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5576U - 无人车 - Google Patents

无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5576U
CN214215576U CN202022808521.3U CN202022808521U CN214215576U CN 214215576 U CN214215576 U CN 214215576U CN 202022808521 U CN202022808521 U CN 202022808521U CN 214215576 U CN214215576 U CN 214215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vehicle
vehicle body
unmanned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85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旸
宁柯军
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85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5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5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5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人车,所述无人车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仓室,所述下车体包括为所述无人车提供动力的底盘总成,所述上车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下车体上,所述上车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接部,所述下车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通过连接件在可拆卸地对接。无人车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车体和下车体,构成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这样,在需要时可以仅更换上车体和下车体中的任意一者,以降低更换成本,或者,在维修时上车体从下车体分离后,能够将上车体和下车体的内部结构暴露出来,方便工作人员维修。

Description

无人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流配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车。
背景技术
在物流配送领域,现有的无人车的车架为整体结构,该车架通过焊接构造成承载整个车身的结构,部分车架构造成限定车内空间的支撑框架,部分车架安装底盘上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以构造成车辆的底盘。但是由于无人车的工作环境使得其车身受碰撞的概率大,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车体,以及车身内部的仓储系统和分拣系统需要经常更新迭代,导致整车更换费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车,该无人车的更换成本低,维修方便,以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车,所述无人车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仓室,所述下车体包括为所述无人车提供动力的底盘总成,所述上车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下车体上,所述上车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接部,所述下车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通过连接件在可拆卸地对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对应设置的公连接元件和母连接元件,所述公连接元件和所述母连接元件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并且分别沿所述上车体的底部的边缘间隔设置,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部,并且分别沿所述下车体的顶部的边缘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公连接元件包括螺栓、销、卡扣钩、锁舌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母连接元件包括螺母或螺纹孔、销孔、卡槽、锁扣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为片状弹性垫,所述片状弹性垫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对接部贴合,所述片状弹性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部贴合。
可选地,所述上车体包括顶壁、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仓室的车门,所述上车体上形成有与所述车门适配的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顶壁的交接处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的下侧,所述车门包括门体和铰接件,所述门体形成为与所述开口适配的L型结构,所述铰接件用于将所述门体铰接在所述第一侧壁。
可选地,所述铰接件为鹅颈铰链,所述鹅颈铰链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体上。
可选地,所述门体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沿所述门体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所述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铰接点沿所述前后方向呈线性增高或呈线性降低,以使得所述门体的旋转轴线沿所述前后方向倾斜向上或倾斜向下延伸。
可选地,所述上车体上设置有智能驾驶辅件和多个车门,多个所述车门在所述上车体的同侧沿所述上车体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车体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车门适配的开口,每个所述开口从所述上车体的顶面延伸至所述上车体的侧面,所述车门远离所述侧面的边缘铰接在所述开口处,以使得所述车门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开启或关闭,相邻所述开口之间形成为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于安装具有预定功能的所述智能驾驶辅件。
可选地,所述车门包括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所述上车体开设有从前向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车门绕第一铰接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车门绕第二铰接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铰接轴线从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铰接轴线从前向后倾斜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在打开时避让所述安装区的智能驾驶辅件。
