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1927U -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1927U
CN214241927U CN202023140079.8U CN202023140079U CN214241927U CN 214241927 U CN214241927 U CN 214241927U CN 202023140079 U CN202023140079 U CN 202023140079U CN 214241927 U CN214241927 U CN 214241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ed sludge
air
sludge
hole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00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学然
龚坚媚
唐霞
李碧清
李鹏飞
侯毛宇
赵家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ewage Purif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ewage Purif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ewage Purif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00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1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1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1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容器,运输容器开设有抽气孔、注气孔和注泥孔;抽气设备,抽气设备与抽气孔连接;保护气体注入设备,保护气体注入设备与注气孔连接,保护气体注入设备用于向运输容器内注入惰性保护气体;以及注泥设备,注泥设备与注泥孔连接,注泥设备用于向运输容器内注入活性污泥。惰性保护气体在运输容器的上方区域形成一层保护气体阻隔层,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始终阻隔环境中的氧气与活性污泥接触。由于活性污泥不会与氧气接触反应,就可以很好的抑制微生物的需氧反应,进而防止活性污泥中有机质、含水率、PH值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保证了活性污泥的鲜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生产工作中,活性污泥为一种产量较大的主要副产物。活性污泥中的含水率通常达到95%~99%,同时活性污泥中包含有大量的细菌、原生动物、微生物、藻类等有机物质以及沙粒等无机物质。而为了能够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一些科研机构(例如环境研究所、高校等)往往需要对活性污泥的成分、应用等开展一系列研究,因此就需要经常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活性污泥取至试验室中。
然而,目前用来盛装活性污泥的运输容器一般为简单的塑料瓶、水桶等,这些运输容器的气密性通常较差,容易造成活性污泥在运输过程中持续与环境中的氧气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活性污泥中的有机质、含水率、PH值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活性污泥产生变质,从而不利于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活性污泥容易被氧化变质,影响活性性能,不利于开展试验研究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包括:
运输容器,所述运输容器用于盛装活性污泥,所述运输容器开设有抽气孔、注气孔和注泥孔;
抽气设备,所述抽气设备与所述抽气孔连接,所述抽气设备用于抽净所述运输容器内的空气;
保护气体注入设备,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与所述注气孔连接,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用于向所述运输容器内注入惰性保护气体;以及
注泥设备,所述注泥设备与所述注泥孔连接,所述注泥设备用于向所述运输容器内注入活性污泥。
上述方案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工作时,首先由注泥设备与运输容器的注泥孔连接,注泥设备能够向运输容器内注入合适数量的活性污泥;与此同时,在注入活性污泥的过程中同步打开抽气设备,抽气设备可将运输容器内的空气抽出,使运输容器内逐渐形成无氧气的真空环境,从而杜绝了活性污泥与氧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进一步地,当抽气结束后,迅速打开保护气体注入设备,保护气体注入设备能够向运输容器内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惰性保护气体在运输容器的上方区域(也就是活性污泥的上方)形成一层保护气体阻隔层,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始终阻隔环境中的氧气与活性污泥接触。如此一来,由于活性污泥不会与氧气接触反应,就可以很好的抑制微生物的需氧反应,进而防止活性污泥中有机质、含水率、PH值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保证了活性污泥的鲜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容器设置为运输桶,所述抽气孔、所述注气孔和所述注泥孔均形成于所述运输桶的顶部,且所述注泥孔与所述抽气孔以及所述注气孔呈对角或对边布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密封盖,所述抽气孔、所述注气孔和所述注泥孔均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密封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接,使得所述密封盖能够将所述抽气孔、注气孔和所述注泥孔打开或封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设备包括抽气泵和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孔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包括