杯的适用性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容器。
背景技术
保温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生活用品之一。现有技术中存在品种繁多的保温杯,可以按材质大致区分为不锈钢保温杯以及玻璃保温杯。
不锈钢保温杯通常采用不锈钢外壳以及不锈钢内胆,在外壳与内胆之间抽出空气形成真空层以达到热量不散失的保温效果。但是,不锈钢材料的特点导致其加工困难,难以形成丰富的外形,或者改变外形需要付出很大成本,由于相同的原因,不锈钢保温本也难以形成丰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不锈钢作为一种金属材料,会与放置其中的一些液体产生化学反应,例如茶碱、碳酸饮料、果汁等等。尽管有一些反应的速率较慢,但仍然会导致不适合长时间储存这些常见的饮料。此外,不锈钢保温杯无法通过微波炉来加热,一旦其中存储的液体变凉,需要将液体取出放置到其他合适的容器中才能重新加热,导致使用不便。另外,不锈钢材质外壳的手感较硬较冷,在保温杯最常用的冬天场合下,不锈钢外壳的触感是冰冷的,使得整个保温杯不易受到人们的欢迎。
玻璃保温杯通常采用双层玻璃,解决了一部分不锈钢保温杯所存在的问题。玻璃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中存储的液体产生化学反应。玻璃容器也适合放置在微波炉中加热,免去取倒液体的麻烦。但是,玻璃制品不可避免地存在易碎、不经冲撞的特性,因此很容易损坏。一些玻璃保温杯的双层玻璃之间没有抽真空,因此保温效果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玻璃保温杯,采用双层玻璃中间抽真空的方案。但是,由于真空层的存在,使得玻璃内胆更加脆弱易碎。即便没有完全碎裂,在双层玻璃上造成裂痕,或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形成气密条件,破坏了处于中间的真空层,也会使得保温作用失效。为了保护玻璃内胆,通常需要额外设置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外壳。该外壳的作用仅仅是为了保护内胆而没有保温效果,但是挤占了空间,使得保温杯的储存空间体积明显小于整体外观体积。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研发一种保温杯,能够发挥现有技术中保温杯优势的同时,解决其缺陷,使得保温杯的适用性更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内胆与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材料包括玻璃,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构成容纳腔,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被设置为固定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维持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大小不变。
进一步地,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耐温不低于1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高分子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被设置为能够反射来自于内胆内部的热辐射,并且能够反射来自于内胆外部的热辐射。
进一步地,构成所述外壳的材料包括塑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保温杯,包括内胆与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材料包括玻璃,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杯口位置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定位架,所述支撑定位架的外壁设置有卡筋,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定位架通过所述卡筋与卡槽的配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定位架上设置有托架,所述内胆的口部与所述托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杯口部件,所述杯口部件与所述定位支撑架连接,所述杯口部件的内壁设置有卡条,所述定位连接架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杯口部件通过所述卡条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套设在所述定位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设置于所述杯口部件内部,所述杯盖内部设置有内塞,所述内塞内部设置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塞与所述杯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底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被设置为协助内塞覆盖所述内胆的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杯底位置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固定孔以及底塞,所述底塞设置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底塞与所述内胆的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耐温不低于1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构成所述外壳的材料包括塑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提供的保温容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采用塑料外壳,外壳本身容易加工,可以形成丰富的外形和色彩,同时,塑料外壳作为保温层的一部分,因此不用额外设置保护保温结构的外壳,使得储存液体的空间体积比例增大。
2、本申请采用玻璃内胆,不仅不会与储存的液体产生化学反应,还可以采用微波炉直接加热,方便用户对凉的液体重新加热。