可选地,所述上车体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车门提供助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缸,所述直线驱动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门体铰接,或者,所述直线驱动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沿上下方向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铰接件连接,以带动所述铰接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上车体包括上壳体和车架,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包覆在车架的外侧,所述车架的头部和/或所述车架的尾部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允许所述上壳体受到碰撞时溃缩吸能。
可选地,所述车架的头部和/或尾部具有多根直梁,所述直梁共同限定出与所述上壳体间隔开的斜面,所述上壳体对应所述斜面的区域被构造为弧形面,以使得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直梁之间形成所述空腔。
可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和上框架,所述底架的下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对接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底架的周缘固定,所述上框架包括门框架和加强梁,所述门框架与所述上车体的车门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梁间隔布置在所述上车体的顶面和侧面,以围合限定出所述仓室。
可选地,所述底架由多个底板和承重梁构成,所述底板和承重梁位于同一平面内布置,多个底板沿所述无人车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车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车体和下车体,即将上车体和下车体设计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这样,在需要时可以仅更换上车体和下车体中的任意一者,以降低更换成本,或者,在维修时也可以将上车体从下车体分离后进行维修,这样能够将上车体和下车体的内部结构暴露出来,更方便工作人员维修。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无人车的上车体主要用于容纳货物,其内部设置有容纳货物的仓室,而下车体主要用于驱动无人车行驶,上车体和下车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功能上划分明确,因此,在上车体和下车体更换时不会影响其各自的功能。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无人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架和底盘总成的分离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架的仰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底盘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无人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门处于打开状态;
图8是图7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上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车体;11、第一对接部;12、顶壁;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开口;16、安装区;164、容纳腔;17、上壳体;171、弧形面;18、车架;181、直梁;183、底架;1831、底板;1832、承重梁;1833、通孔;184、上框架;1841、门框架;1842、加强梁;19、空腔;2、下车体;21、下壳体;22、底盘总成;23、第二对接部;31、公连接元件;32、母连接元件;41、定位销;42、定位孔;5、减震部件;6、车门;61、第一车门;62、第二车门;63、门体;64、铰接件;7、驱动机构;D、第一铰接轴线;G、第二铰接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通常是相对于车辆的正常行驶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朝向车辆顶棚的方向为“顶”或“上”,朝向车辆地板的方向为“底”或“下”,朝向车头方向为“前”,朝向车尾方向为“后”,以前为基准,朝向车辆左轮的方向为“左”,朝向车辆右轮的方向为“右”。此外,“内、外”是指相应结构部件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在无人配送技术领域,造成无人车更换成本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车架为整体焊接的框架结构,其车体上部具有存储货物的中空仓室,而其下部设置有用于致动无人车行驶的底盘系统,在无人车受到碰撞时,车体上部由于其中空的结构特征而更容易受到冲击而变形或损坏,而车体的下部主要为底盘总成,整体不易损坏且使用寿命长。但是即使只有车体上部损坏,也需要整车进行更换,造成更换成本高昂。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车,如图1至图6所示,无人车包括上车体1和下车体2,上车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仓室,下车体2包括为无人车提供动力的底盘总成22,上车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下车体2上,上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接部11,下车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对接部23,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3通过连接件在可拆卸地对接。其中,底盘总成22包括能够为无人车提供动力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以及用于支撑和安装底盘总成22的支架等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车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车体1和下车体2,即将上车体1和下车体2设计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这样,在需要时可以仅更换上车体1和下车体2中的任意一者,以降低更换成本,或者,在维修时也可以将上车体1从下车体2分离后进行维修,这样能够将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内部结构暴露出来,更方便工作人员维修。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无人车的上车体1主要用于容纳货物,其内部设置有容纳货物的仓室,而下车体2主要用于驱动无人车行驶,上车体1和下车体2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功能上划分明确,因此,在上车体1和下车体2更换时不会影响其各自的功能。
