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7465U -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7465U
CN214247465U CN202023183074.3U CN202023183074U CN214247465U CN 214247465 U CN214247465 U CN 214247465U CN 202023183074 U CN202023183074 U CN 202023183074U CN 214247465 U CN214247465 U CN 214247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cr
catalyst
dpf
n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30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春雷
赵建波
王龙飞
李庆成
王林林
宋珍
高杰
孙桂仙
许庆超
位凯涛
朱硕
马君
孔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Niss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30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7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7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7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密封连通于发动机排气歧管上的NSC、DPF、SCR和排气管;NSC上设置有前氧传感器和NSC温度传感器,DPF上设置有后氧传感器、DPF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前NOx传感器,SCR上设置有SCR前温度传感器、SCR后温度传感器、PM传感器和后NOx传感器,且前氧传感器位于NSC的靠近进气端,后氧传感器位于DPF的靠近进气端,前NOx传感器位于DPF的靠近出气端,后NOx传感器位于SCR的靠近出气端;另外,在SCR上还设置有尿素系统。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对尾气污染物的闭环控制,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尾气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加严,柴油车辆对后处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催化器已经不能满足排放日益严苛的排放要求;其中,囯六排放标准是国五排放标准的进一步升级,其对CO、HC、NOx、PM(颗粒物质量)的排放限值较国五标准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同时有新增加了对PN(颗粒物数量)的排放规定。除了排放物的更加严格,冷启动测试循环也从国五的NEDC循环调整为囯六b的WLTC循环,实际的排放量有所增加;这对于后处理的布置又增加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现有国五后处理结构的基础上,经过较小的改动来达到囯六b的排放标准,成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密封连通于发动机排气歧管上的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柴油颗粒捕捉器、选择性催化器和排气管;其中,在所述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上设置有前氧传感器和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温度传感器,在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上设置有后氧传感器、柴油颗粒捕捉器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前氮氧传感器,在所述选择性催化器上设置有选择性催化器前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器后温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后氮氧传感器,且,所述前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的靠近进气端,所述后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靠近进气端,所述前氮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靠近出气端,所述后氮氧传感器位于所述选择性催化器的靠近出气端;另外,在所述选择性催化器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其内腔中喷射尿素参与反应的尿素系统。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气管的管路中段密封连通设置有消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的出气端和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进气端通过连接螺母和密封垫密封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出气端和所述选择性催化器的进气端通过第一球形密封垫和带有顶撑弹簧的第一连接螺栓密封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性催化器的出气端和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通过第二球形密封垫和带有顶撑弹簧的第二连接螺栓密封连通。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密封连通于发动机排气歧管上的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来首先存储并处理掉汽车尾气中大部分的氮氧(NOx),为后续的选择性催化器处理剩余NOx打下良好基础;密封连通于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出气端的柴油颗粒捕捉器能够将发动机排放出来的颗粒物通过壁流式载体捕集在载体中存储,达到标定设定条件后,柴油颗粒捕捉器进行颗粒物主动再生,将PM转化为CO2,同时柴油颗粒捕捉器中的贵金属催化剂会将由发动机产生的有毒的高浓度CO、HC等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CO2及水;另外,设置于选择性催化器上的尿素系统,能够在选择性催化器处理剩余NOx时喷射尿素参与反应,通过尿素中的NH3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来轻松处理尾气中剩余的NOx,实现对尾气污染物的闭环控制,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图1中: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NOx Storage Catalyst)即NSC,也叫NOx捕捉捕集器,它的功能与DOC类似,主要是氧化HC、CO等。
柴油颗粒捕捉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即DPF,其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
选择性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即SCR,主要是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剂NH3将NO和NO2还原成N2,而几乎不发生NH3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了N2的选择性扩散,减少了NH3的消耗。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密封连通于发动机排气歧管上的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NSC)、柴油颗粒捕捉器(DPF)、选择性催化器(SCR)和排气管1。
具体的,NSC的出气端和DPF的进气端通过连接螺母2和密封垫3密封连通,DPF的出气端和SCR的进气端通过第一球形密封垫4和带有顶撑弹簧的第一连接螺栓5密封连通,SCR的出气端和排气管1的进气端通过第二球形密封垫6和带有顶撑弹簧的第二连接螺栓7密封连通,并且,在排气管1的管路中段密封连通设置有消声器8。
另外,在NSC上设置有前氧传感器9和NSC温度传感器10,其中,前氧传感器9应位于NSC的靠近进气端;通过前氧传感器9和NSC温度传感器10来监测NSC进气口的含氧量和温度。
