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2205U -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2205U
CN214242205U CN202023199387.8U CN202023199387U CN214242205U CN 214242205 U CN214242205 U CN 214242205U CN 202023199387 U CN202023199387 U CN 202023199387U CN 214242205 U CN214242205 U CN 214242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bin
feed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93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邹海龙
邓长朋
杨林
岳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31993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2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2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2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属于无人机应用领域,包括仓体底座,所述仓体底座的上表面为V形结构,还包括后仓壁,后仓壁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U形进料门,U形进料门通过合页连接件与后仓壁合页连接;U形进料门外表面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有顶承块;还包括第一T形扣件、第二T形扣件和T形锁杆;第一T形扣件和第二T形扣件之间通过T形锁杆连接;还包括台阶卡槽;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物料仓底部物料的完全吸出,避免底部残料利用不到的缺点,节约植保过程的物料;保证新物料不受旧物料的污染,保证生产效率,能较为理想的到达预计的植保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生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背景技术
植保无人机,又名植保无人飞行器,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植保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航空植保能快速高效地完成病虫草害的空中监测和防治;特别是能及时有效地防治大面积爆发性有害生物灾害;同时,它不受地理因素的制约,无论山区或平原、水田或早田,以及不同的作物生长期,其农药的喷洒一般不受太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滩涂、沼泽等地面机械难以进入的、或是蝗虫和其它害虫的滋生地域,都可顺利高效的完成作业任务;与地面机械田间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作业还有降低作业成本、不会留下辙印和损坏农作物的特点;是未来农业机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是,现在无人机的补给站一般是车载箱体充当物料仓,存在如下问题:1、物料仓的底部残料无法完全吸出,容易造成浪费;并且在长时间未清除底部残料会造成新装入物料的污染,不仅达不到预想的种植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极大的生产损失;2、现有的物料仓加料操作一般是通过侧边开口完成,但是侧边开口的加料操作难度较高,没有配对的装料机械,需要用到人力工具(如铁锹、铁铲等)进行装料,而人工装料时非常容易出现物料散落、物料浪费和装填耗时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补给站,用以解决底部物料无法完全吸出和人工装料时物料散落、物料浪费和装填耗时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包括物料仓仓体,物料仓仓体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中转结构,中转结构内设置有加压气泵,所述加压气泵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底部连接有螺旋管道;所述物料仓仓体还包括仓体底座,所述仓体底座的上表面为V形结构,螺旋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仓体底座上表面的最低处;还包括后仓壁,所述后仓壁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U形进料门,所述U形进料门的底部设置有合页连接件,U形进料门通过合页连接件与后仓壁合页连接;所述U形进料门外表面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有顶承块;所述U形进料门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扣件,所述U形进料门上设置有与第一T形扣件相对应的第二T形扣件,第一T形扣件和第二T形扣件之间通过T形锁杆连接;还包括台阶卡槽,所述台阶卡槽设置于后仓壁外表面的下部分;所述台阶卡槽与顶承块位于同一垂直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垫,所述防撞垫与台阶卡槽的底部连接;所述防撞垫与后仓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卡槽分为三阶,第一阶卡槽的顶部为斜面,每一阶卡槽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槽,稳定槽与支撑台一体制造,台阶卡槽与后仓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开启U形进料门后,所述T形锁杆的长度与顶承块和台阶卡槽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作为优选的,所述U形进料门和T形锁杆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顶承块为长方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承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物料仓底部物料的完全吸出,避免底部残料利用不到的缺点,节约植保过程的物料;保证新物料不受旧物料的污染,保证生产效率,能较为理想的到达预计的植保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生产效果。
2、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物料仓加料的效率化、节约化和避免物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利用U形进料门和T形锁杆的全新设计避免了人工装料时非常容易出现物料散落、物料浪费和装填耗时长的问题;可以通过运料小车直接装料,加之以人工辅助、监管,能避免绝大部分的物料在装填过程的损失,还可以极大提升物料装填速度,节约物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在闭合状态时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的内部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的后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台阶卡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在装料状态时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补给站物料仓在装料状态时的U形进料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U形进料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出料管;2-物料仓仓体;3-后仓壁;11-中转结构;12-螺旋轨道外壁;13-仓体底座;14-加压气泵;15-螺旋轨道本体;31-T形锁杆;32-U形进料门;33-第一T形扣件;34-第二T形扣件;35-顶承块;36-合页连接件;37-防撞垫;38-台阶卡槽;381-斜面;382-稳定槽;383-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包括物料仓仓体2,物料仓仓体2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中转结构11,中转结构11内设置有加压气泵14,所述加压气泵14连接有出料管1,出料管1的底部连接有螺旋管道;这是现有技术中,对于物料仓出料结构的常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仓体底座13的上表面为V形结构,螺旋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仓体底座13上表面的最低处;使得螺旋轨道能将物料仓中的所有物料全部运输到中转结构里,避免了物料仓底部残料利用不到的缺点,节约植保过程的物料;保证新物料不受旧物料的污染,保证生产效率,能较为理想的到达预计的植保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生产效果;
