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3941U -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3941U
CN214223941U CN202022946421.7U CN202022946421U CN214223941U CN 214223941 U CN214223941 U CN 214223941U CN 202022946421 U CN202022946421 U CN 202022946421U CN 214223941 U CN214223941 U CN 214223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ge
capacitor
pin slot
central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464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维涛
吕明
马猛
尹子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shen Ch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464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3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3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3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包括水平分布的圆形的量规基板(7);量规基板(7)的后端中部,开有一个垂直贯通的中心引脚插槽(2);中心引脚插槽(2),用于插入需要检测的电容器的外极耳(8)的下部引脚;量规基板(7)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开有垂直贯通的左侧引脚插槽(1)和垂直贯通的右侧引脚插槽(3);量规基板(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断台(6);防断台的顶部,通过防断圆角部(5),与垂直分布的中心立柱(4)底部相连接;中心立柱(4),用于作为垂直基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可以能够方便、精准地测量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检测外极耳是否垂直。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背景技术
目前,超级电容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具有容量大、支持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和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能提供快速的能量释放,满足高功率的需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新型号的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进行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立柱是按照电容器的电镀铆钉的位置和尺寸设计,电镀铆钉是电容器主体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作为电容器的负极与PCB板接口进行波峰焊接,对位置要求严格。而外极耳是电容器的最后焊接部分,焊接后作为电容器的正极与PCB板进行波峰焊接。
由于PCB板的开孔位置固定,这就要求外极耳与电镀铆钉的的位置固定且垂直。通过对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进行测量,可以在外极耳焊接前,发现外极耳是否垂直。如果不经过测量,外极耳在焊接前将不能发现是否垂直,焊接后不垂直将不能与PCB板装配,产品不能使用。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精准地测量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例如新型号的电容器)的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检测外极耳是否垂直,对生产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包括水平分布的圆形的量规基板;
量规基板的后端中部,开有一个垂直贯通的中心引脚插槽;
中心引脚插槽,用于插入需要检测的电容器的外极耳的下部引脚;
量规基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开有垂直贯通的左侧引脚插槽和垂直贯通的右侧引脚插槽;
量规基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断台;
防断台的顶部,通过防断圆角部,与垂直分布的中心立柱底部相连接;
中心立柱,用于作为垂直基准。
优选地,左侧引脚插槽、中心引脚插槽、右侧引脚插槽、中心立柱、防断圆角部、防断台以及量规基板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中心引脚插槽,与电容器顶部的外极耳插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优选地,左侧引脚插槽和右侧引脚插槽,分别与电容器顶部的左极耳插槽和右极耳插槽对应设置,并且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左侧引脚插槽和右侧引脚插槽,分别用于插入一个电容器的左极耳下部引脚和一个电容器的右极耳下部引脚。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结构设计科学,可以能够方便、精准地测量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检测外极耳是否垂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当遇到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不垂直的情况时,通过作为垂直基准的中心立柱,可直观看出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是否存在倾斜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维护便捷,调试容易,既可以满足现场对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垂直度检测的需要,还能满足进检对来料的检验,有利于广泛地普及。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的正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的俯视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与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之间的组合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左侧引脚插槽,2为中心引脚插槽,3为右侧引脚插槽,4为中心立柱,5为防断圆角部;
6为防断台,7为量规基板;
11为左极耳,12为右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a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包括水平分布的圆形的量规基板7;
量规基板7的后端中部,开有一个垂直贯通的中心引脚插槽2;
中心引脚插槽2,用于插入需要检测的电容器的外极耳8(即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的下部引脚;
量规基板7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开有垂直贯通的左侧引脚插槽1和垂直贯通的右侧引脚插槽3;
量规基板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断台6;