上述无人车可以是无人客车、无人车等车辆,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无人车需要将上车体1进行更换的场景通常为:上车体1受撞击而产生变形,上车体1内部的操作系统(例如仓储识别系统、分拣系统等)过时或需要升级,上车体1的仓室尺寸(例如仓室高度、截面形状等)与当前配送货物不匹配等场景,在这些场景下,需要将上车体1进行永久或临时的更换。同理,上述无人车需要将下车体2进行更换的场景通常为:下车体2受撞击而产生变形,下车体2内部的底盘总成22(例如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出现故障,下车体2的底盘系统的性能(例如动力最大速度、涉水能力等)不能满足当前配送货物的时间或路况需求等场景,在这些场景下,需要将下车体2进行永久或临时的更换。
上述底盘总成22可以直接暴露在外侧,或者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下车体2还可以包括下壳体21下壳体21能够将底盘总成22封装在其内部,以保护底盘总成2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上车体1和下车体2通过连接件对接,其中,每个连接件包括对应设置的公连接元件31和母连接元件32,公连接元件31和母连接元件32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第一对接部11,并且分别沿上车体1的底部的边缘间隔设置,另一者设置在第二对接部23,并且分别沿下车体2的顶部的边缘间隔设置。通过公连接元件31和母连接元件32可以将上车体1和下车体2可拆卸地连接,且连接件沿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对接面的边缘间隔设置,保证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导致上车体1和下车体2脱离。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上车体1和下车体2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对接,以使得其分界线更规整,便于生产、存放和安装。更详细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上车体1的第一对接部11可以为形成在上车体1的底部的第一平板,该平板可以为多个,分别沿上车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并且多个平板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同样的,下车体2的第二对接部23可以为形成在上车体1的顶部的第二平板,该第二平板可以与第一平板对应设置,且多个第二平板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相对于非平面对接的方案来说,上车体1和下车体2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对接,对接的准确性高且难度更低。
上述连接件可以是任意类型的连接件,示例地,公连接元件31包括螺栓、销、卡扣钩、锁舌等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者,母连接元件32包括螺母或螺纹孔、销孔、卡槽、锁扣等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者,但不仅限于此。
为了便于准确地将上车体1对准下车体2,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3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41和定位孔42,定位销41和定位孔42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第一对接部11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对接部23上。将上车体1安装到下车体2上时,首先将定位孔42与定位销41对准,然后再操作连接件以将上车体1可拆卸地固定在下车体2上,以避免上车体1和下车体2在装配过程中产生错位。
可选地,上述定位结构可以靠近连接件设置,也可以与连接件间隔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3之间还设置有减震部件5,减震部件5为片状弹性垫,该片状弹性垫的上表面与第一对接部11贴合,片状弹性件的下表面与第二对接部23贴合。减震部件5用于在上车体1和下车体2对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以减轻上车体1和下车体2之间的冲击力带来的碰撞损伤;并且,减震部件5还能在无人车行驶过程中起减震作用,保持上车体1稳定性。上述片状弹性垫成本低廉,且减震效果好。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减震部件5还可以是弹簧减震器、液压或气压减震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上文主要描述了关于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设计构思及其连接方式的具体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分别更详细地描述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具体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结合图7至图11来详细描述上车体1的实施例,上车体1包括顶壁12、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以及用于打开或封闭仓室的车门6,上车体1上形成有与车门6适配的开口15,该开口15从第一侧壁13和顶壁12的交接处延伸至第二侧壁14的下侧,其中,第二侧壁14的下侧是基于上车体1的范围定义的,该下侧是指靠近上车体1内的仓室的底壁的位置,以便于从仓室拿取货物。
此外,车门6包括门体63和铰接件64,铰接件64用于将门体63铰接在第一侧壁13,这样,将车门6铰接在第一侧壁13上,使得其铰接点尽量远离第二侧壁14,使得门体63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所掠过的空间范围占用上车体1轮廓外部的空间较小,因此,对用户的干涉也更小。并且,门体63的铰接点远离第二侧壁14设置,当车门6开启后,整个仓室都能从开口15露出,扩大了用户在仓室内的视角范围。
可选地,门体63可以形成为与开口15适配的L型结构,以使得车门6在关闭后能够维持上车体1的美观性。在本公开其他实施方式中,门体63也可以形成为圆弧形或其他形状,以更具有造型感,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铰接件64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铰接件64,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示例地,如图8所示,铰接件64为鹅颈铰链,鹅颈铰链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侧壁13上,另一端固定在门体63上。其中,鹅颈铰链包括相连的弯曲部分和直杆部分,弯曲部分远离直杆部分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3铰接,直杆部分上设置有多个紧固孔,且贴合门体63表面通过紧固件与门体63铰接。该鹅颈铰链的弯曲部分可以在转动时避让第一侧壁13和门体63,避免鹅颈铰链干涉第一侧壁13和门体63,此外,鹅颈铰链也可以提高门体63相对上车体1旋转的角度。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铰接件64也可以是其他合页、铰链、转轴等其他结构组成的铰接件64,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门体63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沿门体63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铰接件64,多个铰接件64增加了门体63的转动支点,提高了门体63在旋转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铰接件64与第一侧壁13的铰接点沿前后方向呈线性增高或呈线性降低,以使得门体63的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倾斜向上或倾斜向下延伸。