惰性气体瓶、气流控制阀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惰性气体瓶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气孔连接,所述气流控制阀连接于所述输气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泥设备包括注泥管、泥浆泵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筒及设置于所述滤筒内的滤网,所述注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泥浆泵连接,所述注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滤筒插接于所述注泥孔内,且所述滤筒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运输容器的内腔底壁上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排泥开关,所述运输容器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排泥开关设置于所述排泥孔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运输容器连接并用于降低所述运输容器内部温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制冷机、冷却液箱、制冷管和动力泵,所述制冷管设置于所述运输容器内,所述动力泵与所述冷却液箱管路连通,所述动力泵与所述制冷机管路连通,所述制冷机与所述制冷管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管呈迂回型结构;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容器、所述抽气设备、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所述注泥设备和所述制冷设备均设置于所述运输车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运输容器;11、抽气孔;12、注气孔;13、注泥孔;20、抽气设备;21、抽气泵;22、抽气管;30、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1、惰性气体瓶;32、气流控制阀;33、输气管;40、排泥开关;50、制冷管;60、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包括:运输容器10、抽气设备20、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以及注泥设备。所述运输容器10用于盛装活性污泥,所述运输容器10开设有抽气孔11、注气孔12和注泥孔13;所述抽气设备20与所述抽气孔11连接,所述抽气设备20用于抽净所述运输容器10内的空气;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与所述注气孔12连接,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用于向所述运输容器10内注入惰性保护气体;所述注泥设备与所述注泥孔13连接,所述注泥设备用于向所述运输容器10内注入活性污泥。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工作时,首先由注泥设备与运输容器10的注泥孔13连接,注泥设备能够向运输容器10内注入合适数量的活性污泥;与此同时,在注入活性污泥的过程中同步打开抽气设备20,抽气设备20可将运输容器10内的空气抽出,使运输容器10内逐渐形成无氧气的真空环境,从而杜绝了活性污泥与氧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进一步地,当抽气结束后,迅速打开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能够向运输容器10内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惰性保护气体在运输容器10的上方区域(也就是活性污泥的上方)形成一层保护气体阻隔层,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始终阻隔环境中的氧气与活性污泥接触。如此一来,由于活性污泥不会与氧气接触反应,就可以很好的抑制微生物的需氧反应,进而防止活性污泥中有机质、含水率、PH值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保证了活性污泥的鲜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容器10设置为运输桶,例如为铁通、不锈钢桶、塑料桶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运输容器10也可以是箱体、槽体、盆体等结构。所述抽气孔11、所述注气孔12和所述注泥孔13均形成于所述运输容器10的顶部,且所述注泥孔13与所述抽气孔11以及所述注气孔12呈对角或对边布置。
将抽气孔11、注气孔12开设在运输桶的顶部,更易于将桶内的空气抽取干净,并能够在活性污泥的上方形成惰性气体隔离层。并且同时将注泥孔13也开设在运输桶的顶部,在抽取空气的同时能够同步向运输桶内注入活性污泥,且由于抽气孔11和注泥孔13两者是相远离设置的,因而可保证注入的污泥与抽出的空气相互可同步进行且又不发生相互干涉,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密封盖,所述抽气孔11、所述注气孔12和所述注泥孔13均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密封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接,使得所述密封盖能够将所述抽气孔11、注气孔12和所述注泥孔13打开或封盖。
密封盖与抽气孔11、注气孔12和注泥孔13采用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装拆便捷省力,有助于快速完成抽气、注气和注泥等一系列工作内容,同时密封性好,有利于保证活性污泥在运输容器10内的保鲜度,防止活性污泥被氧气氧化变质。