还包括后仓壁3,所述后仓壁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U形进料门32,所述U形进料门32的底部设置有合页连接件36,U形进料门32通过合页连接件36与后仓壁3合页连接;所述U形进料门32外表面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有顶承块35;所述U形进料门32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扣件33,所述U形进料门32上设置有与第一T形扣件33相对应的第二T形扣件34;第一T形扣件33和第二T形扣件34之间通过T形锁杆31连接;还包括台阶卡槽38,所述台阶卡槽38设置于后仓壁3外表面的下部分;所述台阶卡槽38与顶承块35位于同一垂直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垫37,所述防撞垫37与台阶卡槽38的底部连接;所述防撞垫37与后仓壁3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卡槽38分为三阶,第一阶卡槽的顶部为斜面381,每一阶卡槽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槽382,稳定槽382与支撑台383一体制造,台阶卡槽38与后仓壁3固定连接;三阶台阶卡槽38便于调节U形进料门32的高度,以适用不同的进料需求;开启U形进料门32后,所述T形锁杆31的长度与顶承块35和台阶卡槽38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所述U形进料门32和T形锁杆31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顶承块35为长方体;所述顶承块35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U形进料门工作原理:当需要向物料仓补充物料时,由物料小车从仓库运输物料至物料仓附件后,将小车贴近物料仓的后仓壁3,小车轮子就靠近防撞垫37,然后取下T形锁杆31,随之将U形进料门32缓慢放下,利用T形锁杆31将U形进料门32顶起,T形锁杆31的一端伸入到台阶卡槽38的稳定槽382中,另一端卡在U形进料门32上的顶承块35上,即可完成U形进料门32的稳定,然后补充物料即可;使用完毕之后,按顺序复原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台阶卡槽38改为一阶,这种就为了适用于单一制式的物料补给运输车辆,当然,也可以实现物料仓加料的效率化、节约化和避免物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利用U形进料门和T形锁杆的全新设计避免了人工装料时非常容易出现物料散落、物料浪费和装填耗时长的问题;可以通过运料小车直接装料,加之以人工辅助、监管,能避免绝大部分的物料在装填过程的损失,还可以极大提升物料装填速度,节约物料。
在上文中,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得出的理解是:本实用新型的对各个实施例描述的用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7)

1.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包括物料仓仓体(2),物料仓仓体(2)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中转结构(11),中转结构(11)内设置有加压气泵(14),所述加压气泵(14)连接有出料管(1),出料管(1)的底部连接有螺旋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料仓仓体(2)还包括仓体底座(13),所述仓体底座(13)的上表面为V形结构,螺旋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仓体底座(13)上表面的最低处;
还包括后仓壁(3),所述后仓壁(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U形进料门(32),所述U形进料门(32)的底部设置有合页连接件(36),U形进料门(32)通过合页连接件(36)与后仓壁(3)合页连接;所述U形进料门(32)外表面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有顶承块(35);
所述U形进料门(32)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扣件(33),所述U形进料门(32)上设置有与第一T形扣件(33)相对应的第二T形扣件(34);第一T形扣件(33)和第二T形扣件(34)之间通过T形锁杆(31)连接;
还包括台阶卡槽(38),所述台阶卡槽(38)设置于后仓壁(3)外表面的下部分;所述台阶卡槽(38)与顶承块(35)位于同一垂直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垫(37),所述防撞垫(37)与台阶卡槽(38)的底部连接;所述防撞垫(37)与后仓壁(3)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卡槽(38)分为三阶,第一阶卡槽的顶部为斜面(381),每一阶卡槽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槽(382),稳定槽(382)与支撑台(383)一体制造,台阶卡槽(38)与后仓壁(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其特征在于,开启U形进料门(32)后,所述T形锁杆(31)的长度与顶承块(35)和台阶卡槽(38)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进料门(32)和T形锁杆(31)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承块(35)为长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承块(35)的材质为不锈钢。
CN202023199387.8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Active CN214242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9387.8U CN2142422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9387.8U CN2142422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2205U true CN214242205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9387.8U Active CN2142422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2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82618B1 (de) Landwirtschaftliche verteilmaschine auf der basis eines autonomen fluggerätes und befüll- und ladestation für eine solche verteilmaschine
EP3368414B1 (de) Verfahren zum beladen und/oder entladen einer transporteinrichtung an einem aufnahmebehälter
EP2582542B1 (de) Ladungsträgersystem mit einem energiespeicher
DE102013106640B4 (de) Lager- und Kommissioniersystem zum Kommissionieren mit autonom verfahrbaren Regalbediengeräten
EP1761444B1 (de) Verfahren zum fördern von gütern und anlage zur verwirklichung des verfahrens
DE102013113452B4 (de) Verfahren zum Lagern mit Fluggeräten und Lager mit Fluggeräten
DE102011015138B4 (de) Hängeförder-Transporttasche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ierten Entladen der Transporttasche
EP3807193A1 (de) Zweistufige kommissionierung mittels sorter mit hochdynamischen sorterschalen
EP2335988B1 (de) Anordnung eines elektromotorisch antreibbaren Flughafenbodenfahrzeugs und eines Transportanhängers zum Transportieren eines Luftfrachtcontainers
DE102013104423A1 (de) Senkrechtförderer und Verfahren zum Be- und Entladen von Stückgütern
DE102015114370A1 (de) Fahrerloses Transportsystem in einer Lager- und Kommissionieranlage
WO2017152202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kommissionieren
DE112019002756T5 (de) Lagekompatibler Ladesteckverbinder für das Laden von Roboterantriebseinheiten
DE10201202516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mmissionierung von Gütern
DE202017102155U1 (de) Fertigungsstation
JP5357722B2 (ja) 乗用型田植機
CN214242205U (zh) 一种无人机补给站
EP3461753B1 (de)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öffnen eines tragmittels sowie ein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102019127125A1 (de) Ausbringsystem für chemische Wirkmittel im landwirtschaftlichen Einsatz
EP3628575A1 (de) Dolly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ieb
CN212289607U (zh) 果园采摘运输拖车
DE102021130652A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tonomen Be-, Ent- und Aufladen von Fluggeräten
DE102017123776A1 (de) Autonomes Verteilerfahrzeug
CN108934222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农机装备
JPS58107117A (ja) 芝植付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