这样,通过铰接件64的布置位置来实现车门6的铰接轴线的倾斜,当车门6在向上旋转开启时能够朝向一侧偏移,以避让上车体1的车门6附近安装的智能驾驶辅件(例如车载感知组件、车载定位组件、人机交互组件等)。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为了使得门体63的铰接轴线倾斜,只需调整铰接件64与第一侧壁13的装配位置即可,不会增加装配难度。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车体1上设置有智能驾驶辅件和多个车门6,多个车门6在上车体1的同侧沿上车体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上车体1开设有多个分别与车门6适配的开口15,每个开口15从上车体1的顶面延伸至上车体1的侧面,车门6远离侧面的边缘铰接在开口15处,以使得车门6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开启或关闭,相邻开口15之间形成为安装区16,安装区16用于安装具有预定功能的智能驾驶辅件。
其中,上述智能驾驶辅件主要是指用于为无人车提供辅助功能的组件,例如,可以包括车载感知组件(如传感器、雷李等)、车载定位组件(如GPS定位仪等)、和人机交互组件(如触控显示屏、操作按钮等),但不仅限于此。这些组件主要用于安装在上车体1外侧,以检测或感知上车体1外部环境,或者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上述无人车包括多个车门6,多个车门6在上车体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车门6之间形成安装区16,该安装区16用于安装辅助无人车行驶的智能驾驶辅件,这样,无人车既在侧面开设车门6,也预留了安装区16来安装智能驾驶辅件,车门6和智能驾驶辅件互不影响,布局更加合理。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多个车门6还设置在上车体1同侧,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在两侧开设车门6的无人车来说,从单侧开设车门6能够允许上车体1的宽度在更小的范围内,以在居民区进行配送时,能够顺利穿过比较狭窄的路障,真正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并且,车门6对应的开口15从上车体1的顶面延伸至上车体1的侧面,且车门6位于顶面的侧边铰接在开口15处,车门6开启或关闭时所占用的外部空间较小,允许用户靠近上车体1操作车门6。
上述安装区16包括位于上车体1的车顶的区域和位于上车体1的侧面的区域,根据安装区16的不同的位置和高度可以安装不同的智能驾驶辅件,例如,可以在位于车顶的安装区16内设置探测上车体1周围的环境或需要进行信号传输的智能驾驶辅件,例如,车载感知组件等,以便于准确的探测到上车体1周围的环境情况;或者,可以在位于上车体1的侧面的安装区16内设置人机交互组件,以便于适配用户的身高以供用户进行操作。
其中,车载感知组件可以包括雷李、传感器、摄像头、天线和GPS导航仪等组件中的至少一种,但不仅限于此。人机交互组件可以包括显示屏、操作按钮、触控显示屏、语音识别系统等组件中的至少一种,但不仅限于此。
如图7所示,上述安装区16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人机交互组件的容纳腔164,该容纳腔164从安装区16的外表面向内凹陷,这样,当人机交互组件安装到容纳腔164中时,人机交互组件可以不凸出于上车体1的外表面,以能够维持上车体1的侧面的平整性和美观性。
此外,应理解的是,智能驾驶辅件也可以设置在与开口15相对的上车体1的侧面或车头、车尾的位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车门6包括第一车门61和第二车门62,上车体1开设有从前向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5,第一车门61绕第一铰接轴线D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口15处,第二车门62绕第二铰接轴线G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开口15处,第一铰接轴线D从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第二铰接轴线G从前向后倾斜向下延伸,以使得第一车门61和第二车门62在打开时避让安装区16的智能驾驶辅件,避免对智能驾驶辅件造成干涉或剐蹭。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区16的智能驾驶辅件的尺寸较小或埋设安装在安装区16内部时,第一铰接轴线D和第二铰接轴线G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无人车的车门6可以通过手动打开,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7自动打开,如图7至图9所示,无人车还包括用于为车门6提供助力的驱动机构7。在一种示例中,若车门6为手动打开,则驱动机构7可以是气弹簧等构件,当用户手动开启车门6时,气弹簧能够为车门6提供助推力,当用户手动关闭车门6时,气弹簧能够为车门6提供缓冲力。在另一种示例中,若车门6为自动打开,则驱动机构7可以是电机、液压驱动缸、气泵或气缸等构件,当获取到用户的开启车门6的指令时,驱动机构7启动,带动车门6自动旋转打开,当获取到用户的关闭车门6的指令时,驱动机构7启动,带动车门6自动旋转关闭。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驱动机构7为直线驱动缸,直线驱动缸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3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门体63铰接,这样,直线驱动缸可以贴近门体63的内侧延伸布置,使其不会占用过多的上车体1内部的空间,可以提高无人车的载货能力。
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直线驱动缸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3沿上下方向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铰接件64连接,以带动铰接件64转动。这样,直线驱动缸沿上下方向呈倾斜状态,其在举升门体63的过程中更加省力。这里,直线驱动缸也可以尽量靠近第一侧壁13布置,以减小对上车体1内部的占用空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车体1包括上壳体17和车架18,上壳体17可拆卸地包覆在车架18的外侧,车架18能够保护仓室内的货物,提高上车体1的抗撞击能力;上壳体17包覆在车架18的外侧,能够防尘防雨,且维持无人车的外观美观性。
为了能够降低无人车受到撞击时对车内货物的伤害,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车架18的头部和/或车架18的尾部与上壳体17之间形成空腔19,空腔19用于允许上壳体17受到碰撞时溃缩吸能。这样,在碰撞时,空腔19能够降低到李车架18上的冲击力,防止车架18出现断裂或变形。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空腔19中还可以设置缓冲件,该缓冲件可以是泡沫塑料、气弹簧、气缸、气囊、瓦楞纸等缓冲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如图9至图11所示,车架18的头部和/或尾部具有多根直梁181,直梁181共同限定出与上壳体17间隔开的斜面,上壳体17对应斜面的区域被构造为弧形面171,以使得上壳体17与直梁181之间形成空腔19。车架18的直梁181在上端和下端可以与上壳体17连接,以起到对上壳体17的支撑作用,直梁181的中部位置与上壳体17的弧形区域间隔开,为上壳体17提供变形溃缩的空间。