在DPF上设置有后氧传感器11、DPF温度传感器12、压差传感器13和前氮氧传感器(即前NOx传感器14),其中,后氧传感器11位于DPF的靠近进气端,前NOx传感器14位于DPF的靠近出气端;通过后氧传感器11、DPF温度传感器12和压差传感器13来监测DPF的前氧含量和进气口温度。
在SCR上设置有SCR前温度传感器15、SCR后温度传感器16、粉尘传感器(即PM传感器17)和后氮氧传感器(即后NOx传感器18),其中,后NOx传感器18位于SCR的靠近出气端;通过SCR前温度传感器15和SCR后温度传感器16来监测SCR的前后端温度,通过设置于DPF靠近出气端的前NOx传感器14,配合设置于SCR靠近出气端的后NOx传感器18来监测SCR前后的NOx含量,通过PM传感器17来监测后处理完成后的颗粒物含量;另外,还需在SCR上设置尿素系统19,尿素系统19的喷射端与SCR密封连通,向SCR内喷射尿素来参与后处理反应,从而使后NOx传感器18监测出的最终NOx含量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
通过NSC来氧化HC、CO等,同时变更催化剂以降低NOx,NOx存储一般发生在尾气中氧含量较大的环境下,NSC内部的载体上涂有贵金属涂层(如Pt涂层),在Pt等贵金属的催化剂作用下,将NOx存储BaCO3中,当NOx存储达到上限后,需要通过再生来转化掉存储的NOx,生产CO2和N2。另外,通过位于NSC进气端的前氧传感器9和位于DPF进气端的后氧传感器11来测量NSC前后端氧含量的偏差,从而判断NSC对于NOx的转化率。
DPF将发动机排放出来的颗粒物通过壁流式载体捕集在载体中存储,达到标定设定条件后(通过压差传感器13测量的压差值,估算出碳的积累量,当碳积累达到上限时触发再生),DPF进行颗粒物主动再生,将PM转化为CO2,同时DPF中的贵金属催化剂会将由发动机产生的有毒的高浓度CO、HC等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CO2及水。
SCR是通过尿素系统19喷射的NH3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处理尾气中剩余的NOx,从而使最终NOx含量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

Claims (5)

1.一种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密封连通于发动机排气歧管上的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柴油颗粒捕捉器、选择性催化器和排气管;其中,在所述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上设置有前氧传感器和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温度传感器,在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上设置有后氧传感器、柴油颗粒捕捉器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前氮氧传感器,在所述选择性催化器上设置有选择性催化器前温度传感器、选择性催化器后温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后氮氧传感器,且,所述前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的靠近进气端,所述后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靠近进气端,所述前氮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靠近出气端,所述后氮氧传感器位于所述选择性催化器的靠近出气端;另外,在所述选择性催化器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其内腔中喷射尿素参与反应的尿素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的管路中段密封连通设置有消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器的出气端和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进气端通过连接螺母和密封垫密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颗粒捕捉器的出气端和所述选择性催化器的进气端通过第一球形密封垫和带有顶撑弹簧的第一连接螺栓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催化器的出气端和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通过第二球形密封垫和带有顶撑弹簧的第二连接螺栓密封连通。
CN202023183074.3U 2020-12-25 2020-12-25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247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3074.3U CN214247465U (zh) 2020-12-25 2020-12-25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3074.3U CN214247465U (zh) 2020-12-25 2020-12-25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7465U true CN214247465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3074.3U Active CN214247465U (zh) 2020-12-25 2020-12-25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7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1627B1 (ko) 배기 시스템
EP2524116B1 (e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with exhaust system
US8656703B2 (en) Exhaust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engine
WO2011090189A1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及び排気浄化方法
CN110219718B (zh) 一种涡前尿素喷射的后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346266B2 (en) Engine exhaust after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JP2013142363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US8601797B2 (en) Exhaust device for diesel vehicle
CN201581966U (zh) 汽车尾气催化还原后处理器的组合结构
CN210858874U (zh) 一种涡前尿素喷射的后处理系统
CN214247465U (zh) 新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
CN210003364U (zh) 一种后处理系统
CN113685254B (zh) 一种颗粒捕捉器的主动再生控制方法和柴油发动系统
EP4043707A1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CN211950638U (zh) 以40%甲胺水溶液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装置
CN213270019U (zh) 矿用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09942952U (zh) 一种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
CN211975165U (zh) 一种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系统
CN203847215U (zh) 一种增压柴油机智能化提升排气温度系统
CN209892299U (zh) 一种甲醇为外加能源实现颗粒捕集器再生的系统
CN214366319U (zh) 一种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6974994U (zh) 一种氢燃料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
CN220621995U (zh) 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设备
CN210013737U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低温吸附后处理装置
CN108868983B (zh) 一种集成式scr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