进一步地,密封盖与运输容器10之间还通过连接链相连,如此当拆取密封盖后,密封盖不容易遗失,且便于进行二次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设备20包括抽气泵21和抽气管22,所述抽气管22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21连接,所述抽气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孔11连接。抽气泵21工作时能够在抽气管22处产生负压,从而将运输容器10内的空气(氧气)抽出至外部,使运输容器10内形成真空无氧环境,防止注入运输容器10内的活性污泥接触氧气而发生变质。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包括惰性气体瓶31、气流控制阀32和输气管33,所述输气管33的一端与所述惰性气体瓶31连接,所述输气管33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气孔12连接,所述气流控制阀32连接于所述输气管33。惰性气体瓶31内存储有充足的且具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例如惰性气体可以是氮气、二氧化碳等,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氮气。氮气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能够在注入运输容器10内的活性污泥上方空间形成气体隔离层。当惰性气体瓶31打开后,内部的高压惰性气体会通过输气管33自行注入运输容器10内,有助于提高注气效率。而连接在输气管33上的气流控制阀32则能够调节注气流量,使活性污泥处于合适的气压环境下,且防止运输容器10内的压力过大而存在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运输容器10上连接有压力计,可实时显示运输容器10内部的气压值,从而给出操作人员直观依据,从而及时关停注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泥设备包括注泥管、泥浆泵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筒及设置于所述滤筒内的滤网,所述注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泥浆泵连接,所述注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滤筒插接于所述注泥孔13内,且所述滤筒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运输容器10的内腔底壁上方。
泥浆泵提供活性污泥流动的动力,使得活性污泥能够在注泥管内流动进入运输容器10内部。在此过程中,活性污泥会首先流经滤筒,安装在滤筒内的滤网会对活性污泥经过一次过滤,去除活性污泥内的大颗粒杂质,保证进入运输容器10内的活性污泥质量和纯度。此外,将滤筒的另一端伸入运输容器10内部并接近内腔的底壁,使污泥可以以较小的冲击平稳落到运输容器10内,降低噪音和振动;同时防止活性污泥迸溅而容易夹杂气泡(氧气),影响活性污泥的鲜度。
需要说明的是,注入运输容器10内的活性污泥量应当控制在运输容器10高度的3/4位置处,流出的1/4顶部区域提供惰性气体注入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使活性污泥能够更快的注满运输容器10,防止活性污泥堆积而堵塞滤筒的注入口。运输容器10的内壁上还安装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振动杆,振动杆通过铰链与滤筒非刚性连接。如此振动电机能够通过振动杆驱动滤筒产生一定幅度的振动,从而有助于加强活性污泥的流动能力,达到活性污泥注满运输容器10的目的。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排泥开关40,所述运输容器10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排泥开关40设置于所述排泥孔处。当污泥保鲜运输装置抵达目的地后,为方便取用活性污泥进行试验工作,此时打开排泥开关40,运输容器10内的活性污泥借助重力便能够从排泥孔自行排出,通过调节排泥开关40的开度,方便控制活性污泥流出流量,达到定量排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排泥开关40可以是龙头、阀等设备。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运输容器10连接并用于降低所述运输容器10内部温度。制冷设备能够将运输容器10内部营造出低温环境,进而抑制活性污泥中菌落的生命活动,与惰性保护气体协同发挥保鲜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1,具体而言,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制冷机、冷却液箱、制冷管50和动力泵,所述制冷管50设置于所述运输容器10内,所述动力泵与所述冷却液箱管路连通,所述动力泵与所述制冷机管路连通,所述制冷机与所述制冷管50连通。
冷却液箱中存储有冷却液,冷却液例如可以是水、油、乙醇等。制冷管50的首尾两端均与冷却液箱连通而可形成冷却回路。动力泵驱动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首先流入制冷机中,冷却液迅速降至低温状态,之后流入制冷管50中与运输容器10内的活性污泥发生热交换,活性污泥的温度得以迅速降低(例如降低到4℃)。至此活性污泥内的菌落受到低温抑制而无法进行生命活动,保证了活性污泥的活性与鲜度。
特别地,所述制冷管50呈迂回型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制冷管50形成为M型。如此结构的制冷管50的表面积大幅增加,因而与活性污泥的接触面积就大,单位时间内的热交换率高,有助于实现活性污泥温度的更快下降,提升保鲜度。
当然了,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制冷管50也可以是回型、S型等形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运输车60,所述运输容器10、所述抽气设备20、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30、所述注泥设备和所述制冷设备均设置于所述运输车60上。运输车60方便对上述各功能组件装置,提高活性污泥保鲜装置的集成化程度,同时实现活性污泥的快速转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容器,所述运输容器用于盛装活性污泥,所述运输容器开设有抽气孔、注气孔和注泥孔;
抽气设备,所述抽气设备与所述抽气孔连接,所述抽气设备用于抽净所述运输容器内的空气;
保护气体注入设备,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与所述注气孔连接,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用于向所述运输容器内注入惰性保护气体;以及