此外,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人车的上车体1的高度和人的身高相适配,以便于用户操作无人车。对于这种类型的无人车来说,若其上车体1撞击到行人,则上壳体17在变形的过程中还能对行人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降低对行人的伤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架18与上壳体17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例如卡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示例地,车架18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卡接点,在上壳体17的内侧设置对应的卡舌,以将上壳体17卡接在车架18上。这样,在小碰撞事件中,当上壳体17撞击变形后,可以仅更换上壳体17,降低无人车更换的成本。
上述车架18主要由多根梁或杆构成框架结构,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车架18可以包括底架183和上框架184,底架183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对接部11,上框架184与底架183的周缘固定,上框架184包括门框架1841和加强梁1842,门框架1841与上车体1的车门6对应设置,加强梁1842间隔布置在上车体1的顶面和侧面,以围合限定出仓室。
其中,在一种示例中,底架183上的第一对接部11可以为板状,分别设置在底架183的四个转角处,这样,能够以最少数量的对接部保持上车体1和下车体2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上述门框架1841与车门6进行配合,因此,可以选用结构强度较强的材料制成,以能够承受车门6关闭时的撞击。可选地,在门框架1841的周缘可以设置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圈状结构,例如橡胶圈等,该圈状结构用于加强门框和车门6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用于在车门6关闭时起缓冲作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底架183由多个底板1831和承重梁1832构成,底板1831和承重梁1832位于同一平面内布置,这样,上车体1的底架183相对比较平整,便于安装和存放。
此外,多个底板1831沿无人车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底板183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通孔1833,以用于减轻底板1831的重量,以及在车门6关闭时释放仓室内的空气。
在向仓室内放置货物时,大部分货物会堆积在车门6附近,因此,在本公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上述底板1831可以对应车门6设置,并且也可以和车门6的宽度相等,以提高车门6附近的支撑强度。
应理解的是,在无人车的仓室内壁上,还设置有内饰板,该内饰板与车架18相连。进一步地,为了利用车架18的底板1831上的通孔1833释放仓室内的空气,在内饰件上也可以开设多个与该通孔1833对应的孔,其中,内饰件上的孔的数量可以少于底板1831上的通孔1833的数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包括上车体(1)和下车体(2),所述上车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仓室,所述下车体(2)包括为所述无人车提供动力的底盘总成(22),所述上车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下车体(2)上,所述上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接部(11),所述下车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对接部(23),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3)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对应设置的公连接元件(31)和母连接元件(32),所述公连接元件(31)和所述母连接元件(32)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并且分别沿所述上车体(1)的底部的边缘间隔设置,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部(23),并且分别沿所述下车体(2)的顶部的边缘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元件(31)包括螺栓、销、卡扣钩、锁舌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母连接元件(32)包括螺母或螺纹孔、销孔、卡槽、锁扣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3)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41)和定位孔(42),所述定位销(41)和所述定位孔(42)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部(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3)之间还设置有减震部件(5),所述减震部件(5)为片状弹性垫,所述片状弹性垫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1)贴合,所述片状弹性垫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部(23)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1)包括顶壁(12)、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以及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仓室的车门(6),所述上车体(1)上形成有与所述车门(6)适配的开口(15),所述开口(15) 从所述第一侧壁(13)和所述顶壁(12)的交接处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14)的下侧,所述车门(6)包括门体(63)和铰接件(64),所述门体(63)形成为与所述开口(15)适配的L型结构,所述铰接件(64)用于将所述门体(63)铰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64)为鹅颈铰链,所述鹅颈铰链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3)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体(63)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63)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沿所述门体(63)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所述铰接件(64),所述铰接件(64)与所述第一侧壁(13)的铰接点沿所述前后方向呈线性增高或呈线性降低,以使得所述门体(63)的旋转轴线沿所述前后方向倾斜向上或倾斜向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1)上设置有智能驾驶辅件和多个车门(6),多个所述车门(6)在所述上车体(1)的同侧沿所述上车体(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