3、本申请在塑料外壳与玻璃内胆中填充保温材料,优选地填充柔软的PU发泡材料,不仅能够起到保温效果,还能保护玻璃内胆免受外部冲击,即便塑料外壳受到冲撞也避免玻璃内胆损坏。
4、由于本申请的保温效果主要依靠处于塑料外壳与玻璃内胆之间的保温层,即便塑料外壳或塑料外壳与玻璃内胆接缝处没能够形成严格的密封,或塑料外壳部分损坏,依然能够维持保温效果,同时生产过程中没有抽真空的生产步骤,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5、本申请的塑料外壳以及把手的外表面可以做类肤处理,改善保温杯的手感,使产品更受用户欢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塑料外壳,2-玻璃内胆,3-发泡保温层,5-支撑定位架,6-卡筋,7-卡槽,8-托架,9-翻边,10-杯口部件,11-卡条,12-凹槽,13-杯盖,14-内塞,15-杯盖发泡保温层,16-内塞螺纹,17-密封圈,18-把手,20-杯底部件,21-固定孔,22-底塞,23-底塞发泡保温层,24-沿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在本申请提供的容器中,用于盛放液体的空间位置,被称为“内部”,暴露在外部可以被肉眼看见的部分,为“外部”。对于内胆和外壳而言,靠近“外部”的侧面被称为“外侧”,靠近“内部”的侧面被称为“内侧”。即,内胆设置在外壳的内侧,而外壳被设置在内胆的外侧。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塑料外壳1和设置在塑料外壳内的玻璃内胆2。塑料外壳1的口部内壁设置支撑定位架5,支撑定位架5的外壁下部设置卡筋6,塑料外壳的口部内壁上设置卡槽7,卡筋6与卡槽7相配合,将支撑定位架5固定在塑料外壳1的口部内壁。在支撑定位架5的内壁上设置托架8,玻璃内胆2的口部设置翻边9,翻边9外缘半径略大于托架8,使得玻璃内胆2托置在托架8上。支撑定位架5上还设置有杯口部件10,杯口部件10的内壁下部设有卡条11,支撑定位架5的外壁上部设置凹槽12,卡条11和凹槽12相配合,使得杯口部件10与支撑定位架5固定连接。杯口部件10的下部与翻边9的上表面接触,使得玻璃内胆2被卡在托架8与杯口部件10之间,相对于塑料外壳1的位置固定不动。由于塑料外壳1的高度和直径均略大于玻璃内胆2,因此在塑料外壳1与玻璃内胆2之间形成了体积固定的间隙从而成为容纳空间,在此容纳空间内填充有发泡保温层3。这样,玻璃内胆2、发泡保温层3以及塑料外壳1形成了本实施例的保温结构。为了改善保温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内胆2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优选为镀银层,可以反射来自玻璃内胆内部的热辐射(热量不外漏),也可以反射来自外部的热量(保持内部温度)。塑料外壳1本身可以预处理成型,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各种外形而不额外增加成本,也不影响保温效果。同时,塑料外壳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或图案,配合外形构成丰富的整体外观。优选地,塑料外壳1的表面可以经过类肤处理,使得用户在冬天寒冷环境下使用本实施例时获得较好的手感。由于发泡保温层3的填充并不需要严格的密封条件,因此在塑料外壳1与玻璃内胆2的结合处,也无需做严格的气密性处理,可以简化加工步骤,减少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本实施例的保温性能并不依赖于塑料外壳1与玻璃内胆2之间的真空条件,因此即便塑料外壳1或者塑料外壳1与玻璃内胆2的结合处出现一定的破损,也不会影响本实施例的保温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发泡保温层3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保温材料,优选为PU(聚氨基甲酸酯)材料。除了考虑到其保温性能以外,相比于其他类似的高分子材料,PU还具有以下两个优势:
1、PU材质较柔软,本实施例中储存液体的主体是玻璃内胆2,在整个保温杯遇到可能的冲撞(如,不慎掉落在硬底面上)时,由PU材料构成的发泡保温层3可以有效阻隔冲击力,再配合本实施例的塑料外壳1,可以避免内部的玻璃内胆2受到损伤。
2、PU材料耐温性能较好,较接近的PVC材料耐温约65摄氏度,而PU材料的耐温性能使得其可以胜任普通开水(约100摄氏度)的储存,而不会影响保温层的性能,也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在本实施例的杯口部件10上还设置杯盖13,杯盖13中设置内塞14,内塞14中设置杯盖发泡保温层15,内塞的外壁设置内塞螺纹16和密封圈17,内塞螺纹16与设置在杯口部件10内壁上的螺纹配合,使得杯盖13可以通过内塞14相对于杯口部件10旋紧固定。密封圈17与玻璃内胆2口部相配合,当杯盖13相对于杯口部件10旋紧时,内塞14在密封圈17的协助下,完全覆盖玻璃内胆2的口部,形成一个气密性空间,使得其中的液体在本实施例倾覆的状态下也不会泄漏。至此,本实施例已经通过如下手段阻断了热量的三个传播途径,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热传导:发泡保温层;
热对流:密封圈17;
热辐射:玻璃内胆2外表面的反射层。
优选地,在塑料外壳1外壁还设置有把手18,把手18表面经过防滑和类肤处理,使用更方便。
本实施例在生产时,先将成型的塑料外壳1放到加热烘箱中加热,取出放到工作台上填充发泡材料。此时,将玻璃内胆2托在支撑定位架5上,一起按入到液体发泡剂中,并用压机固定保持5-6分钟,等待液体发泡剂反应完成,成为固体,形成发泡保温层3,此时玻璃内胆2与支撑定位架5被固定在发泡保温层3上。再通过其他步骤设置杯口部件10、杯盖13、把手18等其他部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保温杯的底部设置了底部支撑部件。如图2所示,杯底部件20中设置有固定孔21,固定孔21中设置支撑底塞22,支撑底塞22与玻璃内胆2的底面相接触,用于支撑玻璃内胆2。支撑底塞22中还设置有底塞发泡保温层23。支撑底塞22的外边缘与固定孔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使得支撑底塞22可以被旋进固定,也可以被旋出。