防断台6的顶部,通过防断圆角部5,与垂直分布的中心立柱4底部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规,是用来替代电容器的,用于让外极耳插在量规上(具体是插在中心引脚插槽2),模拟插在电容器上来测试。本实用新型的量规通过对电容器所要使用的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进行测量,可以在外极耳焊接前,发现外极耳是否垂直(通过对外极耳和中心立柱从上到下多个水平位置的间距进行测量,如果间距有变化,说明不垂直)。如果不经过测量,外极耳在焊接前将不能发现是否垂直,焊接后不垂直将不能与PCB板装配,产品不能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侧引脚插槽1、中心引脚插槽2、右侧引脚插槽3、中心立柱4、防断圆角部5、防断台6以及量规基板7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中心引脚插槽2,与电容器(即将要安装外极耳的电容器)顶部的外极耳插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侧引脚插槽1和右侧引脚插槽3,分别与电容器(即将要安装外极耳的电容器)顶部的左极耳插槽和右极耳插槽对应设置,并且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左侧引脚插槽1和右侧引脚插槽,分别用于插入一个电容器的左极耳11 下部引脚和一个电容器的右极耳12下部引脚。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侧引脚插槽1、中心引脚插槽2,右侧引脚插槽3,为插入电容器上的极耳引脚所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中心立柱4为垂直基准,用于测试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8上部中心引脚与中心立柱的间距(即直线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防断圆角部5和防断台6,均为防止中心立柱4断裂所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本实用新型的量规整体为金属材质,经久耐用,这是提高所述量规使用寿命的措施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量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够减少质量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量规,简单实用,有利于降低电容器不良品流入现场的可能性。
具体实现上,通过把需要测试的、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极耳(包括电容器的左极耳、外极耳和右极耳),对应插入量规的插槽(包括左侧引脚插槽1、中心引脚插槽2和右侧引脚插槽3)内,可以对相应的极耳做出位置约束。
需要说明的是,被测量的极耳固定在量规上,使用现有的卡尺(例如游标卡尺),中心立柱4为垂直基准,可以测量电容器的外极耳8上部中心引脚与中心立柱4的间距(即直线距离)。参见图2所示,L为电容器的外极耳8上部中心引脚后侧与中心立柱4前侧的水平直线距离(通过上下移动测量位置,可以是外极耳和中心立柱从上到下多个水平位置的间距),将该距离L减去中心立柱4的直径和电容器的外极耳8上部中心引脚的厚度,即可获得电容器的外极耳8上部中心引脚与中心立柱4的间距(即直线距离)
具体实现上,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量规,可以防止因极耳与中心立柱不平行产生的非预期的极耳倾斜,尽可能减少测量系统对极耳垂直度的误判风险。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结构设计科学,可以能够方便、精准地测量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与中心立柱的间距,检测外极耳是否垂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当遇到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不垂直的情况时,通过作为垂直基准的中心立柱,可直观看出将要安装在电容器上的外极耳是否存在倾斜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维护便捷,调试容易,既可以满足现场对电容器将要安装的外极耳垂直度检测的需要,还能满足进检对来料的检验,有利于广泛地普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分布的圆形的量规基板(7);
量规基板(7)的后端中部,开有一个垂直贯通的中心引脚插槽(2);
中心引脚插槽(2),用于插入需要检测的电容器的外极耳(8)的下部引脚;
量规基板(7)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开有垂直贯通的左侧引脚插槽(1)和垂直贯通的右侧引脚插槽(3);
量规基板(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断台(6);
防断台(6)的顶部,通过防断圆角部(5),与垂直分布的中心立柱(4)底部相连接;
中心立柱(4),用于作为垂直基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左侧引脚插槽(1)、中心引脚插槽(2)、右侧引脚插槽(3)、中心立柱(4)、防断圆角部(5)、防断台(6)以及量规基板(7)为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特征在于,中心引脚插槽(2),与电容器顶部的外极耳插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左侧引脚插槽(1)和右侧引脚插槽(3),分别与电容器顶部的左极耳插槽和右极耳插槽对应设置,并且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左侧引脚插槽(1)和右侧引脚插槽,分别用于插入一个电容器的左极耳(11)下部引脚和一个电容器的右极耳(12)下部引脚。
CN202022946421.7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Active CN214223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6421.7U CN214223941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6421.7U CN214223941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3941U true CN214223941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1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46421.7U Active CN214223941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3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23941U (zh) 一种测量电容器外极耳与中心立柱间距的量规
CN204085406U (zh) 一种用于支架体的空间尺寸检测装置
CN208936903U (zh) 一种磁悬浮电机推力盘内锥面尺寸检测装置
CN209147915U (zh) 一种磁吸式数显大量程三向机械测缝计
CN205879041U (zh) 一种后保险杠下导流板检具
CN210570355U (zh) 一种波纹管检具
CN105135977B (zh) 一种板簧支架检测装置
CN210625504U (zh) 一种动车减震器座尺寸检验装置
CN220356282U (zh) 一种检测仪表板上体骨架形状及长度的工装
CN210441792U (zh) 通止检测装置
CN210180322U (zh) 一种汽车管梁总成检具
CN212779082U (zh) 测量模组膨胀量的简易装置
CN106907982B (zh) 一种海洋平台桩腿圆度测量工具
CN206300572U (zh) 连杆铰链检具
CN206073878U (zh) 一种用于任意孔径的铸件孔心距检测装置
CN216115811U (zh) 一种卧式车床床身导轨精度检测工装
CN216869363U (zh) 一种变桨限位撞铁尺寸校验装置
CN206216294U (zh) 夹紧机构
CN214842858U (zh) 大型端面零件专用检具
CN205879042U (zh) 一种后保险杠装饰件检具
CN215766864U (zh) 一种快速检测偏心距装置
CN213274079U (zh) 一种直线度检测治具
CN220750999U (zh) 一种车架检具
CN220922145U (zh) 一种扩孔试验测量的辅助装置
CN213397023U (zh) 大型回转支承滚道轮廓测量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0

Address after: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inhai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uter ring) 38 Haitai South Road

Patentee befor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9

Address after: No. 13, Haitai Development Fourth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side the ring),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Lishen Chaod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