车体(1)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车门(6)适配的开口(15),每个所述开口(15)从所述上车体(1)的顶面延伸至所述上车体(1)的侧面,所述车门(6)远离所述侧面的边缘铰接在所述开口(15)处,以使得所述车门(6)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开启或关闭,相邻所述开口(15)之间形成为安装区(16),所述安装区(16)用于安装具有预定功能的所述智能驾驶辅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6)包括第一车门(61)和第二车门(62),所述上车体(1)开设有从前向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5),所述第一车门(61)绕第一铰接轴线(D)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5)处,所述第二车门(62)绕第二铰接轴线(G)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15)处,所述第一铰接轴线(D)从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铰接轴线(G)从前向后倾斜向下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车门(61)和所述第二车门(62)在打开时避让所述安装区(16)的智能驾驶辅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1)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车门(6)提供助力的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为直线驱动缸,所述直线驱动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3)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门体(63)铰接,或者,所述直线驱动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3)沿上下方向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铰接件(64)连接,以带动所述铰接件(64)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1)包括上壳体(17)和车架(18),所述上壳体(17)可拆卸地包覆在车架(18)的外侧,所述车架(18)的头部和/或所述车架(18)的尾部与所述上壳体(17)之间形成空腔(19),所述空腔(19)用于允许所述上壳体(17)受到碰撞时溃缩吸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8)的头部和/或尾部具有多根直梁(181),所述直梁(181)共同限定出与所述上壳体(17)间隔开的斜面,所述上壳体(17)对应所述斜面的区域被构造为弧形面(171),以使得所述上壳体(17)与所述直梁(181)之间形成所述空腔(19)。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8)包括底架(183)和上框架(184),所述底架(183)的下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对接部(11),所述上框架(184)与所述底架(183)的周缘固定,所述上框架(184)包括门框架(1841)和加强梁(1842),所述门框架(1841)与所述上车体(1)的车门(6)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梁(1842)间隔布置在所述上车体(1)的顶面和侧面,以围合限定出所述仓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83)由多个底板(1831)和承重梁(1832)构成,所述底板(1831)和承重梁(1832)位于同一平面内布置,多个底板(1831)沿所述无人车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底板(183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通孔(1833)。
CN202022808521.3U 2020-11-27 2020-11-27 无人车 Active CN214215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8521.3U CN214215576U (zh) 2020-11-27 2020-11-27 无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8521.3U CN214215576U (zh) 2020-11-27 2020-11-27 无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5576U true CN214215576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8521.3U Active CN214215576U (zh) 2020-11-27 2020-11-27 无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5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29116A (zh) 无人车
CN217532535U (zh) 适用于底部换电的电动车辆用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US6648090B2 (en)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an automotive battery
US8973974B2 (en) Aerodynamic rear fairing system for a trailer
US7819429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eatbelt retractor
CN104411522A (zh) 带尾门的车辆
US11753101B2 (en) Electric saddle type vehicle with storage areas
JP2021095116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シル構造
JP2007161075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0884512B (zh) 凹底架结构和驮背运输车
CN214215576U (zh) 无人车
US5782596A (en) Tow truck equipped with a light weight rust resistant body assembly and an underlift assembly
JP2007161074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9927787B (zh) 一种用于车身后部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JP2006069279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550524B2 (ja) 自動車用トリム構造
CN212401418U (zh) 一种功能模块可分离式的无人车
CN211592551U (zh) 凹底架结构和驮背运输车
CN110901352B (zh) 树脂背门内板
CN109383397B (zh) 高架箱及含有该高架箱的汽车
CN109383644B (zh) 轮胎载架
CN213768359U (zh) 无人配送车
CN219057144U (zh) 配送箱和配送机器人
CN220950644U (zh) 卷帘收纳箱及车辆
JP2019151131A (ja) 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