在本实施例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将支撑底塞22取出,使得保温发泡材料从底部填充至塑料外壳1与玻璃内胆2之间的容纳空间中,而不必要从口部填充。因此,本实施例口部的设置,可以如图2所示,在塑料外壳1口部设置向内扩展的沿边24,将玻璃内胆2的口部顶在沿边24下。也可以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的口部支撑部件。使得口部支撑部件的设计更灵活。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内胆与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材料包括玻璃,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构成容纳腔,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被设置为固定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维持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大小不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耐温不低于100摄氏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高分子发泡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被设置为能够反射来自于内胆内部的热辐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壳的材料包括塑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杯口位置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定位架,所述支撑定位架的外壁设置有卡筋,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定位架通过所述卡筋与卡槽的配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架上设置有托架,所述内胆的口部与所述托架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口部件,所述杯口部件与所述支撑定位架连接,所述杯口部件的内壁设置有卡条,所述支撑定位架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杯口部件通过所述卡条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套设在所述支撑定位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设置于所述杯口部件内部,所述杯盖内部设置有内塞,所述内塞内部设置有保温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与所述杯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底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被设置为协助内塞覆盖所述内胆的口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杯底位置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固定孔以及底塞,所述底塞设置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底塞与所述内胆的底部接触。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耐温不低于100摄氏度。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发泡材料。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壳的材料包括塑料。
CN202022773835.4U 2020-06-13 2020-11-26 一种保温容器 Active CN21425885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5636 2020-06-13
CN2020210856368 2020-06-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8857U true CN21425885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7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3835.4U Active CN214258857U (zh) 2020-06-13 2020-11-26 一种保温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8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68618A (en) Thermal coffee carafe
TWI608977B (zh) Insulation container
US5931334A (en) Thermal container with double metal wa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t
JP3418543B2 (ja) 合成樹脂製断熱容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4258857U (zh) 一种保温容器
US20070175906A1 (en) Insulated Disposable Recyclabe Bottle
CN113796715A (zh) 一种保温容器
JPH11290220A (ja) 合成樹脂製断熱器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1911215U (zh) 一种真空隔热杯
CN104739157A (zh) 太阳能保温杯
CN211154980U (zh) 复层容器
CN215045453U (zh) 一种保温食品盒
CN214567392U (zh) 一种新型速溶咖啡袋
JPH09215515A (ja) 携帯用ランチジャー
CN218943078U (zh) 一种优化安装的食品加工机
CN211632906U (zh) 自动关闭开关的不锈钢保温壶
CN220334769U (zh) 一种饮料机
JPH0965981A (ja) 保温容器
CN219858237U (zh) 一种保温容器
CN218086985U (zh) 饮品保冷容器
CN219742486U (zh) 一种温奶器的杯体结构及温奶器
TWI789250B (zh) 雙層容器蓋體
CN218943084U (zh) 一种优化安装的食品加工机
CN213832942U (zh) 一种采用底部焊接密封的保温容器
CN113693415B (zh) 双轴开盖式保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