注泥设备,所述注泥设备与所述注泥孔连接,所述注泥设备用于向所述运输容器内注入活性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容器设置为运输桶,所述抽气孔、所述注气孔和所述注泥孔均形成于所述运输桶的顶部,且所述注泥孔与所述抽气孔以及所述注气孔呈对角或对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密封盖,所述抽气孔、所述注气孔和所述注泥孔均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密封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接,使得所述密封盖能够将所述抽气孔、所述注气孔和所述注泥孔打开或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设备包括抽气泵和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包括惰性气体瓶、气流控制阀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惰性气体瓶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气孔连接,所述气流控制阀连接于所述输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泥设备包括注泥管、泥浆泵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筒及设置于所述滤筒内的滤网,所述注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泥浆泵连接,所述注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滤筒插接于所述注泥孔内,且所述滤筒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运输容器的内腔底壁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排泥开关,所述运输容器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排泥开关设置于所述排泥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运输容器连接并用于降低所述运输容器内部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制冷机、冷却液箱、制冷管和动力泵,所述制冷管设置于所述运输容器内,所述动力泵与所述冷却液箱管路连通,所述动力泵与所述制冷机管路连通,所述制冷机与所述制冷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呈迂回型结构;所述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还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容器、所述抽气设备、所述保护气体注入设备、所述注泥设备和所述制冷设备均设置于所述运输车上。
CN202023140079.8U 2020-12-22 2020-12-22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Active CN214241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0079.8U CN214241927U (zh) 2020-12-22 2020-12-22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0079.8U CN214241927U (zh) 2020-12-22 2020-12-22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1927U true CN214241927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0079.8U Active CN214241927U (zh) 2020-12-22 2020-12-22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1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0205A (zh)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KR101464728B1 (ko) 컨테이너용 활어 수송장치
CN201260902Y (zh) 一种脱泡罐
CN214241927U (zh) 活性污泥保鲜运输装置
CN202474115U (zh) 一种电解液气泡处理系统
CN106818711A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气液两相液氮存储装置
EA020233B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молока и емкость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молока
CN215454963U (zh) 一种干细胞提取用冷藏装置
CN109211759B (zh) 一种用于腐蚀试验溶液的除氧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1343443Y (zh) 溴素卸料装置
CN211711569U (zh) 一种血球蛋白粉加工用血液制冷罐
SU625622A3 (ru) Аппарат дл выращивани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ов
CN220176599U (zh) 化学品配制用搅拌装置
CN211570184U (zh) 高度集成化反渗透海水淡化集装箱装置
CN213931576U (zh) 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低压循环贮液器
CN205133215U (zh) 利用高铁酸盐处理压舱水的装置
CN209824988U (zh) 一种冻存水浴盒
CN215667399U (zh) 一种废油收集器
CN218200124U (zh)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液存贮装置
CN219259981U (zh) 一种低能耗恒温酸菜发酵池
CN214635355U (zh) 一种化工工艺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13977107U (zh) 高效氧化装置
CN218842148U (zh) 一种小型对流式厌氧罐
CN217895628U (zh) 一种低能耗恒温酸菜发酵池
CN212501927U (zh) 一种保温隔热效果好的储存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Room 206, 2nd Floor, No. 1, No. 3 Dashatou,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3 No. 501, Linjiang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EWAGE PURIF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